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微生物感染细菌检验的诊断价值

2022-04-08刘岳慧

健康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宫颈炎病原体宫颈

刘岳慧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妇科中收治的患者病情较复杂,其中宫颈微生物感染非常多见[1]。近年来,基于膜液的超薄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微生物学领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提高了宫颈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从而促使宫颈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予以观察,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的临床依据[2]。宫颈炎患病年龄大多在超过20岁的育龄阶段女性,在妇科中属常见疾病,好发于不洁性生活人群[3]。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多为受病原体入侵或宫颈受到损伤及感染所致。宫颈炎有慢性和急性之分,有宫颈黏膜和阴道炎症,临床中患有慢性炎症的患者较多,长期病症给患者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4]。该病患病特点并不明显,所以容易导致患者忽视病情,该病诊断需做与微生物感染相关细菌检验才能对疾病进行确诊,所以,本文针对性分析宫颈微生物感染细菌检验,同时讨论其诊断价值,同时取100例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诊治的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具体如下[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100名患者资料,且来自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的宫颈炎患者,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后进行研究。资料显示,患者患病年龄跨度为21-60岁,年龄均数为(40.51±2.36)岁。纳入确诊宫颈炎者、自愿同意并积极配合者。排除有精神类疾病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者、不积极配合检验者、处女、孕妇、盆腔炎者。

1.2 方法

对100例患者进行培养微生物及细菌检验,并收集宫颈分泌物,同时样品制备后,选择分离和培养宫颈分泌物的方法以及PCR(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确定患者中各种病原体的阳性检出率[6]。

1.3 判定标准

通过对患者进行培养微生物、细菌检验,针对性观察不同年龄患者阳性检出、有无症状阳性检出等情况,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对比[7]。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χ2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 通过下表可见,年龄在20-30岁及年龄在30-40岁的患者阳性检查率较高分别为30(78.95%)、13(44.83%)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明显,同时也可看出从20多岁到40多岁女性属易患人群,统计学有P<0.05 检验结果有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中不同年龄病原微生物细菌的阳性检出率[n(%)]

2.2 无症状者感染检出、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氏菌、混合菌的病原体类型检出对比有症状患者病原体类型检出,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显示P>0.05。见表2

表2 患者各病原体类型检验情况 [n(%)]

3 讨论

宫颈炎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宫颈炎往往是因宫颈损伤、感染、多种病原体等造成,而慢性宫颈炎多数是由急性宫颈炎迁延而所致,常见人群为育龄段女性及不洁性生活女性[8]。其常见病原菌有细菌、滴虫、病毒、霉菌、放线菌等,该病主要表现症状有,尿痛、下腹坠痛、分泌物增多、尿频、瘙痒等,给患者生理、心理都造成一定影响,如果能够尽早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十分有帮助。宫颈炎疾病诊断可通过妇科检查、宫颈活检等方式进行,常用微生物细菌检验方法,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治[9]。

临床针对病原微生物或其抗原、代谢物、核酸等均可通过微生物检测[10]。因为不同微生物有其特异的酶系统,也会有不同的物质分解能力。因此,通过检测其特异的代谢产物可间接检测是否存在该微生物感染,以此实现对特定微生物的检测。其是将特定的荧光物标记到抗原或抗体上,待抗原抗体结合后借助标记物的荧光、放射性或高电子密度影,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的一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法[11]。相关研究报道,已经建立起了常见病原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说明该方法也已成为实验室常用的成熟检测技术之一。对于宫颈炎症感染的微生物检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技术有分离培养、PCR、生化检测等。其中分离培养是临床诊断病原微生物的“金标准”。分离培养技术的检测结果获取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5天甚至更长时间[12]。不过,因为不同细菌的特性不同,同时生长条件的要求也不同,还会存在一些苛刻细菌,导致很大一部分病原微生物通过分离培养无法获得阳性检测结果。据相关资料显示,社区感染肺炎临床标本的病原微生物阳性率经分离培养可获得10%。所以,急性和严重感染患者的病原体诊断不适合此项检测技术[13]。生化检测技术一般以分离培养技术为基础再进行生化检测,但该项技术对于分离培养技术存在制约性,其阳性率对分离技术的依赖性很强。另外,同一病原体一般情况下可分泌相同的蛋白质或酶,因此只能通过生化检测技术获取定性检测结果。核酸检测是一项以检测病原菌DNA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可将传染病分离培养周期长的问题予以解决并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因此该检测更适合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不建议应用于新的未知病原体。

宫颈的细菌感染一般是阴道球杆菌感染,细胞改变的特点通常是覆盖在上皮细胞,表现出线索细胞状态,这就为细菌性阴道疾病提供了依据[14]。对于霉菌感染、放线菌感染以及滴虫感染,只需在分泌物中找到其相应的病原体,就可以此为依据进行诊断方案的制定,此外,如果能找到线索细胞这种特征性的改变,就能够为正确诊断提供比较有效的参考信息[15]。

本文主要针对宫颈微生物感染细菌检验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讨论。其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年龄在20-30岁及年龄在30-40岁的患者阳性检查率较高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有P<0.05 检验结果有意义。无症状病原体类型检出对比有症状患者病原体类型检出,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显示P>0.05。通过研究可见,宫颈炎的易发人群在从20多岁到40多岁女性,而且宫颈炎的诊断与有无症状无直接关联,可考虑宫颈炎,常见的致病菌有滴虫、细菌、病毒、霉菌和放线菌,临床分为慢性宫颈炎、急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在患者的临床表现是白带增多、下腹、腰痛、泌尿道刺激(排尿困难、尿频)、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妇科检查、白细胞、病原体、阴道镜、宫颈活检等可用于疾病诊断,临床通常将微生物检验用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6]。由于宫颈炎的微生物病原菌感染较复杂,所以在临床中应对易发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将预防知识进行普及,并指导易感人群尤其是女性定期做相关的疾病筛查及微生物细菌检验,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对细菌感染类型的界定,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宫颈微生物感染的细菌检验具积极临床意义[17]。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研究得出,宫颈微生物感染细菌检验能够确切检查出易患病年龄段,同时细菌检出率不受有无表现症状的影响,此方法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炎具有一定的价值,建议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宫颈炎病原体宫颈
得宫颈炎了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索
宫颈炎的日常家庭护理须知!
宫颈炎危害,如何治疗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