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哲稻3 号选育报告
2022-04-07王宏伟包红霞张力焱张凤杰李莹莹
王宏伟,包红霞,张力焱,王 健,塔 娜,李 扬,张凤杰,李莹莹
(1 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通辽 028000;2 科尔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
1 选育过程
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于2007 年在所内试验田以五优稻1 号为母本、吉粳88 号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获得F0种子32 粒。2008 年培育杂种第1 代种子(F1),种子混合收获。2009年进行杂种第2 代(F2)培育选择,经田间初选和室内考种后选出11 个优良单株。2010 年分株进行杂种第3 代(F3)的培育选择,其中2007-10 株系表现株型好、抗倒伏、穗头大,从中选出4 个优良单株。2011 年继续进行杂种第4 代(F4)株系培育选择,从2007-10-2 株系中选拔5 个优良单株。2012 年继续分系进行第5 代(F5)培育选择,其中2007-10-2-1 系统植株群体表现整齐一致,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生育期比对照品种丰优307早3 d,经小区初步测产,产量达到592.3 kg/667 m2,丰产性表现良好。2013 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83.5 kg/667 m2,比对照丰优307 增产17%,稳产性表现良好,命名为哲稻3 号。2014年、2016 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水稻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17 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水稻生产试验,同年参加抗性鉴定试验和品质分析,表现优异。2018 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稻2018001 号。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叶色浅绿,叶片较宽,幼苗期叶片松散,成株收敛,剑叶上冲,分蘖力较强,株高91 cm 左右,穗长20 cm 左右,散穗,长粒,着粒密度均匀,结实率87.4%。谷粒饱满,色泽金黄,颖壳及颖尖黄色,无芒,千粒重25.6 g。抗旱抗倒伏能力较强,活秆成熟。
2.2 生育期
哲稻3 号出苗至成熟140 d 左右,属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品种,适宜在≥10 ℃活动积温2 700℃以上地区种植。
2.3 稻米品质
2017 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哲稻3 号整精米率65.1%、垩白粒率13.0%、垩白度2.3%、籽粒长宽比2.4、粗蛋白质含量6.90%、直链淀粉(干基)含量18.51%,胶稠度76.0 mm,食味评价85 分,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
2.4 抗病性
2017 年,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0 个稻瘟病菌株的苗期人工接种、3 个病圃的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哲稻3 号中抗苗瘟(5MR)、中抗叶瘟(4MR)、中抗穗瘟(4MR)。
3 产量表现
2013 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83.5 kg/667 m2,比对照丰优307 增产17%。2014 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10.1 kg/667 m2,比组均值增产6.8%,6 点4 增2 减。2016 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2.3 kg/667 m2,比组均值增产4.0%,5点4 增1 减。2017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3.2 kg/667 m2,比对照吉玉粳[1]增产12.8%,6 点6 增,位列第1。
4 栽培管理技术
4 月中下旬播种,5 月中下旬插秧,行株距30 cm×13 cm,3~5 株/穴[2]。一般肥力地块施纯氮13 kg/667 m2、纯磷6 kg/667 m2、纯钾13 kg/667 m2,底肥、追肥比例为7∶3。返青至分蘖期浅水灌溉,促进分蘖;分蘖后期进行晒田,减少无效分蘖;孕穗期深水灌溉,满足水稻需水要求[3];灌浆后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增强水稻根系活力,提高结实率[2,3]。生育后期注意防治稻瘟病。一般蜡熟末期,水稻黄熟率达90%以上即可收获。
5 适宜种植区域
哲稻3 号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赤峰、兴安盟地区,吉林省、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等地区均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