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版《西游记》里的音乐美

2022-04-09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2年3期
关键词:唐僧孙悟空西游记

陈清华

11.取经人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仿佛道出了成功的要诀——只要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脚下,关键是你能不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是不是能沿着这条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唐僧是否取到了“真经”?这是“西游记”给后人留下的一个天大的悬念,每个人的回答恐怕都不尽相同,这就要看你的慧根,看你与佛的缘。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理解“悟”“空”开始。唐僧的三个徒弟中,只有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起的,其他俩人的名字,则是观音菩萨起的。

菩提祖师(即须菩提)号称“解空第一”,他与佛陀的对话,被编写记录成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何为“空”?

万物之源本为空,一切是因缘所成,为有;一切也由因缘所灭,为空。

何为缘?

缘即因果,是佛理之根本,即“因缘果报”,佛教圣典的一切理论,都衍于此。

悟空、悟能、悟净,皆为“悟”字辈。

悟,觉也。悟,只是修行的过程,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方能成佛。

再回到开始的问题:唐僧,取到“真经”了吗?

首先,《西游记》毕竟是小说,不要把《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唐代的唐玄奘等同起来。

唐代的唐玄奘取经,他的功劳不在于路上经历了多少艰难,而是在到了天竺国以后,用了十多年时间,刻苦学习梵文,精心研究佛理,最后将佛经带回大唐,翻译传播。

再看看我们《西游记》中这位唐僧,一行一动,前呼后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不时地还有美女投怀送抱。到了天竺,驮上“经”立马打道回府,甚至连经书上有字无字都浑然不知。

他这是在取“书”,不是在取“经”!

那么,《西游记》中,谁才是真正的取经人呢?

没错,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僧,不过是个取经使者:“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回国。”你看,像不像个邮差?

接下来的问题,唐太宗得到“真经”了吗?

其实,从佛祖第一次传给唐僧的“无字真经”中,已经有了答案。

唐太宗魂游地府,所见所闻,已经使他幡然醒悟。奉佛教大礼,施仁义之政,不正是佛祖“度鬼”之要旨吗?难道还真有什么“度鬼”之真经吗?

无字真经,一切尽在不言中……

唐太宗,“自觉”者也!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猪八戒岂能悟出“人参果”的玄妙?

西游之旅,究竟有什么意义?西游的目的,书里写的是为取真经。但是仔细分析,其实非常牵强。真经,是依照修行就能够成佛的经。但是唐僧取的三藏经,不仅经过一次落水的意外事故而残破(已经不是完整的经),而且佛祖也已讲明三藏经的用途:“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三藏经的作用是为了劝人向善,弥补儒家教育的不足,让活人解脱苦恼,让死人超升。这里并没有提到最高的觉悟:成佛。可见唐僧所取的经,并不是最高深、玄妙的真经。再说取经的目的。依照取经的发起人唐王的要求,是要“超亡者升天,度难人脱苦,解百冤之结,消无妄之灾”。取经的初衷,也无关成佛。对于取经的意义,唐僧曾有这么一段感慨:“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生忘死,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取经的实际执行者唐僧也并不认为取经有实际意义。

唐僧之所以能够以“取经”的故事被后人记住,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不确定性让他在秩序完全定型前,抓住了空白的机会。唐僧和悟空都通过取经之旅最终成佛,沙僧也成了金身罗汉,这就说明取经师徒取到了真经,功德圆满。但是这部真经并不是唐僧在西天取到的三藏经,理由嘛,除去上面所述外,還有一点:唐僧师徒根本就没有看三藏经。因为唐僧刚把经卷送回长安,就马不停蹄地又回到西天,唐王只得另寻高僧讲经。那么《西游记》最大的悬疑就出现了:西天取经,取的不是真经。《西游记》其实有两部经:一部是为唐王取的三藏经,这是书中明讲的。但是三藏经不是真经。一部是唐僧师徒为自己取的经,是真经。唐僧师徒因此而成就梦想。这部经是暗写的,要让读者自己去发现和研究。作者又借唐僧之口,否定了唐僧师徒为唐王取经的意义,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不要相信明写的那个取经故事主线。我们再往下推理:作者是希望我们发现暗写的那部经,那部经才是作者真正要讲的经。这是一部什么经呢?我们首先要明白“经”的含义是什么。“经”同“径”,顾名思义,就是路途、门径、方法,就是通向佛土的修行方式。在《西游记》里,这部经是什么经?就是修“行”;“行”是什么“行”?就是师徒通往西天的旅程。换言之:西天取经之旅就是真经。

唐僧师徒的取经之路,实际上就是和自己作战的旅途,是和自己的自大、贪念、嗔怒、情欲、傲慢、怀疑、痴迷、偏见作斗争的过程。唐僧的八十一难,都是自己的心魔在作祟!悟空一路上的降妖除魔,斩断的都是师徒自己的心魔。

唐僧师徒最终走到了西天灵山,代表着师徒的修行已经圆满。因为修行圆满,才能见佛,所谓“花开见佛”。唐僧、悟空觉悟成佛,不是见到佛祖才觉悟成佛,而是觉悟成佛后才能见到佛祖。

西行旅程,就是修行之路。

《西游记》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句话:修行才是真经,修行才能成佛。读罢掩卷,你一定会赞叹:《西游记》真是古今奇书!

《西游记》不是什么宗教宝典,其游戏人生的意味很浓。鲁迅有语:“作者虽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尤未学佛,故末回至有荒唐无稽之经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是《西游记》中唯一引用的经文。菩萨神神秘秘地将经文传授给唐僧,不会是告诉他地火水风“四大皆空”吧。

其实,《心经》是一段很浅显易懂的文字,用现在哲学观点来看,就是讲了事物表象与实质的关系。要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就需要有菩萨一样的大智慧。

《西游记》核心所讲的就是一个“悟”字。开篇作者就用一首诗告诉我们:为什么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问题就出在对于幸福的感知。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沙僧到花果山去要行李。六耳猕猴(假美猴王)说了这样一段话:“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18]你看,六耳猕猴也是要真取经,然后送回大唐。但他的目的是让人立他为祖,好万代传名。

古人云:争名之地,败行尤易。六耳猕猴死了,被悟空亲自杀死了。可以说,这是悟空的一场封神之战。因为,他杀的是自己的二心,由此完成了一次自我升华。敢于向自己动手,这才是真正的勇士。

经常听到有人说,真假美猴王之后,悟空就变了。也有人说,死的是悟空,取经的是六耳猕猴。

其实,要说我呀,任何时候,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这是每个人的心结。杀死了自己的二心,悟空的心一下子透亮起来。自己的心亮了,也就能看清楚他人的心了。

唐僧的二心也在慢慢消退当中。一直到了孤独园,唐僧在悟空帮助下,终于悟透了《心经》的真谛,那就是不言之美,也就是老子说的“大音稀声”。所有的事情,无论好的坏的,即便都看明白了,也无须说出。其中自然有情、理、道在其中。我们看猪八戒嘴长,耳朵大。如果做人像猪八戒的外观一样,那就太让别人讨厌了。因为谁都不喜欢他人嘴巴长,也不喜欢他人耳朵大。嘴巴长什么话都讲;耳朵大什么话都往耳朵里装。

情遵从于理,理遵从于道,道遵从于自然。这就是大自然法则。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将“舍利子”转化成自己需要的智慧,而应用的就是我们汉语中同音字这一特点。因此“舍利子”在《西游记》作者心中变成了“舍利自”。既:舍的目的,就是要为他人做好事,同时也对自己有利。

12.人生智慧

导演张纪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游记》的真正意义,在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西游记’。一路之上的诱惑太多,而每个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所有妖魔鬼怪,都代表着贪婪和欲望,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

每个人的一生,都希望取到“真经”。用现在的话说,“经”即知识、智慧、经验和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取经。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妖魔鬼怪”。只要“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就能够“修成正果”。所谓“正果”,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自己的使命。

当你有一天真正读懂了《西游记》,也就懂得了世间所有苦难的真谛,也就懂得了整个人生的真谛。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读鸡汤文字的朋友,那么,或许,讀完《西游记》,你会发现,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实是告诉人们如何战胜心魔的“成功学”。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私欲、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

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斜月不就是那一勾吗?三星不就是那三点吗?),所以孙悟空是“心”的弟子。这一颗骚动不安的心,在天堂和地狱的善恶之间自由穿梭。《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就有七十二变,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间七十二变。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能通天,小则如绣花针呢?不就是人的气度的气吗?所以金箍棒是气。

炼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八卦炉烧不死孙悟空反而能让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五行山压住悟空,象征着世俗世界压住了他那颗上天入地的心。五行山,也象征着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佛祖说这五个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行心念,即便是孙悟空,依旧逃不出这五个字。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正好是从东土大唐到灵山的距离。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灵山再远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师徒五个人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除心魔,取经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真正的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这也就是孙悟空常常对唐僧说的那句话:“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唐僧虽慈悲为怀却胆小懦弱,虽意志坚定但有时偏心且耳根子软,别人忽悠两句就容易被蒙蔽双眼,赶走悟空时,甚至信誓旦旦,发下毒誓:“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孙悟空虽天真烂漫却率性而为,沙和尚虽憨厚老实却木讷少言,只管韬光养晦,凡事都在心里拿主意。最有生活气息的是猪八戒,虽活泼可爱却好吃懒做、贪吃贪睡,对修成正果兴趣不大,打妖怪时好几次出工不出力,动不动就要散伙回家。哪里去找十全十美的人啊?

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从生到死的经历就是一段取经的过程;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西游的过程才是经。在成长过程中,必有大灾小难前来考验,无论结果如何,人生还得继续。有所累,有所不累;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真实的人生。

猪八戒这个角色是很有意思的,他是麻烦和危险的制造者,他一直摇摆不定,从一开始就消极对待上路,他贪吃好色,出工不出力,他始终想离开取经队伍。

沙僧呢?他武艺不高,在整个故事中可有可无,基本上是个打酱油的。

孙悟空,他是天生地长的,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神猴。既然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就摆脱了人生的社会关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是一个原生态的人,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由。作为个体人,这是自由的最高境界,但是对社会人来说,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也就是说,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秩序,对于这样一个人,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

孙悟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被唤醒的,原来他只有对空间自由和时间自由的追求,但一旦上了天庭,孙悟空就变化了,他有了对“名”的追求。负责前来招安的太白金星,实际是对孙悟空说了谎,说让他到天上去做官,其实不然,有名无实,不过是当个放马的“弼马温”,后来,猪八戒一生气就叫他“弼马温”,就是一种讽刺。太白金星为什么说谎?说起来,人类说谎并不是从撒旦开始的,往上追的话,夏娃就欺骗了亚当。当上帝问亚当你是否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亚当推卸责任,说,是她让我吃的。再往上追,说谎是从上帝开始的,上帝骗亚当、夏娃说,吃了那果子就会死。上帝的意思是说,吃了那果,有了智慧,人就会死——不会马上死,但有了期限,就不再是神了,傻乎乎的,才不会死。你看,反而是蛇,说了真话,蛇说上帝是“怕你们有智慧”。蛇,就是撒旦。撒旦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有了撒旦的存在,上帝才能彰显能量。接着说“弼马温”这个虚官。当孙悟空知道“弼马温”是个未入流品的官职的时候,他明白了人和人之间还有官职的区别,于是他又造反了。他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响亮的名号——“齐天大圣”。这是社会教他的。

有趣的事情不多,有的只是荒诞。当社会给一个人贴上标签的时候,这个人就得到了一种精神满足。

社会教给孙悟空知识的过程,就是他个人的欲望不断膨胀的过程。孙悟空甚至狂妄地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他打破了社会规律,扰乱了正常的文化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如来佛的掌心”,就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西游记》中孙悟空其实就是指第六意识的“心念”或者“意识”,所谓的“心猿意马”不就是说我们的心像猴子一样善变吗?看看剧中的孙悟空,不是在忙着打斗,就是在上蹿下跳、抓耳挠腮,没有一刻是安静的。这正如我们普通人的“心”,每天胡思乱想,没有一刻是清净的,你想静下来,“心”偏偏妄想个不停;你要打坐,它就捣乱;你要静,它偏要动个不停。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有了各种“紧箍儿”的约束,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紧箍咒”,还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也就是说,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失意不能灰心,得意不能忘形,就是这个道理。

很难相信,唐僧也是杀过人的。而且,手段非同一般。唐僧的父亲陈光蕊被奸人刘洪所害。唐僧与外公、母亲一起,在江边“活剜取刘洪心肝”,算是大仇得报。在这个时候,唐僧名叫江流儿,已经是一名僧人。但他杀起仇人来毫不手软,其手段与《水浒传》中李逵活剐黄文炳颇为相似。唐僧为父母报仇,是天经地义。活挖仇人心肝的手段虽然残忍了些,但站在唐僧的角度,也不是无法理解。就在这一刻,唐僧的心事了了,心结解了,他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后来,我们看到,唐僧是一个经常宣讲慈悲为怀的高僧。因为,他该做的事情做了,心里该放下的也就放下了。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让唐僧去西天取经?其初衷就是超度一下过去被他杀死的那些亡魂。

人生,真的就像一部《西游记》,一开始我们是孙悟空,无所畏懼,上蹿下跳;后来,你变成了猪八戒,开始好色,开始贪财,这就是青春期啊,总是欲求不满;终于有一天,你得向孙猴子挥手道别;终于有一天,你不情愿地和沙僧相逢。

你上学、受教育、参加工作了。慢慢熬,熬到中年。人到中年,无欲无求,像个沙和尚一样,呆若木鸡,收入不高,也不敢泡吧、不敢说走就走地旅行、不敢去给冷风中瑟瑟发抖的小姐姐做慈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在公司打工,“每天早上7点起床,7点30坐公交上班,中午吃饭加上休息仅一个小时。晚上要加班到9点多。老板还是觉得我没什么卵用。生病要自己撑着,不敢请假,因为请假要扣一天的工资,全勤奖也全没了……”。现在,就连发型都快和沙和尚一样了。但无论多苦多累,沙和尚从来没有说过撂挑子,也不敢撂挑子。以我自己为例,把车卖了之后,我每天走路上下班。下了晚班,走在夜色下,望着车来车往,吹着海风,我觉得很幸福很满足;虽然自己卑微得就像一颗尘埃,一个命运操控在别人手里的小人物,别人的一个脸色、一个命令,就可以令我忙上忙下。很多时候,我一个人散步,走在路上,莫名想起李白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何其洒脱,不带走一片云彩。但也只是羡慕而已,想想而已,这个城市纵有千般不是,却也是我的家,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30多年,我的爱人、孩子、朋友都在这个城市,让我离开,真是割舍不下,尽管我还是一名寂寞的客旅者。如果这个城市还依然是他乡,那么哪里才不是他乡呢?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是,曾经的那份赖以糊口的工作,虽然乏味,却是我个人的“肖申克”。俗话说得好,望山跑死马。很多预设的目标,看上去很近,触手可及,似乎很快可以达成自己预想的目标,但就像看山,感觉很近,其实却很远。生活并不总按自己设想的那样顺利,唯其如此,人们才互相祝福“心想事成”——因为心想的往往难以“事成”,所以,禅宗劝人少一点贪念,不要总去“心想”,而是要学会放下。一厢情愿充其量是自己的想法而已,至于能不能“成”,那要看天意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

人的心可以野、欲可以野,但工作必须得踏踏实实,活到老,学到老,在整个人生旅途中都不要撂挑子。大部分成年人都觉得,日子没有潮汐,因此没有仪式也不觉得要命。晚上照样放平了睡。他们不会因为一个笑话,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出快乐的笑声!却常常因为一件事,而伤心好久………在公司打工,除了逆来顺受,你还能怎样?理想不能当饭吃啊,毕竟,已经不年轻了,实在没有机会重来一次了。不由想起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描写的一个“尴尬现实”,一边是月亮,一边是六便士;一个象征着精神追求,一个象征着卑微的现实生活。走出校门之后的我们,无奈地选择了六便士,对月亮视而不见。

《月亮和六便士》的故事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但小说毕竟是小说,不是人物传记,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比原型人物高更怪异。小说的主人公本是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有着稳定的职业、美满的家庭。他的生活本可以像“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思特里克兰德却在中年后,“响应内心的呼唤”毅然舍弃了这一切,在亲人和众人的误解中,去巴黎从事伟大的“绘画事业”了。

一个无名画家,他首先得忍受贫穷和饥饿。如果生病,境况更是难以想象。最后他远离文明世界,到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绘画艺术的真谛,最后创作了一幅作品——他画出来的是某种原始的、令人震撼的东西,是不属于人世尘寰的。临终前,他给他的土著女人留下遗嘱:在他死后,把他最后也是最杰出的一幅作品付之一炬。天才就是这样,往往不为同代人所认识,但后人却享受着他创作的成果。梵高生前只卖出一幅画,但现在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拥有他的画作。

作家毛姆的思考发人深省,可问题是,有不少人,他需要的首先是六便士,至于月亮,真的没有时间欣赏。这种心情,大概用微信上“苦涩”的表情包来描述,比较贴切。君不见,微信新上架的一批表情包,多么有意思。“翻白眼”“666”“让我看看”“叹气”“苦涩”“裂开”,六个蠢萌表情一字排开。要说微信产品经理真是太懂打工人,每一个表情都符合当下打工人的心态。想想这个场景:开会很不开心准备全程“翻白眼”,谁知领导一顿打鸡血给你来个“666”,引起了打工人一丝丝兴趣“让我看看”吧。一看这任务真重不太好办,感觉聪明的脑袋瓜就要“裂开”,只好“苦涩”微笑、无奈“叹气”。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地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夜深人静时,不妨问问自己,你的选择是什么?

作家莫泊桑在长篇小说《一生》里,写下了这样一段很著名的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经常能够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你可能脆弱到因为听到一句话就泪流满面;可有的时候回头看看,发现自己已经咬着牙走过了很长的路。

再往后,你就成了唐僧那样的人,只想多活一天是一天,变得絮絮叨叨。随着年龄的增长,离西天也越来越近了。过去的老话说“男不过五女不过六”,意思是男人不过五十的寿,女人不过六十的生。现在的医疗条件提高了,人的平均寿命也大大延长,“男不过五女不过六”之类的忌讳也逐渐淡出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教士问他的上司:“我在祈祷时可以抽烟吗?”他的请求遭到严厉拒绝。另一个教士也问这个上司:“我在抽烟时可以祈祷吗?”他的请求得到了允许。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同一问题,不同的提问,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可问题是,我们实在太忙,大脑的空间被各种乱七八糟的琐碎事情填满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思考针对“同一问题”,如何用“不同的提问”达到想要的结果。我们经常很烦,很疲惫。我们需要不断地低头,回复手机微信上的信息。百度让知识碎片化,网络也是。手机一会儿一响,就得摸摸、看看。这让你分裂、甚至智商下降。因为你没有了“定”和“止”。杨虎城将军的官邸起名叫“止园”。意思是,“止乎于此,不求上进”。“止”,是一种人生境界,很难达到的人生境界。《大学》的开篇就这样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止于至善和明明德、亲民,被朱熹称为“三纲领”。可见,“止”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发乎其未发,止于所当止。该停下来的时候,一定不要再伸头往前冲了,这就是老子说的“不为”,要学会养生、守生。要知道,再热闹的宴席也有要散的时候。“繁华自散守香尘,流水无情草自尊。”这是宋美玲送给张学良的诗。个中道理耐人寻味。

既没有“定”,也没有“止”,于是,我们经常很敏感,惟恐漏掉一个重要信息——那可能意味着失去一个“客户”。是的,客户。你以为和他是朋友,其实,在他心中,你最多是个客户。

有个敏感的朋友A,前几天割了个痔疮。他说:“我做手术的时候,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听到大夫跟护士谈论中午吃啥的时候,我当时就想多了——是不是我这个‘客户’的生命在别人的眼里,还没有人家中午吃什么重要呢?当然了,只是开个玩笑。毕竟,做手术时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嘛。”朋友A很怀念大学时光,他说:“那时候,快乐也廉价。女朋友跟我说声谢谢,我会开心半天。她跟我说声晚安,我会整夜失眠。有时候,我觉得我就像至尊宝。不拿起金箍棒,就保护不了紫霞仙子。拿起金箍棒,我将变成孙悟空,永远失去她。最可怕的是,我连至尊宝都不是,我可能只是《西游记》里的一只妖怪,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我没有紫霞仙子,更没有金箍棒。我曾经的梦想,曾经稚嫩的声音,在小小的课堂上回荡:‘科学家,音乐家,老师,医生,发明家’,后来,我才知道:一个人要实现梦想,必须努力工作,辛苦赚钱。”为了赚钱,却逐渐身不由己,离梦想越来越远。成年人的崩溃,只能是自己转过身,偷偷掉泪罢了。一边跌跌撞撞地受伤,一边不断地成长。不是说不能崩溃,而是说,即使崩溃,也得及时坚强起来。早上起床,我对疲惫不堪的自己说:努力成为你喜欢的那种人,就算不是每次付出都成功,至少你会喜欢这样努力的自己。再小的力量,也比不努力好。不要轻视每一次的努力。加油,亲爱的自己。早安!小草,需要青青;生活,需要追求;梦想,需要坚持;生命,需要珍惜;但人生的路上,更需要坚强。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次旅游,和《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差不多,可以说,也是一次取经成佛的过程。能看很多风景,也会经过很多磨難,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还要和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作斗争,可我又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降妖伏魔、化斋开路之人缘,也没有白龙马代步骑乘之便利,一切都要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究竟能走多远,要全看自己的修为了。

我就是那个一无所长的唐长老。受时代和环境所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要完成使命,必须找到自己的三个徒弟和白龙马。

唐长老的三个徒弟,他们的名字很有意思,分别是悟空、悟能、悟净。首先是悟空。悟,就是思考。空,也就是我们说的客观世界,即所谓的空间和时间,代指世上万物。其次是悟能。能是能力,简单说就是学本事。其三是悟净。净,指的是环境。那白龙马呢?白龙马实际上就是一种代步工具。对于人来说,就是我们的身体了。假如身体不行、不健康,整天不是腰疼就是腿疼,又能走多远呢?

世上无情似有情。《西游记》简直就是一部人生哲学书。二十岁之前我们是老孙,天不怕地不怕;四十岁之前是老猪,敢爱敢恨;六十岁之前是老沙,诚实稳重;八十岁之前是白龙马,任劳任怨;八十岁之后是唐僧,四大皆空。

我们每个人,就像这师徒四个人的混合体。

13.苦难与磨难

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游记》也是一部讲苦难的小说,九九八十一难,是取经路上的重重艰险,也是人生路上各种无常的磨难。春秋冬夏,翻山涉水,狼虫虎豹,妖魔鬼怪……斗罢艰险又出发。这一路走来,师徒四个人经历了太多苦难,但他们也明白了坚持的真正意义。

你看,大闹天宫之后,孙悟空终被二郎神带领众神抓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尔后,又被押上斩妖台,经历了刀砍斧剁、枪刺剑刳,又被投放八卦炉中。

想到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中的话,“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打磨、研细的过程,实际就是漫长而痛苦的淬炼,过滤掉种种的杂质,将生命一点点提纯,逼得你将人性中最坚韧最顽强的那部分力量释放出来,去对抗和超越沉沦的现实。孙悟空在八卦炉被淬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他的眼睛被烧坏了吗?没有。非但没有烧坏,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

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这些苦难,还不够,如来佛祖又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这一压就是五百年。困囚五行山,孙悟空吃什么呢?他不得不饥食铁丸、渴饮铜汁。

一个人身处绝境之中,要么逼疯自己,要么绝处逢生。孙悟空属于后者。处于苦难之中的人,只能自己拯救自己。漫长的苦难时光里,美猴王学会了向现实妥协,答应保唐僧取经。取经路上,他仍然偶有叛逆的时候。但第一次跟师父吵架时,就被好朋友东海龙王劝了回来:“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回想当年的煎熬,他放弃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想法,选择继续跟着取经团队往前走,无论多苦多难。这个时候,花果山里那个无拘无束的美猴王,已经成为年少美梦中的一个背影。

当苦难突然来临时,几乎每个碰到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悲伤,感到不能接受,感到无助、无力,会引起极度的恐惧、害怕。如果不及时地给予专业的辅导,可能会出现长期的精神障碍,这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即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最主要的特征是,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个体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反反复复发生的、类似闪电般重新体验当时创伤的情境。比如非常清晰的梦境,常常会让人从梦境中惊醒。这种时候,个体仿佛又重新体验了当初的创伤,会再次出现强烈的痛苦和身体不舒服的反应。为避免这种痛苦的侵蚀,他们常常不由自主会采取回避的应对方式。不仅仅是回避当时的原发事件,也回避有关的交谈,严重的会出现“选择性失忆”。而且,许多创伤之后的人,还会存在“情感麻痹”的现象,他们给人一种木然、淡漠的感觉,与人疏远,不亲切,有罪恶感,不愿意和别人有感情方面的交流。

孙悟空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吗?没有。他有“情感麻痹”现象吗?也没有。《西游记》的作者没有交代。我们不得不说,他是个超人——原本就是。86版《西游记》给落魄的齐天大圣安排了一首歌,词写得特别好:“五百年,桑田沧海;顽石也长满青苔,长满青苔/只一颗,心儿未死,向往着逍遥自在,逍遥自在/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

苦难本身不是诗歌,也并不值得被歌颂,作家毕淑敏说得好,“太多的人,习惯珍藏苦难,甚至以此自傲和自虐。这种对苦难的持久迷恋和品尝,会毒化你的器官,会损伤你对美好生活的精细体察,还会让你歧视那些没有经受过苦难的人。这就是苦难的副作用。苦的力量比甜的力量,要强大得多。不要把黄连掰碎,不要让它丝丝入扣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但那种“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哪怕是野火焚燒,哪怕是冰雪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的坚强、不屈、执着、乐观,却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平凡人的史诗。

人的成长,人类的成长,都离不开苦难,孙悟空也不例外。那个历经磨难的生命,非但没有枯萎、失去光泽,反而更加熠熠生辉。磨难犹如磨刀石,将生命之刀打磨得闪闪发亮。

说起来,人间的苦难真的“罄竹难书”。当苦难找不到边的时候,人类找到了祖先创立的文字,借助文字将喜怒哀乐的表情,穿成一串串美丽的首饰,挂于胸前装饰自我。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十分虚荣的自诩,因为当首饰链条断线的时候,人生的苦难并没有削弱。

当苦难无家可归的时候,手捧一部喜欢的文学作品,凌乱的心绪自然而然平静了下来。

文学因苦难而深刻。热爱文学的人,往往是阅历各种苦难人生的敏感不幸者;而没有阅历过苦难的人,往往取笑著文者酷爱自作多情、无病呻吟。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苦难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内心所有的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很有可能开出你想象不到的灿烂的花朵。”比如,在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爱上了法官的女儿,但是法官的女儿已经结婚了。没办法,他就重新到城市里任公职,他愚蠢的上级一直刁难他,他就返回了。法官的女儿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回到家乡,他发现已经物是人非。各种各样的不顺利,让他最后走上了自杀之路。再比如,日本作家启一郎写过一篇小说,名字我记不清楚了,故事的大意依然记忆犹新:一个非常美丽的盲人女孩,名字叫春清,爱上了佐助。佐助来自上流社会,春清跟着他学琴。师徒之间发生了感情,有了亲密关系。不久,春清被人毁容了。她就开始不断地担心佐助会嫌弃她。她不断地用种种常人不理解的行为,来折磨佐助。佐助理解她这种心情,就把自己的眼给刺瞎了。两个人一起在苦难中挣扎。上帝从来都是这样,仿佛嫉妒幸福的人。但苦难其实算不了什么,只要心中有抗击苦难的勇气,有追求爱的勇气,幸福就一直在。遥想孔子当年,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十四年间遭受了无数的磨难,他被人围困七天,几乎都吃不上饭,有几次差点被人围困,差点丢掉了性命。大家都熟悉的大作家鲁迅,他很小的时候,因为家境破败,娶了一个他不爱的妻子朱安。新婚的第二天,他就独自睡到另一个房间。鲁迅的妈妈抱怨朱安,怎么没有一个孩子。她说,我们俩从来没有睡过一张床,怎么会有孩子?由此可以看出朱安的人生苦难。还有,作家老舍,他毅然决然地走进太平湖,自尽。自尽时,他那种心情和苦情,以及在之前经历过的压力,这都是作家遭受的苦难。

不止文学,绘画、音乐也一样因苦难而深刻。只要仔细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没有一个人的人生里完全和苦难不曾打过交道。有人说上帝给每个人都留了一份苦难,你年轻的时候不遭遇它,你年老的时候会遭遇它;你现在不遭遇它,你以后会遭遇它。所以说,苦难是人生的基本内容。为什么是这样的?大抵是因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你看作家史铁生,他在上帝那里得到一副糟糕的坏牌,21岁瘫痪,30岁患严重的尿毒症,从1998年开始做透析。命运对史铁生是残酷的,面对这份残酷,史铁生并不掩饰自己的痛苦与挣扎,他也曾深深颓然过,苦闷过,忿恨过,煎熬过,可最终还是释怀了。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以他的毅力和智慧,度过40年的轮椅生涯。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再到《我与地坛》,史铁生把病榻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与救赎。

“荒歌犹自唱,写作即修行。”當轮椅的车辙日复一日碾过那条通往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废弃古园的必经之路时,在与地坛里的花花草草静默相处的那些日子里,史铁生渐渐地打开了心扉,渐渐地终于看到了活着的希望,认清了自己的灵魂,同时获取了生命给予的启示。对于那些遇到一丁点儿挫折就一蹶不振、寻死觅活的人来说,他的这些经历和感悟真真犹如当头棒喝,细细琢磨一下,难道不应为自己感到羞耻吗?一个人,求死很容易,活着却很难。在《病隙碎笔》中,他真诚地写道:“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最近看描写叶嘉莹先生的一篇文章,被其中的一句话触动:每当我受到人生的打击时,我会读诗写诗,通过写诗,我的一部分情绪得到缓解。这让我想起王小波,王小波说,他写作的目的,只想要拯救一个人的灵魂,那就是他自己。由此可见,文学是一种供人们聊以自慰、增强自信的东西;文学不应该变成穷秀才兑换名利的工具。很多伟大深刻的文学作品,其作者大都有过苦难的经历。你看《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把黛玉和宝玉经受的爱的苦难写得非常精彩,让多少人读了唏嘘感叹。在现实生活中,曹雪芹本人同样经历了别人难以理解的苦难,经历了家族的兴旺和败落,他在文字狱最猖獗的时代,隐姓埋名,却创造出中国古典文学第一奇书《红楼梦》。弥尔顿、贝多芬、帕格尼尼,这世界文艺史上享誉盛名的三大怪才,他们一个失明、一个失聪、一个失声,他们用自己的灵魂对抗着苦难的命运。在坚强勇敢的人面前,苦难不算什么,充其量是命运的一种独特的馈赠,让他们的意志力更加坚强,对人生的信念更坚定,对生命真谛的认识和把握更透彻。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不吃苦,很少能够领悟自己往日的错误,也很少能够正视自己。而在苦痛之中,因为没有欲望来打搅,这些文学家的知识和智慧在反思中飞快地积累。困而后虑,他们因而把握了比常人更本质的人性。另外,苦难能将全人类联系在一起。受苦受累之后,文学家的天之骄子之感消失,幻想消失,能理解到人性的本质相同,从而对人类产生一种真正的怜悯和责任感。苦难的经历,会使一个文学家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怀,即使在阴晦飘摇的生活环境里,也未曾绝望。再者,苦难对人的机体有激励作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于生存需求,人脑会在痛苦后适当调整自身,以更好地匍匐前行。人脑同样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过于安逸,会变得迟钝。苦难终会过去,但苦难的经历,会让文学家的意志力和掌控力都大大增强。

苦难,磨练了一个人的意志。一生的苦难是荆棘,一生的幸福是花朵。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台戏。只不过,不同的是,有的平淡,有的曲折。戏,表现主人公的遭遇,必跌宕起伏,百折千回,方显得有韵味。记得看电视节目,一些心性善良的女人,为了一段戏,一段事,哭泣的泪水打湿了罗帕。我小时候,不理解为什么。等我长大,知道了世间的情。有时,自己一个大男子汉,看到一篇文章,也和这些女人一样哭泣。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苦难。他的苦难,为别人带来了同情的理由。

苦难不是永久的,苦难带来的反思却应是永久的。一位智者说过,只有苦难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这话我不大认同。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不值得追求,磨练意识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任何人都不愿意承受苦难,所以,没有人会赞美苦难。要赞美的,是人们面对苦难的坚韧与坚毅。还记得前些年流行郑智化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苦难能将一个人压垮,也可以成就一个人。人生只有经历了磨难和各种困难的挑战,才有可能精彩纷呈。法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说:“痛苦是一把犁,它让你心灵破碎的同时也为你的人生开辟了新的道路。”即便命途多舛,依然相信明天。

14.欢天喜地

一千个人读《西游记》就会读出一千个人的想法和味道。人生的过程就是一次“向西”的游记。有人风雨兼程,有人笑傲江湖。不同的人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精彩。

吴承恩的这部神怪小说给我们许多人生启迪和人生参照。凡尘中,几多人为功名利禄而难以解脱。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团队中的五人及各色神仙、妖魔、鬼怪,其实就是人世和现实社会中的各色人等。人们从中可以读出智慧,读出英雄气短但决不儿女情长,读出信念,读出坚定目标。唐僧看似无能,却给了孙悟空充分发挥的空间。

吴承恩的文字,没有“作家气”。他像一个既世故又天真的说书人,写活了市井人物的精气神儿,他的文字毫无矫饰的雕琢气,自然而然,元气淋漓。读《西游记》,无须使劲儿,你且打开且放松且这么看,一篇接一篇看下来,如顺流行舟,一日千里,读起来好不畅快。

热闹背后,是苍凉的底色。有人说,《西游记》的写作动机,“是为了揭露和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人性以及幸福社会的向往”。这话也不无道理。

你看,在小说最后,佛祖讲为什么传经东土的时候,讲了一大段话。小说是这样描写的:如来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然后叫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四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他。斋罢,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这是多么赤裸裸地控诉,借佛祖之口,把东土大唐的社会现实控诉了一番,这也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为什么让你们取经,为什么让你们信佛,为什么让你们遭受这么多磨难,都是有原因的。你品,你细品。当然,佛祖也有佛祖的考虑,不能白传经书吧,这些在最后一章里面都有介绍。

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经过无数人的创造、取舍、增删、修改、加工,作者最后集大成。《西游记》的故事主线是对唐代玄奘取经故事的重新塑造。

为什么叫《西游记》,不叫《西行记》或其他?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即通常所说的《西游记》,简称世德堂本或世本,是现存最早的《西游记》版本,遗憾的是这个版本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只落款:华阳洞天主人校。

自刊行以来,《西游记》的作者就是一个大的谜团,现在见到的最早版本,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那么,这个洞天主人又是谁呢?有说作者是丘处机的,也有说作者是李春芳的、吴承恩的,不一而足。鲁迅和胡适通过论证,主张是吴承恩,目前,学术界主张是吴承恩。无论是谁,作者的生活年代应该是明代中后期,具体时间应该是嘉靖年代左右。

《西游记》是吴承恩死后10年(1592年)才刊印出版的。

吴承恩(1500年—约1582年),淮安人,40多岁才得一个“贡生”,最大的官也就八品(荆府纪善),还有进监狱的经历。

中国的章回小说,源于宋元的话本小说,盛于明清。但这类“小说”,“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根本入不了上流社会的法眼,士大夫读这类小说更是会招来耻笑。再加上这些东西涉猎广泛,如果阅读和收藏,说不定会被牵扯到文字狱,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在封建时代,“写书有风险,阅读须谨慎”。既然小说在当时为士大夫所不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西游记》呢?原因很简单,大约就是宣泄,或者,仅仅是表达,为了心理平衡。

现在人写小说,有几个不是为名为利的?版权是必须明确的。那时可不行,写这类东西,不光是丢人现眼,弄不好要掉脑袋。作者,弄个云山雾罩的化名;涉及的年代,就用唐代的吧……能掩饰的尽量掩饰,担心朝廷追查到写书人。

“人总不能哭着过。”我国最有名的几部小说作品,结尾部分大多写得悲悲切切,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紅楼梦》等,要么是正不压邪,要么是家破人亡,正所谓“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香”,曾经的奢华,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烟云。总之,整个气氛笼罩着一层哀婉低沉的调子,只有《西游记》以欢天喜地、加官晋爵的方式完篇,因此给人留下的想头也最大。

人生就是一次长长的西游,一路的山重水复,一路的妖魔鬼怪,关键是怎么修炼自己。面临各种困难,经受各种考验;人生就是一次西游,很少人拥有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本领,更多人的生活无非是日出日落、早出晚归,两肩挑日月,一身担道义。

在《西游记》这部经典小说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角色,也会看到别人的角色。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经得起重读和重述。

写到这里,讲一个故事,准备结束本文。师父问:如果你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你该怎么办?有的弟子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有的说去买。师父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禅师见盲人打着灯笼,不解,询问缘由。盲人说:“我听说天黑以后,世人都跟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我才点上灯为他们照亮道路。”禅师说:“原来你是为了众人才点灯,很有善心。”盲人说:“其实我也是为自己点的灯,因为点了灯,在黑夜里别人才看见我,不会撞到我。”禅师大悟:为别人就是为自己。

回到86版《西游记》的话题。《青青菩提树》是86版《西游记》最后一集的插曲,由阎肃作词、许镜清谱曲。全词音调低沉舒缓,宗教意味浓厚,很符合电视剧情节的需求。在《西游记》的最后一集《波生极乐天》中,唐僧师徒四个人途经菩提树下歇息时音乐响起。

“青青菩提树,宝象庄严处/经过多少岁月,依然苍翠如故/仰参菩提树,遥望故乡路/几多朝朝暮暮,漫漫云烟无数/历经坎坷终无悔,未教年华虚度/面对大千世界,功过从何数/愿此身化作菩提,护众生光照千古。”

歌曲也体现了一种内心的感悟和呼唤,音乐和人生的同存,也让音乐有了更多的魅力。

笔者非常认同刘海翔的话:“人生要过得有趣,一定要培养一点职业之外的爱好,如旅游、绘画、书法、乐器或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但有的兴趣费钱,如旅游、绘画、乐器。但也有一种兴趣花钱少,收益大,可令人终生受益。那便是唱歌和欣赏音乐。”

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音乐最直指人心。“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家/取来了真经,回返我华夏/鬓添白发,减损韶华/战胜了八十一难心不老,赢得了世代传颂是酬答/人生总有限,功业总无涯/ 休夸说妖魔鬼怪全打怕/莫提起险山恶水都平踏/又一条征程,正摆在脚下/自度度人,自觉觉他/要把这真理妙谛播天下/要让我九州处处披锦霞/人生总有限,功业总无涯。”

这是86版《西游记》的片尾曲《取经歌》,它的旋律与内容都与片头曲相照应,总结了这一路行来的艰难困苦,也点明了此行的意义,更道出了归来后的责任,“休夸说妖魔鬼怪全打怕,莫提起险山恶水都平踏。又一条征程,正摆在脚下”。取到真经只是走了一半路,怎样去解读真经,让它真正泽被天下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得天下与兴天下一样,创业难守业更难,人生有限,功业无涯,自度度人,自觉觉他,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参考文献:

[18]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3.

猜你喜欢

唐僧孙悟空西游记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惹人喜爱
减肥
雷伊大战孙悟空
西游记
酱爆西游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