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以课堂留白策略为例

2022-04-11张刘成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课堂

张刘成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213000)

根据现代教育的理念,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实践,还应创造条件,使学生形成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阅读自学、合作交流等.因此,课堂教学应走出“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利用“课堂留白”,适当地给学生留下一些时间和思考的空间,将“讲透”、“讲深"变为“悟透”、“悟深",让学生自主建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的,尝试提出促进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留白策略,以期为教师的有效“教”和学生的高效“学”提供有益思考.

一、课堂留白的意义

课堂留白的意义,可从以下视角分析.

从记忆的视角看,“课堂留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填补和充实“空白”的欲望,使之完整和完善.这样,学习内容更容易记忆和内化.

从思维视角看,教学留白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从教学视角看,“课堂留白”遵循学生认知心理规律.教师在课堂上只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而课堂上的“体验”来自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样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从心理学视角看,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他们很敏感,有很强的自尊心.“课堂留白”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成功给他们更多的自信和自尊.

从学生视角看,课堂留白更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缓解精神压力,从而更好地集中精力.在课堂上留白,给学生留出思考和学习的时间,以及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和时间,促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同时,更好地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留下空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记忆和机械化的练习,真正实现思维练习,落实“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二、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留白的策略

1.创设高质量问题,融入数学思想

在课堂上留白,不是随意停顿抛出问题,也不是在困境中中断教学.备课时,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从知识理解、活动体验、问题解决、学生参与四个方面,预设留白的时间、任务、类型、频率和持续时间,把留白设计作为备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效的留白可以促进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高质量的问题则是有效留白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高质量的问题呢?高质量问题一般有以下四个特点.

(1)蕴含思想方法,具有探索价值.一节课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所以每一个留白问题都应该值得探讨.数学的本质在于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阶梯.比如在复习数列求和时,可以这样设计:已知两个数列an=n,bn=2n,你能利用这两个数列构造出新的数列并求出这个新数列的前n项和吗?传统的求前n项和方法是直接给出几个例子,每个例子都有一个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对每一类求前n项和的方法逐一进行分析.在这里对问题设置作一些改变,增加“留白”技巧.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过多,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新问题进行分类,然后逐一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总结,并向学生渗透数列求和的重要方法(分组求和、错位减法、分裂项消除法、奇偶讨论法等).

(2)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学会把数学问题融入现实生活,或者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但有时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过于复杂、抽象,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不符,导致学生在理解、解决问题等方面存在困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现阶段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 符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每节课如何设计,哪个环节花的时间多,哪个环节一带而过,都是由课堂教学目标的重难点决定的.一道留给学生的高质量问题,应该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实现本节内容的核心目标.

(4) 要位于学生最近的发展区.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个问题太抽象、太难理解,超出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范围,即使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也无济于事,也会打击学生,产生挫败感.高质量的问题应是难度适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2.突出教学重难点,预测生成情况

课堂留白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教学策略,是无法定量分析的.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便在课堂上应对生成情况.应该有一个预先设定的预期时间和预期的留白反馈,有限的时间能产生紧迫感,这种紧张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更加专注于指定的数学活动,更加集中精力,有利于提高思维效率.作为引导学生进入数学世界的向导,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不仅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理解这节课的知识,也要防止学生“开小差”.如盲目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量使用课堂留白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会使课堂留白时间显得拖沓冗长,教学失去连贯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使教学进度滞后.所以课堂留白的设计,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留有余地,帮助学生突破困难,掌握重点.

3.适时的言语指导,实施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历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无论什么课堂、什么形式的留白,都必须以学生参与、教师引导为标准,突出“双主体”.在课堂上留下空白时,学生的任务是思考、补白,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他们是否解决问题,是否遇到困难.当学生思维受阻、思维不畅时,应及时给予言语鼓励,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并进行言语引导,引导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避免学生思维停滞,影响课堂流畅感.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个人思考,都应该给予口头指导,帮助学生相互学习,促进教与学的深入发展.

4.预设多种留白,避免重复单调

在教学中,不能只用一种留白,重复单调的留白就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应灵活运用各种留白,针对不同的知识目标、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课堂,采取不同的留白形式.除了知识型留白外,还有迁移型留白和评价型留白等.迁移型留白是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内化的知识重新暴露出来,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评价型留白是指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对错的反馈,或者是一次表扬和鼓励,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很容易被忽视,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给予一定的留白,使学生有内在的自我肯定,提高元认知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思维更加活跃.除了上面的留白,还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提问或者补充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如图1,在正方体ABCD-A′B′C′D′中,E为棱CC′的中点,______.求证:______∥平面BDE.请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条件,使它成为一个正确的命题并证明它.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帮助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好习惯,从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中总结教学实践的智慧,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学习成果,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反思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使师生能够培养自我监控、自我控制和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元认知能力,促进深度学习.留白是灵活开放的,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灵活、合理地控制,提前预设留白结束或继续延伸,把握课堂的方向.

5.强化知识逻辑,促进深化理解

数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概念和定理.所有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形成知识链.课堂上所教的不是知识点,而是知识链.帮助学生建立严密的数学知识网络是数学知识的本质.应加强知识逻辑的梳理.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应加强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将其融入课堂留白,这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结构和自身数学理解的建构.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直奔主题,在给出新概念、新定理后,不进行概念辨析和定理推导,就迫不及待地举例,反映对概念或命题理解的小问题,此时学生只会得到片面的理解,而这种眼花缭乱的问题只会让学生更加慌乱,如果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达不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就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

6.发掘数学模型,把握活动重点

在留白之前,应该充分探讨数学模型的建立,如概率模型、方程模型、函数模型等.只有抽象出问题中的数学模型,才能把握教学活动设计的重点.在安排活动时留白,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实验活动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引起学生的联想活动,在数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数学实验活动和探究活动,适当保留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问题的思维价值,摆脱传统课堂的弊端.将数学模型的思想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中,使其深入人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课堂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和发展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实现深度学习.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教学理念不断发展,教学形式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不断丰富.课堂留白只是教学策略海洋中的一朵小花,这不足以颠覆整个课堂模式,但也会为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和数学学习增添一抹色彩.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