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就和意义
2022-04-08杨晓周玉姣
杨晓,周玉姣
郑州轻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均明确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以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称为“第二个结合”)。回眸党的百年征程,我们党始终都很重视二者的结合,但将二者的结合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党的文献中明确提出来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二者结合的重视程度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拟在对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应坚持的三重维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着重探究新时代“第二个结合”的主要成就与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的三重维度
1.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普遍真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总的指导原则,而不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曾作出过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曾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376列宁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尤其需要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则,而这些原理的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3]。这就要求作为我国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被运用到我国的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时,必须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社会发展状况等实际相结合。中国的实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层面,所以,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内在地蕴含着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要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2]669由此可见,传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作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语言特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着坚不可摧的地位。
作为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就必须同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式话语体系、思维方式、逻辑习惯对其进行解读,使马克思主义富含中华民族韵味,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中国特色。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坚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文化支撑。
2.历史维度:历史经验总结
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中能够披荆斩棘、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我们党能够根据我国的现实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总结古人的智慧,洞察掌握古人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促进二者的结合,并将其结合成果运用于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具体实践中。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王明和李立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死”的教条,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只是“活”的指导原则,他们只看到了书本中的马克思主义,不懂得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它,最终导致中国的革命事业深陷挫折之中。针对这一问题,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改造了《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的“实事求是”思想,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赋予“实事求是”新的含义,肃清了党内的教条主义错误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苏共二十大后,国内外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引发毛泽东等人对‘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道路的思考”[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国两制”思想、“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国家统一等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取得的所有重大思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科学求解我国现实中遇到的重大难题,是积极推进“第二个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着愈加变幻莫测的国内外环境,要处理的问题更加严峻棘手。我们必须继承学习党的这一宝贵经验,站在更高的历史方位推进“第二个结合”。
3.现实维度:现实需要
理论的产生只有符合现实的需要,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阻且长。为此,必须更加深入地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
其一,改变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局面的需要。“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6],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给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严重冲击。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为人们丰富生活、开阔视野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内容对民众良好道德的养成带来了不利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的道德资源和价值理念,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促使社会道德态势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其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7]这告诉我们,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从我国的历史文化中汲取精华和养分,从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中总结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其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仅需要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时还需要精神世界的极大富足。物质的满足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精神世界的富足则由一个国家文化的富有程度决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的人文理念、处事之道、道德原则等和皮影、戏剧、书法等,均为提升中国人民的精神境界、丰富社会公民的业余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这些都将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二、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的主要成就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之问、时代之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解决了我们党长期以来想解决却一直未能解决的难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形成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思想的创造性成就,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发展理念的提出绝非凭空捏造,也非无源之水,而是有着重要的现实原因、坚实的理论根基和深厚的文化基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理论基础源于作为我国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关生产力的理论是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来源。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生产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9]马克思恩格斯虽未明确提出有关“创新”的概念,但其理论中蕴含着的创新思维为这一发展理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其次,协调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不同事物之间以及同一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事物发展的有机统一体。注重不同要素、不同事物间的协调性对促进事物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均、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思路,其具体成果即表现为形成了协调发展理念。再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曾指出,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0]。这说明要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兼顾经济效益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四,开放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194。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使世界成为一个开放的、联系紧密的整体的积极作用。开放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思想进行了升华,要求开放应在遵守平等、互惠、协商等原则的前提下,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解决好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第五,共享发展理念解决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其目的在于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环境,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基本权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深刻、内容丰富,为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撑。首先,创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思想的继承和运用。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系辞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的创新思想,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的创新智慧,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创新发展理念对我国传统文化“革故鼎新”思想的继承和运用,表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打破常规、勇于追求进步、乐于在变局中开新局的可贵品质。其次,协调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均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合”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等均强调要注重事物间的协调统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协调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再次,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兼收并蓄思想是开放发展理念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注重同其他国家和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往来。无论是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还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的文化智慧,均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亲仁善邻的胸襟和态度。最后,共享发展理念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安得万里裘,天下无寒人”(《新制布裘》)、“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等千古名句,是古人对共享发展理念的最初诠释。
2.深化党的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11],是保证我们党实现永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刮骨疗毒、净化自身,将自我革命的重视度和践行度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自我革命理论,继承了中华民族爱民护民、修身自省、居安思危的优良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自我革命理论主要表现为其坚定的人民立场和勇于进行自我批评的高尚品格。首先,无产阶级政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其最终目标在于建立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动力和根源所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11,“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2]434,这表明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目的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同时指向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二者构成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和最终目的。其次,无产阶级政党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必须“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2]171,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不断提高自身的先进性和革命性。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将旧政府和巴黎公社的执政态度和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反思,认为,旧政府在执政的过程中行事作风野蛮独断、骄傲自大,自认为绝不会犯错误;巴黎公社在革命过程中主动“把自己的所言所行一律公布出来,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让公众知道”[12],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成为人民信任和拥护的政府。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者应该通过“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13]来推进自我革命。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在中国共产党内部进行了极为彻底的自我革命,秉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原则,给对党和人民群众带来极大危害的不作为的贪污腐败分子以沉重的打击,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时代我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民护民、修身自省、居安思危的优良品质。首先,在爱民护民方面,《尚书·皋陶谟》中记载:“都!在知人,在安民……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孟子·离娄上》中有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这表明,执政者只有一心一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想人民所想,解决同人民密切相关的难题,才能得民心。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干部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14]其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自省自新的民族,有着注重自我反思、躬身自省的优良传统。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这表明中国古代君子注重通过自我反思反省、修正自身错误来达到自我净化的目的。“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我认知、自警自省意识对于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指引和价值支撑。再次,在居安思危方面,《周易》中记载:“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汉书》中强调:“安不忘危,盛必虑衰。”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有志之士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关怀。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我们党面临的“四大风险”“四大考验”,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这些举措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的意识、增强应对潜在风险考验的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3.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6]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有着共同的价值指归,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文化的思想追求不谋而合,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运用历史思维,从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出发,将人类社会发展史划分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共同体。其一,自然共同体。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为同强大的自然力量抗争和延绵后代,人们不得不聚集起来形成以部落为单位的共同体,无差别、平均主义是这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个体或家庭的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共同利益以国家的姿态采取一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17],亦即产生了第二种共同体形式——“虚假共同体”。虽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着“虚假共同体”的事实,但马克思所指的“虚假共同体”主要对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工人为资本家卖命却只能获取极少的工资,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大量的剩余价值,达到资本积累的目的,劳动者个人被极度异化。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形态是“真正的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社会中,“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种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要建设这样一种社会,实现由“虚假共同体”向“真正的共同体”的转变,就必须实现人的“类”本质,使人处于完全解放的状态,让每个人的活动均是出于自愿而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类”本质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对国家、民族、阶级等的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契合马克思理论叙述中的“真正的共同体[19]。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当今现实世界的发展现状作为客观依据,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旨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1],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类”存在思想和共同体思想,实现了对国家、民族、阶级等的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契合马克思理论叙述中的“真正的共同体”[1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建立“真正的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因子,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最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和合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 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20],这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天下观、仁爱观、发展观、社会观相通。首先,在天下观方面,“天下大同”体现了中华民族所期望的理想社会样态。他们提出了“大道之行也 , 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等思想,这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建设和平、安全、繁荣、包容、美丽的世界的理念相一致。其次,在仁爱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本思想体现了对天下民众同等的重视与关切。墨子依据对世事的观察,得出“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墨子·兼爱中》)的结论,由此而提出了“兼相爱”的理念,认为一国的君主不能只爱自己、自己的国人,而要兼爱他人、他国的民众,亦即达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的境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突破了爱一国之民的狭隘界限,将全人类的共同福祉作为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体现了“兼相爱”的胸襟。再次,在发展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其提供了重要启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这些思想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后,在社会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互鉴的重要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观提供了重要启迪。《语论·子路》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郑语》云:“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说明“和”与“不同”是同时存在的,“不同”是“和”存在的基础,我们要尊重事物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来强调我们要尊重不同的社会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促进人类的共同进步。
三、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对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解决世界难题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1.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1]进入新时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对于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得深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浓郁的中国味道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加广泛深入的传播。这种更加重视提倡用民族语言、民族思维方式表达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做法,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次,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成果,如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等。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决人类难题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内在地蕴含着我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再次,“第二个结合”提高了我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解决人类问题、造福世界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拥护和赞成,这种来自世界人民给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更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
2.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面貌不断改善、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了强大力量,我们取得的这些成就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同时又指导着实践。我国的发展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运用,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又有赖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方向引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准则的进一步升华和创新,并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这有力地说明了“第二个结合”是助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民本观念、“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的辩证思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的重和平外交的理念,都是我们的祖先对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升华,这些哲学智慧为我们党在推进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更好地规避风险、迎接挑战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迪。
3.可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科学先进的社会主义文明有机融合的生动展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与发展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经典范例[22]。
以资本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现代世界秩序的基本性质。资本逻辑决定了现代世界秩序的霸权本质[23]。当今世界,以民主自由著称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主导着世界秩序,实行霸权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引发了一系列世界问题和全球危机,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平,讲求公平正义,追求“大同理想”的民族。面对这些问题,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超越了资本主义霸权逻辑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不仅使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为解决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经在解决世界问题上显现出了巨大的力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启发,这一倡议的践行为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在推动沿线国家的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让陷于困苦中的国家和人民看到了改变生活境遇、实现永续发展的希望。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中亘古不变的天下情怀。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国人民更清晰地看到全世界是一个休戚与共、“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命运共同体。中国领导人立于国之大者、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解决世界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四、结语
党的百年历史,始终贯穿着“第二个结合”的历史主题。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二者相结合的重视度、践行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注重“第二个结合”是对习近平治国理政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国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内在推动力。在当前“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在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世界局势中谋求我国的发展,必须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解决好世界难题,更需要我们在坚持“第二个结合”的进程中继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