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岱的文化传承意识
2022-04-07赖玉芹
赖玉芹 张 辉
(1.2.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灿烂、源远流长,离不开民族共同体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传播与纵向传承。文化传承是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包含了对文化的保护、延续和发展,至今仍是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古代中国的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使命感,他们在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传播方面功不可没。本文拟以晚明清初文人张岱为例,对其传播、传承文化的思想意识及保护传统文化的行为进行探讨,以揭示古代文人内在的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
张岱,晚明著名的史学家、小品文作家、艺术家,入清隐居著述。他出身于浙江绍兴的高门世宦,放弃科举,将才华尽情展现在自己的喜好上。作为一个文化世家出生的子弟,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接触到众多的文化精品和文化遗产;又结交众多才高八斗的文人雅士,结识不少身怀绝技的艺人和工匠。他对于历史遗迹、名胜古迹、建筑园林、书画文物以及民俗活动、文艺表演、百工技艺等活动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因喜好和珍视而衍生出保护和传承意识。
目前学界关于张岱的研究非常丰富,诸如史学、文学、艺术、美学诸方面的成就和思想,对其身份、气节、游乐、交往等等亦多有论述,而对于张岱对于文化尤其是文物古迹的保护观念,以及对文化生活方式的创新和传承关注较少,有待进一步挖掘。
一、记忆与记录
晚明江南物质财富丰富,文人士子的休闲文化、娱乐方式呈多元化趋势,文化艺术诸如园林、戏曲、书画、古董等让人应接不暇。出身名门的士子张岱,深受熏陶,众多的游乐活动、文化生活、物质消费、百工技艺等深深地吸引了他,以致宁愿放弃科举,沉浸于这些爱好和兴趣。他欣赏各种表演、制作、文物、藏品,参与游乐活动,感叹万千,从而用他的笔将之描绘、叙述出来,给后人留下一幅幅历史记忆的画面。张岱描绘他欣赏著名戏剧表演者彭天锡串戏时说:“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2](P75),道出了他对这些精彩的文化艺术珍惜不尽,欲让其传之不朽。
张岱著名的散文著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将鲜活的、完整的关于杭州及西湖晚明的“印象”和记忆活脱脱地呈现出来。张岱创作“二梦”,是在清初,彼时受战乱破坏,西湖周边的建筑和古迹变成一片瓦砾,此情此景,让他宁愿回到“梦中”,“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湮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吾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也”[2](P131)。他不是为了重温旧梦,而是将记忆中的西湖景象记录下来,使西湖的倩影复现,为后人所知。张岱以文字留存“美梦”,是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存。
张岱还记述了大量的艺术表演者、民间艺人,当所有的这些记忆中的精彩艺术和技工绝活不再复现的时候,他的描述细致、全面,活灵活现,让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他描述南京著名的说书人柳敬亭说书的妙处:“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齚舌死也。”[2](P65)
张岱还对民间工艺、百工技艺不厌其烦地进行介绍,赞不绝口,认为其价不逊古代商周礼仪重器,“一砂罐,一锡注,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2](P27)。他指出南京濮仲谦的雕刻巧夺天工,“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2](P15)。他总结吴中诸绝技——“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镶……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认为“盖技也而进乎道也”。他对竹、漆、銅、窑等百工也刮目相看,认为能与士大夫分庭抗礼,“嘉兴之腊竹,王二之漆竹,苏州姜华雨之每(竹头)箓竹,嘉兴洪漆之漆,张铜之铜,徽州吴明官之窑,皆以竹与漆与铜与窑名家起家,而其人且与缙绅先生列坐抗礼焉!则天下何物不足以贵人,特人自贱之耳!”[2](P62)
张岱还追忆和记述了晚明时期的民俗、城市文化空间,包括岁时民间节日、宗教纪念日集会、游乐活动、戏曲歌舞盛会、盛大的祭祀礼仪及其场所等,主要有扬州清明、虎丘中秋夜、金山竞渡、西湖七月半、西湖香市、绍兴灯景、越俗扫墓等等。他描绘盛况,使人读之,如在眼前。他记述扬州清明节: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轻车骏马,萧鼓画船,是一幅堪比《清明上河图》的风俗画长卷,与其它热闹场景相比独树一帜,“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然彼皆团簇一块,如画家横披,此独鱼贯雁比,舒长且三十里焉,则画家之手卷矣”[2](P69);他描绘绍兴的目莲戏表演,让人身临其境:“余蕴叔演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扮演目莲,凡三日三夜。四围女台百十座,戏子献计台上……戏中套数,如《招五方恶鬼》《刘氏逃棚》等剧,万余人齐声呐喊。”[2](P75-76)
张岱的描述和记录,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当时的情景,了解艺术的高妙,形成对文化艺术和民俗文化的深刻印象,而张岱对民间文化所表现出的赞美之情和对艺人和手工艺者的钦佩,表现出他的热爱,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文化传播的愿望。
二、重视与保护
各地的风景名胜、名人祠墓、建筑遗址以及各类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地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该地文化特征的载体,张岱非常重视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尽力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传扬;对于家藏文物珍异,亦十分珍爱。
(一)保护古迹
张岱所生活的绍兴、杭州,历史悠久,名人众多,文物古迹亦多。在西湖的柳洲亭一带晚明各家园亭鳞次栉比,但是因为兵燹,毁坏殆尽,张岱于清初来此,看到半椽不剩,瓦砾齐肩,感慨悲伤,几至痛哭而返。这种对名园遭破坏的沉痛,正是基于对文物古迹的珍视而发出的。
绍兴龙山的龙喷池,龙头高悬于耶溪,“大池百仞出其颌下”,非常壮观,但历时六十年,遭到破坏,张岱请求太守捐金倡导,经过大工程维修,最后终于恢复,他高兴地记述道:“崇祯己卯,余请太守檄,捐金纠众,畚锸千人,毁屋三十余间,开土壤二十余亩,辟除瓦砾刍秽千有余艘,伏道蜿蜒,堰潴澄靛,克还旧观。昔之日不通线道者,今可肆行舟楫矣。喜而铭之。”[2](P38)西湖的小蓬莱,宋理宗常临幸,长有“御爱松”,晚明时成为书法家黄汝亨的读书处,里面有著名的“奔云石”,名园中文物众多。张岱年轻时曾随长辈去过,但后来此园逐渐衰败,文物亦毁坏殆尽,他感慨道:“天启丙寅,余至寓林,亭榭倾圮,堂中窀先生遗蜕,不胜人琴之感。今当丁酉,再至其地,墙围俱倒,竟成瓦砾之场。余欲筑室于此,以为东坡先生专祠,往鬻其地,而主人不肯。但林木俱无,苔藓尽剥。奔云一石,亦残缺失次,十去其五。”[2](P212)他打算购买该园,利用其深厚文化底蕴和资源,建东坡专祠,使历史遗迹得以有效保护,无奈未能如愿。
岳飞作为南宋的抗金英雄,激励了众多的文臣武将,但晚明杭州的岳王祠日久倾圮,修庙的工作几经提议而未成。崇祯初年,当魏忠贤势败,大家商议用拆毁魏忠贤生祠的木石来修葺岳王墓,卜问岳王,“卜之王,王弗许”,结果修整一事就耽搁下来,后来锐意兴造者亦不乏其人,但都半途而废或功亏一篑。张岱于是作募修岳王祠的疏文,号召大家解囊资助:“为作募疏,令庙祝賫捧,以俟檀那……尔弟随缘募化,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而下及编氓,即村农野叟,妇女儿童,瞻拜宫墙,起敬起畏,木材瓦甓,施及锱铢,则亦王所欣受也。”[1](P74-75)
(二)珍藏文物
张岱出身高门仕宦,祖、父辈积累流传下来的文物和艺术品非常多,尤其是其仲叔张联芳,是大江以南五大收藏家之一。虽然由于战争、家境变化等原因而损失不少,但他认为对于这些传家宝,后代有保存的义务。在目睹当地朱氏家藏的“龙尾觥”“合卺杯”等稀世之宝遭子孙散尽后,他非常感慨。与这等变卖传家宝的做法相反,他则十分珍视家藏物品,为之作铭作记。
张岱父亲以犀觥十七只购买的木犹龙,父亲辞世后,张岱千里迢迢,从山东将之运回家中,传为世宝,并且请求诗社的名人雅士为之赐名题赋,形成了盈帙诗册;他自己“磨其龙脑尺木,勒铭志之”,铭曰:“扰龙张子,尺木书铭;何以似之?秋涛夏云”[2](P13),使木犹龙被精心打造成一件文物,并蒙上绚丽的文化光环。我们看到张岱为之极尽心力,仅仅千里运载所费金钱、人力就可见一斑:“木龙体肥痴,重千余斤,自辽之京、之兖、之济,由陆;济之杭,由水;杭之江、之萧山、之山阴、之余舍,水陆错,前后费至百金,所易价不与焉。呜呼木龙,可谓遇矣!”[2](P13)
精于雕刻技艺的沈梅冈,制作匣和扇子送与张岱祖父张汝霖。祖父郑重接受,并为匣与扇分别作铭;[2](P27)后来又请著名书画家徐渭作书,张应尧镌刻,如此多名家的“作品”集于一身,该物品可谓是无价之宝,张岱将之珍藏起来,“梅冈制,文恭铭,徐文长书,张应尧镌,人称四绝,余珍藏之”[2](P27)。
张岱对于家藏的文物亦十分珍惜,专门为留存下来的28件文物一一撰写铭文,亲切地称之为“故友”:“庐陵嗜奇,六一为号;老铁好古,七客著名。余家旧物,失去强半,而余尚识其姓氏,如得故友,故曰友也。”这些“故友”中有书画、瓷器、玉器、文房四宝等艺术品和工艺品,大多非常珍贵,如兰花小厂盒,“大父收藏蒸饼盒,重枝叠叶,铁画银钩,永乐厂造”,张岱铭曰“匪木匪石,珊瑚琥珀”;晋唐小楷,由他的尔蕴叔收藏,共十八本,“王麟洲先生所集,摹拓之精,的系贞观”,张岱铭曰“纸与墨与拓之精,呜呼古人”。[1](P179)张岱的铭辞显示了这些文物古董的稀有罕见,也反映了他的珍爱之情。
三、传承与创新
张岱爱玩乐,交游广泛。他迷恋各种游戏,交游不拘阶层,所谓“大江以南,凡黄冠剑客、缁衣伶工,毕聚其庐……以故斗鸡臂鹰、六博蹴鞠、弹琴擘阮诸技,老人亦靡不为”。[2](P121)此处的“老人”即为张岱,他的玩乐项目和游戏,大多能深入其中,探出究竟,玩出名堂,玩出新意。
中国人向来好茶,而文人士大夫更是喜好品茶,茶的清雅与其清高、淡雅的品味和人格相契合。晚明文人重视茶叶,而且也看重沏茶之水,如何判断泉水和茶叶的真假,就成为一门学问。张岱在当时堪称品茶专家,品赏精细,无人能敌,他还多次交结品茶高手。张岱将自己所著《茶史》,认真推敲,刻书出版,希望使更多人知晓茶理:“因出余《茶史》,细细论定,劂之以授好事者,使世知茶理之微如此,人毋得浪言茗战也”[1](P18),其广泛传播之意溢于言表。
张岱对茶叶和泉水均具有很强的品尝鉴别能力,他偶然发现了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禊泉井,如获至宝:“禊泉取水暖之,磷磷有圭角,异之。走看其色……余仓卒见井口有字画,用帚刷之,‘禊泉’字出,书法大似右军,益异之。试茶,茶香发。”[2](P34)更重要的是,张岱并非是将之据为己有,而是将辨别禊泉的方法和盘托出,公之于众:“辨禊泉者无他法,取水入口,第挢舌舐腭,过颊即空,若无水可咽者,是为禊泉。”[2](P34)张岱的做法无疑是对此项技艺的传承。
在戏曲方面,张岱不仅是个戏迷,对那些优秀剧作和表演非常痴迷,而且还堪称戏曲鉴赏家、剧作家和导演。他对当时的戏曲界非常熟悉,业界表演都奉他为评判专家。张岱家的戏班就多达六个,在长期的演出与观摩之中,无论是张岱等主人还是戏童都不断精进,主人“解事日精一日,而傒僮技艺亦愈出愈奇”[2](P56)。张岱后被奉为导师,他写道:“嗣后曲中戏,必以余为导师,余不至,虽夜分不开台也。以余而长声价,以余长声价之人、而后长余声价者多有之。”[2](P99)张岱还是剧本改编的高手,他改编的讽刺宦官魏忠贤的剧本《冰山》,演出效果十分惊人,“城隍庙扬台,观者数万人,台址鳞比,挤至大门外”,当扮演杨涟者上场,人人高呼“杨涟”,声如潮涌。[2](P100)。他以该剧宴请山东守道刘半舫,根据刘的建议连夜进行改编,使之大为惊讶,“余闻之,是夜席散,余填词,督小傒强记之,次日至道署搬演,已增入七出,如半舫言。半舫大骇异,知余所构,遂诣大人,与余定交。”[2](P100)张岱不仅热爱观赏戏曲,也对戏曲加以钻研与创新,反映了他对戏曲文化的贡献和传承。
张岱也十分热爱琴艺。绍兴的琴派,有名的要数王侣鹅、王本吾。张岱拜二位名师学琴,成为其中佼佼者,能与名师如出一辙,“丙辰,学琴于王侣鹅。绍兴存王明泉派者推侣鹅,学《渔樵回答》《列子御风》……等曲。戊午,学琴于王本吾,半年得二十余曲;……又《胡笳十八拍》……等小曲十余种。王本吾指法圆静,微带油腔,余得其法,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遂称合作。同学者,范与兰、尹尔韬、何紫翔、王士美、燕客、平子……余曾与本吾、紫翔、尔韬取琴四张弹之,如出一手,听者骇服。”[2](P23)张岱不仅自己学琴,精湛琴艺,还倡导成立丝社,以促进琴友的弹琴技艺,振兴当地琴坛。他认为越中琴客仅五六人,常年不事操缦难以提升琴艺,因此应该成立丝社,一月三会。他撰写丝社小檄曰:“……偕我同志,爰立琴盟,约有常期,宁虚芳日。……共怜同调之友声,用振丝坛之盛举。”[2](P33)对于琴艺,张岱可谓积极推动,尽力传承。
张岱还亲自参与并组织一些民俗活动,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灯会。除参与张家的龙山放灯外,在《世美堂灯》中他讲述了自己在元宵节时组织的灯展演剧活动。“灯宵,出其所有,便称胜事”,他将自己多年收藏的、制作精美的珍品灯具,在元宵节时全部拿出来,在张灯同时,用上制作的盆花背景,再放花炮、演剧、加上队舞鼓吹,热闹非凡、精彩纷呈,在当地盛极一时,“故越中夸灯事之胜,必曰‘世美堂灯’”。[2](P55)他同朋友还专门发明一些玩牌游戏——文武牌、合采牌。他写道:“余作文武牌,以纸易骨,便于角斗,而燕客亦复刻一牌,集天下之斗虎、斗鹰、斗豹者,而多其色目、多其采,曰‘合采牌’。”[2](P110)纸牌虽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游戏,张岱也发挥自己的才思,用心去推陈出新。
四、考证与反思
历史遗迹、名人古迹等随着时代的推移,往往遭人破坏或自然风化,如何能更好地保持和传承呢?这个没有统一的答案。许多借保护之名而行破坏之实的也大有其例,张岱也在反思对古迹名胜的开发和保护问题。
张岱指出了一个使文物古迹免于被后世转让、争夺的方法,就是捐给佛门:“故古人住宅多舍为佛刹,如许玄度之能仁,王右军之戒珠,至今犹在。苏子瞻以吴道子四菩萨画板舍僧惟简……‘吾盟于佛,而以鬼守之’。”[1](P60)佛门是清静之地,远离尘世纷争,这个方法在当时还是有效的。
名人遗迹如何题名和设计,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历史人物已经故去,留下的痕迹大多很渺茫,只有一些传说或记载。绍兴是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沉鱼之地,在为西施故地如何题名、如何打造古老的场景,张岱质疑当时的做法:“如土城以西施得名,佳人姓氏,偶落兹土,乃造园者一肚皮学问故典无处着落,匾额如‘响屧廊’‘脂粉塘’之类,门帖如‘沼吴’‘伯越’‘锦帆’‘苎萝’等语,将西施、范大夫句句配合,字字粘捻,见者无不哕噫欲呕。”他认为这些题名过于俗气,没有体现绝代美人的大气:“我西子绝代佳人,如此刻画,真村庄农妇之不若矣!”[1](P63)他又查考文献《越绝书》《吴越春秋》所载土城事,发现土城应该有平整宽展的舞台,且靠近大道。为了符合原意,展现西施的本来面目,天然去雕饰,张岱打算:“余欲辇土仍铺石上,使为平台,不失当年故态,而悉去其匾额门帖,止留‘商山’二字。”[1](P64)
同样,对于王羲之的兰亭他也有所质疑,认为当时兰亭故址不符合《兰亭集序》中的文学描述。他17岁时,面对所谓的兰亭,“余伫立观望,竹石溪山,毫无足取,与图中景象相去天渊,大失所望,哽咽久之”[1](P88)。经历一个甲子之后,适逢王羲之兰亭修契的纪念日,他查资料、访老者、溯历史、实地探访,了解到元末旧日兰亭已遭火焚、勒“古兰亭”三字处亦非兰亭而是古道,又寻找碑文中永乐三年的“兰亭遗迹”而不得,最后终于在天章寺前找到了一块平地,符合古兰亭的景象:“乃于天章寺之前得一平壤,右军所谓‘崇山峻岭’者有之,所谓‘清流激湍’者有之,所谓‘茂林修竹’者有之。山如屏环,水皆曲抱。……乃席地铺毡,解衣盘礴,幽赏许久,日晡方归。”[1](P89)
这样埋没千年的古迹一旦“复现”,张岱非常兴奋,“余急欲于此地建一草亭,还其故址。一为兰亭吐气,一为右军解嘲,亦犹梁上《兰亭》,被余、登子等闲赚出之也。亭名‘墨花’,窃附萧翼。”[1](P89)他自认为这样才不负古迹、不负古人!虽然张岱所觅兰亭旧址是否真迹尚未可知,但他追根溯源维护古人遗址的精神可见一斑!
破坏文物的行为或者处置不当,都会造成永久的遗憾。杭州的飞来峰,奇石棱层剔透,元朝时江南释教总统杨辇真珈,以奇石凿佛像,所刻罗汉皆以自己为原型,“且杨髡沿溪所刻罗汉,皆貌己像,骑狮骑象,侍女皆裸体献花,不一而足”,张岱对此深恶痛绝,“深恨杨髡,遍体俱凿佛像,罗汉世尊,栉比皆是”[2](P159)。他认为这种破坏性开凿大煞风景,不免为这些天然奇石妄遭锥凿而鸣冤。于是他拿起锤子椎击杨髡所刻像佛,“一日,缘溪走看佛像,口口骂杨髡。见一波斯胡坐龙象,蛮女四五献花果,皆裸形,勒石志之,乃真伽像也。余椎落其首,并碎诸蛮女,置溺溲处以报之。”[2](P169)张岱多次表达出对杨氏的滥凿佛像的痛恨,南京栖霞山,“山上下左右,鳞次而栉比之,岩石颇佳,尽刻佛像,与杭州飞来峰同受黥劓,是大可恨事。”[2](P42)
对于历史遗迹、文化胜景,人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破坏,或者是明显的不文明的行为。张岱对这些不良现象,进行批判,他在游泰山后就批判这种现象是在“作践名山”,“山中两可恨者,乞丐其一;而又有进香姓氏,各立小碑,或刻之崖石,如‘万代瞻仰’‘万古流芳’等字,处处可厌”[1](P45)。
张岱的出发点是保护好既有的名胜古迹,不刻意损坏,在恢复历史遗迹原貌时尽量接近真实,少一些附会,在进行开发时要小心谨慎,处处充满着保护意识,其对古迹、对文物传承的责任感可见一斑。
总之,张岱出身世宦之家,受着祖、父几代人的文化熏陶,又生活于晚明休闲文化和世俗生活盛行的江南地区,他的嗜好利于他充分接触各种文化形式,因此,相对于其他的文人雅士来说,他具有保护文物古迹和传播传承文化艺术的更大优越性。张岱对晚明众多艺术家、百工技艺等的热爱和珍重、对家族文物的珍藏、对地区名胜古迹的保护、对江南江北民俗活动的参与,以及他对休闲生活形式的传承与创新,展示了一个文人对这类文化的特殊感情。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又考证众多名胜古迹的来龙去脉,反思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力图恢复历史本真,不负古人和古迹!张岱将自己在晚明所热爱的西湖胜景和各种文化产品诉诸笔端,描述记录,抒发感受,使其记忆中的形象得以复现,为后人知晓,使之不至于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将其个人的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张岱留下的著作,充分展现了他对文物古迹、历史遗存、书画艺术、工艺技术等的珍爱、保护和阐扬,对文化遗产的深厚情结,以及对民族文化强烈的传播和传承意识,这也是浸润在儒家士人身上特有的文化责任感,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