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新课标下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
2022-04-08杜雷雷
杜雷雷
一、课前预习的关键作用
在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着重强调地理实践力的要求,在2021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呈现了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注重关键能力培养,彰显了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作用。丰富了能力素养的考查维度,服务人才选拔。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考素养力。这就凸显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著名新课程改革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者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什么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那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成长,同样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由此可见,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简单说,比如学生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在月考中有没有比前次考得好。因此,“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困惑着教师的一大问题,而且就目前身边的很多教师教学来说,这是一个很难突破的难题,研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是我的教育追求。通过研讨得出,在教育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以及高效,路径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其中,抓好课前学生高质量的自主预习,落实课堂上教学目标高效的训练,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有效的策略。
学生课前预习”作为一种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策略,我国以及国外很久之前就有思考。《学记》中就有“预”原则,意指预先施教,防患于未然。其本质精神是主张一切教学的启发诱导,长善救失,都必须有“预”的意识。在近代,预习更是为人们普遍看重的学习方法。叶圣陶先生甚至认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教学实践得出,课前学生自主预习是学生最关键也是最应当掌握的一种学习策略。虽然教师也许也天天要求学生预习,但很多可能并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并没有结合学生学情,没有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具体有效地指导学生怎样预习,并按时检测预习效果,也可能没有监督学生是否都已经预习,因此,没有准确有效的课前预习安排及课堂上的监督检查检测,没有学生的课前预习准备,就很难有高效的教学课堂。
如何提高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有效性来达到提高課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呢?我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教师要上好课前预习的指导课。
教师在给布置安排学生预习教学目标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包含学生的基础,学生是否自觉,学生的心理特点,年级段的等特点进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目标来具体安排,比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第一、二章的知识较为抽象,而四章较为与生活联系密切,所以,我在给学生布置第一、二章的课前预习的任务时,就结合高一学生初中地理没有中考的情况,高一地理基础较弱,例如:我在给学生布置《太阳活动影响地理》那节内容时,首先安排学生结合太阳对我们的影响来思考,并写出太阳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其次认真阅读教材,学生自己完善太阳都地球的影响,对相应的教学内容依标设练。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习,老师每节课用5分钟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指导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具体指导,引导学生如何预习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在学生预习前做到“三定”,即限时间、给要求、书方法,教师课上前3分钟抽查。
(二)教师精准设计课前学生预习的内容。
在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时,教师要精准设计内容,要重基础,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特别是要布置一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探究问题。比如,《湿地生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节,我就给学生布置,要求学生结合预习课本,结合威宁草海湿地对威宁的影响来思考预习,写一篇小短文,完成这一项要求的前提是,教师必须首先研读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来布置预习作业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教师重视课上前3分钟对学生预习检查。
教师须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学生才有认真做的动力。而且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一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认可。教师对学生实行分组,每个小组由小组长先检查,并给教师报告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每节课的前3分钟都要对3-5个学生进行抽查,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
为了强化学生地理课前预习,指导预习方法,培养预习习惯,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性。对此,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制定科学可操作的学习规范细则
为了真正落实课前预习,完成学习目标,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重要的是制定一个科学、有效、可操作的学习规范细则。期中,选好落实课前预习任务的小组长很关键,小组长要热爱团队合作意识强,集体荣誉感强。能公正公平地处理班级、小组实务,不徇私舞弊。
(2)严格执行,实行积分制,优奖差鼓励
为了不走形式,教师需要引导、监督检查。每月表彰1个优秀小组和每月学习优秀之星。表现好、积分高、考试的成绩也好的在各种评优选先优先考虑,在这种课前预习,课堂训练的模式中,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完善提高,为真正抓好课前学生高质量的自主预习,真正实行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伟.浅谈课堂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8:31-32.
[2]蒋岳庆.课程改革,我们要补的是自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1-22.
[3]赵乔翔.如何提高高效课堂效率[J].小学语文参考,2008:35-36.99E6A340-68E6-46EE-890E-FBDAF45A48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