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统整理念下幼儿园STEM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2022-04-08李尔琳
李尔琳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陕西 西安)
课程统整是组织学科内容的一项技术与方法,是一套进步的教育哲学。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内容组合成一种有意义的、统整的学习内容,强调知识必须与生活结合、幼儿园与社会联结,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达成学习意义化、内化、类化和简化之功能。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课程统整不只是简单地将科学、艺术、语言、社会等领域进行形式上的整合,使相互间进行交叉、联合,更要借助不同领域活动的内容,建立一种系统性、整合性的思维方式,注重内容的统整、资源的统整、操作形式的统整,是幼儿园课程模式的重构,是一种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趋势。
STEM教育旨在促进幼儿形成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综合素养,其中跨学科和整合性是STEM教育理论的两大属性,与幼儿园的课程整合理念相契合,都是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让儿童以适宜的形式和材料开展活动,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破解开展STEM教育的现实困境
STEM教育是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但实际上在幼儿园实践中究竟怎么去做,可能也还是一个大家比较困惑的问题。
(一)盲目跟风,缺少课程架构层面的思考
跟风是一种普遍现象。当前,幼教学习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从“瑞吉欧方案教学热”“园本课程建设热”“学习故事热”到如今的STEM教育学习热,许多幼儿园缺乏明确的行动意图和目标,不加分析和思考,不结合实际,赶时髦,怕落后,盲目跟进。盲目跟风使园长和教师疲于奔波,忙碌于参加各种培训观摩活动,难以静下心来思考和探讨STEM教育与园本课程的有机融合。在幼儿阶段,STEM教学更倾向于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而非教学内容。因此不能跟风,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本园课程发展的实际情况实施,构建园本化的STEM生态模式。
(二)注重形式,缺乏对STEM教育内涵的理解
当“STEM教育之风”刮进幼儿园的时候,多数幼儿教师是茫然的,虽然不少教师参加过STEM教育的培训,但大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乏对这一教育理念内涵的深入、系统的学习和把握。当幼儿园急于要求教师开展STEM教育活动时,教师只能在不甚理解且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在未领会“神”的情况下,照猫画虎地照搬形式。教师长期照搬、模仿,不加思考地重复他人,会影响教师的成长,使教师缺乏思辨能力,缺失创新能力,失去深入学习的契机,难于担负起教育创新的重任,影响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和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因此,教师应学习领会STEM要义和精神,把握STEM的教育内涵,以自主自觉的主人翁姿态和行为投身于教育实践中,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才有实力创新发展。
(三)思维固化,难以整合STEM相关领域知识
STEM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与以往的幼儿园教育相比,也更具有挑战性。在幼儿园开展STEM活动,似乎又是难上加难,因为对于很多幼儿教师来说,STEM教育似乎与以往的幼儿园教育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教师在没有深入理解STEM教育理念的情况下,按照已有的思维模式,对STEM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数学等内容进行简单的迁移,而对于不擅长的工程、技术方面的内容则予以回避,限制了孩子探究能力的发展。卡夫卡曾说,没有人比孩子更具有变革的力量。成人被尘世打磨得失去了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孩子没有。因此,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从教授者转变为儿童发展的促进者;从教育活动的践行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从教学任务的完成者转变为教育生活的同构者;从技术的关注者转变为价值的思考者。这一切的变化都无疑给教师思维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即从固定思维模式尽快转向成长型思维模式。
二、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这无疑为幼儿园STEM教育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目前,STEM教育的研究重点已从理论研究逐步转化为实践研究,特别是幼儿园教育中如何科学地应用STEM教育理念促进幼儿成长被广泛关注。幼儿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破解STEM教育开展过程中的困境。
(一)优化课程结构,将STEM课程理念融入一日活动,进行内容统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课程具有游戏化、生活化、体验化、情景化、过程化、整体化的特点。STEM教育应当融入幼儿园课程当中,以幼儿生活经验中遇到的问题为主题,进行跨领域的设计,把学习内容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当中。课程设计应当重点考虑如何引导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使用真材料解决生活中的真问题,帮助幼儿在与材料、同伴、成人的互动中,在操作性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习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幼儿STEM要从3—6岁孩子学习生活中能接触到的科学现象出发,从幼儿学习认知发展规律“游戏化学习”出发,从最近发展区开始,将课程融入一日生活进行推进,不仅要考虑到集体教学活动,还要兼顾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和户外、家庭的生活活动,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案,完善课程。
以大中小班3—6月STEM课程框架为例,将STEM教育理念渗透各项活动之中。(框架见图1)
在各项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STEM理念,通过活动目标设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游戏环节中渗透社会现象、人文情怀、民族精神等不同领域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逐渐了解以上因素,进而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提升。由于幼儿阶段思维能力较为活跃,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加以利用,有效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表达的自信。幼儿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需要模拟情景、营造活动氛围,并加以引导,通过STEM教育促进幼儿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提升,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模式形成。
项目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形式之一,项目教学法从幼儿的兴趣、已有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而项目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在这个过程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在项目学习中,幼儿需综合运用资源查阅、观察、假设、推理、比较、沟通等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以有效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例如,组织幼儿开展“南水北调”活动时,首先,引导幼儿设计图纸规划水渠路线,利用工具挖水渠。水渠挖掘好之后一部分水渠由于外壁较薄,出现坍塌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便使用木板进行加固。有的地方高低不一,水没有办法流过去,幼儿在水渠中加入PVC管打造暗渠。因为有东西挡住水流,于是就地打造蓄水池储水,这个过程中遇到沙子渗水的问题,又尝试用塑料布解决沙子渗水问题,固定纱网进行过滤,解决水中携带沙子的问题。基于STEM教学理念让幼儿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其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修筑水渠更是调动了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幼儿需要互相配合完成任务,才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协同能力与合作精神。
(二)提升教师STEM素养,把握STEM教育理念内涵,促进认知结构统整
美国在对STEM教育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把培养STEM教师放在第一位,每年都将大部分的教育经费投入在STEM教师培养方面。随着对STEM教育内涵的深入解读,我国也逐渐重视STEM教育的开展和教师STEM素养的提升。2018年5月8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STEM教师能力等级标准(试行)》,分别从对STEM教育价值的理解、跨学科理解与实践、课程开发与整合等维度提出了对STEM教师专业知识、跨学科理解等内在素养的评价指标。
由于STEM教学理念在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历史较短,教师刚接触到STEM教育理念比较茫然。STEM教育理念以学科整合为核心思想,相比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因此,将其与幼儿教育相结合,在进行课程结构优化时就需要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运用,使教育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这对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幼儿园教师的STEM素养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其具体所指的内容如图2所示。
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幼儿园应当围绕STEM素养的具体内容,组织教师开展较为深入、系统的学习,帮助幼儿教师提升STEM素养,深入把握STEM教育的内涵。
图1
图2
(三)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推进STEM教育的深入开展,实现资源统整
家庭和社区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家庭和所在社区中蕴藏着丰富的STEM教育资源,幼儿园应当留意挖掘这些教育资源,使其共同助力幼儿园STEM教育的开展。在社区当中,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实验中心等资源能够为幼儿园STEM教育的开展提供大量的资源;在家庭当中,从事相关工作以及对STEM教育感兴趣的家长能够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对上述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并加以利用,将之融入园所的课程结构中,使其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家庭社区资源的优势。
以六月科技月为例,在家里和家人一起选择创客内容,寻找材料,亲手制作小小科技创客作品,在“六一”儿童节共同体验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科技人员共同打造的科技游园体验活动。在多领域知识融合中动手动脑,体验发现、创造的乐趣。
通过实施STEM课程,给予幼儿充分探索学习的机会,激发幼儿的STEM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自主、独立、自信、创新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效地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
根据上文论述能够发现,在课程统整理念的引领下进行STEM教育,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化”培养的局限性,从宏观角度出发,探究素质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开阔幼儿视野,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进而助力我国幼儿教育素质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