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经》里的植物
2022-04-08杨佳荧
杨佳荧
在南方乡下老家时,我突然想到《诗经》里的众多植物,老家植物品种丰富,这不正是去寻“风雅”的好机会吗?
于是,我迅速把记忆中《诗经》里的植物写在纸上:蒹葭、竹、艾、木瓜、车前草……然后问奶奶是否认识,老家有没有。奶奶居然大多数都认识。其中有一种叫“荠菜”的,奶奶不认识。我用手机查了查,看到了荠菜的模样:羽状嫩绿细长的齿叶,平平地贴着地面,如同放大了的雪花;鹅黄的细细的花瓣,犹如唢呐的样子。
那天,我和奶奶来到田野里。微风徐徐,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很快就发现了艾草,一丛丛、一簇簇,碧绿茂密,闻一闻,还有股淡淡的清香。“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思念如艾草,渐行渐远渐生!
奶奶指着艾草旁边一丛不知名的植物对我说:“你看,这是不是你要找的荠菜?”我过去一看,还挺像,翻出手机中的图片一对比,正是“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中的荠菜!如同发现了一件宝贝,此时的我激动极了!
奶奶问我还想找什么,我说车前草。奶奶带我来到一座已废弃的房子前。“你看,这儿有!”它们躲在墙根,还有几朵小花被宽大的叶子簇拥着,一副无人关注也依然快乐的情形。它们就是《诗经》中的芣苢啊!“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下午,我们又兴致勃勃地来到另一片田园。放眼望去,一片“绿竹猗猗”秀颀挺立,我情不自禁地哼起老师曾播放的《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不远处的蒹葭虽已枯黄,但这千年的爱情草必在春来之际再抽节发芽任性生長吧?
后来,我们又找到了木瓜。虽然老师告诉我南北方木瓜有别,但我依然望文生义,陶醉在“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浓情蜜意中。
在我看到的《诗经》植物中,我最喜欢车前草和竹。前者代表踏实自足,低调付出;后者有虚心挺拔之意,君子之风。
有了这番雅趣,我更痴迷于植物与诗词的寻找。打开生活读经典,有更多的发现:看一枝荷舞成诗,邂逅会呼吸的莲,惊喜于那朵早醒的桃花。
风雅随行,远方不远,诗就在身边!
教师点评
作者来到田野,怀着美好的心情寻找《诗经》中的植物,观察、联想、感悟,诗与情结合,现实与往昔交织。我们也可寻找身边的《诗经》植物、诗词植物,有了这份心思,生活会变得更丰盈、浪漫,写作也有更多素材。(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