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

2022-04-07黄志锋林国宏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福建省民营企业经济

黄志锋,林国宏

(泉州师范学院 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取向后,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路径之一,更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多个重要场合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指示.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的“56789”: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1].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公有制的重要补充.

高质量发展是指发展的经济社会质态,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体现在更广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领域[2].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从过去唯GDP化转向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其核心在于经济发展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的实际体现,其根本在于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力、活力和竞争力.在当前形势下,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中美贸易冲突、俄乌冲突、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保持我国经济整体稳健运行都将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1 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1.1 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突破,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了从过去的公有制的“有益补充”到当前作为经济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跨越,实现了从两个“毫不动摇”到“两个平等”的迈进,为民营经济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3],充分体现了民营经济对促进经济转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作用.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尤其是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在当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民营经济作为其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竞争力的一种经济成分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了横跨全国三大区域、涵盖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经济体系[4].

1.2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创新、改善民生等领域也彰显出巨大的潜能和贡献.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进程,民营经济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民营经济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5],诸如其自身制约因素(处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融资、扛风险能力等)和外部制约因素(产权保护、市场准入门槛等).因此,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当前国家所倡导的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实现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争端的最有力的举措

自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美国政府逐步以关税作为武器开始了与我国的贸易战.美国作为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的最大市场之一,自贸易战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相关企业在出口订单等方面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美国为泉州市第四大贸易伙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泉州与美国进出口仅为208.70亿美元,同比下降10.6%,但影响有限,其中出口190.94亿美元,同比增长0.8%;进口17.75亿美元,同比下降59.6%[6].但2019年泉州市对东盟进出口却占主导,对欧盟、沙特阿拉伯进出口货值仍继续增长.其中,与东盟贸易总值447.25亿美元,同比增长37.6%;与欧盟贸易总值25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与沙特阿拉伯贸易总值360.90亿美元,同比增长19.9%[6],这与泉州民营企业历年来加强领导国际市场多元化布局有着直接的关系.附加值较高的机械产品和电子产品出口出现较大增幅,机械设备出口增长27.1%,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增长58.7%.进口则以原油、农产品等原料型商品为主,原油进口360.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占进口总值的54.8%[6].这与泉州市政府“十二五”以来主导的扶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掌握核心技术等政策举措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各类国际贸易争端、冲突问题上均能立足不败之地,游刃有余.

2 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2.1 民营经济成为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民营经济的崛起及其发展贡献被视为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依然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7].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福建省民营经济投资规模在总体上保持不断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11月,福建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其中,国有经济投资同比增长3.1%,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5.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投资下降6.2%;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增长3.6%.包括私营经济和个人经济在内的民营经济总投资比增长5.2%,约占41.8%[8].从整体工业规模产值看,福建经济发展增速总体稳定,民营工业基本同步.根据福建省统计局2021年公布的公报,2020年福建省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7%,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为6.2%,私营工业为6.2%,外资企业为4.8%.福建省工业营收增长9.2%,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增长9.8%,私营工业增长8.4%,外资企业增长5.4%.工业利润增长10.3%,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增长12.6%,私营工业增长11.9%,外资企业增长1.9%[8].从外贸数据上看,根据海关公布的数据,2020年福建省进出口总值增长12.6%,国企、私企、外企三类企业进出口总量占比分别为21.9%、50%和28.1%,出口增长9.9%[8].其中国企增长11.1%,私企增长13.6%,外企增长6%,三者出口占比分别为18.6%、52.3%和29.1%.在净出口增量贡献上,国企占-82.47%,私企占150.9%,外企占29.53%.从税收贡献上来看,根据福建省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福建省税收增长9.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同比下降2.9%,涉外企业同比增长3.9%,私营企业同比增长30.2%.福建省税收总额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25.4%,涉外企业占17.8%,民营企业占56.8%;税收增量中,民企占101.28%,涉外企业占7.9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9.2%[8].

2.2 民营经济成为吸引就业的主要领域

截至2020年底,福建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业人数共计988.27万人,同比增长 18.2%.其中,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达578.12万人,同比增长18.2%;个体工商户就业人数达356.2万人,同比增长21.2%.2015年底至2020年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业人数共增加656.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2.96万个就业岗位[8].根据福建省统计局2021年年鉴数据,当前福建省民营经济吸纳了城镇就业的80%以上和每年新增就业的90%.截至2020年底,福建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吸纳就业人数从2015年的658.34万增长到2020年的988.27万.而同一时期,国有企事业单位吸纳的就业人数从2015年的354.21万人减少到2020年的324.35万人.民营经济已成为福建省吸纳就业人数主力军.民营经济不仅解决了福建省本地户籍人口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众多外来人口的就业问题.城乡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数的规模在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扩大的趋势.当前,福建省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于泉州市、厦门市和福州市,参照2020年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数据,福厦泉三个城市占比高达85%,亦是福建省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区域.

2.3 福建省民营经济的结构日趋合理

以我国A股市场为例,1990年中国A股市场正式建立,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和经验积累,我国的A股市场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21年12月,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 412家,民营企业总数为2 438家,在A股全部上市公司中占比为55.26%[9],福建省上市有民营企业达到36家,上市民营企业覆盖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等行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营业收入增长、净利润增速、毛利率均比地方国企和央企较优.不少民营企业已成长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如深耕人工智能物联网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多年发展坚定“保供应,撑客户,创新品”,确定了以机器视觉、汽车前装为主力产品线,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的领先者.扎根福建三十余年的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化纤、地产、金融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根据福建省统计年鉴2021年的数据,福建省民营高科技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7.5%[8],对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升.在福建省的各种所有制经济中,民营经济已与其他经济成分在相应的产业和产品领域、行业和服务领域中发挥着作用,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4 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明显加快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趋势正在加速,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10].当前,面对新技术革命,福建民营企业敢拼会赢,努力先行先试,出现了一批批“独角兽”“巨无霸”,如宁德时代、福耀集团、安踏集团、七匹狼集团等企业,成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源头活水.进入21世纪以来,福建省民营经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不断升级的竞争压力,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一方面,福建省民营经济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调整,在所有制结构和管理方法上进行变革,具体体现为民营企业生产结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等,即产业转型.另一方面,福建省民营企业的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产业领域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对高新技术的获取途径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升级,即产业升级.如福建泉州的九牧集团,专注品牌,创新发展,加快转型,从“制造”到“质造”再到“智造”,连续7年蝉联行业第一.达利食品专注食品行业,创新引领,以大平台、高密度、立体化的品牌推广模式,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又如网龙抓住产业数字化机会,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逆势增长的主动出击;亿联网络科技,抓住疫情下各行各业工作方式改变,快速推开视频会议系统,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福建省众多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砥砺前行.

2.5 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自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加快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为福建省民营经济走出国门、深度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来自福建的众多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展露头脚,在众多行业竞争中占据竞争优势.这也是福建民营经济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据福建省商务厅的统计,2021年福建备案对外投资的制造业等合作项目累积完成70多个,对外投资额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78%[8].特别是2016年3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与福建省签署协议,共同致力于建立推进国际装备制造合作协同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将出台众多举措对福建省民营经济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16年,国家发改委重点推动福建鼎瑞公司、福建吴钢集团、武夷实业股份公司、福耀玻璃集团、紫金矿业集团等福建省重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完成21个合作项目.福建省民营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在轻纺、工程机械、通讯信息、建材等领域,积极主动参与国际间的合作,实现福建省民营企业深度“走出去”战略[11],福建省民营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彰显.

3 福建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准入有待提升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处在关键时期.虽然福建省市场营商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民营经济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除产能过剩、融资难、成本上升外,还面临“玻璃门”“弹簧门”之苦,以及政策难落实等诸多制度政策瓶颈.民营企业经营困境仅只是表象,实则是深层次的体制困境,这就需要政府更进一步地简政放权,完善市场机制,力推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打破行业垄断,实现公平竞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激发其内生动力,大力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在产品市场经营领域,福建省民营企业尚未取得与国有企业平等竞争的地位;在要素市场经营领域,民营企业在资金融资、科技转化等方面虽有所改进,但掌握要素行政性配置的企业主要还是国有企业.在当前经济新常态时期,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民营经济未来的健康发展,刻不容缓.近年来,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民营企业难以有效融入诸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民营企业遇到的是行政力量统筹资源过程中的排他性.第二,民营企业仍被排除在部分垄断行业之外.当民营企业拟进入新的行业甚至是少数垄断领域时,市场准入限制抬高了进入壁垒[12].在面对政府主导的某些产业管制部门,民营企业进入时依旧困难重重.

3.2 营商环境有待优化,高质量发展瓶颈有待突破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有待在体制机制上作出新的谋划与探索.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建立完善更加公正、公平的规则,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给予市场经济主体应有的权利与地位[13].当前,福建省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几经治理初见成效,但总体上各地区之间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仍不均衡.政策制定不尽精准、衔接渠道不尽畅通、政府与市场主体界限不尽清晰、审批效率和规范性需进一步提高,是目前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省内自行制定的政策文件深入基层调研不够,或是直接参照先进地区出台的相关政策,未充分考虑省情差别和民营经济发展差距.有些政策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没有给企业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优惠扶持政策和部门规章时有冲突[14].政府制定扶持企业的政策多用于新引进企业,对在省内有规模、有贡献的本土企业惠及较少.笔者曾对福建省部分地区进行了相关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工作机制缺位、监测机制缺乏、考核激励机制缺项是目前创新协调民营经济良好营商环境的主要症结.部分地区尚未形成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挂钩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就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福建省还未能形成行政问责、党内监督、社会评价的常态化问责体系.

3.3 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民营经济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福建省统计数据,2021年福建省的城镇化率为67.86%,与同期美国等发达国家超过90%的城镇化率相比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8].从各省的城市首位度(即该省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的动态变化看,我国各省的城市首位度在十几年期间始终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我国城市建设布局中,当前已形成了以京、沪、深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以及以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为中心的次级区域性城市群.在新一轮国家经济发展布局中,民营经济有望参与到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特别是随着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在将会在海外市场并购、海外市场的开拓、产业国际价值链高端的参与方面得到更多的国家支持.将为民营经济“走出去”提供桥头堡的作用.可以说,民营经济迎来了第二轮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3.4 自上而下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为福建省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科学论断以来,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均从各地实际和产业现实情况出发,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针政策.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力度,加快简政放权的实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消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期更快地降低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隐性成本和综合成本.同时,通过政策配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系列举措,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

4 福建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4.1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新经济常态背景下推动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从理念上形成对民营经济完全统一的认知.必须从根本上彻底破除“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私有制”必须消灭的除旧观念,从根本上根除所有制认识上的“公好私坏”“公优私劣”的旧观念,全面树立民营经济是“人民经济”“富民经济”“强国经济”的新观念.政府不仅要在法律与政策上完全承认并支持保护发展民营经济,还要在理论分析、政治判断、道德价值、观念教育和社会舆论上,公开、明确阐述发展民营经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规律.要全面树立新观念,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私人财产与企业家财富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正当性;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与公有经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不仅经济地位和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道德名声和价值评价也是平等的,二者只有功能与作用不同之分,无高低上下优劣之别,它们各自在相应的产业和产品领域、行业和服务领域发挥作用、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未来我国的基本经济结构将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以混合经济为主干、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主要是指国家掌握最重要自然资源配置,国有控股企业在最重要战略行业领域与重要公共服务领域起龙头作用.以混合经济为主干,主要是指各类混合经济企业公司成为中国大企业、大公司中的主干力量.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主要是指民营经济是中国微观经济的最大市场主体、最大企业群体.

4.2 加强顶层设计,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环境.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有序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进而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未来,政府将成为“指令员”,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指导性作用,在石油、电力、通信等垄断领域引导改革,从而打破原有的不公平竞争的格局,充分释放和提升民营经济的后劲.与此同时,政府的职能将面临重要的转变,从全能型政府逐步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这一顶层设计下推出的相关的政策从各个方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15],民营经济势必将迎来更为公平的竞争格局.另外,“经济新常态”也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支撑.一方面,政府对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加以明确,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广的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加强和完善对民营经济发展成果的法律保护工作,从而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势必和积极性.

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政府对经济主体进行政策扶持的针对性逐渐增强,对民营企业开放的准入领域日益增多,审批流程趋向简化.但不可否认的是,缺乏竞争中性原则制约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12],现有制度环境对民营经济发展仍有不少限制.如相关的法律政策支持在具体执行时易导致“人治”而非“法治”;一些保护国营企业垄断的条文仍未取消,某些领域仍然存在对民营资本的不平等对待现象.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民营经济未来转型升级的进程.因此,加强顶层设计,营造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对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至关重要.相应地,政府应主导外部环境变革,在市场准入制度变革中,取消对国营企业的保护性条款,进一步消除对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审批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性限制,打破民营企业准入的障碍门.福建省省政府应充分考虑,研究制定和出台相关行业准入的政策制度,切实贯彻国务院提出的“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及基于行政的经济垄断,推进行业自由准入政策与管理的公开化、公平化和规范化,为福建省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氛围.在财政政策变革中,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多层次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加大对小微贷款的财政支持,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门槛”.在税收政策变革中,修订对民营企业不平等的征税条款,使中小民营企业能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在产权制度变革中,加快推进民营企业两权分立和股权多元化进程.毋庸置疑,政府主导的制度变革和顶层设计,是我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4.3 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强化创新政策落地

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健康成长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6].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在世界的排名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2020年排名全球第31位[17],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近年来开展的行政体制改革,实行了以简政和提升政府行政治理水平的取得的成效.一方面是市场规则更加清晰,市场经济边界进一步打破.福建省政府2018年以来陆续制定一系列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开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明晰政府官员的职责权限,规范民营企业经营范围和权限.另一方面是深入推进政府的简政放权,为民营企业的合法经营提供更多便利.但从各地实行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不均衡和相关政策落地难的现象,依旧存在着诸如社会管理错位、经济调节越位、市场监管缺位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推进行政改革的步伐,以简政和提高法治水平为重点,实施重点政策落实追责问责制度,确保政府高效率开展政务服务,降低民营经济的制度交易成本,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主动了解民营企业的诉求并相应在解决其发展中需政府协调的难题,确保民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真正享有与国有企业相同的地位和待遇,充分享有市场经营的自主权与获得感[18].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通过制度再设计、政策再优化和落地执行、措施更有针对性等手段或措施,政府充分发挥好“守夜人”的作用,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营商环境[19],确保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强化减税、降息等经济政策,刺激和引导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积极投资,政府确保企业能够由此获得融资便利,进一步降低民营经济的制度成本,引导企业坚守实体.通过问题导向在制度供给方面发力,使民营经济的经营创业活动得到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政府还应为民营经济的创新技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保护创新的政策法律环境.如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打击欺诈和恶性竞争的法规条例,调动民营经济的创新积极性.

4.4 鼓励创新驱动,加快创新能力建设

20世纪初,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指出,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张经济发展应坚持创新驱动[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创新经历了从接受大城市国有企业的技术扩散、模仿、吸收消化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不同历史阶段[21].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创新才是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走出独立的发展途径最关键的密钥.纵观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技术、制度、管理、经营创新驱动的历程[22].特别是在当前促进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进程,尤其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强化创新体系建设,使民营生产技术逐步向智能化、集成化和数字化方向升级和发展,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优化企业产品的布局[23],最终形成差异化的优势.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需要,利用并优化全球资源优势,投入资金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材料,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通过引进成熟技术,将其投入量产,有效利用后发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和实验成本,减少重复试验造成的时间和资本的无谓浪费[24],同时通过技术引入及时获取当下最前沿的生产信息,寻找未来的技术突破方向,为自主研发创新做好铺垫.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选择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方向重点突破[25],组织力量投入资金攻克难关,掌握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实现核心部件的自主制造,提高研发投入占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保障创新能力培养的硬件基础,调动研发和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的动力,实现生产工艺的精细优化,破解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的“瓶颈”.加强企业内部科研人才队伍的储备,建设人才梯队,保障企业自主创新的源泉.加快各地的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申报建设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创新人才联络站,建设人才交流聚集平台和科技创新型企业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4.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未来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创新,既要继续进行制度创新、市场和观念创新,也要进行技术创新,利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坚持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26],摒弃以往外延式、粗放型的发展思维,全面推动先进科技的应用,积极融入当前产业中跨界融合的发展大潮,加快推进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云计算、智能制造、新型信息技术等新科技的应用,实现产品智能化、产业数字化、生产智慧化,以此来推动实现整体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提升民营企业的产品的制造技术水平、性能,推进民营企业产品的高端化,提升产品的科技价值含量.推进管理创新,引入或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构建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效率的大幅提升[27].积极投身新兴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积极在科技创新、现代物流、节能环保、高科技等领域加大投入,运用“互联网+”等平台或手段,推动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供应链模式上的创新,发展共享经济实现转型升级.鼓励建立民营企业技术联盟,加强企业间的技术研发上的合作,实现同等层次的民营企业之间实现技术创新和攻关合作,也可以是在不同层次企业之间进行技术转移,以带动企业之间的资源流动,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着力深化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多元化探索强力出击.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地区,加大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密切的经贸合作.民营企业应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开发能力,引进高层次销售人才,丰富开发国外客户的渠道,以期为更好地融入、开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民营企业的宣讲,主动适应中美、中欧等国际贸易发展需求,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进出口业务过程中加强防控,防止误碰“雷区”,同时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借助第一次中美贸易协议契机打造一批本土品牌.

猜你喜欢

福建省民营企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