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安全倡议:开局良好,任务艰巨

2022-04-10斯瓦兰·辛格

中印对话 2022年5期
关键词:倡议架构原则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近十年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9月和2022年4月分别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这三项倡议在国际上既有很多支持者和参与者,也有一部分国家持中立或反对态度。无论如何,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均引起广泛的关注。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召开“未来峰会”,该峰会预计将提出“新和平议程”,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从世界安全冲突转向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变革。联合国上一次提出类似倡议还是在1992年,时任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提出“和平议程”,推动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变革。

在此背景下,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恰逢其时。在国际社会擘画新安全框架的蓝图时,全球安全倡议有利于作出重要贡献。许多评论家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是西方主导的安全框架的替代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代表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但鉴于西方发达国家是二战后全球安全架构的设计者和支持者,只有说服他们,才能确保新架构发挥长久作用。

今年8月,根据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中国的倡议,安理会举行主题为“加强对话合作,维护共同安全”的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介绍了全球安全倡议的具体内涵,表示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围绕全球安全倡议凝聚共识,携手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架构。

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呼吁守护世界和平安宁。全球安全倡议以“六个坚持”作为支柱原则: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不能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

在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之前,中国的外交政策就已经体现了这些原则,就像“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在发布正式文件擘画全球基础设施变革蓝图之前,倡议相关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就已经存在。但在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时,习近平主席创新性地提出了所有国家的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呼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架构。进入新时期,全球安全倡议重新调整了这些原则,特别是增加了安全不可分割原则,赋予了倡议新的核心内涵。

在系统论中,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总和。部分往往先于整体存在,经过创新设计重新调整,实现整体效能最大化。全球安全倡议的某些原则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确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全球安全倡议寻求将这些原则与安全不可分割的崇高原则联系起来,这一点强化了倡议的重要贡献。

全球安全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都是中国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和战略的一部分。这三大倡议旨在消除全球和平赤字、基础设施赤字和发展赤字。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原则是,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

中国希望全球安全倡议能成为全球安全架构的领先替代方案。现有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架构已经过时,无法适应21世纪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西方大国仍秉持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冷战思维,认为全球安全倡议会让原有的全球治理架构的影响力大大降低,所以对其疑虑重重。

消除各方疑虑、获取信任将是实施全球安全倡议必须要付出的艰巨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也曾遭到一些国家的质疑,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国积累的种种经验为克服挑战铺平了道路。如今,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鉴于全球发展倡议取得的进展,中国也希望加快实施全球安全倡议。继2021年9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之后,在今年6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阐述了全球发展倡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和其他十几个受邀的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与会领导人一致同意,努力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共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次会议确定了加强协调合作的广泛指导原则,确定了8个重点合作领域,建立了32个具体的合作机制,以实现目标明确的可交付成果。

就像“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一样,全球安全倡议尤其受到许多非洲国家的欢迎。中非和平安全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约50个非洲国家参加。中非通过实施全球安全倡议,有望朝着共筑中非安全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迈进。除了在广泛概念上达成共识,在全球安全倡议框架下,中国将在通信、设备和技术、海上联合演习、专业领域等与非洲展开交流合作,并向非洲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应对恐怖主义等威胁。

中国除了为非洲提供各种经济发展机会,现在也逐渐成为非洲大陆安全的坚定捍卫者。当某些国家减少与非洲国家的军事联系,不再关注非洲的传统安全问题时,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为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数千名中國维和人员在刚果(金)、利比里亚、马里和苏丹等非洲最危险的国家和地区执行任务。“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援助许多非洲国家建设高速公路、港口、发电站、大坝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现在,中国在打击海盗、反恐等问题上向非洲国家提供技术、设备、人员和战略建议等全方位支持,这些支持要素构成了全球安全倡议冲突预防的核心。

在亚丁湾,中国已经成为反海盗行动的积极参与者。除了协调海上巡逻和救援行动外,中国还向当地反海盗网络提供海军物资、设备和财政援助。除了非洲地区,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一样,全球安全倡议还将在全球其他区域展开。

更重要的是,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了全球安全治理的新愿景。这将对以美国为首的战后安全体系产生影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美国陷入资源短缺和国内动荡的泥淖,拜登政府越来越依赖盟友,但是美国盟友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各有考量,不会对美国的意见照单全收。持续的乌克兰危机让这一情况更为明显,美国试图纠集盟友达成共识,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这些问题加重了欧盟和北约的内部矛盾,也凸显了变革全球安全架构的紧迫性。全球现有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快速下降,但美国及其盟友只盯着内部矛盾,却不考虑改变过时的体系。

因此,全球安全倡议能够引发一场世界范围的讨论,找出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安全挑战的最优方案。中国期待通过实施全球安全倡议,提供植根于独特中国传统、具有古老智慧的中国方案。

本文作者斯瓦兰·辛格(Swaran Singh)是印度尼赫鲁大学研究外交和裁军问题的教授,同时还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猜你喜欢

倡议架构原则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LSN DCI EVPN VxLAN组网架构研究及实现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一种基于FPGA+ARM架构的μPMU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