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贯穿课堂,趣味创新识字

2022-04-08邓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3期
关键词:趣味识字情境

邓玲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掌握好汉字对往后写作、阅读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者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基于这样的理念,越来越多教师开始借助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将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寓于课堂之中,为语文识字教学课堂增添趣味,提高学生识字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趣味;情境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的识字与写字都做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小学语文低年段的识写目标如下:“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段对于学生的识写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汉字兴趣的培养,二是对识写能力的培养,三是对汉字文化的感悟。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及自主识字的意识,并针对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我校开展了以“精研智教,启慧赋能”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出发,探索富有趣味的“乐·活”新样态课堂。下面,笔者以一年级上册《比尾巴》第一课时为例展开教学研讨活动。

一、创设生活情境,一起来“比”赛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今天,动物王国的朋友们寄来了一封信,邀请我们一起去观看一场新的比赛!(请学生读课题《比尾巴》)

(二)认识“尾巴”,比一比,读一读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巴”字的拼音,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巴”字要读成轻声)教师讲解“巴”字的读音,引导学生发现“尾”“巴”两个字组成词时“巴”字读轻声。

出示甲骨文的“尾”字,你能找出图中的尾巴吗?生活中,我们见过小猫,小狗的尾巴都是毛绒绒的,古人创造的汉字也是从生活中发现得来的。

今天,小动物们比尾巴。同学们也来比一比,看看谁能把课题读得最准确。(指名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导入,并联系生活创设比赛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中人物和故事的兴趣。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认读“尾巴”这两个生字,并用字源识字、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认识“尾”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由课文中的比赛联系到课堂上的比赛,为语文识字教学课堂增添趣味。

二、走进课文,感悟汉字文化

(一)联系课文,营造识字情境

今天,究竟是谁在比尾巴呢?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6只小动物,读一读:“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小动物们的参赛姓名牌就在这里,谁能读准他们的名字,老师就请你把名牌送到小动物的手中。(指名读,全班齐读)

(二)认识“兔”字,微课学习斜刀头

出示兔子的图片,你能找到小兔子的尾巴吗?再看“兔”字,这里的笔画点就像兔子的小尾巴。

请同学们再看看这个甲骨文的兔子,谁能找到小兔子的尾巴?原来,古人是根据兔子的样子造出这个“兔”字。

“兔”字可真有意思。同学们,在这个汉字里面,还藏着一个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视频吧!(微课出示“兔”“象”“鱼”三个汉字、动物图片及甲骨文)看完视频,你知道斜刀头是什么意思吗?(预设:动物的头部)“兔”字里面的斜刀头就是表示兔子的头部。(一起齐读词语“兔子”)

(三)联系生活,认识“公”字

学生认读词语“公鸡”,“公”字的上半部分是“八”字,位于这个字的最上方,这就是八字头。“公鸡”是雄性的鸡,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场景里见过“公”字呢?学生发言(预设:“公交车”“公共厕所”)这些词语中的“公”表示大家共同拥有的。(学生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走进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认识汉字,了解汉字的来源、意义;借助甲骨文,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学习汉字的字源;借助现实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积累丰富的词汇;借助微课技术,将难点化为富有趣味性的知识点,生动活泼地展示出汉字的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样朗读,图文识字

(一)一读,提取信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读,边读边探究,提取信息:小动物们的比赛项目是什么?二读,读好问句。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请学生来读一读?听完学生的朗读,提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些句子中都有一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问号)一个带有问号的句子就是问句。那么,要怎样读好问句呢?学生尝试读,教师示范读。读问句的时候,声音上扬,把心里的好奇表达出来。(指名读,同桌读)

(二)随文识字“长”“短”。在第一小节的三个句子里,藏着一对“反义词朋友”,学生能找到它们吗?(预设:长和短)请学生来拼读一下这两个字。注意读准字音,“长”字是前鼻音,“短”字是后鼻音。認识了这两个生字“宝宝”后,教师再将他们送回课文中,并提问学生:“你还认识他们吗?谁能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三)善于观察的学生一定会发现,有些字下面标了小红点,意思是我们在读这个字的时候,要把它读得重一些。同桌间练读陈述句。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小猴子和小兔子,然后,请学生对比一下,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学生齐读句子)

(四)认识生字“把”。师:比赛继续,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预设:松鼠)为什么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呢?(微课学习松鼠尾巴的作用)原来,松鼠从树上跳下来的时候,它的尾巴好像一把降落伞。

出示短语“一把伞”,学生认读。请学生看“把”字,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吗?(预设:左右结构)左边是它的偏旁——提手旁,右边是一个巴字。再学生是否还认识哪些提手旁的字呢?(打、拍、提)然后请学生们仔细观察教师的这些动作,猜一猜,提手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手或者手的动作)

(五)认识“伞”字,学习人字头。师:我们再来看“伞”字,同学们,这是古人用的油纸伞。你看,上面的人字头是伞的顶部,下面的一点一撇一横一竖则是伞的骨架和支撑。古人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造出了“伞”字,多有智慧呀。你能给伞字组个词吗?(带着夸赞的心情,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注重通过朗读加强识字学习,一读,提取信息;二读,读好问句;三读,读出感情。汉字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汉字的魅力,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课堂上反复再现生字,在生活中应用汉字,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利用偏旁学习,适机拓展,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思考,加深汉字记忆。借助微课学习,在学生心中种下智慧的种子,增添识字的趣味,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学习激情。

四、思維导图学汉字,趣味巩固连一连

(一)运用导图,学习迁移

同学们,我们熟悉的思维导图来啦,让我们一起把这个“长”字的思维导图画完整。首先,谁能告诉老师,“长”字的拼音是什么?你能用“长”字组什么词?“长”的反义词是谁?今天我们学习的“长”字,同学们不仅要会认会读,还要会写会用。在学习书写之前,先认识一个新笔画。(出示“竖提”)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呢?(预设:竖提竖提往右提)认识了这个笔画,我们再来数一数,“长”字有几笔?(4笔)现在,请同学们伸出魔法棒,和老师一起在空中写一个漂亮的“长”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二)课文小结,趣味连线

屏幕上有6只可爱的小动物,老师要请6位小朋友来扮演小动物,玩个问答游戏。如果谁能准确地完成连线游戏,就请你将金牌颁发给可爱的小动物。动物朋友们真可爱,课后,快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汉字吧,比一比,认一认,你会发现汉字真有趣。

设计意图:识字与写字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学好汉字,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工具,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好汉字。运用思维导图识字,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启发学生开拓思维,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识字,将乐与学贯穿于生活学习之中。

情境贯穿课堂,趣味创新识字。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在情境中创新的趣味学习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低年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注意力集中水平低。在课堂上,他们很容易被突然出现的新鲜事物吸引,教师只要展示出游戏,就会使学生迅速地感到兴奋。这种快速的兴奋也为课堂增加了更多不可预测性。因此,教师实施趣味性教学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既然如此,教师应制订相应的课堂规则,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教学时的课堂纪律,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绘制思维导图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环节。除了课堂上的思维导图教学,课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其它含有游戏元素的趣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离开课堂后,也能持续地感受到识字的乐趣。例如,采用“扔骰子识字”游戏,让学生动手制作生字骰子,生字可以是课文中的,也可以是同音字、形近字。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与同学或父母共同进行识字游戏。如此,既能达到课程要求的识字学习效果,又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乐于识字,乐于学习语文,实现到一举多得。

当代社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教育问题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和重视的内容。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课堂更加讲究趣味性和高效性。我校教师都在不断创新和突破,寻找适合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方式。如今,越来越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不断的创新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定要学好汉字,用汉字展现着中华魅力,凝聚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必须先做到识字写字,才能阅读,进而才能完成写作,由此识字与写字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引入更多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一线语文教师所应该了解并不断学习的。

责任编辑  刘  勇

猜你喜欢

趣味识字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午睡的趣味
识字谜语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