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首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4-08孙红梅滕遥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吉首柑橘

孙红梅 滕遥

一、吉首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吉首地处“鄂西-湘西”优势柑橘带,史料记载:吉首种植柑橘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吉首柑橘多种植于山间缓坡地和河流沿岸,地下水资源丰富,受环境污染较少,经检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2%,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这些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宜于柑橘生长。

吉首市委、市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就确定了重点发展柑橘产业的方向,努力将吉首柑橘打造成山地开发支柱产业,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方案和相关激励、扶持政策,按照“统一规划、规范开发、分户管理、配套服务”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柑橘开发。目前,吉首市已成功建成柑橘万亩园区2个,打造柑橘提质振兴示范点3个,柑橘精品园区3个,吉首已发展成为湘西自治州柑橘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近年,由于连续受病虫害、自然灾害以及树龄老化的影响,吉首柑橘的产量、品质呈下降趋势。截至2020年底,吉首柑橘的种植面积0.69万hm2,总产量为4.62万t,优质果品在85%以上,产值过亿。吉首境内土地总面积为10.6万hm2,其中常年耕地面积1.41万hm2,轮歇地0.6万hm2,吉首尚有大量的荒山、荒坡可以开发利用,为柑橘产业发展留下广阔空间。

二、吉首市柑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吉首柑橘产业已成为推动吉首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柑橘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旧十分严峻,仍存在许多值得总结反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橘树老龄化,品种结构不合理

吉首现有橘园中约有50%是20世纪70~80年代建立的,20年以上的老龄柑橘果园已达0.58万hm2。因植株密度高、施肥不合理等导致果树病虫害较多,果品品质退化严重,黑果、小果多,市场竞争力下降明显;在品种结构方面,全市主栽椪柑,占柑橘面积的75%以上,90%以上为适合本地栽种的“吉品”椪柑,品种单一导致成熟期不合理,特早熟、早熟和晚熟品种较少,新品良种占比价位低,销售难。

(二)科技运用能力有限,带动作用不明显

吉首市农业部门十分重视柑橘产业中技术的培训与实践运用,每年均会聘请湖南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進行授课或实地技术指导,但实际收效并不十分明显。果农在生产过程中科技成果运用较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青壮年大多数外出务工,留守务农人员老龄化严重,掌握和运用新技术能力有限,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二是吉首柑橘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山地,因其分散种植导致机械化运用程度不高,而柑橘产业生产过程具有周期性长、受环境影响大、回报见效慢等特点,新技术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难度很大。

(三)生产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

吉首市是山区县级市,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果园大部分分散种植在山间缓坡地。因缺乏技术、资金支持以及人力成本受限,很多果园无人打理,导致荒园、自然园现象严重;吉首柑橘生产技术控制规范和产品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从种苗培育、种植、采摘、储藏及包装等均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市场营销方面,因柑橘采后处理简单,销售主要以“统装”货为主,导致感观差,优品、次品混装。没有给市场提供统一标准的果品,难以实现吉首柑橘的优质优价,在市场上吉首柑橘一直走的是低端产品的路线。另外,大部分橘农缺乏开拓市场的能力与意识,销售方式主要是在家坐等经销商上门收购,在销售价格上没有话语权,销售无序,信息不畅,未形成完整的销售服务链条。目前,从事柑橘加工的只有湖南省边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公司,产品价值链未能得到充分延伸,产品附加值低。

(四)生产基础差,发展柑橘产业资金缺口较大

近年,吉首柑橘得到了湖南省各级政府在政策、项目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随着吉首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改善了一批果园的基础设施,修建了柑橘保鲜冷藏库、集雨节水池,进行了柑橘品种改良工作。但由于吉首柑橘种植面积大、生产基础差,以上所涉及区域还不到全市总面积的20%,还有大量橘园存在水源、交通及保鲜冷藏库缺乏问题,需要品种更新、低产园改造,经费缺口巨大。

三、吉首柑橘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调整柑橘品种结构,创建示范基地

一是按照“因地施种”原则,根据柑橘品种的适宜性和区域规划特点,分早熟、中熟、晚熟不同时段推广具有地域特色、品质优良、抗逆能力强的种苗。可以尝试种植9—10月上旬成熟的特早蜜橘和海拔在300 m以下种植晚熟品种,以解决目前吉首柑橘因成熟期问题而导致市场供应不足的矛盾。二是多管齐下,大力改造中低产低品质橘园,提高档次,高标准建好新橘园。新建或改造橘园全部采用无病毒苗木和接穗,实施种苗补贴。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规模化生产

针对农业的弱质性,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从税收、信贷、技术等方面加大政府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增加对非政府组织性的柑橘协会的支持,制订和落实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小农生产往往更关注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而获得更高收益,这种模式追求产量而忽视品质。应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利用规模化生产来推行机械化等现代生产方式,推广运用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控等技术,提升产能和品质,节本增效,提高投入产出比。

(三)拓宽营销渠道,推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

一是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柑橘市场动态,确立品牌战略和主攻市场。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发挥其在果品营销中的规模化作用。二是打造电子商务平台,鼓励线上销售,打破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瓶颈,对于鲜活农产品缩短营销产业链条、降低物流成本意义重大。通过设立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对柑橘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建立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发挥资源共享功能,打破地域限制,调动消费者的参与感,促进生产与消费直接对接,拓宽营销渠道。三是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推动吉首柑橘地理标志品牌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相结合的吉首柑橘产业品牌体系,探索“母子商标”“品牌+合作社”等模式,利用区域品牌优势来不断增强整体竞争力,改变吉首柑橘商标少、品牌弱等现状,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参与品牌保护工作,联合农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打击破坏农业品牌的不法厂商,杜绝不合格产品流进市场。

(四)健全服务体系,增强科技支撑

依托科研院校和农技推广部门,建立健全省、州、市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体系。一是要开展实地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聘请业内专家开展形式各样的培训,推广栽培、营销适用技术,加大对农村青少年的柑橘种植技术、营销技能培训力度。二是要大力推广运用宽行窄株栽培、容器苗大苗定植、起垄栽培、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三是对现有老龄果园实施品改、低改技术路线,以爱媛28、爱媛38、春香杂柑等为主要推广品种,大力推行标准化栽培、储 藏和包装、营销,打造全产业链运营,为吉首柑橘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    任瑞芳   尚千涵)

猜你喜欢

吉首柑橘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马寿涛、王江、贺炜作品
吃遍吉首
刘宛丽、罗云梦、张明、赵常春作品
作品赏析
柑橘家族
气象条件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分析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和谐湘西
澳大利亚的柑橘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