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力”探寻
2022-04-11俞露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是中职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意义尤为重大。然而,中职语文的“活力”却常常压力山大---中职生普遍“患”有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等“病症”,还误认为语文无关紧要……但在课堂内外,他们又会暴露“或答非所问,或词不达意,或语无伦次、或索性不语”等人文素养,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为响应2021年上级征文要求,笔者围绕“把脉学情谋活力、探寻路径践活力、反思‘长短’增活力”三方面回顾课堂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反思得失,期盼自身提高、助生前行、益我中华。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语文”是中职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意义尤为重大。然而,中职语文的“活力”却常常压力山大。
近日再阅《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很受启示,此文源于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台下不知此为哪般。只见陶先生不紧不慢地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大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大公鸡则是全身乱动、口中乱叫地抗拒吃米。接着陶先生掰开公鸡的嘴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着“坚决绝食”。紧接着,陶先生“换了姿势”---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充满活力且欣喜万状”地速而自觉吃米了。
“大公鸡吃米”,将教育教学的“活力”之理和问题作了最形象的阐明。为响应区级征文要求,本人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力”探寻》为题,围绕“把脉学情谋活力、探寻路径践活力、反思‘长短’增活力”三方面展开汇报,期盼自身提高、助生前行、益我中华。
一、把脉学情谋活力
从“公鸡吃米”可见,教学中若一味“强塞硬灌”,学生在不明理、不情愿、不自觉中是难以学好的!这在中职教学中尤为明显---中职生如真像“鸡”样,松开后自觉吃米,一切尚且好办;然而,中职生却常常是“不知饥、饥不食、不觅食”……
(一)基本学情
1.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有的自认无需再吃了、有的吃不下、有的不愿吃”。
2.学习习惯“积重难返”:课前不愿预、复习;上课不愿动手、动口、动脑;课后不主动读书;把思考问题认作额外负担,主动提问难得一遇;考试常等“批发现成答案”。
3.学习目的“过于功利”:“职校就是学技术的学校”之误识助长了中职生对语文的误判误待——有的因原来语文基础差而索性“敬而远之”;有的直白而言,与其在不能立竿见影的“语文”上费时费力,不如在“专业”上多用功夫;有的仅有较低层次的职业定位,认为语文学多学少无关紧要;有的家长甚至将中职校当“托儿所”,只求孩子不出事,对所有学习成绩皆不关心,更不把语文当回事。
4.学习态度敷衍了“学”:有时即使表面好好学,其实仍是“食而不化”,以致在教学中出现“压仓、滞销”“拒食、消化不良”等。
---以上“通病”使得原本学习基础差的中职生在语文学习上更陷“死水”。
(二)谋划“活力”
1.诱发饥饿感
语文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和修养,而且也为其它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然而,中职生往往轻视语文,认为只要一技傍身,今后就可“混饭吃了”。面对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他们,我用有些中职生在入职面试中因语言表达欠缺或词不达意或受文字理解能力之限,悟不透文字之意或看不懂图纸等而错失良机的遗憾作“反面教材”,强调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提问中有意设置“障碍”,让他们在经受“失败”中醒悟---要求以“句”作答时,他们仅能蹦出单个词,有时还愣了好一会才能结结巴巴地作答,引来哄堂大笑;模拟普通话考试的3分钟命题说话,他们常陷于或无话可说或不知所云或东拉西扯;创设采访写作的交流场景,他们或照“提纲”宣读而忽视采访对象、环境,或不会聊天追问而陷入冷场;讲解艺术场馆的画面和自己的作品,他们常因无法条理清晰地表达而草草结束......在展现因“语文”欠缺造成种种不利中,诱发“饥饿感”。
2.激发兴趣感
按照新课标提出的“引导学生根据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开展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前认真做好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境和任务,想方设法激励、鼓舞、唤醒学生,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和长久的热情,促使学生从“不学”到“想学、会学、乐学”,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
3.营造紧迫感
教学中,让学生懂得语文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方面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的工具,不学会使用这个工具,不能真正“安身立命”;用生活的“语文”,向学生展示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如工作计划与总结、产品说明与介绍、与客户的谈判词、给老板的求职信等,使之意识到:规范用语行文、流畅无碍识字读文是职场标配、生活必需;不然将影响思维品质,影响工作品质,影响生活品质。
---针对学情,在课堂教学中将所谋划的“诱发饥饿感、激发兴趣感、营造紧迫感”三个环节或相互连接或突出某一环或交替进行以達“活力”。
二、探寻路径践活力
(一)咬文嚼字,请生入书
中职生常因“语感不足、理解不到位”等表现出对文本的疑惑、不解。针对这些问题,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感知语言、习得语言、领会和体验情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登高》一课时,针对学生诗词基础薄弱---诗意理解要补、意象寻找要补、意境感受要补等---的现状,采用从诗作本身寻找“关键字(词)”整合三维目标的教学方法,围绕“潦倒”一词设计“品‘潦倒’见闻”“看‘潦倒’模样”“听‘潦倒’心声”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品‘潦倒’见闻”环节中,引导学生梳理分类所见之景(意象),在视角和虚实的比较中体悟意境和作者的心境;继而在“看‘潦倒’模样”中,通过诗作朗读、诗意解读,想像杜甫登高的过程和登高后的形象,并将文字梳理成篇;最后“听‘潦倒’心声”中,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写出“潦倒”动作背后“不潦倒”的内心,读懂诗人圣人般的诗心。通过勾联文本的内容、结构、情感,挖掘诗词中内涵丰富的教学资源,于三维一体中助力学生厚实“字词”基本功,体悟文本的学习价值。
在交流经典文本《故都的秋》时,两组学生对“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的展示“反馈”各不相同。一组的PPT漏字,将原话写成了“想尝一尝这‘秋’”;一组原文正确且进行了分析(“饱尝”而不是浅尝辄止,从中见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有独钟),但这个解读有些“浅尝辄止”。于是,我“将错就错”,请学生比较“饱尝”“尝一尝”“饱尝一尝”之间的区别。通过辨析词义、联系上下文的反复品味后,学生们意识到:“饱尝一尝”是“饱尝”和“尝一尝”组合叠加成的词语,表达虽奇特,但又必须这么写---因为,“尝一尝”太表面、太浅层,难显深情;“饱尝”指充分地品尝或长期经受或体验,对于只有四天行程的郁达夫而言,这个词是不实际的。唯有这样的叠加,才更显北国秋的珍贵、作者对其的珍惜之情。再把它与第三段的首句“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相勾连,更能体会作者对国家深深的眷恋之情,更能触摸到作者赤诚一片的爱国心。学生通过咬文嚼字,体会了“一个字一份情一颗心”,体会了深入文本解读的成就感。
(二)创设任务,引生入境
在教学由诸子百家语录片段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学思结合》时,考虑到它难以套用传统课文教学模式,且为一改老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犹听天书的状态,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背景,设计主题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读书”的访谈活动。要求学生通过邀请诸子、通知全班、调查学情、访谈模拟等一系列情境任务,完成任选8个语段之一的内容梳通,撰写邀请函、通知、访谈、调查四种实用文体。拿到任务单的学生发现,原先老师的单边“预设”、单向“讲析”、单一“提问”没有了,他们等待填鸭式的“不劳而获”也没有了。要想顺利完成“任务”,需组团自主“觅食”:预习课文、写作与设计邀请函、制作汇报PPT、撰写和演说讲稿......他们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内驱力,进入不同任务情境,成为不同的“角色”,了解古人的“学与思”,习得“学思结合”的方法,讲出自己“学与思”的成果。最终在“师生、生生”双向、多向切磋、探讨中,各组顺利完成“古今穿梭”。
创设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入不同情境,“欣赏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学到美的语言,并尝试用美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入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课堂。
(三)“融通”专业,育生素养
上海市名师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公共文化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一文中提出:文化课需要立足某一专业培养目标--关注大类专业的通用知识和能力,一方面分析所教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专业所需的岗位能力进行基础学科方面的分解,确立设计思想,制定课堂目标;一方面以学科知识能力为主轴,将专业岗位中与学科相关的知识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据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整合融通。
在教学文言名篇《鸿门宴》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需求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与部门领导、同事、客户等进行有效沟通;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细致周到的观察能力。因此,将教学主题定为:从外貌的粗到心思的细、从举止的粗到语言的细---分析樊哙动作、语言中的沟通艺术。教学重在带领学生品味樊哙的“语言魅力”,将樊哙的动作、语言中展现的沟通艺术这一语文要素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融通,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的基础,引导其理解---将来进入工作岗位,要拥有如细致观察能力、适时适度而又准确有分寸的表达能力等职业通用能力;影视专业的学生因多数要报考电影学院,教学中不仅帮助他们读懂文本,学习“人物鉴赏方法”,还注重培养他们“再创造、表达、表演、合作”等能力,故而教学侧重于将课文改编为小剧本并进行展演。
在“融通”专业、育生素养中立足“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专业成长为支点,将语文通用知识能力内容和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内容进行整合,合理确定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短板,产生建构自己的精神根基和生存方式的紧迫意识,以实现语文教学与学生生命成长、专业成长的双向转化和双向建构。
(四)“线网”结合,多方施“养”
教学中将单篇课文的“线性阅读”和“1+X”多篇的“网状阅读”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创新成果中汲取养料、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爱国情怀。
教学《无衣》时,先通过朗读、品读的方式分析诗作“重章叠句”里的“变与不变”,阐释将万众一心的爱国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艺术手法;继而用《经典咏流传》中齐声高唱的《无衣》为桥过渡到第三板块“联读诗作,触摸诗心”,引导学生放眼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里类似《无衣》精氣神的战歌,让学生分析《马踏燕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重章叠句在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继而阅读在2020年印度军人侵袭我国边境的冲突中英勇牺牲的19岁军人陈祥榕的遗作“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最后请学生接龙宣誓表白先贤豪杰、战斗英烈,各小组仿照“重章叠句”连句成诗,从中感受不同时代战士壮怀激烈的豪迈之情、爱国之情。
整合陆游和毛主席的同名作品《卜算子.咏梅》,以词的题材—咏物词为教学点,引导学生在多角度“比读”中见物(“体物肖形,传神写意”)、有悟(“不沾不脱,不即不离”)、知吾(“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掌握托物言志的作用,品析不同时代文人笔下梅的品格,感受其喻指下的爱国表达,提升思维品质,并在学习梅之品质中树立坚忍不懈、乐观无畏的爱国情。再如以解读“诗人情感密码”为主题整合《登高》《江城子.密州出猎》《病中书怀》开展教学,引领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等理清诗意词意,透过诗人的文字回望历史,共情诗人的见闻、经历,触摸诗人的心绪脉搏,感受或沉郁、或豪迈、或哀切的作品风格,借助这把诗歌意境之门的钥匙,仰望诗人爱国、报国的灵魂,世代传承他们对国家、对民族无限关切与深深忧虑的精神。
线、网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从过分窄化、僵化的传统藩篱中突围,向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总目标靠拢,走综合化的新路”,引导学生“在汲取信息、习练语言的同时,不断地联系比较,并输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反思“長短”增活力
(一)教学收效
1.学生的理解力得以提升。
阅读文本时,学生有了关注字词句的意识,并能通过赏析说出对作者情感或主旨表达的理解。如解读《故都的秋》中秋蝉残声时,学生品出了“北平处处全长着树”、“残声、嘶叫和啼唱”等划线词背后,作者细腻敏感又矛盾纠结的悲秋心绪。
2.学生的兴趣点得以提升。
情境的设置整合散落的教学点,让它们变成一个个有趣又富有挑战的任务,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如《学思结合》的邀请函写作中,学生不仅关注到对象不同、用语不同的写作规则,还有意识地选择具有古风古韵的信函模板,达成了文学素养与美学素养的双展示。
3.学生的参与度得以提升。
教学中组队合作的方式,让不同水平与能力的学生有了发挥一己之力的可能。他们不再只是课堂的听讲者,而是敢于迈出腿、张开嘴,成了参与者、讲述者。他们在自述、提问同学和接受老师提问的多维互动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二)存在不足
1.在进一步细化情境任务方面有待改进,以期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2.在对课堂活力评价方面需制定细则表,以便更为有效地指导学生。
作为中职语文老师,课堂教学“活力”的探寻永远在路上,我将继续致力于让学生“理解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让充满魅力、美力、魔力、张力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明,成为激励学生探寻“语文”的动力,助力学生美化心灵、心智、语言、行动,成为社会的“正品、良品、上品、美品”,以双手万能、敬业乐群、活力满满的姿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2月).
[2] 雷玲.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品读名师经典课堂(语文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郑金洲,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 [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6] 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俞露,女,1980年1月,上海人,上海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学语文方向),中华职业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