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路径与现状分析*

2022-04-08刘丽静邓鑫许克祥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疫病中医药肺炎

刘丽静 邓鑫 许克祥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据国家卫健委、各省市区政府卫健委,港澳台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海外权威官方渠道和媒体的公开信息可知,截至2020年10月23日14点39分,31个省份共报告91621例确诊病例,死亡4746例;全球已有疫情国家212个,共报告41934465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113780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我国对此病的命名,疾病简称为“新冠肺炎”,英文名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命名:COVID-19[1-3]。下面结合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研究现状,探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策略。

1 中医药防治疫病之古效今用

根据《中国救荒史》统计,自西周至民国发生的全国性大疫情共241次。面对疫病流行,历代医家积极寻求遏制之法。《云梦秦简》记载,秦代已有“疠迁所”用于收容隔离麻风病人[4]。汉唐时期张仲景总结东汉末年疫病防治经验创立《伤寒论》,“清肺排毒汤”便由《伤寒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配伍而成,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治疗COVID-19的“三药三方”之一[5]。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散子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极大促进了成药在疫病防治中的应用[6]。明清时期,医家万全、吴有性、袁体庵、喻昌等均认为疫病之邪由口鼻而入,提出并发展了“戾气”学说[7]。《经验良方全集》中载有“辟疫方:用雄黄末,菜油调,涂鼻中。”除雄黄外,苍术、米醋等也可涂抹于鼻孔内预防戾气[8]。《肘后备急方》《温疫论》《温病条辨》《疫疹一得》等专著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疫病防治经验。

2 新冠肺炎的中医归属及病因探析

王玉光等[9]结合收集到的中医资料分析,认为新冠肺炎病因为“湿毒之邪”,湿毒化热,可称为“湿毒疫”,病位在肺,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范逸品等[10]研究认为此病为非时暴寒产生的疫毒之气所致,当属“寒疫”,以毒、寒、燥、湿、热、虚、瘀为主;仝小林院士[11]通过调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确诊病例,发现多数患者由寒湿起病,提出本病归属“寒湿疫”,病位在肺、脾,可波及心、肝、肾;多位学者[12-15]都认为此病为戾气感染所致,戾气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波及五脏六腑,正邪相争,若人体正气充足,可不发病,若邪胜正衰,则病情恶化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指出新冠肺炎是疫戾之气所犯,从中医药理论角度上属于“疫”病范畴[16]。结合于明坤等[17]汇总的全国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来看,各方对于此病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已达成共识,但对于新冠肺炎的中医归属及病机、病位专家们有不同的认识[18-19]。

3 新冠肺炎的中医防治

3.1证候分型与分期论治 自2020年1月22日开始,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起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医治疗方案已经被纳入,目前最新为第八版[16,20]。《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COVID-19病症分为两个时期,即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而医学观察期包括两种表现:第一,乏力伴胃肠不适,可以口服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第二,乏力伴发热,可以口服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临床治疗期共有9类中医证型,其指导用药见表1~3。

表1 第八版方案临床治疗期(轻型、普通型)用药情况

表3 第八版方案临床治疗期(恢复期)用药情况

3.2三因制宜

3.2.1因时制宜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气机随不同时令节律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中要顺时而行,遵循四时用药原则,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21]。

3.2.2因地制宜 不同地域气候、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中央生湿”,饮食以寒性水产品为主,内寒外湿,宜化湿解表,行气和胃;“北方生寒”,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宜用麦冬、芦根等滋阴生津、润肺清心;“南方生热”,宜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西方生燥”,宜润燥生津[21-22]。

3.2.3因人制宜 临证要注意个体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差异。徐旭等[21]收集了北京、天津等地区,13项中医药新冠肺炎预防方案,总结出平和体质者以益气固表为主,体质偏虚弱者以益气固表为主、采用扶正解毒法,体质偏热者以清火、生津法为主,体质偏湿者:以芳香化湿法为主,体质偏湿热者以调和表里、扶正解毒法为主,体质偏寒者以补气固表、辛温化湿法为主。孕妇用养阴、清热、理气安胎法,高血压病人用清热、养阴、平肝防感法,冠心病人用益气养阴、清热防感法。

3.3其他防治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康复专家共识》等可知,在中医康复指导方案中提倡通过太极拳、八段锦、呼吸引导、六字诀等功法锻炼调身、调息、调心,舒缓焦虑心情和抑郁状态;通过针刺、艾灸、耳针、穴位敷贴、推拿、刮痧、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通过情志疗法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康复的信心;饮食上应尽量清淡饮食、选择有营养、易消化食物,注意膳食平衡,注重宣肺、开胃、安神、通便[23-25]。

4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策略

4.1规范中医诊疗标准 中医药在此次防疫抗疫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定的中医药诊疗和预防方案来看,各省市区对于新冠肺炎的病名、病因病机、证型、治法与处方用药方面既有共识,也有不同的见解。虽然国家方案对于各地的方案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仍缺乏统一规范的证型判断和分期标准。我们应加快对新冠肺炎证候特点及传变规律的总结,从病例特点出发,辨证论治,通过辨证与辨病结合的思路指导组方用药,尽快制定出客观规范的证候诊断标准,从而更好地防治新冠疫情,造福民众[27-30]。

4.2坚持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在对抗“疫病”早有论述,有着悠久的历史[31]。目前,期待有抗病毒药物用来治疗新冠肺炎尚且任重道远,相关疫苗研发难度大,周期长,也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现代医学一般以抗病毒、抗感染等综合干预方式治疗此病。辨证治疗是中医学的特征,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轻症病人的诊治中有着理想的效果[32],对于改善发热,咳嗦,乏力,转危重率方面对比单纯现代医学疗法都有着不俗的优势[31]。因此,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二者各自在预防与治疗方面的优势,是目前阶段防控新冠疫情的最佳选择。

4.3重视中医“治未病”理念 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便是“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在预防疾病发生、发展、传变中起着重要作用[34-35]。但目前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缺乏中医预防措施,目前只有使用中医治疗的处方,尚无中医预防措施,各省的中医预防方案各有不同。“逐邪贵早”,新冠肺炎的防治中应更加重视“治未病”,健康人群远离病源,扶正抗邪;疾病阶段不但要积极治疗,更要防止传变,固护其他脏器;虽然出院患者核酸检测为阴性,但仍存在乏力、干咳等症状[36],建议为恢复期患者开展出院后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评估,以更好得提供相应的康复方案。

5 结语

1954年石家庄“乙脑”肆虐,郭可明团队通过中医药疗法,对疫情的蔓延起到了很好的遏制效果;在出血热大肆流行的1970年,死亡率的降低离不开中医药的积极参与;2003年非典期间,中医治疗方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仝小林团队以“清肺排毒汤”阻断了轻症向重症发展[37]。张伯礼院士深入武汉市江夏方舱中医院病房对患者进行诊治,他强调,中医药对轻症患者,有着很好的治疗优势,要充分发挥,中西结合,协同取效[38]。截至2020年3月24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91.5%使用了中医药,筛选出一批以“三药三方” 为代表的有效方药,临床上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形成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和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方案”[39-40]。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相信随着中医疫病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对新冠肺炎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医定能为世界范围内疫情好转贡献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疫病中医药肺炎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来势汹汹的肺炎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犊牛肺炎巧防治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