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主要特点及其启示

2022-04-09余岭李春烁唐旭伟黄映嘉夏初阳

国际石油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油气石油能源

余岭,李春烁,唐旭伟,黄映嘉,夏初阳

(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2021年,在油价回升和转型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下,国外石油公司转型战略和发展策略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趋势。本文选取美国《石油情报周刊》(Petroleum Intelligence Weekly)评选的2021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作为能源转型研究对象。这50家不同类型的石油公司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石油公司,合计原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6%、天然气储量占64%、石油产量占79%、天然气产量占69%、炼油能力占53%。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动因、战略和举措,总结国外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特点和趋势,为中国石油公司能源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1 国外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主要动因

石油公司转型发展是公司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内部要素变化而做出的战略调整。自2020年以来,油气行业的整体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和能源供需格局造成重大影响,以及各国政府、环保组织和消费者对石油公司降碳减排的要求日趋严苛等多种因素推动下,石油公司能源转型进入发展新阶段。

推动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为国家气候政策、来自投资者的压力、来自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压力以及能源供给和消费变革。

1.1 国家气候政策是推动石油公司转型的首要因素

应对气候变化,主要依赖于国家层面的监督和激励。截至2021年6月,全球已有超过130多个国家或地区提出了净零碳排放愿景,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3%。其中,欧洲国家是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先行者,从监管和激励两个方向落实其气候变化政策。一方面通过建立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EU-ETS)提高化石能源开发成本。2021年12月7日,欧盟基准碳排放交易价格(碳价)达到80.95欧元/吨,是2021年1月初价格的1.35倍。在此背景下,欧洲石油公司被迫采取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改变产品结构的方式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另一方面利用财政补贴制度激励可再生能源推广和应用。德国全面引入溢价补贴机制,使可再生能源按照电力市场规则与其他电源无差别竞价上网,承担类似于常规电源的电力系统平衡义务,同时政府为可再生能源上网提供溢价补贴。

1.2 投资者是石油公司能源转型重要的内部推动因素

欧美上市石油公司的投资者对新能源业务愈加青睐,对传统油气业务前景感到悲观,纷纷表示将大幅减少对石油公司的投资规模,导致传统石油公司的融资成本上升。与此同时,环保主义中小股东对石油公司向低碳转型的影响力显著增强,迫使石油公司不得不采取更为积极的转型举措。例如,在埃克森美孚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激进的环保主义小股东首次成功迫使公司改选董事会成员,并进一步推动公司加快脱碳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壳牌公司的激进股东——美国对冲基金Third Point提出,希望将公司拆分成传统业务和可再生能源业务两家独立子公司,该提案虽然没有得到壳牌高层的支持,但体现出投资者对公司业务的不满。

1.3 非政府环保组织是推动石油公司转型的重要外部因素

发达国家非政府环保组织及个人通过向石油公司所在国法院诉讼的方式,对石油公司施加巨大的社会和公众压力,强制公司履行碳减排责任。2021年5月,由于多家非政府环保组织及个人向荷兰海牙地方法院起诉壳牌未采取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措施,法院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巴黎协定》相关条款,裁定壳牌对气候变化负有部分责任,下令壳牌减少碳排放量,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要较2016年水平下降45%。此外,判决书指出,壳牌有义务采取措施将其供应商、用户等关联方的碳排放量一并降低。此类裁决在全球尚属首例,被环境保护者称为“历史性胜利”。壳牌败诉案很可能引发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今后越来越多的环保组织会通过法律手段向石油公司施压,迫使石油公司采取更积极的减排行动。

1.4 能源供给端和消费端变革是能源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方向指引

世界各国对于低碳发展形成共识,随着大量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增加,能源终端消费将逐步实现电气化,带动生产端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同时能源生产模式将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从单一种类转向多能互补。在供给端,2010-2020年的10年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使石油公司有动力发展新能源项目。在消费端,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向低碳和无碳化转型,节能低碳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得到推广普及,消费端清洁化将加速。石油公司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顺应能源产业变革趋势,逐步向多元化能源公司转型,构建更加低碳、绿色、灵活的能源供应体系。

2 国外石油公司能源转型战略、主要做法和特点

2.1 国际大石油公司是能源转型的引领者

国际大石油公司普遍制定了低碳转型战略,主动公布净零碳排放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从公司治理顶层设计入手,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等体制机制方面将低碳转型目标进行细分和固化,为公司转型战略的落实提供了有效保障。自2020年以来,国际大石油公司均公布了中长期碳减排目标,2021年部分公司还更新了发展目标,为实现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采取更加积极的举措(见表1)。与此同时,各大公司也都公布了最新的转型战略,例如bp提出“重塑bp”的新发展理念,壳牌制定了“赋能转型战略”。相应地,部分公司重组新能源业务,将其提升至与油气业务同等重要甚至更高的战略地位,例如bp、艾奎诺(Equinor,原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埃尼公司;部分公司在保持油气业务主营地位的同时,增加了新能源业务的管理部门,例如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龙公司;多数公司将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纳入高管激励和年度业绩考核中,并进一步在全员范围内推广。欧洲石油公司的表现最为积极,不仅从绝对量上降低最大范围内(包括范围1、2、3)的碳排放量,而且对低碳领域的投资规模大幅增长。美国石油公司迫于不断增大的转型压力,也在加快追赶欧洲石油公司的碳减排步伐,2021年10月,雪佛龙公司提出2050年上游业务实现净零碳排放;埃克森美孚于2022年1月提出,将在2050年前实现全球业务净零碳排放,以赶上竞争对手。

表1 国际大石油公司碳减排目标

2.2 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全业务链进行低碳化、零碳化变革和负碳化创新

2.2.1 传统油气业务领域

国际大石油公司主要通过对上游业务进行低碳化重构及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见表2)。一方面限制新的油气勘探活动,减少油气产量,提高天然气占油气产量的比重,大规模剥离非核心和高碳上游资产,以及减少上游资本支出。例如bp和壳牌明确表示不再追求油气业务规模增长,宣布不再对新领域进行油气勘探,并将在未来持续降低石油产量。壳牌是所有国际大石油公司中剥离油气资产规模最大的。2015-2020年,国际大石油公司共剥离油气资产1980亿美元,其中壳牌剥离500亿美元的资产,位居榜首。另一方面,国际大石油公司主要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用能效率,减少常规燃烧,使用绿色电力提高自身生产用能的清洁化,运用碳捕集和封存(CCS)技术,加快传统炼厂向生物质炼厂转变,以及做强化工业务等方式减少碳排放。

表2 国际大石油公司上游业务战略重构

2.2.2 新能源和新业务领域

国际大石油公司加大了低碳业务的投资规模,结合公司自身优势选择性布局新业务,以实现低碳业务与传统油气业务之间协同发展以及公司效益最大化。在低碳业务投资组合上,欧洲石油公司广泛向可再生能源发电、电池储能和移动出行、天然气和电力传输及分销等新的业务领域布局,倾向承担更大的转型风险;美国石油公司则选择将低碳投资集中在生物燃料、碳捕集和封存以及氢气等业务,这些业务具有转型风险较小和预期投资收益有保障的特点。2005年至2021年4月,国际大石油公司在低碳领域并购项目的类型,主要分为电力、新型能源、储电配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设备制造和其他新能源投资6大类型(见图1)。其中,电力业务是最主要的投资流向,主要包括光伏发电、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天然气发电等;储电配电包括充电、配电、储能、能源效率等业务。

图1 2005年至2021年4月国际大石油公司低碳业务并购项目分类

国际大石油公司也在负碳产品和盈利模式方面不断创新,拓展新业务和培育利润增长点。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利用领先的负碳技术和能力,从碳汇技术和服务的购买方向供应商转变,国际大石油公司通过碳汇获得的碳补偿在市场上交易可获得收益。国际大石油公司还可以充分发挥在二氧化碳捕集和驱油技术上的优势,商业化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降低自身碳排放的基础上,为第三方提供碳捕集和封存服务实现盈利。在碳材料和化工领域,国际大石油公司也加大了向碳纤维、生物塑料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和跨领域合作。

2.2.3 注重争取获得政府支持

国际大石油公司普遍认识到碳捕集和封存等低碳项目的推广实施目前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为了顺利推进此类项目,它们积极获取当地政府的财税和资金等支持。例如,壳牌设置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事务专员,专门负责投资者关系,与政府部门和股权交易基金(ETFs)沟通交涉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以获得政府和投资者谅解,确保股市融资顺畅。2021年,壳牌和埃克森美孚联合的一个碳捕集和封存项目(每年可以将约250万吨二氧化碳储存在海底枯竭的天然气田)获得荷兰政府20亿欧元补贴,消除了该项目最主要的障碍。

2.3 国家石油公司多数仍是能源转型的跟随者和观望者

国家石油公司主要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不同的政策环境和监管要求,特别是多数国家石油公司承担着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能源转型步伐较为缓慢,多数仍坚持油气业务加快发展的战略,并未制定净零碳排放目标,少数制定了阶段性减排目标(见表3)。

表3 外国国家石油公司所公布的减排目标

当前,多数国家石油公司发展的主要重心仍是在油价震荡加剧且未来走势不确定性增强的条件下生存下来,利用国内丰富的油气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特别是,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普遍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油气产品仍将占社会能源需求的主要比重,坚定看好油气业务的发展前景,均制定了中短期内油气产量增长计划。

2.3.1 继续保持传统油气业务的战略主体地位

多数国家石油公司(以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为主)仍将继续保持油气产量的稳定及增长,上游仍是投资重点领域,例如沙特阿美和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制定了加速开发生产油气资源的计划,以应对进口国政府可能加速制定能源转型政策,以及为本国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向低碳化、多元化经济转型。从部分公布投资规划的国家石油公司的数据看,2021年国家石油公司的资本支出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沙特阿美2021年资本支出较2020年大幅提升30%,达到350亿美元,超过2019年的支出额;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资本支出较2020年增长24%,但还没有达到2019年的水平。

国家石油公司成为国际大石油公司全球资产剥离的主要收购者。2015-2020年,主要国际大石油公司约70%的剥离资产被石油行业公司收购,国家石油公司是最主要的收购者。

2.3.2 低碳转型差异大

不同类型的国家石油公司能源转型力度差异大,多数公司并未明确表示要进行能源转型。目前,部分已经公布碳减排目标的国家石油公司,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向低碳转型:一是在油气全产业链引入碳捕集和封存技术,降低碳排放强度;二是利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氢能。例如,沙特阿美已经成为目前油气行业碳足迹最低的公司之一,公司低碳化发展主要通过投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非金属建筑材料、直接将原油转化的化学技术等减少碳排放,同时利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将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氢气后再转化为氨,配套发展相关产业。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石油生产工艺中采取了一系列脱碳措施,包括二氧化碳回注、提高能效和减少天然气放空燃烧,并制定了关于碳含量回弹和脱碳效率的强有力行动计划,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定位于风能和太阳能领域高新技术研发,提升生物质能源在商业上的可行性。

3 对国外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几点认识

通过以上对国外石油公司能源转型发展的分析,结合内外部动因,对本轮国外石油公司能源转型有以下几点认识。

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本轮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主要因素

回顾国外石油公司转型发展历程,转型动力由以内部驱动为主转变为以外部推动为主,国家政策是当前推动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首要因素。早在本世纪初,多家欧洲石油公司出于树立良好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考虑,率先投资风电、太阳能、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业务,例如bp提出“超越石油”的理念,在该领域总计投资近70亿美元。在运营了10年后,这些公司认为可再生能源业务盈利性差、发展前景黯淡,选择陆续退出。《巴黎协定》签署后,全球低碳环保意识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密集出台严苛的环保标准及限制化石能源发展的政策,同时,出台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投资计划,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这成为推动石油公司转型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3.2 石油公司能源转型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

石油公司的能源转型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总体看目前仍处于转型的起步阶段。虽然国际大石油公司在大力宣传能源转型的愿景与目标,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难以改变以油气为主的业务结构。即使是转型最积极的5家欧洲石油公司,油气业务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和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国际大石油公司90%以上的收入、90%以上的利润、90%以上的能源产品均来自油气业务,投资的80%也用于油气业务。预计到2025年,这些公司可再生能源占同期能源总产量的比重为7%~10%,2030年达到12%~15%。按照目前这些石油公司的能源转型规划,未来5~10年内很难有石油公司真正实现能源转型。

3.3 石油公司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减碳”

石油公司能源转型没有固定模式,要结合公司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做好二氧化碳“减、用、替、埋”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减碳”,不仅要通过节能减排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同时要以气代煤、以气代油,发展天然气业务,并持续加大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的规模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氢能制取与规模应用;二是“用碳”,不断提高碳的利用率,加大二氧化碳化工利用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三是“替碳”,提高石油公司自身用能清洁化,扩大绿色电力的利用规模,提高电气化水平。四是“埋碳”,通过碳捕集、碳封存的技术创新,实现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埋存的规模化和商业化,打造“零碳”“负碳”新产业。

4 对中国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建议

新时期,服务国家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中国油气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既不同于国际大石油公司,也不同于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公司面临不同的转型环境。根据中国油气供需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能源转型既要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的经验,也要理性看待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公司既有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还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和使命,在坚定做好增储上产、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把握适度节奏,坚定走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

4.1 针对中国石油企业降碳减排面临的实际困难,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关键引导作用

中国石油公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基数大,且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继续发展,碳减排难度较大,同时在低碳转型上还面临主业调整、行业壁垒、资质获取难度高、新能源外送和上网通道不畅通等问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一方面,国内继续加大增储上产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中国油气自主供应能力,确保核心需求,避免因出现供应危机而影响中国能源安全;另一方面,要结合公司实际问题,在政策上引导石油公司有序转型,逐步从清洁替代到实现绿色发展,并在绿色金融等方面出台政策以支持石油公司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新能源业务。

4.2 中国石油企业应结合国内和国际减碳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计划

在当前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巴黎协定》的要求下,中国石油公司应当统筹制定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减排目标,切实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在做出低碳减排承诺和制定减排路径时应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环境要求和各方诉求,制定清晰明确的减碳计划,将减排指标纳入公司的考核方案中,并把减碳目标分解到具体行动上,细化各阶段的减碳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减碳目标,清晰具体地定义碳排放单位量,使公司低碳转型的方案更有可操作性,也使公众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的阶段目标,避免类似壳牌因“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概念设置模糊而引发公众不满的事件发生。

4.3 关注投资机会和风险

中国石油公司要关注并有效甄别国际大石油公司资产处置带来的投资机会,提前防范海外业务面临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

随着国际大石油公司加快退出油气业务,预计未来将有大量资产进入市场,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密切关注相关动向,抓住当前油价回升有利时期,将一些发达国家的项目资产作为资产处置的优先考虑对象,重点关注并择机收购“一带一路”地区发展中国家的优质资产。在资产收购时除了评估经济性外,还应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纳入评价标准中,对项目所在国环境政策走向要有预判,对潜在诉讼、融资等风险要有充分认识和防范。

猜你喜欢

油气石油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石油石化展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