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场地的绿色可持续研究分析
2022-04-07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201108
孙 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 201108)
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时常面临失衡的威胁,人居环境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能源、资源对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1999 年,中科院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大目标。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规划、建筑、景观等很多领域都与其密不可分,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健康、可持续的生活环境是满足当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条件,可持续的工作劳动和生活场地建设是拉近和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助推剂。
近年来,为推进改善我国人居环境的绿色建设,住建部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至 2020 年,城乡社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 2022 年,基本实现城乡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工作目标。
1 场地的概念及存在问题
1.1 场地概念
本文所述场地,是相对于建筑而言的,建筑是人们工作居住的场所,而建筑以外的室外空间作为建筑及人类活动的空间载体,与建筑一样对人们非常重要,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这部分空间,包括开放空间、广场、街道绿地、公园绿地等室外场地行阐述,探讨其生态、健康、环保等绿色可持续建设问题。
1.2 存在问题
(1)公园绿地等室外场地未来建设需求量较大。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快实施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化建设和改造需求量巨大。据统计,截止 2018 年底,全国城市绿地面积存量304.71 万 hm2,其中公园绿地面积 72.4 万 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 14.1 m2。根据规划资料,至 2035 年,北京市中心城区建成市、区、社区三级绿道总长度将增加到 750 公里,中心城区景观水系岸线长度将增加到 500 km;至 2035年,上海市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23% 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预计达到 13 m2以上,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6 m2以上,规划建设骨干绿道 2 000 km 以上,以及建成郊野公园 30 处以上;山东省计划到 2025 年,所有城市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要求。由此可见,我国未来公园绿地等室外场地的建设量很大,且均要求按照高标准进行实施,对于绿色可持续建设的需求也日益明显。
(2)室外场地缺乏系统性绿色可持续技术引导。当前,我国的室外场地以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为主,常忽视了对人类健康、舒适、节能、人性化等方面的考虑。在绿色可持续的建设方面也是刚刚起步,目前国内使用美国的《SITES 第二版评估体系》进行可持续场地认证的项目仅有10 个左右,国内针对室外场地在海绵设计、景观绿化、绿色施工等方面有相关研究,但绿色可持续场地相关的系统化定义及技术内涵尚未明确,室外场地的绿色可持续技术体系尚未形成,室外场地建设与运营中的土壤保护、植被养护、材料节约、可持续运营、教育和宣传等工程实践较为缺乏。
2 国内外可持续场地研究现状
2.1 国外绿色可持续场地的研究
国外可持续场地的研究起始于景观设计理论和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首次对于环境的观念发生变化,在雷切尔·卡森发表的《寂静的春天》中得到体现,当时景观设计师们已经逐步开始将生态可持续的意识融入到设计中,环境保护运动也由此拉开帷幕。期间,再生景观、褐地改造、再生设计等理论逐步得到应用,到 80 年代景观生态学逐步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协调城市景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直到 21 世纪初可持续景观的设计和研究在 LEED 评价体系中逐步实现了定量研究,但仅仅是作为其中一个章节,重点关注的是绿地率、雨水管理、光污染、热岛效应四个方面。
2009 年,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ASLA)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发布了《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Guidelines and Performance Benchmarks 2009》(简称SITES v1),并在 2014 年提出更新后的《SITES Rating System》(简称SITES v2),从场地环境、设计前评估、水、植被、材料、人类福利、施工、运营、教育九个方面对可持续景观场地的设计、建造及运营提出了定量化的评价要求,成为当前较全面的一套技术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场地的开发与建设,该体系提出了十大原则,主要包括:不破坏场地周围环境,采用机动预防机制,实施能够带动经济、环境和文化的设计,保护并恢复生态系统,有可再生资源环境,具有灵活性,系统思考,基于协作与诚信的沟通,透明的参与机制,环境保护及管理意识等。
2.2 国内绿色可持续场地的研究
自 1960 年以来,我国也开始有针对绿色可持续场地的相关研究技术,但主要聚焦于屋顶绿化建造技术,并于 21世纪逐步形成规范、条例等,用于指导和推进屋顶绿化的可持续建设。2006 年,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议上,明确提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建设必须遵从科学发展。2010年,我国住建部发布《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市政设施、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 8 个方面提出了评价要求,有助于整体实现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但对于场地条件、规划设计、材料资源、施工及养护等细化指标仍然没有全面涉及。
3 可持续场地典型案例分析
3.1 国外典型案例
(1)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奥兰治购物中心绿色基础设施项目。项目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坦佩校区的核心地带,项目规模 77 000 m2。作为对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整体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承诺,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是第一个提交可持续 SITES 认证的项目。该项目用一个新的步行购物中心和多用途广场取代了原来的一段道路和死胡同,供学生、教职员工举办活动和聚会。项目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为建筑和场地创建集成的可持续设计解决方案,项目收集建筑凝结水和雨水从现场输送到一系列种植的生物洼地和雨水花园,用于补充灌溉,多余的雨水用作地下水补给。学生将积极参与对几个场地性能因素的持续监测,包括雨水质量和流量,以及空间利用率和社会互动的监测。该项目是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和在炎热干旱气候下考虑人类舒适度的区域典范。
(2) 金大寺花园。项目位于日本东京,项目规模13 000 m2。金大寺花园被设计成一个半公共花园,人们可以在这里聚集和体验大自然的野性,欣赏大自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景观主要设计为可食用的花园,地面没有家具,允许野生草药和本地杂草作为地面覆盖物自然生长。有两栋住宅楼,屋顶上有完整的太阳能电池板覆盖,还有一座餐厅楼,后院厨房花园。花园里种植的蔬菜和草药为餐厅提供时令食材。客人可以在绿色花园周围自由游览,高大的榉树矗立在场地的中心,作为该场地可持续性的象征。雨水直接渗入裸露的地面,在那里它补充了地下水井,允许自然灌溉。收集雨水并在夏季回收用于室外灌溉使用,冲洗住宅建筑物内的厕所,在雨水花园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雨水回收状态。
3.2 国内典型案例
(1)星光大道。项目位于香港尖沙咀海滨的星光大道,项目规模 1 115 m2,这是国内首个 SITES Gold 认证的滨水区。在更新改造期间,项目注重打造一个充满绿色、可持续和节能的空间。与以前的设计相比,改造后增加了700% 的阴影和 225% 的座位,为游客提供舒适便利的休息区,采用低眩光的回收玻璃,可减少人行道附近对港口产生的眩光。安装在每个移动推车顶部的多功能 LED 灯柱和太阳能电池板可降低该区域的能源成本。为了进一步教育公众该项目的可持续性,安装四个数字面板来展示星光大道能源效率的实时数据。采用绿色棚架,大道现在的植被比以前的设计增加了 830%。另外,项目采用用水量较低的本地植物,用于减少水资源的使用。
(2)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花博园.项目位于上海市崇明区,项目规模 259.51 万 m2,这是目前全球最大面积的 SITES 认证项目。花博会根据场地现有植物生长状态、景观效果和生态保护的最大需求,划定了面积达 14 万 m2的生态保护区,最大化地保有场地原有的健康植被和土壤。花博会的建设过程也十分注意生态保护,通过合理规划场地布局与施工车辆通行路线,合理堆放施工材料等措施,减少了对场地植被和土壤的二次破坏。在对花博园区及周边区域水资源、水生态现状进行研究后,项目运用了多种技术措施,实现花博园区场地水生态系统。花博园进行海绵城市设计,包括采用雨水花园、生态洼地和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海绵设施,避免对土壤生态和地下水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室外景观灌溉节水率达到 50%。主轴大道两侧总长 156 m 的长椅全部采用废弃的牛奶盒回收再利用做成,园区建设材料的 60% 使用本地材料等,有效节约了资源。项目在园区可持续运营和教育方面采取了具体的措施。
4 结 语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可知,我国室外场地的建设需求量较大,但目前针对室外场地的绿色可持续建设尚未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在调研的可持续场地典型案例中,大多都针对场地上的水、植被、土壤、材料、环境健康、可持续运营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设计与措施。因此,建议借鉴国外可持续场地标准体系及国内外典型案例,从生态保护、能源节约、水资源利用、景观环境改善、绿色材料应用、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尽快建立一套针对我国室外场地,覆盖设计、建设及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可持续建设标准体系,更好的引导室外场地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