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2-04-08省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研究院李云峰
省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研究院 李云峰
2022年5月22日是第22 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上生命的多样性以及将其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循环和自然过程。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美丽又丰富。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一、我省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我省地处黄河下游,濒临渤海和黄海,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暖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境内水系较为发达,河川径流量偏少,植被类型以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一是生态系统多样。既有森林、灌丛、草甸、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也有海岸带、岛屿、河口、近海等海洋生态系统。二是物种种类繁多。既有陆地物种,比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淡水鱼、昆虫以及各种植物和野生大型真菌等;也有海洋物种,比如海豚、带鱼、梭子蟹、海带等。三是特有遗传资源丰富。有种类多样的地方畜禽品种、农作物品种、中药材、食用药用菌种等。比如,地方特色动物有泰山赤鳞鱼、鲁西牛、济宁青山羊,作物品种有野大豆、烟台苹果、莱阳梨、潍坊萝卜、章丘大葱,花卉品种有野生的崂山百合等。
二、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国家公园体系等,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我省保护措施深入持续。
(一)生物多样性调查全面深入。2021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更新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确立30 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2022年,积极组织开展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省级重点选取生态功能最重要、生态系统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广泛的9 个区域开展调查,包括黄河三角洲、泰山—徂徕山、崂山等3 个陆地区域和渤海湾6 个海洋区域。各市分别开展其他优先区域的调查工作。调查中发现了青头潜鸭、鹈鹕等珍稀动物,初步摸清了各行政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家底”。同时,开展山东省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鸟类资源普查,南四湖、东平湖与水库渔业资源调查,小清河、南四湖水生生物调查,黄海、渤海与海岸带资源调查。
(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扎实有效。一是构建省、市、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相继开展海洋生态基础监测、近海典型生态系统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等工作,系统掌握我省近岸海洋生态状况和变化趋势。二是组织开展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基本掌握黄河口等重点海域海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以及游泳动物生物多样性本底状况;调查分析滨海湿地植被、土壤、鸟类、水生生物资源等各生态系统要素的本底状况和动态变化情况。三是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攻坚行动。开展渤海攻坚海洋生态修复、“蓝色海湾”整治等行动,推进砂质岸线修复、潮沟疏通、植被修复及恢复、互花米草清除、底栖生物增殖、活体牡蛎礁构建、退养还海等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海洋生态功能,提升海洋生物多样性水平。
(三)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逐步健全。我省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构建完善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政策体系。整合优化全省自然保护地,保护范围涵盖我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85% 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建立了14 个省级部门组成的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实施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修复,建成省级以上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34 处。“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基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继续推动黄河口、长岛等国家公园创建,逐步完成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全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稳定在2400 万亩以上,占全省面积8%以上。
(四)种质资源保护扎实推进。加强林业、农作物、畜禽、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收集、引进、保存各类林业、农作物种质资源。初步摸清全省林业、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等基本信息,开展资源信息登记、鉴定评价等工作。
(五)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在“十三五”末历史性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基础上,又历史性全面消除五类水体。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9μg/m3,较2017年改善27.8%;重污染天数3.6 天,较2017年下降71.0%。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六)监督执法卓有成效。自2017年起,我省连续5年开展了“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多部门联合开展“清风”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和震慑了非法猎捕和交易野生动物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各级政府实行林长制,公安部门建立“生态警长”机制,全面实施“生态警务”,组织“昆仑”专项行动,“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始终保持对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显著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山东以线上展区的形式参展,以“齐鲁青未了,万物生和谐”为主题,向全世界宣传推介山东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黄河三角洲、泰山、昆嵛山、南四湖、贝壳堤岛、蒙山、大天鹅之乡荣成等7 大重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集中亮相。
我省拥有的陆地物种多样性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淡水鱼等野生脊椎动物602 种;蜻蜓目昆虫、蚊虫、双翅目蠓科昆虫、双翅目花蝇科昆虫等昆虫类235 种;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1868 种;野生大型真菌350 余种。海洋物种多样性包括浮游植物125 种、浮游动物105 种、底栖动物199 种、潮间带生物60 种,鱼类108 种,甲壳类47 种,头足类8 种,爬行类6 种,鸟类66 种,哺乳类14 种。遗传生物多样性同样丰富,拥有种类多样的地方畜禽品种、作物品种、中药材、食药用菌种等。
黄河三角洲首次发现国际极危物种勺嘴鹬,安丘首次发现极危物种黄胸鹀,龙口黄水河湿地公园首次发现野生丹顶鹤,青岛近10年来首次发现越冬丹顶鹤群体,烟台莱州海域首次发现白尾海雕,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发现“凌波仙子”水雉稳定种群,泰山发现濒危物种泰山柳及野生黄精群落,邹城市首次发现野生药用红栓菌。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在山东的湖泊、湿地等地带频频“亮相”,成为山东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力推进的最好注脚。
我省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继续开展好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逐步摸清15 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15 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底数。同时,还将加强多元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通过与全球环境基金和生物多样性金融等合作,推动知识、信息和科技交流与成果共享,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力度,努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