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定量分析及启示

2022-04-11易显飞高津宇

关键词:手稿共产主义异化

易显飞 高津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4月至8月在法国巴黎旅居时撰写的。我国对于《手稿》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今天,学界对其研究热度依然不减。本文拟对近5年来我国关于《手稿》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梳理、归纳和分析,并尝试总结出这些研究的主要特征。

一、近五年《手稿》研究的定量分析

目前,有关《手稿》研究的文献回顾,大部分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相关描述不够直观,也无法用可视化手段来展示这一领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特点。本文基于CiteSpace这一计量工具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可以比较全面地梳理基于CNKI数据库2017年至2022年的《手稿》研究的相关论文,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向、规模、范围和发展趋势。

(一)研究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时间范围为2017—2022,样本为CNKI数据库中关于《手稿》研究的论文。通过 CNKI的高级检索功能,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主题进行了检索。期刊来源为SCI、EI、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期刊以及全部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同时对文章类型、标题、摘要、关键词进行筛选,将会议、通知、新闻稿等非学术性文章及其他无关文章进行删减,最终确定238篇相关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使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软件CiteSpace6.1.2,该软件可以借由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知识计量与绘图等方式,使文献研究、文献数据间的关系图谱可视化,可让研究者更有效地理解特定研究领域、关联关系及新的学术兴趣点。研究者将以CNKI筛选的相关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将数据导入CiteSpace6.1.2进行数据转换处理,最后勾选文献关键词、作者、机构等方面对此类研究进行直观性分析。

(二)研究情况分析

首先在研究领域年度发文量方面,其变化情况是衡量该领域是否受到研究者重视、是否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图1为《手稿》研究的年发文量,自2017年至2022年,相关发文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前两年与后两年的发文量基本维持在30篇以上,而2019年下降到20余篇。

图1 《手稿》年度发文量

其次是研究者共现分析。本研究使用 CiteSpace软件对有关《手稿》研究者共现图进行了绘制。如图2所示,在研究者合作网络图谱中,姓名的字体尺寸和作者的发文量有关,文章数量越多,其字体也就越大。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是由姓名之间的连线来表达的。结果显示,研究者共现图网络节点156,连线数量为15,网络密度仅0.0012,这表明《手稿》研究领域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合作较少,整个研究的团队规模较小。因此,《手稿》的研究者应加强合作,形成《手稿》研究核心作者集群。

图2 研究者共现图

最后是研究机构共现分析。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手稿》领域相关文献的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可以据此分析了解机构分布及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如图3所示,相关研究的最主要机构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山大学等,网络节点数量为134,连线数量为22,网络密度仅0.0025,其中部分节点之间有连线,但整体连线数量少。因此,有关《手稿》的研究机构间要加强合作,特别要强化不同区域间院校的交流。

图3 研究机构共现图

(三)研究领域及演进趋势

在研究领域方面,主题聚类分析可以准确把握当前《手稿》的研究热点,并能较好地反映出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题。本研究利用clustering功能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图4。在图4中,Q值大于0.3的情况表明该模型网络社团结构显著,Q值为0.4—0.8时表示该模型合适聚类。结果显示,该主题聚类分析Q值=0.5238,证明社团结构是显著的且适合聚类,本次聚类将所有文献分为9个聚类单元,分别是马克思(#0)、异化(#1)、共产主义(#2)、异化劳动(#3)、劳动(#4)、人的本质(#5)、对象化(#6)、社会概念(#7)、马克思主义研究(#8)。

图4 《手稿》研究聚类图谱

由图4可知,《手稿》研究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各聚类单元之间联系程度不一。马克思(#0)、劳动(#4)、马克思主义研究(#8)研究间重叠度高,热点词语关系密切,说明三种聚类单元的共引现象是常见的;共产主义(#2)和对象化(#6)两者的关系也非常紧密,而且研究的重合度也很高。总的来说,所有的聚类关系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上是紧密的。

(四)研究热点

在《手稿》的研究热点方面,文献关键词是对文献的核心思想和内容的提炼,高频关键词可以反映出当前的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图谱的绘制(见图5),挖掘各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各个关键词在网络中的作用。

图5 《手稿》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分析发现,关于《手稿》的研究主题存在着高度的集中性。一些关键词之间表现出密切的关联性。在关键词的共现频次上,除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异化”“异化劳动”等基本问题的关键词之外,“私有财产”“劳动”“实践”“人的本质”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最高。从关键词中心度来看,以“马克思”为核心,其次为“异化劳动”“共产主义”“异化”“私有财产”等。

表1 《手稿》研究热点词中心度和共现词率

在研究热点词和中心度方面,从文献分析的结果(如图6所示)可以发现,2017年至2022年,“马克思”共现频次最高,为85次,中心度为0.77;“异化劳动”“共产主义”“异化”的共现频次全都超过20,中心度分别为0.33、0.19、0.20。这意味着,自2017年至2022年,以上关键词始终为《手稿》研究的热点词语和热点领域,“美好生活”“当代价值”“类本质”等词语虽为近期研究热点词语,但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共现频次也相对较少。

图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前15位关键词突现图谱

从分析文献中突出关键词Top15可以看出研究热点演进趋势。2017年以来,实践、美学思想、人类思想、世界历史等领域开始出现研究分支。2021年后,大量的“异化理论”“类本质”“劳动异化”等相关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表明了对《手稿》的研究正在逐渐细化完善,其中一些研究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对研究趋势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研究脉络,发掘其背后的规律和驱动因素,从而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指明方向。分析发现,2017年至2019年,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实践”“社会”,研究的内容较为宽泛;2019年至2022年,对《手稿》的研究逐渐转为“异化理论”、“类本质”及“劳动异化”等,学者的研究也进一步细化,开始从小的主题切入,不再追求宏观上的研究,而是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讨论,研究内容更具深度。

二、从定量分析看《手稿》研究聚焦的主题

关于《手稿》研究的主题,现有研究主要是从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私有财产、共产主义、异化理论等多个角度进行展开的。

在自然观方面,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使得马克思的自然观理论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学者对《手稿》自然观的研究,不仅丰富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内涵,而且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如张兴国(2021)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坚持以自然为前提、以人为核心的和生成、运用从自然出发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人与自然应当有的“三种关系”以及“三种意识”。首先,人与自然在静态存在上只存在表象不同而本质相同;而在动态互动上,“人化自然”和“自然化人”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人与自然存在平等关系。其次,人与自然还存在共同体关系,马克思发现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无机身体”,且两者在自然性上不可分割。最后,根据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逻辑,张兴国还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伦理关系”,即人受惠于自然,自然施予人。[1]在异化自然的解读中,毕秋(2021)认为自然的异化主要有三点缘由:工具价值论是其思想缘由,异化劳动是直接成因,而经济根源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他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化自然界”的概念,并分别从物质自然、异化自然、实践自然和人本自然四种不同的内涵角度来分别阐述,这有利于明确个体的主体超越性和自然制约性,从而能够把握自然界的属人性和客观性。[2]

在实践观方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林峰(2021)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是同一个思想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将唯物史观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林峰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涉及实践观的相关内容逐一与《手稿》进行文本对比,发现《提纲》中实践观的基本要点在《手稿》中已有所展现,《手稿》先于《提纲》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此外,他还从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的实践观为出发点,从实践的内涵、构成要素、基本形式及基本特征四个方面与《手稿》进行详细的文本对照,发现《手稿》的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的实践观具有一定的契合度。他认为在马克思的《手稿》中就已经初步搭建起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框架,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首次表达。[3]田长生(2021)主要从实践的存在前提、本质内容、歪曲形式以及复归环节四个方面来对《手稿》的实践观进行研究。首先,他认为感性的自然是实践的存在前提,而实践是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现实且感性的物质活动。其次,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是“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4]107这种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4]105,因此,他将实践的本质内容归结为对象化活动。对象化一方面是指一切客观事物互为对象,另一方面又可以理解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再次,马克思指出:“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异化劳动行为。”[4]51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在本质对象化的对象性活动过程中难免要发生不同程度的照着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异化的现象,因此实践的歪曲形式主要是指异化劳动。最后,实践的复归环节主要是指人化自然,即“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两方面。[5]

在“私有财产”方面,学者以私有财产为线索对《手稿》进行研究,构成了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思想的主要论域。郭苗苗(2020)通过对《手稿》中私有财产的起源、关系、本质以及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归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手稿》中关于私有财产思想的论述为正确认识“不搞全面私有化”和“保护私有财产”提供理论基础;相关论述为当前辩证看待“两制”关系提供了实践遵循;相关论述能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导向。[6]张一兵(2021)对《手稿》中第二本笔记再次研究发现,青年马克思主要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上,即作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最重要基础的私有财产,总是被设置为一个与劳动对立的对象性存在物。斯密从劳动这一从主体向度出发,表明现代私有财产不再是人之外的自然物质对象,身处于动产(货币-资本)背后的现代劳动才是真正创造了世界的“上帝”。因此,他认为,斯密这一从劳动主体为本质出发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后来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上的社会定在和关系场境存在的非物相化前提,也是马克思新的认识论的活动和关系性认知对象的入口。[7]

在异化劳动方面,彭继红(2020)认为在《手稿》中,通过从批判宗教、法律和国家转至社会物质生活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后续自身的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萌发了创立唯物史观的想法。[8]于春玲(2020)认为异化劳动是《手稿》里所讨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在考察异化劳动时,揭示了整个社会关系处于一种对抗状态。而这种社会关系的对抗,也恰巧是现今提倡的“美好生活”的现实制约因素之一。要想真正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对异化劳动进行扬弃,在正确处理人与资本关系的前提下摆脱资本逻辑以及建立社会及生命共同体。[9]林峰(2018)对《手稿》的解读则是基于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性入手的,即劳动产品与工人相互异化、劳动过程本身与工人相异化、人与人类本质相异化以及人与人相异化。他认为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思想内容不仅仅限于《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更不限于“异化劳动”的上述四项规定,也不仅仅只是一种“经济异化学说,而是一种涉及政治、经济及社会关系等多个领域的“异化理论体系”,如“政治异化理论”和“社会关系异化理论”也是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10]

关于“共产主义”方面,赵志伟(2020)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和马克思科学理论之间的纽带。对于共产主义问题不能认为只靠共产主义思想就可以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来解决理论问题,也只有通过人民实践的力量,才能促进问题得到真理性的解决。[11]黄学胜(2022)提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存在三种紧密联系的面相,也正是这些面相,使马克思区别与其他各种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第一种是认为这种“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现实的一种革命运动。但这种面相仅仅是一种思辨的王国,并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事实。第二种是认为“共产主义”不仅仅实现了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更在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达到了深层次的统一,使得各种矛盾得到根本性解决。第三种则把“共产主义”认为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12]以上三种面相分别代表着共产主义“运动”、“理念”和由“运动”到“理念”的现实基础,各自紧密相连,共同呈现了马克思在《手稿》中对未来社会的完整理解。[13]

在社会观方面,杨雨帆(2022)认为,青年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经典论述主要可以归结于内涵式剖析和外延式剖析两种。内涵式剖析指对于经典论述的总结、概括;外延式剖析指将文中看似毫无关联的观点重新串在一起,使其思想更加丰富和具有层次。他认为,尽管在《手稿》中仍然存在一些旧术语和旧概念的表达,但其早已不等同于费尔巴哈概念的内涵。《手稿》不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观的主要思想和核心观点,而且还说明了未来社会的生成途径和基本特征。《手稿》所揭示的未来社会观与马克思本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一致的,并且其核心观点恰恰完好地论证了未来社会观的科学性。[14]徐苗(2022)则在对《手稿》中“市民社会”的研究中发现,马克思尽管在文中表述上甚少使用市民社会这一词,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概念就消失了或者是马克思就摒弃了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从宏观上来看,《手稿》研究的基本领域以及主要内容就是在对市民社会进行剖析,用“隐匿”一词来表达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于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态度再合适不过。马克思在构建以市民社会概念为核心的理论时体现出的进步性表现在:市民社会概念开始从一种哲学概念发展转变为经济学概念;市民社会概念理论意涵的丰富及其建构意识的强化;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在《手稿》中进行隐匿的同时,又对市民社会的基本结构展开了剖析,这种研究方式为马克思实现自身思想发展奠定了前提条件。[15]

三、基于定量分析及研究所聚焦的主题得到的几点结论及启示

从上面对《手稿》的研究主题角度分析,发现学界主要聚焦在自然观、实践观、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共产主义、社会观等方面。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及启示。

第一,从对《手稿》的解读模式看,已有研究存在两种主要的解读模式。首先是关于“人本学”的解读模式。这一模式受西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启发和影响,更多地强调《手稿》中的人本主义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和批判性特征给予肯定。在该模式下,学者普遍认为《手稿》中关于异化的理论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便是人道主义,主张“实践人道主义”等相关概念,并且对青年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推崇备至。其次是历史性的文本学研究模式。这一模式试图透视马克思文本创作的背景与原初语境,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历史理解领域。他们通常试图回到马克思创作时的原始情境来解释马克思的思考路径和理论内涵。

第二,从对《手稿》的内在逻辑研究来看,学界对《手稿》的内在逻辑探索,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逻辑、逻辑起点及终点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曾晋(2022)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得到启发,认为人本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不能理解其中具体的论证及产生过程,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理论和逻辑。他在对《手稿》的研究中从关于“人”的理论线索出发,通过对“人的机能”、“动物的机能”和“人的生命活动”三个名词中内在逻辑的探讨,展现了一整套关于“人的机能”—“人的生命活动”—“人的发展”—“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内在理论逻辑。[16]黄学胜(2020)注重《手稿》中的思想逻辑,认为其主要内容和论题都是紧密围绕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中说的无产阶级的解放即人的解放这一主题紧密展开。《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针对于当时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这两种批判的自然延展和思想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必然推动其灭亡(即私有财产的扬弃)。哲学批判为这种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了不同于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据。从而得出马克思写作《手稿》的核心任务是剖析现代社会,创立新哲学且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两方面。[17]刘诤(2022)在剖析青年马克思实践观转变的基础上,提出《手稿》存在双重逻辑:一方面是以批判形式共产主义为基础,从而建立起“消除私有财产内在矛盾”的共产主义的叙事逻辑,另一方面是通过对象性活动来解释“类生活”现实化的底层逻辑。[18]

第三,从对《手稿》的文本结构研究来看,由于《手稿》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及文本内容的缺失性等,引发了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来对《手稿》的文本结构进行深入探讨。张一兵(2020)认为在最初的《手稿》原文版本中,“最后是两个单独的插页。编者题为《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绝对知识’章的摘要》。据考证,极有可能是马克思写作第三笔记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所准备的材料。由于这一文本在页号编码上使用了与《手稿》的罗马字不同的阿拉伯数字,所以,编者将它作为单独的附录发表。过去也有论者将此文本称之为‘第四笔记’或“第四手稿’。”[19]周嘉昕(2021)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新版(MEGA2)第一部分第2卷中所提供的按照手稿写作顺序编排的文本,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共产主义问题的讨论并非大家所熟知的五个,而是七个:前五个要点为“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第六个要点为“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源于马克思从批判鲍威尔和柏林自由人的观点出发,展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以及第七个要点是对于“私有财产和需要”的讨论,即马克思在财产私有制度下对现实的人的需要问题的考察和说明。[20]此外,当前学界普遍认为“《手稿》第三笔记本的主体部分最初是以《〈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以下简称《准备材料》)的名义发表的”这一观点是当时梁赞诺夫在编辑时的“误认”。孙叔文(2022)在研究中通过对《手稿》和《准备材料》两者写作顺序编排的文本结构进行对比后,来对该“误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四点说明:“其一,在《准备材料》中,不包含《手稿》的第一和第二笔记本,也不涉及异化劳动理论问题。其二,编辑者使用‘《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这一名称,表明对这一部分文本的理解直接依赖于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合作出版的《神圣家族》。其三,《准备材料》的编辑总体上更侧重对写作时间顺序的呈现,以梳理马克思该阶段思想发展的时间线索。其四,‘黑格尔’一节的集中编辑一方面与马克思自己的文本提示有关,另一方面也同编者侧重《神圣家族》的理论准备﹐特别是为突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改造的阐释有关。”[21]

第四,从对《手稿》研究的“学科属性”来看,“哲学底色”是《手稿》研究最为主要的学科特质,同样也是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思想起点。不少学者从学科特质出发来论证《手稿》的历史地位及哲学贡献。林锋(2020)就认为《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部重要的“奠基之作”。他认为该著作的原创性哲学贡献有:首次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内容;首次揭示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及内涵,系统表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要点;首次以生产劳动为视角科学界定“人的本质”,系统揭示人的存在方式;首次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马克思改写了现代哲学的书写模式,使劳动成为现代政治哲学的主体,劳动第一次被赋予了历史性基础的地位。马克思不仅使自由主义虚无的“权利观念”政治哲学中的基础地位被现实性劳动所替代,而且扭转了之前由于自由主义而颠倒了的财产权和劳动的事实关系,这也成为了马克思构建政治哲学的起点和归宿。[22]

总体而言,《手稿》涵盖的范围广,涉及到的内容多,且马克思生前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发表,这让其研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者们采用不同研究方法与不同研究角度对《手稿》进行解读,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在情理之中。学界在对其进行深入解读的过程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也非常有必要对《手稿》中所蕴含的丰富理论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伟大实践。

猜你喜欢

手稿共产主义异化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丢失的手稿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