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抓斗船在开放海域浅水航道的施工

2022-04-08田舟TIANZhou王树兵WANGShubing

价值工程 2022年12期
关键词:钢桩驳船拖轮

田舟 TIAN Zhou;王树兵 WANG Shu-bing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上海 200136)

1 工程概况

苏里南位于南美洲北部,东邻法属圭亚那,南界巴西,西连圭亚那,北濒大西洋。地势南高北低,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最重要的是流贯中部的苏里南河。本次需要疏浚的航道是苏里南河km0-km68 段,该段河流位于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是苏里南主要的水运通道,航道疏浚工程设计航道宽度为70m,设计深度为-6m,该工程的关键点在Outer Bank 区域的km22.5-km23.8段(下文简称A 区段),该区段位于苏里南河的外海,处于洋流与潮水集中交汇处,水流情况复杂,平均水深为-3m,是制约工程的关键点。施工区域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

图1 施工区域平面示意图

2 工程难点与应对方案

航道疏浚,通常是以耙吸船作业为主。在本工程的A 区段,一是水深很浅,大型疏浚船舶低潮水时无法施工,只能趁潮施工,但是,涨潮时,货运船舶要通航,需要占用航道,疏浚船舶需要避让,因此,大型疏浚船舶无法使用。二是土质(如表1 所示),该区段土质中有一层厚度为0.5~1.5m 的板结砂粘土,比较坚硬,一般的小型耙吸船开挖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三是风浪大,A 区段地处外海,无任何的遮挡,常年吹东风,该风向与航道垂直,因此风与涌浪都较大,其他类型的施工船舶也较难以应用。四是淤积快,涨潮落潮的流速达到2 节以上,特别是雨季,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A 区段。同时,快速的洋流也带动周边的浅滩迅速的淤回已经开挖过的航道。项目前期,我们使用小型耙吸船疏浚作业,但是受限于该段坚硬的沙粘土板结层,小型耙吸船开挖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受制于该段水深浅,大型耙吸船无法进入施工,难以发挥效果。通过综合分析,施工该段需要一种开挖能力和抗风浪能力都较强的设备,能够短期内快速讲过航道开挖到位,然后通过小型的耙吸船进行维护疏浚,以维持航道的通航水深。根据现场条件,决定更换抓斗船进行尝试施工。使用的抓斗船为双桩定位船舶, 无锚,船长67.2m,船宽26m,船舶吃水2.75m。配备的抓斗容量为56m3,重125 吨,可以开挖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50 的土质及中度风化的岩石;配套两艘自航开体驳船,船长91.2m,船宽17.6m,船舶吃水3.2~5.3m。抓斗船组如图2所示。

图2 抓斗施工船组

表1 施工区域土质

3 风与流对施工的影响分析

3.1 顶流施工

当船顶流流速大于1.5 节,抓斗船前移进关时,前移钢丝及压缆桩葫芦片受力增大,损伤大,船舶前进困难,因此顶流施工时,进关距离不足,耗时长,施工效率低。

3.2 船位控制困难

小鹰号抓斗船采用两根钢桩定位,没有锚机设备,因此,抓斗船在前移进关过程中,当受横风、横流时,船体易发生偏移,导致施工质量失控。

3.3 易造成主要设备损坏

小鹰号抓斗船的两个定位钢桩在桩架上未固定,受风浪(0.8m 以上)影响,船舶摇晃,钢桩会敲击桩架顶部左右提升钢桩葫芦片,一旦葫芦片损坏,钢桩将无法提升,导致船舶无法移动,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3.4 驳船靠离困难

船舶顺着航道方向施工,来自东边的风和流使自航驳靠、离泊难度大,风险系数高。驳船在靠泊施工时,若靠小鹰号上风侧时,自航驳在风浪作用下紧贴小鹰号船体,由于水深浅,自航驳螺旋桨以及侧推无法发挥最大力度,这增大了自航驳靠离泊难度和风险系数;靠小鹰号下风侧时,靠泊难度大,且与小鹰号联接的缆绳受力很大,极易造成缆绳崩断,同时由于自航驳处于下风侧,随着装舱施工,船体与小鹰号距离增大,造成小鹰号装驳难度变大。

4 风流影响应对措施

4.1 事前谋划

根据现场的工况条件分析,在布置抓斗船到A 区段施工之前,做足充分的谋划。一是对抓斗船和驳船进行为期3 天的专项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对设备进行事先防护,如在桩架上对提升葫芦片安装轮胎防护,减少钢桩对葫芦片的撞击;备足相关的配件,便于更换,如钢丝,缆绳。二是对抓斗船,驳船,拖轮的船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将施工方案交底清楚。三是关注天气情况,选择气象较好的一段时间出去施工。

4.2 过程控制

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一是船舶根据风和流的实际情况,在施工条件不利时,可暂停施工。在停工间隙,做好船舶的维修保养,合理利用时间。

二是指派人员在现场统一协调各船舶,在抓斗船前移,换桩,避让等时,指挥拖轮辅助抓斗船,防止抓斗船位置偏移;在驳船出档抛泥时,指挥拖轮辅助驳船,助使驳船顺利离档。三是添置球形靠把,减小抓斗船与驳船之间的碰撞。

5 浅水施工的难点分析

5.1 在施工上

A 区段航道设计宽度为70m,中间水深在3.5m 左右,两侧在2.9m 左右,航道周边的水深为3m 左右。小鹰号抓斗船吃水约2.8m,可以满足施工条件。自航驳的空载吃水为3.2m,满载5.3m。当地为半日潮,低潮在0.5~1m,高潮水2~3m,因此,按常规施工方法,自航驳稍微一装仓,就可能导致自航驳搁浅。

为此,笔者提出基于文化工程、系统工程和信息工程的风险管理改进途径,分别从文化根源角度、系统角度和技术角度3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实践效果的提升,以期实现高速公路营运的本质安全.

5.2 在设备上

小鹰号抓斗船施工浅水区域时设备主要有2 个风险,一是冷却水系统风险,由于水深很浅,在风浪和自航驳螺旋桨的搅动下,造成较多泥土堵塞冷却水口,容易造成吸空现象;二是中桩前移钢丝随钢桩深插入泥土中,前移进关时受力大,其与联接的葫芦片易损。

5.3 在施工时间上

因为航道有通航需求,根据苏里南海事局的要求,船舶需在高潮前3 小时,高潮后2 小时避开航道,并且施工船舶需要撤离到航道外100m。对于没有航行系统的小鹰号抓斗而言,移船避让耗时长、难度大。同时,因为水深浅,驳船只能在高潮水附件装舱,出档。如果高潮水避让,则将大大严重影响抓斗船的施工效率。

5.4 在安全试生产上

一是在恶劣的工况条件下,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安全隐患风险。

二是抓斗船无航行系统,无锚机系统,仅有定位钢桩,在海外施工,若遇到突发的恶劣气象情况,则需要避风。当地合适的拖轮资源匮乏。

6 浅水施工应对方案

6.1 乘潮施工

为了防止自航驳搁浅,抓斗船只能乘潮施工。根据苏里南外海涨落潮规律,在潮水1.5m 以上时开始装舱,且根据潮水的情况,合理分配装舱量,保证装舱后可以乘潮水去抛泥区抛泥。根据前期对施工时间及装舱量的控制,在不避让进出口船舶情况下,每个高潮位有效施工时间在7小时左右,每日可施工时间约为14 小时。施工潮位如图3所示。

图3 潮位图

6.2 调整自航驳压载舱水位

自航驳空载的情况下,船首吃水在1.9m,船尾吃水在4m,呈现的前高后低的状况,因此,通过调整自航驳压载水,将尾部吃水调整至3m 左右,这样既可以提前装舱,同时可以增加装舱量,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6.3 统筹安排时间

图4 分条施工图

安排合理调整自航驳靠泊侧和自航驳上下档、靠离泊时间,做到早上档靠泊施工、潮水足够就装舱、缩短换驳时间等,增加日产量和日进度量。根据一些列调整,小鹰号船组每个高潮位大部分时间可装驳3 船,其中前两船装舱量约1600m3,最后一船由于处于落潮期间,为航行安全,装舱量约1000m3,日平均完成装舱量约7400m3,日完成前移最大可达150m,平均每日可完成100m。

6.4 合理分条施工

尽快打通一条通道,解决制约船舶浅水施工的问题,是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所在。项目根据实际情况,三是分条施工,力求快速贯穿一条通道。将70m 的航道分成3条,每条约25m,在遇到大风等天气,抓斗船前移困难时,抓斗船可以扩大开挖宽度,将旁边的一条也附带进行开挖,增加施工效率;当施工状况较好时,可以适当缩减开挖宽度,快速向前推进,在贯彻一条通道以后,可以有效的减小自航驳吃水限制。在施工顺序上,先将东侧第3 条打通,便于自航驳靠上方侧,远离通航航道,再将中间侧第2 条打通,满足自航驳满载通航要求,最后施工离通航航道最近的西侧第1 条,保证在高潮避让进出口船舶情况下,在风浪平稳时,中低潮也能进行疏浚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6.5 积极开展隐患排查

在施工前,备足配件,在施工期间避让或者等潮水的间隙时间,勤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更换,保证安全生产。

6.6 船舶避让应对方案

因此,项目部一方面积极与海事局进行沟通联系,并协商将每日进出港船舶动态发送至各施工船舶,同时各船舶通过船讯网实时查看进出口船舶动态,并通过VH12 与海事局调度控制中心积极联系,做到精准避让,将避让的时间提前量大大缩减。另一方面与海事局协商,根据水深情况,启用备用航道,以缩减施工船舶需要避让的点。通过协商,船舶只需在该施工段两侧进行避让,且避让的距离又由以前需要避让至航道外200m 调整为必然到航道外50m。

6.7 船舶避风应对方案

在施工前,积极寻找拖轮资源,但苏里南当地并无这样合适的拖轮,因此,项目部与当地的拖轮公司就拖轮进行适当的改装,以适应我方船舶。制定相应的拖带方案,进行实际拖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完善拖带方案。

在苏里南避风,正常需要进港靠码头,而可用码头距离使用区域有40km 左右的距离,而经过与当地的海事部门沟通,在km40 的地方,划出一块临时锚地,大大减小避风的路程时间和航行的安全风险,增加施工时间。

项目部一是关注天气情况,关注远期近期的天气情况,及时做好应对计划。二是通过积极根据现场情况,事先与海事局商定好避风的锚地。三是结合测量情况,规划好避风撤离航行路线。

7 总结

通过使用抓斗船,在外海较大风浪和浅水区的施工,顺利的完成了该段的施工任务,一方面解决了困扰工程很久的问题,对苏里南航道的通航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对抓斗船在该工况条件下的积极探索,为后续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最后,在打通航道的那一刻,整个团队都异常兴奋,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猜你喜欢

钢桩驳船拖轮
在线油耗监控系统在港作拖轮中的应用
钢桩滚动装船栈桥受力分析研究
提升全回转港作拖轮航速的有效途径
钢桩自由入泥深度估算探讨
驳船谣
S460M钢桩焊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张力腿平台钢桩精就位技术研究
2000t驳船改造为起重船吊重试验驳船方案论证
全回转拖轮运动建模与视景仿真
海洋工程安装驳船设计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