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设计理念下小学音乐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舞曲音乐单元为例
2022-04-08包敏敏
■包敏敏
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改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之间仍存在脱节的问题。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体,以师生聚焦具体的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以一节课为一个闭环的课时教学组织方式,以课堂教学结束时的评估和表现为评价方式,错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时机,错失了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关键把握。一线教师迫切需要改变这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新路径。基于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进行了逆向设计理念下的单元教学实践探索,助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一、逆向设计理念下的单元设计的内涵解析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明确指出,深度学习倡导单元教学[1]。人音版教材人文主题下的单元是内容单元,而非学习单元。我们倡导的单元是有主题的学习单元,偏重于告诫思维的训练与养成。
(一)厘清“单元”内涵
笔者所在县域所采用的人音版教材每册都有七至八个单元,它们以人文主题审美体验为主线,整理收集与之相关歌曲或是欣赏曲目而成。这样的单元教学目标引领缺失,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把教材切割成若干个课时并推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结构零散,教学逻辑序列紊乱,学科整体素养难以达成。
“学习活动的段落”即“学习单元”,是学生完成知识的习得、内化、应用一整个周期的持续性学习活动。它是一个综合学习单位,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因此,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2]。与之相比较的单元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养成,倡导大观念、大项目、大主题的设计为引领,从只关注知识与技能转向重视能力与品格、观念的培养,同时拓宽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学习决定时间”而非“时间决定学习”,以“学习决定内容”而非“内容决定学习”,有效整合学科知识,使知识结构化,持续建构学科核心素养。
(二)“寻真”逆向设计理念
逆向设计是UBD 理论支撑下的一种教学设计理念。逆向设计避开学校教学聚焦活动和聚焦灌输这两种教学设计方式,“翻转”教师的习惯性做法,采用与传统设计相反的做法,逆向推进以达成目标。设计者在开始阶段阐明预期结果,“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出发开始,明确达成目标,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3]。(图1)
图1 逆向设计示意图
(三)建构逆向设计理念下的单元教学
逆向设计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遵循 “逆向设计”和“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初衷,根据泰勒的目标模式,以目标为导向,将素养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要素按某种要求和规范组织起来形成结构化的整体。设定了确定期望的结果、决定可接受的结果证据(评价)、计划学习经验和教学三个阶段,通过对具有内在联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重组,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实现从知识性阶段目标到学业素养大概念目标的转变。
二、逆向设计理念下的单元设计的组织方式
逆向设计理念下的小学音乐单元设计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轴,依据课程标准、学情、教材,组织设计若干个学期课程单元进行教学。遵循一个单元至少指向一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根据音乐学科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教学领域特点,确定了与其匹配的具有概括性,能统领单元学习的大任务、大问题、大观念和大项目来进行整体性教学。(图2)
图2 单元组织方式
1.以大任务来组织表现领域的单元设计
以大任务来组织的表现领域单元设计,运用逆向设计思维,首先确定学习结果,然后选择合适的评估证据,让学生明确哪些证据能证明自己已经理解和掌握,最后设计一个任务来推进学生学习体验和教学。
如笔者在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大家跳起来”为内容组织演唱教学时,首先以探寻典雅高贵的宫廷小步舞曲为大任务观念来组织教学,确定这个预期结果后,明确告诉学生在老师准备的资料中收集相关评估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选择了《小步舞曲》文字介绍、舞曲典型节奏×××××|×××||、简单小步舞曲动作、宫廷礼仪的了解以及《小步舞曲》填词演唱等场景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给予及时评价和适当指导。教师收集他们的节奏、律动、舞蹈动作以及歌唱等表现性评价来判断学习的效果。当然,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的学情不同,对于学习过程几个场景的选择次序可以有所调整,教师要尊重孩子,以学生为本,满足课堂教与学的需求。
2.以大观念来组织感受与鉴赏领域的单元设计
感受与鉴赏领域的知识模块化特点非常适用于用大观念来组织单元。以音乐的体裁和形式为内容的感受与鉴赏教学中,体裁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知识模块,不应该割裂进行学习。如小学一二学段有四首圆舞曲作品:一册第七课《星光圆舞曲》、二册第一课《杜鹃圆舞曲》、三册第五课《小狗圆舞曲》《跳圆舞曲的小猫》,它们集中在整个学习的初级阶段出现绝不是偶然。我们在教学时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留下碎片化的知识点,而应该寻找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通过大单元整体教学,意在对于圆舞曲这一题材做结构化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形成一个大观念,为以后的圆舞曲学习乃至舞曲的学习打下基础,为构建更上位的教学目标提供可能。
3.以大项目来组织创造领域的单元设计
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科教学中所指的音乐创造是指开发学生潜能的即兴音乐创编活动和运用音乐教材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两类内容[4]。这里的音乐创造是指用人声、乐器和其他声音材料,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方法,与他人合作进行即兴综合型创编活动。如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跳起来”,我们设计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参加春天音乐会”,以此情境为背景创设一个大项目“创作我们的《小步舞曲》”。学生通过教师给予的音响材料、背景素材、典型节奏与节拍等教学材料,在小组合作中运用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任务。教师在单元教学中针对音响材料合理选择与运用、人声歌唱准确表达等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估进行表现性评价,直至即兴完成音乐作品表演,三分之二的同学通过评价标志项目教学的达成。
4.以大问题来组织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的单元设计
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教学内容常常蕴含在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它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必备品格落地的有效途径。根据这一特点,在这一领域单元设计时,以学生必备品格问题链建构学习内容,根据内容,结合大任务,进行表现领域的单元设计、大观念组织感受与鉴赏领域的单元设计、大项目组织创造领域的单元设计并组织学习单元和课堂。
三、逆向设计理念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的实施
逆向设计理念下的单元教学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纵向完善了学科知识的网络体系,实现了学习中“学”为中心,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自我需求,构建了新型学教评一致的课堂新样式。本文在感受与鉴赏领域选取人音版“舞曲音乐”内容,利用大观念方式进行相关教学实践,以证有效教学意义。
(一)研读教材与课标,确定单元主题
人音版的鉴赏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是舞曲体裁,笔者在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将这一内容重新进行梳理和整合,设计了以下框架图(图3)。
图3 舞曲音乐鉴赏框架图
教材中舞曲音乐内容涉及一至四年级共18 个作品,包括3 首圆舞曲、3 首波尔卡及其他12 首作品;在四年级的第一课设计了“跳起来”为主题的五个舞曲音乐作品的单元学习内容;在期末设置了“测试”游戏环节,让学生听辨舞曲与进行曲。整个小学阶段就没有舞曲音乐的鉴赏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规定,3-6年级要求能够分辨小型音乐体裁与形式,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4]。显然“跳起来”这一课是学生的舞曲鉴赏能力的最高体现,本着逆向设计“以终为始”的理念,以舞曲音乐鉴赏为单元主题,整合五个作品进行单元设计。
(二)挖掘单元内涵,明确单元组织方式
结合教材内容和目标体系,如果教师从单个作品的角度去教学作品的话,教学的意义和站位就相对较低。我们分析每个作品概括其共性,精心设计问题并展开追问,从不同的侧面挖掘出单元大概念。我们设计了三个侧面对单元主题进行追问,即“为什么”(指向学科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指向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怎么做”(指向学习的方法)。
如人音版四年级第一单元“跳起来”,基于单元主题“跳起来”展开如下追问——
①问:此单元人文主题是“跳起来”,那么为什么要“跳起来”?
答:本单元主题设计意图在于释放学生爱动爱跳的天性,敢于解放身体,让孩子们想跳、喜欢跳,用身体来表达发自内心的情感,为表达情绪而跳。
②问:对于学生而言,“跳起来”表达了什么?
答:“跳起来”这一主题明确指向“舞蹈”这一体裁形式,而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将舞蹈理解为一种创造和沟通的方法。基于国家标准的解读以及以上两个基本问题的追问,兼顾四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笔者对这个观念进行儿童化处理,亲切表述为“舞蹈就是用身体表达情绪,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③问:怎样跳起来?
答:本单元指向技能要素是舞蹈,学生在音乐中模仿舞蹈中的动作,试着编排具有舞蹈性的动作来表达情感。如本单元教材包括充满十七八世纪巴洛克音乐风格的《小步舞曲》以及一首根据《小步舞曲》填词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学生通过音乐律动、了解宫廷礼仪、学习舞蹈动作和边唱边跳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感受舞蹈所表达的柔和、典雅的情绪情感,并试着与同伴沟通、交流、互动。
这样以一个有概括性的大观念为目标统领,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整合与重组;将舞曲音乐这一知识模块结构化,依据一定的内在逻辑,把教学过程的导入、情境、问题、任务、评价、活动联结形成一致性的整体,使学生感受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明确学习目标,表征评估证据
单元学习的核心是单元学习目标的确立。教师在设计目标前必须明确这里的学习目标不是传统的知识点双向细目标,而是要考虑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确立什么观念、形成什么信念,为获得解决问题方法要形成什么作品、做成什么事等综合性素养目标。
笔者采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以单元进行教学设计,明确预期学习目标:学习这些作品应培养学生的什么素养?设计什么评估评价证据证明学习效果?应选择什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的以及方法提供哪些最合适的材料来助推学习进程?根据以上考虑,笔者设计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5个具体可操作的分解目标。每一个分解目标下又设计能与之互化的表现性任务。教师以此为评估证据,特别是以80%、三分之二等量化数据来考量学生的目标达成程度(图4)。当学生的表现没有达成预期的要求,就需要教师调整分解目标或是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进行指导,再次生成新分解目标,形成目标—评估的互化。
图4 目标—评估互化
(四)设计学习进阶,实践教学活动
有了明确清晰的目标和相应的合适证据后,就应该进入教学活动。学生要从“当前位置”跨越到“目标彼岸”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设计一个个连续的、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台阶”,形成学习进阶,把学生当前位置与学习终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达成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步舞曲》《那不勒斯舞曲》《新疆舞曲二号》和《土风舞》都是同一体裁相对独立的音乐作品,他们之间不存在纵向序列和横向的关联。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用考虑教学先后顺序,学生随机选择一个作品师生一起学习,建构学习模式,习得学习经验就可以迁移到另外三个作品中进行自主学习。笔者以《小步舞曲》教学为例,设计学习进阶模板,呈现学生能力提升序列。(图5)
图5 学习进阶模板
接着学生按照教学进阶模板和老师提供的活动导图(图6),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生们选择一个或几个作品进行学习。教师给每一小组准备一个平板,提供收集到的学习资源,并适时按需给予帮助。
图6 单元活动学习导图
(五)整体设计单元作业,适时拓展延伸
依据素养目标,结合学生学情,用游戏和表演方式设计阶梯难度适当的单元作业,总结学习经验,用身体语言表达内心情绪,并与人交流合作,还适当延伸到课外。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学习。设计意图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
水平1:选择本单元的一个作品用身体语言与小伙伴一起来表达音乐情绪和内心感受。
水平2:设计猜猜猜的游戏环,根据课后游戏宫监测游戏分辨乐曲的体裁(进行曲或舞曲)。
水平3:教师出示202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节目单,提供《凤凰进行曲》和《凤凰展翅圆舞曲》两个音频材料,辨析它们的体裁类型、节拍特点,编配简单动作来表达音乐的基本情绪。
四、成效与反思
逆向设计理念下的单元教学以小学学段学生的学习为视角,估计预期学习结果,确定可操作的表现性任务评价,最后规划学习活动。这样的设计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学习结果,倒逼学习过程的设计,使之更准确有效。评价的前置使得教学评价自然而然地镶嵌在学习过程之中,而非学习结果之中,使得教师更加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学教评一致。以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概念为导学的学习事件活动,打破了课时教学的局限,将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和深挖,进行理解性的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核心品质和关键能力,为一线教师关注的深度学习提供了一种途径,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了可操作性依据。
逆向设计理念下的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操作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在教学中学“教学”,在实践中学“实践”,不断完善这一单元教学方式,发挥其价值,为学生高效的、更深层次的学习提供帮助,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