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马》小说和电影的对比分析

2022-04-08徐玲娜

文教资料 2022年1期
关键词:战马主题

徐玲娜

摘 要:2011年,由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战马》掀起了一阵观影热潮,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匹名叫乔伊的小马历经战争洗礼的故事,学者们基于不同方面对电影《战马》的主题做了研究。该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战马》,而对这部电影的同名原著小说的研究是比较少的,本文将就情节变动、主题以及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在电影《战马》和小说《战马》之间略做比较,发现异同,以求对两部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战马 情节变动 主题 叙述方式

2011年,由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战马》成功上映。影片自上映以来就好评不断,并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六项奥斯卡提名。这部电影改编自英国作家迈克尔·莫波格的小说《战马》。该小说原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于1982年发表,曾被认为是当年的惠特布莱德奖(现在的柯斯达文学奖)的亚军。由于其优秀的情节,小说多次被改编成舞台剧和广播剧,在英国非常受欢迎。《战马》讲述了一匹枣红色小马乔伊的故事,它出生后被卖给了一个农民,与农民的儿子艾伯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一战爆发,因为主人需要用钱,乔伊又被艾伯特的父亲卖给了军队,它在战争中历经一次又一次洗礼,失去一个又一个主人,后来在机缘巧合下与参军的艾伯特相认,并在战争结束后与艾伯特同返家园。

影片上映后就掀起了一陣观影的热潮并收获了很多好评,如《纽约杂志》就曾评价《战马》:在无情的屠杀中,这匹“战马”唤醒了那些士兵的人性。再如《华尔街日报》所评:这部电影停留在心灵之眼的时间,远长于在心中的时间。影片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例如,傅莉莉(2014)和代美丽(2018)等人从不同角度对电影《战马》的主题进行了阐释。侯雨萌(2012)对电影《战马》进行了美学赏析,杨文文(2014)对电影《战马》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电影中的叙事风格,丁欣欣(2014)和张一龙(2017)等人就电影中的音乐进行了赏析。然而,关于原著小说的研究少之又少,关于电影和其原著小说的对比研究更是缺乏,因此,本文就《战马》这部作品,从情节变动,主题和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对电影和其原著小说略作一些对比,以期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战马》小说和电影的对比分析

小说和电影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文字作为媒介来传达作者的中心思想。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需要借助语言,场景,声音等来达到理想效果。两者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表现手法上势必会有所不同。[1]本文将从情节变动,主题和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对小说和电影略作对比。

(一)情节变动

当小说被改编为电影时,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势必会改动或舍弃原著中的一些情节。《战马》亦是如此。但电影《战马》是高度还原小说的,在人物和情节上,电影同小说大致相同,小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人物姓名上,如小说中爱马的“疯老头”弗里德里克变成了电影中的海格曼。大的变动涉及一些情节的增加和删减,下面就小说和电影中一些比较明显的情节变动做一个梳理。

首先是情节删减方面,电影在情节删减方面主要有两处,或者说是两个角色,即老马佐伊和骑兵沃伦。在原著小说的开篇,老马佐伊成为乔伊离开母亲后在买主家中遇见的第一个可以给它温暖和安慰的伙伴,乔伊没有参军以前,老马佐伊对于乔伊而言一直是可以依靠的存在。并且佐伊在故事的结尾再次被提及,当乔伊回来后,在它的眼中,老马佐伊似乎没有变老,也不知道疲倦,而乔伊早已接受了战争的洗礼,它不再是当年那个只会依靠在佐伊身边的小马驹了。一切似乎没变,一切似乎也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乔伊的成长。骑兵沃伦是小说中继佐伊、艾伯特、尼科尔斯上尉之后第四个对乔伊来说比较重要的朋友。尼科尔斯上尉牺牲后,照顾乔伊的任务就落在了骑兵沃伦身上,在乔伊的“自述”中,他一路照顾乔伊,为它遮风挡雨,和它说话,给它念家书,对乔伊而言,骑兵沃伦已经成为它可以依赖的朋友,但后来他不幸被德军俘虏,乔伊从此又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可见骑兵沃伦在乔伊的成长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员,对于爱的主题表达也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而他的身影并未在影片中出现。[2]

情节有删减,也会有增加。电影中加入了巩特尔和米歇尔两兄弟的情节。这部分情节既是为了小艾米莉发现乔伊和托普桑(一匹大黑马)做铺垫,也是侧面突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巩特尔和米歇尔是两个德国的年轻士兵,因心疼弟弟并遵守照顾好弟弟的诺言,哥哥巩特尔在弟弟即将出战的时候带着他逃出军营,但最后被德军发现并枪决在风车房旁。跟着的两匹马,即乔伊和托普桑被留在了风车房里,随后被善良的小艾米莉发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影和小说分属不同的艺术形式,即使在相同的情节上也不可能表现得完全一样。比如电影和小说都提到了艾伯特参军,但小说中并没有将艾伯特参加作战的细节作为重点,小说把笔墨放在了乔伊与艾伯特相认后,艾伯特同其他人是如何救治乔伊的,而电影则增加了艾伯特参军作战的细节,他不仅在战场上奋勇前进,更是不计前嫌营救德文郡上曾与他对立的一个农场主的儿子,对救治乔伊的情节一带而过。但无论怎么改动,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即勇敢、博爱与善良。类似这样的改动还有很多,情节相似,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主题

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有其中心思想,即主题。不难看出,无论电影,还是小说,《战马》都足以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战争史诗。两者尽管在某些情节上不完全相同,但主题却是一致的。

1. “反战”的主题

整个故事都以一战为背景展开叙述。在小说中,到处充斥着对战争残酷的描绘。比如“打仗打得只有猫幸存下来的村子”,“所到之处满目疮痍,废墟中没有一栋完好无损的楼房”“子弹从头顶呼啸而过,每次爆炸就像地震似的”“随处可见骡子和人的尸体”,等等。善良的尼科尔斯上尉,小艾米莉和爱马的“疯老头”弗里德里克都死在了战火之中。电影中也是如此,当尼科尔斯上尉骑着乔伊第一次和敌军正面交锋的时候,尽管导演刻意避免血腥的战斗场面,只给了冲锋的镜头和冲锋过后群马奔腾的镜头,但人们还是能感觉到战争的残酷,因为无数匹马的背上已没有了它们的主人,场面太过震撼。[3]除此以外,巩特尔和米歇尔两兄弟的遭遇也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为了保护弟弟,巩特尔带着弟弟出逃,却还是被德军发现并枪毙。而在乔伊被铁丝网困住的时候,敌对的双方可以暂时停战只为解救一匹马,并且双方可以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马的去留,这表明双方都有人性美好的一面,是战争将本无深仇大恨的双方卷入到互相厮杀的境地,这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反战的思想。[4]影片最后,小艾米莉的爷爷说道:“战争带走了一切美好的东西。”一句话更是道出了战争的残酷。

2. “爱与勇气”的主题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善与恶的共存也是如此。《战马》不是只体现战争的残酷,也有人性光辉的一面值得人们考量。除了残酷的战争,人性的美好品质,爱和勇气也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5]电影和小说中爱护乔伊的艾伯特和尼科尔斯上尉,悉心照顾乔伊的小艾米莉和她的爷爷,以及最后为了从拍卖场救回乔伊而进行筹钱的士兵,他们都是善良和爱的代表。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曾在采访中表示,相比于战争片,他更认为《战马》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关于人性的电影,除了对乔伊的爱,电影中的艾伯特不惧危险,穿越战场,并不计前嫌救了同是来自德文郡的农场主的儿子,这是勇敢和大爱的体现,以及乔伊,在同伴托普桑重病时主动上前替它运输重型武器,这也是勇敢和博爱的体现。[6]

3. “回家”的主题

远方的人总是想着回家,处于战火中的人更是如此,在小说中,骑兵沃伦总会对着乔伊念家书,本是屠夫的“疯老头”弗里德里克自言自语地说他只想回到施莱登市的肉店;在影片中,巩特尔和米歇尔两兄弟为了逃回家而被德军发现并枪毙在了风车房旁,小艾米莉的爷爷说信鸽要飞回家就必须飞过残酷的战场,在德国兵和英国兵合力解救了乔伊以后,德国兵扔给了英国兵一把钳子,并打趣着说想让其做个纪念,而英国兵表示等他回到南希尔兹以后要用它修剪花园。由此可见,“回家”的主题在两部作品中皆有体现,同时,“回家”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此外,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在故事的结尾,乔伊和艾伯特都一起返回了家乡。而在小说结尾,根据乔伊的“自述”,真正的英雄还没有回家,他们已长眠在法国的土地上,这不禁引起人们对于英雄的崇敬之情和为他们不能回家的惋惜之情,呼应了全文的“回家”主题,也暗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

(三)叙事方式

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一个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以篇章为主要表现形式,而另一个专注于银幕,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一切。[7]下面就《战马》这部作品简要分析从小说到电影,它们在叙事方式上的不同。

1. 视角

小说《战马》采用了第一人称,从小马乔伊的视角去审视整个战争过程。[8]第一人称的使用在小说中非常有代入感,在阅读的时候,读者往往会把自己当做小说的主角,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历经”故事主角的起起落落,获得深切的体验感。对于处于和平环境下的人们,尤其是孩子来说,他们无法亲身体会到战争的残酷,采用第一人称,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顺着乔伊的口吻把整个故事读完,或者说在阅读时,孩子们很自然地将自己当作主角乔伊,从而随着乔伊一起成长,一起见证着乔伊在战争中的起起伏伏,可以幫助他们对故事有一个更好的理解。[9]而电影《战马》绝不只是一部儿童艺术作品,它的受众非常之广。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次关于《战马》的采访中,他曾表示希望拍出一战的那种真实的氛围来,让观众把它当成一部真实的电影,而不是奇幻片,所以他并不想从小说的叙述角度出发拍一个“会说话的”马,因此在电影中尽管乔伊依旧是主角,但它并不会说话,所以整部电影主要以第三视角为切入点,通过观众的眼睛去看待整个故事。

2. 表现方式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成功离不开字里行间的积淀,大到整个故事的氛围,场景的渲染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小到故事的衔接和角色的情感变化,无一不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大量的细节性描述基础之上。比如,在小说中,为了表现出艾伯特对乔伊的怜爱,细节之处,艾伯特经常会叫乔伊“老呆瓜”;在描绘骑兵沃伦的单纯善良时,会提到他经常对着乔伊念家书以及他是如何呵护乔伊的;在突出敌军的不友好时,会形容那个军官的眼睛像黄蜂;在描写战争时,仅仅一句“打仗打得只有猫幸存下来的村子”就足以体现战争的残酷。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其表现内容的方式不仅仅只依靠文字,场景、色彩、光线、动作、配音、音乐等都使得整个作品具有强烈的直观感。比如在电影开头,伴随着祥和的音乐,朝阳初上,乔伊出生在一片碧绿的农场,红与绿的搭配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10]当镜头转向战场的时候,天空和大地似成一色,到处是灰暗的景象,伴随着马的喘气声和曳脚走路的画面,扑面而来的是巨大的沉重感。[11]当乔伊飞跃战火通明的战场时,伴随着子弹声和激昂的音乐,观众所能感受到的是勇气的昂扬。[12]而在影片结尾,在夕阳的映照下,艾伯特骑着乔伊踏上回家的路,天空和大地都被染成橘红色,表现出的是经过洗礼的成长和对英雄的赞美,同时,一家人在夕阳下相拥在一起,更是非常温情。[13]经历了战争洗礼的艾伯特和乔伊带回来的也是新的希望。

二、结语

本文从情节变动、主题和叙事方式对小说《战马》和电影《战马》作了简单的对比,总的来说,从小说到电影,情节有减有增,也有轻微的改动。又因为两者是基于同一个故事,因此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即关于“反战”“爱与勇气”和“回家”的主题。小说和电影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就《战马》而言,小说采用第一视角,电影采用第三视角。小说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电影则通过文字,图像,语言,音乐等视听结合的方式传达思想。可以说,小说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电影更注重表达的直观性,两种艺术形式各有千秋。本文希望通过以上的这些对比,能使读者对于两部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希望读者可以重新审视整个故事,更深体会原作者的用心,正如小说作者本人莫波格所希望的那样,人们可以通过故事看到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从而向往爱与和平!

参考文献:

[1] 宋菲,赵素忍,田悦芳.《战马》:对战争合理限度的反思——从儿童文学到电影[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3):19-22.

[2] Michael Morpurgo. War Horse[M]. Scholastic Press, 2012.

[3] 杨文文.《战马》的叙事策略与影像风格[J].电影文学,2014(23):97-98.

[4] 邱悦.从电影《战马》看斯皮尔伯格对人性的镜像思考[J].大舞台,2012(4): 242-243.

[5] 杨志敏.从《战马》谈人性在冷酷命运中的力量[J].电影文学,2014(17): 76-77.

[6] 代美丽.论《战马》的救赎主题[J].电影文学,2018(10): 138-140.

[7] 傅莉莉.从文学到电影:《战马》的叙事与主题[J].电影文学,2014(14):51-52.

[8] 侯雨萌.通过一匹战马诉说的战争故事——以美学角度与比较手法评析《战马》 [J].电影评介,2012(19):52-54.

[9] 陆姬秋.论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儿童意识[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1-24.

[10] 刘菁菲.《战马》:一个讲述战争的童话[J].电影文学,2014(9):111-112.

[11] 丁欣欣,李炎.对电影《战马》的音乐艺术赏析[J].电影文学,2014(19):154-155.

[12] 张一龙.先锋的回归——《战马》音乐与音响赏析[J].当代电影,2017(12):138-143.

[13] 谢慧祯.生命信念的牵挂:电影《战马》剧本分析[J].今传媒,2018(5):113-114.

猜你喜欢

战马主题
战马(中)
战马(上)
战马跳崖
浅谈中国侠文化背景下的武侠电影
《风雨哈佛路》的主题评析与文化解读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战马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