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022-04-08李蓓蓓
李蓓蓓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新特征。为适应新时代的育人新要求,文章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实践的基础上,聚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积极健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馈和管理机制,探索能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五个一阵地”的教育目标体系。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7-0056-04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central link of moral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a new situa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also has new characteristics.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demonstration and practice, focuses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all-round education, researches, improves the carrier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s the feedback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a new way to lea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constructs the educational target system of "five in one position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一、调查背景及问卷设计
为更好地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分析总结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改革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工作实践。笔者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状况调查团”,此次调查共发问卷1 360份,涵盖河南农业大学农、工、理、经等多个学科专业的学生,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和纸质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316份,占96.8%,问卷调查内容全面,能较好反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此外,调查团还采取师生访谈、小组讨论、课程观摩和参与式观察等方式,组织师生座谈会10余场,学生交流座谈会8场,深度交谈学生300多人,最终形成既具有特点又有建设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有重大影响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关于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方面,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的大学生占比80.67%,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意义一般”的大学生占比16.29%,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大学生占比0.91%,认为说不清楚的占比2.13%。
(二)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多元化,但内容形式需更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课堂学习”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占比60.27%,“生活體会”占比12.48%,“网络学习获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及其他途径都分别占有一定比例,然而认为高校目前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老套枯燥、方式单一”的占比65.5%。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所在学校所举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评价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专业性太强,听不懂也没兴趣”的占比43.62%,认为“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报告”占比19.91%,认为“主讲人的知名度低,没有吸引力”占比7.9%。另外,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频率为“偶尔”的高达67.17%。
(三)对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评价较高,但需继续创新
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对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评价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比为91.32%,对所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满意的大学生占比47.37%,基本满意的占比44.75%;在创新方面,受访大学生认为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力度大、新内容多和较多的共计占比74.43%;另外,有45.9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有必要加大社会实践环节的投入,20.5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加强生活体会,还有15.98%的大学生认为要加强课程学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面,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包括国情、党情教育的大学生占比48.33%,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增加心理教育的占比23.25%,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涵盖励志教育占比15.5%,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团员意识教育的大学生比12.92%。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对策
在党领导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使命,高校不仅要自觉发挥“大思政”生力军作用,还要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既做到“键对键”,又做到“面对面”。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上述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和工作面临的新要求,认真总结、思考、研究、论证、实践,建立了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一)课上课下协同推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中心,汇集各学科专业优势资源,使高校思政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使实践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使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构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用好、上好、教好高校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进入新时代,青年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要求:一方面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设立课程教案,重视对历史观教育和中国近代史重点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普遍形成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观。另一方面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多重教育,帮助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重视党史、国情、党的大政方针、国内外形势及中国梦的教育,从民族发展、祖国复兴的高度,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做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来一场与名人之间的对话。
2. 深入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用好当地的红色文化“活教材”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更为重要的内容,在保证必要的课堂教学时数的前提下,切实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和社会实践环节统一起来。河南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精品多、区域特色明显,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自然资源,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物质形式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专题学习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以及人民领袖、将军、烈士的革命事迹等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更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之中。
3.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全过程,弘扬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高校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高校应利用一些重大事件节点,把握好育人契机,将其与日常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重大事件主要包括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重要时间节点举行的纪念庆典与重大活动和赛事举办等,重大事件蕴含着重大的意义主题和丰富的教育元素,及时适时开展主题鲜明、感染力强、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实现育人主题、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倍增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政教育效果。因此,各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去,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高品位、抵制低级媚俗,积极探寻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注入民族的基因密码,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培根铸魂;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学生校园文化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更加开放、多元、宏观的视野中看待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国家和人类的命运,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内生动力和影响力,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二)网络上优势互补,建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全宣传”平台体系
在网络空间,由于师生主体的“身份虚拟”身份不可及性而呈现角色意识淡化、群体去中心化和交往去边界化特征,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截止到2020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高达9.89亿,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3.7%,不难发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大趋势。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高校要依托高校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根据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顺势利导,推进学生工作与新媒体平台优势互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不断优塑网络育人空间,探索增强网络思政实效,与现实空间的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无缝连接。
1. 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建立良好的网络政治文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念、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网络政治信息的滚滚而来,一些政治偏见、宗教仇视和民族歧视等政治文化垃圾,给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带来了严重危害,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新的挑战。在网络政治兴起的同时,网络政治文化已悄然形成,无论是对政治体系的维护,还是对青少年的政治行为的理性教育,建立良好的网络政治文化都显得尤为重要。
2. 用活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不是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直接搬到网上,而是把互联网作为平台,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精神来谋划布局,适应新兴媒体平等交流、开放互动、自由分享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以及快捷性优势,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足,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和新媒体技术在内容、渠道、平台和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动起来、活起来。
3. 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互动模式,促使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模式转为双向互动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高校大学生,特别是95后和0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网络,网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新媒体作为网络时代的重要产物,对很多领域的发展有很强的帶动作用。一是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包括大学生获取资讯的重要来源之一,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关注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二是新媒体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新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强、传播渠道多等特点,已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方面。新媒体的兴起及应用将打破传统教育方式“我说你听”的单向理论灌输,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双向互动更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
(三)理论上深入研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理论研究和理论引领,用优秀研究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于推动思政课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具体工作之中,统筹包括领导干部、专家教授、骨干教师、团干部和辅导员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力量,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研究室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
1. 加强理论研究引领,为思政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提供学生工作有力的智力支撑。
2. 聚焦大学生的关心事,及时做好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
各高校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回应大学生关心的热点时事,及时掌握各项动态信息。加强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宣传力度,吸引师生注意力;认真做好国内外重大事件前后等敏感时期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建构集体认同、激活全民思想;要在思政课主阵地中开设重大事件专题教学研讨,提高师生教学投入度;要拓展重大事件志愿服务便利渠道,扩大师生参与面;建立由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年级长-班长-寝室长构成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特色网格化管理机制,确保学生思想、安全的稳定;此外,各高校还要注意提前谋划、科学设计、主动作为。如,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校要以这些重大时间节点为坐标,积极创新融合思政教育模式。
3. 强化集中理论培训,建立高水平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一重要论述,对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教师因其所肩负的教育使命、所承担的职业角色和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做好教师思政工作也就成为开展学生思政工作的基本前提。各高校要着重在专业课教师、青年教师、团干部等群体中选拔一批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开展集中理论培训、学习和研讨,通过党性教育、理论学习、工作锤炼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教育,进行阶段性集中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此外,各高校要注重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育人能力的培养,要有捕捉时机的敏锐意识、把握时机的育人能力,学会利用党和国家成功举办大事、妥善应对难事的时机,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一阵地”工作实践
建立“一班、一会、一社、一微、一特”的“五个一”平台,即以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为重点,以班会为手段,以社团为延伸,以网络为补充,以特色为品牌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工程”。
(一)拓展“一班”培养内涵
“一班”即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为落实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确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党培养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主要发挥以下作用:坚持学习十九大精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理论学习以武装青年;坚持教育引导与满足需求相结合,着眼学生需求以引领青年;通过组织理论讲座、课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和课题研究等活动以凝聚青年;通过“挑战杯”、“互联网+”竞赛和“学员论坛”等平台以活跃青年;坚持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施教以服务青年。
(二)加强“一会”活动创新
“一会”即主题班会,团日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坚持思想建团、制度治团、纪律管团、作风强团。加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创新开展“三会两制一课”,将主题团日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载体,创新班会新品牌。例如针对不同年级召开班会,大一“我理想中的大学四年——畅谈大学目标”;大二“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大三“就业or考研,我有话说”;大四“我的未来不是梦——毕业感悟座谈会”。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召开“学习交流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习研讨会”,每个月份召开“党员交流会”“团员座谈会”,把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和主题班会有机结合,组织“四进四信学习研讨会”等。
(三)坚持“一社”理论学习
“一社”是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社主要是学习研究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研究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读论著、听报告、做调查、论时事、写感悟”等形式学习,组织社员参与社会实践,走进基层、走进实地学习体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发挥“一微”思想引领
“一微”即高校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抢抓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发挥网络传播快捷、受众学生人数多的优势,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视野,发挥网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手机网络大环境下延伸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正确舆论导向,第一时间、第一快捷占领舆论阵地高度。
(五)打造“一特”文化品牌
“一特”即特色文化品牌。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和特色,宣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其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学工艺、哲学思想和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建筑文化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可以汇聚和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其中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找寻其与高校大学生的贴合点,发挥高校不同专业的特色优势,根据“一院一品、院院结合”的特色模式,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科学知识的有机融合,相促相长。同时各高校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时代特点,将高校文化品牌创新、发展和推广,并将其上升为系统的概念和知识范式,为其他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典型范例。
五、结束语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新问题,高校要勇于探索实践,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探索出符合实际、能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布局,树立和培养“一懂两爱三有”大学生,坚持教育学生坚定理想立大志、尚德修身树大爱、勤练本领养大雅,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人民网,2016-12-9.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5-7-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09/c_1115875561.htm.
[3]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N].人民日报,2016-8-3(1).
[4]习近平.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EB/OL].新华网,2015-12-1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6/c_1117481089.htm.
[6]中共十九大開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EB/OL].中国网,2017-10-18.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7]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重维度[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1-8.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108/c40531-3050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