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MRI征象的分析

2022-04-09何灿王成均曾幸萍陈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腕关节征象滑膜

何灿 王成均 曾幸萍 陈京

类风湿性关节炎指的是侵蚀性、对称性的多关节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疾病以及全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确,最基本的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炎症、形成血管翳,并且还会破坏关节软骨以及关节骨,最终使关节发生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致病机制与其自身免疫功能缺失或障碍具有极大相关性,其以慢性进行性为疾病发展趋势,疾病发生会对周围小关节造成侵犯,进而使其病变[1]。RA以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该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类型不同,病因也不尽相同,受到遗传、激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且该病主要发生在感染病毒患者、长期吸烟以及性激素异常人群中。随疾病进展,RA发展至晚期时,会显著提升关节畸形、关节破坏、致残的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临床的早期鉴别及筛查具有极大的意义。临床常采用实验室检查方式进行RA筛查,但由于实验室检查方式指标并不具备特异性,加之早期疾病症状不显著,因此极易与非RA等疾病发生混淆,导致诊断效果不佳;X线平片检测也常应用于RA的早期筛查过程中,但由于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应用价值降低[2]。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由于组织分辨率较高,因此可对疾病的病理全程进行有效显示,也由此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应用价值较高[3]。鉴于此,本研究主要讨论了腕关节RA MRI征象分析,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3月—2020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疑似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纳入研究,经实验室及临床诊断,84例为RA,10例为非RA,此基础上患者实施MRI平扫+增强扫描。入组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腕关节疼痛;腕关节活动能力受限;RA患者行类风湿因子检测中为阳性;存在对称关节或腕关节肿胀;疾病症状均呈现6周以上;知情并同意试验;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依从性差者。RA组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56.54±3.16)岁,男女患者分别14例、70例;非RA组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55.56±3.46)岁,男女患者分别1例、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MRI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方法 采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患者实施检查,针对患者双腕关节进行平扫的MRI扫描仪为意大利百胜公司0.2 T针对四肢骨关节平扫的专用仪器,其中,应用的腕关节线圈序列分别为SE-T1WI、CET2WI、STIR,针对患者腕关节情况,扫描冠矢轴位,实施平扫后,根据患者情况,需在1周内完成MRI增强扫描,超导扫描仪为德国西门子公司1.5 Tavanto,连续扫描冠状位及增强前后的轴位,实施扫描时,患者需保持仰卧位高台双手,暴露扫描位置,对双侧腕关节进行头线圈扫描,通过自旋回波T1实施序列加权成像,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静脉注射完成后,于5~10 min内实施冠状面连续两期扫描。

1.2.2 分析方法 扫描完成后,由两名资深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阅片前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并不知晓,对患者的MRI征象异常进行观察,同时对其一致性采用Kappa值进行计算。

1.3 观察指标

(1)分析MRI征象对于腕关节RA的早期诊断价值,灵敏度=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2)MRI对RA相关指标的检查情况;(3)MRI征象存在时患者发生RA几率,Bayes分析判别方式是一种基于某些指标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类的统计方式,可对研究对象进行有效分类的同时,判断其发生几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相关数据均通过统计软件SPSS 21.0处理,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通过(n,%)表示,如果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MRI征象对于腕关节RA的早期诊断价值

腕关节RA经MRI征象显示,80例滑膜增厚、54例肌腱炎、51例骨质侵蚀、80例血管翳强化、66例骨髓水肿、56例关节积液,见表1。

表1 分析MRI征象对于腕关节RA的早期诊断价值

2.2 MRI对RA相关指标的检查情况

RA与非RA组患者经MRI诊断,相关指标水平RA组较非RA组显著提升,RA组与非RA组间除关节积液外,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RI对RA相关指标的检查情况 [例(%)]

2.3 MRI征象存在时患者发生RA几率

采用Bayes方式基于MR征象出现的频率的基础上,分析找出RA的MRI诊断标准,见表3。

表3 MRI征象存在时患者发生RA几率

3 讨论

RA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男性发病率仅为女性的1/3左右,年龄是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RA诱发的主要原因[4-6]。近年,随老龄化严重,临床RA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RA主要以晨僵、关节肿痛、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以慢性进行性为疾病的主要发展趋势。据相关调查显示,患者晨僵时间一般会维持1 h以上,以手部关节为显著,同时其也成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RA患者特异性较高征象为关节肿痛,临床可通过关节肿胀及晨僵情况对RA进行有效筛查,判断其阴阳性,但此种临床症状诊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导致应用价值受到局限性,因此临床常辅助相关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对疾病进行进一步确诊[7]。

炎症反应在RA患者机体表现中较为显著,其会累及周边小关节,对其结构造成损害,同时使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显著提升,类风湿因子呈阳性,实验室即采用上述三指标对RA患者进行有效筛查[8]。随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对检查设备的引进量显著提升,临床中出现了大量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其中主要包括X线平片、CT检测、MRI扫描等方式,因其具有的优势与差异性造成不同检测方式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导致临床对于检测手段的准确性及价值判断存在不同观点,因此,也在研究与实践中行进一步确定[9]。为提升影像学检测的有效性及适用性,在检测前,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及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检验方式。价格低、操作简便的X线平扫方式,在临床中应用较广泛,但由于其精准度及敏感度较低,因此应用价值受限。近年MRI扫描逐渐应用于临床各项疾病的检查中,应用价值较高,与X线相比,其操作简便性类似,但其规避了X线的精准性差、特异性差等不足。RA早期症状不典型,但其发病后,滑膜病变会在1周左右出现,因此,此指标成为早期筛查RA的重要临床指标,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肌腱炎等指标进行RA筛查,在RA检测中,MRI有效地提升了检出率及准确性,降低误诊率。提升了筛查效果,临床价值高[10]。

本研究中,腕关节RA经MRI征象显示,80例滑膜增厚、54例肌腱炎、51例骨质侵蚀、80例血管翳强化、66例骨髓水肿、56例关节积液。滑膜增厚会产生于RA发生的早期,同时也成为诊断类风湿性的炎症主要指标,对MRI成像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11]。本研究中,84例RA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腱炎、骨髓水肿、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骨质侵蚀、血管翳强化等症状,同时,与血管内部组织丰富具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包括血管翳强化及滑膜增厚,针对RA患者早期的活动性,可通过血管翳强化的程度进行确定,同时其还是判断滑膜炎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12]。研究中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等数值均较高的指标包括血管翳强化及滑膜增厚,由此说明,RA患者早期诊断的关键MRI征象为血管翳强化及滑膜增厚,同时有研究显示[13],骨侵蚀与骨水肿与上述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可针对骨质的破坏程度进行有效显示,但由于创伤、肿瘤均可引起骨水肿,因此,MRI征象中,骨髓水肿的特异性较低。本研究中,RA与非RA组患者经MRI诊断,相关指标水平RA组较非RA组显著提升,组间差异明显。说明MRI扫描诊断可针对RA患者机体损害程度进行灵敏度诊断,进而有效对RA患者进行筛查。MRI扫描过程中,RA患者存在通过骨髓水肿、肌腱炎、骨质侵蚀、关节积液、滑膜增厚或强化等征象的发生率较高,非RA患者仅少数存在部分征象,因此MRI征象筛查RA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中,采用Bayes方式基于MR征象出现的频率的基础上,分析找出RA的MRI诊断标准。Bayes判别分析法为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在某些指标的基础上,实施分类的一种统计方式,可通过此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类别划分,同时确定其几率[14]。本研究实施诊断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骨髓水肿、肌腱炎、骨质侵蚀、关节积液、有无对称性滑膜增厚或强化等指标对MRI征象影响与贡献,在实施RA筛查过程中,Bayes判别分析法,应用效果佳,应用价值高[15]。本组研究中,当MRI征象显示单独对称性滑膜增厚或强化,判断患者患RA几率为30.24%,若其与关节积液、肌腱炎、骨髓水肿、骨侵蚀等任意指标进行结合,其几率显著增加,分别为95.65%、81.62%、93.56%、80.95%,当MRI征象显示单独的非对称性滑膜增厚或强化,判断患者患RA几率为2.21%,当与上述任意指标进行结合时,其几率显著增加,分别为59.46%、15.64%、43.13%、6.01%,当与任意两项指标相附加时,除肌腱炎联合骨侵蚀几率为64.56%,剩余几率均超过85%。采用Bayes判别分析法对MRI各征象进行判断,可提升结果的准确度,因其对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有效的避免了信息的遗漏。有研究[16]显示,当RA疾病症状得到缓解时,骨膜强化会逐渐消失,但骨质侵蚀仍存在,此原因也是本研究采用Bayes判别分析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腕关节RA采用MRI进行扫描诊断可进一步提升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同时此种方式也成为检测RA的主要手段,通过对相关指标的征象分析,对早期RA进行鉴别,可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腕关节征象滑膜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腕关节痛:骨关节疾病中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