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学徒制在中职影视后期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04-09

科技视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影视中职技能

韩 艳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200)

0 引言

当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还不能很好的匹配,使得中职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职业迁移能力欠缺,团队合作能力弱,创新意识不足。在中职影视后期的技能教学中,无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认知学徒制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进趋势。为此,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践认知学徒制在中职职业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1 认知学徒制的概念和特征

1.1 认知学徒制的起源

在学校教育诞生以前,人类社会一直都是以学徒制的方式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在传统农业家庭中,父母带着子女在劳动过程中边做边教,将耕种和纺织的技能和经验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去。在工厂里,徒弟跟着师傅,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到能独立解决问题。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以它标准性、规模性、系统性的优势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为专业技术教育的主流。但人们也发现了依托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脱离现实的,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践,知识无法得到很好的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1.2 认知学徒制的概念和特征

柯林斯和布朗在传统学徒制和现代认知科学理论基础上,将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建模、指导、搭建脚手架)与职业教育中的认知技能教学相结合,提出了认知学徒制理论。认知是人类主要的心理活动之一,它将重构个人的自身经验,包括对新知识和新技能进行记忆、思考等。认知学徒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在专家型教师的指导下,在真实的活动中去探索问题,学习者之间交流合作互动,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核心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解决真实且复杂的实际问题。因此,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它是传统的学徒制和常规的学校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产物。认知学徒制的视角下,笔者把知识分成学科领域中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知识和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性技能知识。在理论知识上重点应用传统课堂教育教学方法,而策略性知识则借鉴学徒制模拟的真实工作情景,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技能的传授。

第二,它强调创设现实的生产情景进行实践学习。学徒制的特点就是师傅解决生产过程中一个实际任务,徒弟以此作为模型学习。认知学徒制虽然不一定走近真正的生产场地,但必须要在课堂或者实习场所创设一个与现实生产相近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由教师建模、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第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可视化的。教师完成一个任务,学生观察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概念和技能操作,教师搭建学生完成任务的场景,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讲解、指导和再示范,学生完成任务后,反思自己的得与失,启动内部认知模式,在具体技能操作上重演,在理论知识上内化,实现完整的学习过程。

第四,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技能。传统的学徒制通过师傅的演示、纠正指导,徒弟能很快掌握一般的技能。但是一旦涉及解决深入的复杂的充满理论内涵的实际问题的时候,传统学徒制的效率是相对低下的。而认知学徒制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将真实问题中涉及的零散的、分层的知识进行整体、系统地教学。学生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将更加具有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2 认知学徒制在中职影视后期技能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2.1 影视后期技能教学中丰富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深度交融

影视后期制作需要有丰富的理论内容去支撑和指导实践操作,比如蒙太奇、画面组接原则、画面镜头设计、电视声音的编辑、电视作品的构成、电视摄像理论、画面色彩及运动,等等。 而影视后期技能的教学也并非是掌握了后期编辑软件的操作即可,软件操作只是影视后期所需要掌握的最基本、最浅层次的技能。在掌握软件操作的基础上,师生才可以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影视后期技能实践。比如,以校园文化为题制作一个短片,拍摄的素材拿到手以后,在丰富的素材面前如何选择画面,在镜头叙事之间段落怎样安排,每一个镜头组作为一个镜头语句需要表达什么内容,这些都需要理论的支持,但又不是拿到理论就能用上。这就需要教师手把手地带着学生做,大量的理论如何从教师的经验库中提取出来,指导着一个个镜头的选择、连接、叙述和表达。学生在看教师做,听老师讲,模仿创作的过程中,像一个徒弟一般去慢慢领悟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

2.2 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的经验可以转化成方法

影视后期技能的教学往往会强调教师的经验,让学生观摩教师在实际任务中对素材的选择和处理,聆听教师制作过程中的思路和创意,让学生在不断模仿中实践,在不断实践中去积累经验。这种经验的积累,无论学生是在试错还是验证,最终都能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达到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目的,从而将经验转换成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实际任务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建模”演示,也承担着将蕴含在任务中需要的理论和实践解析给学生理解的责任,发挥“授人以渔”,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的“脚手架”作用。这也是认知学徒制非常适用于中职影视后期技能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影视后期技能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

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即使是一个再简单的短片制作,学生也不可能做出千篇一律的作品,就好比一个再普通的作文题目,学生也不可能写出完全雷同的段落。因为影视制作过程中,制作者的经验、想法、审美、习惯等等内在的意义都会蕴含在作品当中。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可能立刻就在作品中显现出来,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吸收进去的知识显现出来也将因人而异。将认知学徒制引入影视后期技能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弥补课堂上理论和实践分割的裂痕。学生能从教师创设的实践情境中感受到真实的工作需求,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掌握影视后期的各项技能,并且能将这些知识迁移到行业的实践中去。

3 基于认知学徒制的中职影视后期技能教学设计的实践要素分析

3.1 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明确

认知学徒制模式下的学习内容分为领域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前者主要是指专业领域内的理论性概念和事实,后者主要是指如何应用领域性知识去解决真实场景中的实际问题。囿于中职学生的生源现状,中职影视后期技能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可能将所有的相关理论知识全面地系统地,通过课堂教育教授给学生,无论从课程的设置上,还是学生接受能力上,这都不现实。因此,在中职实际的认知学徒制授课过程中,学生在观察和模仿教师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互动思考来获得知识。领域性知识蕴含在策略性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而获得的领域性知识又会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学内容将在学生观察、反思、操作、实践和教师动示范、讲解、释疑的过程不断反复,逐渐明确。这样,学生的所学所得才能更好地内化并具有较强的迁移性。

3.2 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中不断调整

教法和学法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帮助学生有效习得知识与技能,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方法包括示范、观察、训练、搭建和拆除脚手架,清晰表达、反思与探究。教师示范完成一项实际的工作或任务,为学生建立起可供观察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生参与训练模仿教师解决问题的行为,在此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所谓的脚手架是指教师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协助学生建构对知识理解的框架,教师负责搭建,在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后,也要拆除脚手架;学生通过清晰表达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一个更明确清晰地认识;反思与探索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方法不是一成不变、鱼贯而出的,而是依据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实际情况,不断变动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和学习进度。

3.3 序列在真实情景中呈现

认知学徒制的学习是分阶段的,但又不是简单地从浅到深,从部分到整体,整个序列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是简单与复杂的交错,是整体与泛化的融合,是全局与局部的联结。教师在安排学习任务的时候,是以真实情景中的现实问题呈现的,真实任务所蕴含的知识和技能肯定不是单一的、片面的,这就是认知学徒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原则。学生在接触到任务时,首先是对任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从全局入手去思考解决的办法,然后才会对局部细节、知识和技能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理解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得先从宏观去看问题,然后再从微观的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就是说认知学徒制教学中全局是优于局部的。因此,知识与技能的复杂性递增、多样性递增、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策略,这三方面的序列特性都是在教学过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3.4 社会性在共同实践中构建

在师生互动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上,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课堂教学是完全不一样的。传统课堂往往将教师的传授、学生的接受、师问、生答,泾渭分明。但是认知学徒制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将会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两者将形成一个实践共同体,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知行合一。

3.5 教学评价在多元参与中完善

教师在评价学生课业完成情况时,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采用演讲式教学评价方式,要求学生自主制作研究报告、设计模型、汇报用PPT等作品,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现场演讲,并由教师和其他同学给予相应的评价。小组合作过程中,各个成员应该详细讲解各自负责的内容,并完成最后的演示工作。由于课程考核评价是确保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必须在现有认知学徒发展框架的指导下,从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着手,将行业评价、企业评价等手段应用于教学评价中,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充分发挥多元参与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势,提高教学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就目前来说,影视编剧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1)过程性评价。根据影视编辑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等几方面着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化考核与评价。(2)总结性评价。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影视作品成果展示、答辩、评优等活动的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活动,对学生的影视作品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3)发展性评价。全面实施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学生职业素养、沟通表达以及态度情感的发展性学习评价策略,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以及动态成长曲线图的方式,加强学生知识与能力、职业素养与学习品质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第三方评价。通过开展学生影视编辑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影视作品编辑能力进行第三方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与准确性。

在影视后期制作的技能教学实践环节中,笔者引入认知学徒制创新课堂教学,能够促进中职实训课堂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的兴趣,让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创新创作的能力。

猜你喜欢

影视中职技能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