APP下载

数字技术普及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探究

2022-04-12熊浩

商业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数字化数字

熊浩

数字技术是改变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关键技术。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里的主要应用是搭建云平台以及数据中心等文化大数据体系,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以及5G技术对文化空间进行二次优化或打造文化资源库,帮助文化生产企业制作文化产品及提供服务。

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伴随数字技术的普及,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契机,使文化产业朝着“互联网+”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普及推广之后,文化产业的边界日渐模糊,文化产业中的不同具体技术行业开始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比如数字文化企业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原有的生产结构加以调整,借助用户需求大数据精准地改进数字文化产品及相关服务、营销策划。

保存传统文化成果和培养新业态

文化企业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传统文化成果的保存;还可以对已保存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转化,比如对文化资源中的有效信息展开数字化采集或进行系统化管理,从中挖掘出创新点,从而提炼出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培育出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消费场景,提升相关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为文化产业提供全新的发展方向,从而有利于延长和拓展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形成与时俱进的商业模式。

文化企业准备不足

1.传统思维阻碍数字化转型

实现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需要基于完善的信息文化视野,具体包括如下内容: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融合的企业文化、独特的文化创新导向。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文化企业仍坚持传统管理理念,或即便有创新的愿望但仍受制于现有的企业管理制度,因此很难将数字化技术全面应用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更无法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一些文化企业因没有做好数字化转型准备,固守传统的线下经营模式而陷入困境。

2.数字技术基础不稳局限创新效应

对部分中小规模的文化企业而言,它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跟上数字化技术普及推广潮流,原因包括:企业并没有对产品研发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及时关注当前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潮流和最新前沿应用;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足够的相关配套设备,难以充分发挥技术设备的全部潜力。一些文化企业本身没有足够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没有专利产品,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各种国外的核心技术,这就妨碍了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和支撑要素有待提升

1.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有待优化

从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内的行业布局状况可看出,数字技术的发展鸿沟仍然存在,要弥合数字鸿沟、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仍需付出艰苦努力。立足于地区布局来看,拥有雄厚资本和坚实技术基础的地区,能将文化产品与数字技术巧妙融合,并聚集大量优质的文化企业,而经济发展程度低、技术进步缓慢的地区则很难形成显著的产业聚集效应。立足于产业内部的行业布局来看,由于文化产业内部的细分行业发展状况不平衡,行业之间没有形成协同发展的制度化纽带,使得文化产业内部的某些细分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因为空间或地域的限制而无法充分与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链融合,無法实现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2.文化产业要素的支撑力不强

推动文化产业实现优质发展需要依托足够的资源、资本,以及大批优秀人才。但目前文化产业里这三大要素的整体存量还存在不小的缺口。首先在人才层面上,熟悉数字化技术的人才多集中在应用型科技企业当中,文化产业里吸引的数字化技术人才总量不多,随着文化产业对数字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要完全弥补人才数量的缺口仍有待时日。其次,文化企业实现数字技术的普及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大量的硬件设备,这对许多中小规模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大多数中小规模的文化企业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融资规模小、融资难度高,这些因素对文化产业吸引足够的投资规模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再次,许多文化企业还没有能力充分挖掘已有文化资源并全方位打造文化品牌,甚至像功夫熊猫以及花木兰等具有我国特色的作品,就由于国内的文化企业没有及时转变而被海外企业占用。在文化创意不足、文化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全面转变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文化产业保障和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1.文化产业保障不完善

在文化产业中普及应用数字技术时,由于数字技术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属于数个主管部门的主管范围,就会遇到难以明确管理部门职责、政出多门的问题,致使企业无法依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做出决策。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文化产业内部做好顶层设计,科学明确地划分文化产业各主管部门的职权,为文化产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2.对新兴领域的监管细则有待完善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全面融合全面加速,在扩大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缩短文化产品创新周期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首先是难以针对文化产品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即使只在文化产业内部的细分行业也很难形成统一的行业评价标准;其次,行业监督机制和监督细则仍然有待完善,以便于进一步严格规范行业内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再次,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盗版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市场竞争氛围有待改善。

企业层面积极主动引入数字技术

1.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借助数字技术推动企业优化内部结构,使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朝着扁平化方向发展并塑造成平台式结构,这有利于文化企业的管理制度向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转型。通过推广和普及数字技术来调整文化企业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渠道,有助于企业优化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增大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及时推出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意产品,从而有效提升文化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驱动能力。

2.夯实数字产业基础

借着普及数字化技术的东风,文化企业可以采取研发、采购、或将已有成果应用在新领域等多种方式,充分整合来自各方面的资源,延长文化产品的生产链条,改造或重塑文化产业链。把数字化技术和文化创意有机结合,精心打造出极具技术含量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有助于文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突出的竞争优势。

产业层面推进文化产业要素升级

根据地方性文化市场所具有的特征,因地制宜做好文化产业的人才培育、引进等工作,为文化产业人才灵活应用各种数字化技术、增强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由各地政府拟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规划与基础框架,鼓励有条件的龙头型文化企业 “走出去”,充分吸收和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中小规模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资源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或投资渠道,吸引更多国内市场资源将企业做大做强;精准定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有利条件,引导文化企业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打造文化企业品牌,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和衍生品。

政策层面优化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1.强化政策保障

为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政府应该不断完善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保障体系,制定文化产业宏观发展目标并不断增强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政府也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先进成果,打造数字化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以便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

2.规范新业态发展

文化产业的监管部门应逐步完善规范文化市场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大力打击市场上的盗版、抄袭等行为,充分保护版权所有者的正当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竞争氛围。管理部门还可以鼓励文化企业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对打造出优质品牌的文化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政策优惠,以便于扶持和鼓励文化产业领域中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从而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广西大學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韩东林,吴瑞,夏传伟. 数字技术应用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冲击效应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20,(02):46-53.

[2]赛娜.数字技术促进文化消费创新发展的机制与趋势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1,(06):57-59.

[3]张雅淇.浅谈数字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J].文化产业,2020,(35):110-111.

[4]黄永林.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多维关系与时代特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7):22-29.

[5]徐淑芳.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20,(17):42-43+48.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数字化数字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作品精选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成双成对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