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竞赛引领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2022-04-09郭杨柳郭晓兰

科技视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竞赛医学检验

谢 宁 郭杨柳 蒋 瑶 郭晓兰 郭 斌*

(1.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 南充 637000;3.川北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学生在医学高等院校接受专业化培养,其重要目的之一是进行职业化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职业化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这对各专业的实践技能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亟待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探究。而后根据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将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这一举措更加明确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技术人才属性。因此,作为医学检验专业骨干课程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具有实践性强和技能性专一的特点。如何重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方案,使其教学适应新的形势,是摆在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技能竞赛便是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案之一,也是“五改四”后加强教学质量建设和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1]。本文将重点探讨医学检验技能竞赛对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践教学的作用,以此促进该专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人辅导及带队多次参加了全国、省级和校级临床检验技能竞赛,并作为临床微生物检验站点裁判全程参与各竞赛工作。从模式上看,竞赛均采用了理论与操作考核并重的方式,有的还设计了抢答环节,这不仅能有效巩固所学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快速的思维和应变能力,以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从内容上看,题目均为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体现了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从氛围上看,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和自我展示的舞台,更为不同院校间的交流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2]。同时,经过竞赛的考量,也发现了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不少问题。如在形态学方面,特别是标本中菌体形态上,错误率高,无法较好识别。再如“革兰染色”和“分区划线接种”作为最基本的手工操作,仍是微生物检验中最根本的技能。但不少同学在操作细节上仍不够仔细;手法生疏;显微镜的强弱光使用也不合理;个别同学在选定染液时仅凭颜色,遗忘了核对名称;安全防护也有疏忽[3]。这些问题都暴露出我校教师在专业教学上的不足,学生并未能很好理解这些看似细小的过失,可能对临床和自身造成的巨大危害。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以技术类专业教学为切入点,笔者认为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实践教学有待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 以技能竞赛为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实践教学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结合实际的真实演练,更是技能竞赛的基础。对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教学而言,为了更好地以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技能竞赛为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势在必行。这需要在学前的教学计划中,对理论及实验课时进行合理规划,以明确各个部分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可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建以实验中心为主体的“理论+实践”综合教学平台,把实践教学真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可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考核模式,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不断加强安全防护、实验细节训练,并弥补具有生物安全隐患实验的实践教学欠缺[4]。最终通过学院内部实践技能竞赛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并为更高一级技能竞赛选拔队员,从而建立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以赛促学[5,6]。

2 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实行“多轨”评分体系

多年来,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常提倡的主题是“以学生为主体”,但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得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有二:首先,教师愿意把主体地位交给学生,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很好地接受了这个地位;其次,部分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理念下难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仍是高校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就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而言,以技能竞赛为中心,并围绕该竞赛创建以“职业化教育”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有望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契机[7]。具体而言,其一,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临床常用的、多用的、涉及实践操作的内容,如革兰染色、细菌分离技术及细菌鉴定思路要放在教学的优先位置;其二,针对这些内容设计具体教学方案,将技能竞赛作为教学的最后环节设置,之前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项目都要围绕最终的竞赛展开;其三,学生将进行个人实验学习和团队学习两方面培训,在团队中分工协作,必须明确自己在团队实验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每一步实验对下一步的重要性,要知道前一步实验的错误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最终实验的失败,因此,必须严谨和严格地要求自己。在考评方面,实行“多轨”评分体系,采用学生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考试、实验考核、校级竞赛、省级竞赛及国家竞赛等多种方式合理换算的成绩组成[8]。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给予他们一定的紧迫感,以此促进学生个人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建立全新的教与学关系,逐步改变目前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性较差的现象。

3 大力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不仅肩负着技能竞赛的组织、策划、协调等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对学生的赛前培训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技能竞赛的目标,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以技能竞赛为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技术的同时,增强自身实训指导能力,开发适应临床实践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是完善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具体而言,可以以竞赛为中心,在教研室内围绕项目选择、方法选定、评分细则等开展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在指导实训环节,教师可通过自身观察和学生反馈,反复对实践环节进行再分析、再审视,不断积累经验教训,不断开发实用的虚拟仿真项目,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在竞赛环节,可以多与兄弟院校、医院进行交流学习,掌握更为全面的行业操作规范,培养教师自身成为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的骨干[9]。

4 整合实验平台教学与临床见习,提升职业化实训品质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而言,临床工作中对操作的严格要求,以及对未知菌的鉴定思考,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对专业实践的认识。因此,建立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规范教学行为,强化监督管理,是实验平台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保证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整合实验平台教学与临床见习,提升职业化实训品质,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其一,以典型病例为中心,对其实践操作、鉴定分析进行全面的学习、思考和探讨;其二,以组为单位,按细菌鉴定流程安排进入不同岗位,从标本接收到接种,再到鉴定,全流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操作;其三,分析最终结果,对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特别是鉴定失败的原因要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各个检验步骤的重要性及规范操作要点。最终,在技能竞赛中,教师也会将平时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纳入比赛考核内容,再一次强化学生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10]。

综上所述,在医学技术类专业改革的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何种教学模式为导向,是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技能竞赛作为引导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激发专业教学热情、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团队意识、增强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不断的优化技能竞赛模式,并围绕其探索“有的放矢”的实践教学创新方法和人才培养体系,将对教师的专业化教学和学生的职业化道路产生深刻影响,也将对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起到极大推动作用[11]。

猜你喜欢

竞赛医学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我看竞赛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