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空间:悄悄影响你的思考
2022-04-09
2001年夏天,黑人女性切尔扬作为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参加几家科技公司的实习生招聘面试。这几家公司都位于美国加州湾区。切尔扬回忆,其中一家公司的工作环境看上去很不友好——那里就像一个宅男的地下室,到处都是人偶和玩具枪,还有一个金门大桥的汽水罐模型。对她而言,这种布置似乎是在推广公司白人员工的偏好。作为有色人种,她感到不受欢迎。最终,她接受了另一家公司的职位,因为该公司的工作环境明亮、诱人。
五年后,切尔扬计划去加州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环境中的物理线索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感觉。
受自身经历的启发,切尔扬的研究专注于“归属感线索”。它是存在于人周围空间的一种信号,它告诉身在其中者们在当下的环境中是否更具归属感。
在一次实验中,切尔扬和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大楼里占用了两个教室,创建了一个“特定主题房间”和一个“非特定主题房间”。前者中放置了《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的海报、科幻书籍和一些罐装汽水,后者中放置了大自然主题的海报、文学小说和一些瓶装纯净水。布置好后,切尔扬邀请了计算机科学系的几十个男、女大学生在两个房间中分别待上几小时。她发现,在“特定主题房间”里呆了几分钟后,男大学生就表达出对计算机科学的浓厚兴趣,女学生则显得很无聊。但在“非特定主题房间”待上一段时间后,女大学生的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显著增加,甚至超过了那些男大学生。
切尔扬还发现,置身于“非特定主题房间”的女大学生比置身于“特定主题房间”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在计算机科学课上将会表现得非常好。而不管是置身于哪个房间的男大学生,都倾向于认为他们在计算机课上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切尔扬认为这很重要——根据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人在特定环境下对未来表现的预期将会决定这个人的实际表现。
切尔扬将这种现象称为“环境归属感”。她认为,即使是在对某个物体、元素的匆匆一瞥后,我们的大脑也会迅速产生“它令我舒适”或“它令我不适”的感觉。最近,她正在探索如何设计工作空间才能让其中大多数人有归属感。她坚持认为,制造归属感的关键不在于消除令人不适的元素,而在于使元素多样化,从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不同的人可以在同一大环境中找到让自己感到舒适的小空间。有了归属感,人就会表现得更好。
基于切尔扬的这一想法,斯坦福大学对计算机科学实验室进行了改造。他们给实验室涂上了一层新的油漆,在墙上挂各种艺术品,并重新安排了座位,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更多互动。5年后,切尔扬所期待的结果真的出现了——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的女性比例大幅蹿升,高于美国其他任何一所公立旗舰大学。
为了帮助人们有效地思考,工作空间不仅要让人有归属感,还要有身份暗示——时时提醒自己“我是谁”。这些都可以用有形的符号传达。我们把这些符号放在工作空间中,就是为了唤醒“自我”的概念。这些符号的作用是点燃我们的热情、让我们欣赏自己的爱好和认同我们的成就,从而鼓励我们表达出更多的创造性和乐观向上的态度。展示这些符号有时是为了告诉别人我们是谁,或者我们想成为谁,但通常是为了向那个更亲密的对象展示,那就是我们自己。
一项研究对各工种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处工作空间的看法进行了调查,这些工种包括工程师、房地产经纪人、活动策划人和创意总监等等。研究结果显示,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身份暗示元素(暗示“我是谁”)只能为其所属者所见,而有高达70%的目标暗示元素(暗示“我想成为谁”)只能为其所属者所见。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暗示?我们通常认为,人的自我感觉可能是坚定且稳定的,但实际上它却是易变的,它的状态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培养一种稳定的身份认同感,才能高效地进行各种活动,而我們放置在工作空间中的个人物品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身份暗示还有另一个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比如打工人、学生、兄弟姐妹、配偶、父母或朋友,等等。美国心理学家奥瑟曼认为,人所处的环境会发出一种信号,该信号会让其中一个角色脱颖而出,然后对思维和行为产生真正的影响。她的研究表明,在某一时刻,任何一种突出的身份都会影响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和我们选择做的事情。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对美国亚裔女孩进行种族的暗示后,她们在数学考试中就拿到了更好的成绩;而对她们进行性别的暗示,则会削弱她们在考试中的表现。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那些在工作空间中每天进入我们视野的元素,强化了我们在当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做的事情。
工作空间的另一个特点是主人翁意识。当我们进入一个感觉像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时,一系列心理甚至生理上的变化都会随之而来。这些效应最早是在对主场优势的研究中观察到的。主场优势是指运动员在主场比赛时,往往会赢得更多、更大的胜利。研究表明,在主场比赛时,球队表现得更具侵略性,运动员(无论男女)的睾酮水平(与表现社会主导地位有关)也更高。
主场优势并不局限于体育运动。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占据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空间时,他们会感到更加自信、更有效率和生产力,同時更专注于取得和自己有关的利益。
对此,美国科学家米格尔有一个有趣的想法:工作空间本身就能帮助我们思考。他的研究表明,当我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时,无需费大力气去进行自我控制,就能更有效地运作。他猜测,大脑能顺利完成任务,是因为它不需要把工作空间中的所有信息都处理一遍——大脑获得工作空间中嵌入结构的帮助,该结构会自动整理出有用的信息,支持高效的习惯和日常程序,并抑制无效的冲动。
大脑也需要“节能”
对工作区的外观和功能的控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英国心理学家奈特让志愿者在四种不同的环境中执行一系列任务:第一间是空荡荡的、极简主义的办公室;第二间是装饰着海报和盆栽的富丽堂皇的办公室;第三间是允许志愿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的办公室;第四间是未经志愿者同意就布置的办公室。
结果,在第一间办公室里的志愿者都很懒散;在第四间办公室里的志愿者也很懒散,同时还伴有愤怒和不快乐等负面情绪;在第二间办公室里的志愿者工作得更努力,效率也更高;而在第三间办公室里的志愿者表现得最好,比在第二间办公室多完成15%的工作,比在第一间办公室多完成30%的工作。
这一研究引起老板们的注意。对采用办公桌轮用制(员工没有自己的专属空间,但当他们到达办公室时,就会占用一个可用的空间)的企业来说,该研究结果尤其重要。
另一个和传统工作空间不同的形式——开放式办公室,对高效思考是进一步的挑战。我们的大脑已进化到能够不断监测周围环境,以便我们时刻应对突发情况。换句话说,我们天生容易分心,而开放式办公室里到处都是让我们分心的东西。例如,我们几乎无法避免把目光投向一个新奇的物体或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而且,我们的眼睛特别容易被面孔吸引。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感到他人的目光时,我们也会被“激活”。所有这些视觉监控和处理都消耗了相当多的脑力资源,所以留给我们用于手头工作的脑力就更少。此外,任何声音都可能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其中讲话尤甚,无论我们是否想听,大脑都在试图找出话中的含义。
研究表明,处理背景声音的大脑区域与用来分析数据或写报告的大脑区域相同。因此,无关的对话会大大降低我们在手头工作中的表现。因为大脑不断地试图预测说话者何时会暂停或继续谈话,以及他们接下来会说什么,所以这种由同事聊天或打电话引起的单方面谈话尤其容易分散注意力。
既然环境因素对工作效率来说很重要,那么我们不妨通过改善工作空间,用归属感和身份的线索来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控制权,从而更好地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