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特质及价值

2022-04-07李涤雅王世铎

文教资料 2022年22期
关键词:责任感理想信念价值观

李涤雅 王世铎

(1.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研究生院 2.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职业教育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一、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中国古代许多教育家的思想中涉及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比如,孔子曾提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南宋大儒朱熹指出, “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2]。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理想信念教育多倾向于培养个人的志向、磨砺个人的意志。西方的理想信念教育指向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与恩格斯极其重视对工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培养,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批判资产阶级的思潮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培养信仰共产主义理论的、具有实践力量的共产主义者,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3]

我国近现代的 “理想信念教育” ,将西方先进的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深度融合,是社会历史发展与变革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青年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中的作用,认为他们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点,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时事政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教育我们的青年后代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加强对青少年科学世界观的宣传教育,努力把我国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理想、掌握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5]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 “四个自信” ,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6]

从本体来看,理想信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政治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和生活理想信念。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强化对青少年这三个方面的引导与培育,以形成正向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意指教育者对青少年进行的以树立政治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与人生目标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其具体内涵是指培育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理想信念,还包括引导青少年对理想人格、理想社会关系和未来人生发展等方面做出适切的判断、选择和规划。对其具体内涵的分析阐释如下。

(一)政治理想信念教育

政治理想信念教育是三者之中最高层次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时代青少年政治理想信念教育,除了帮助青少年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外,还要增强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7]

1.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引导青少年坚信共产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决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8]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青少年,只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肩负起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又到年末,上市公司公告变卖资产的事情接连不断,有卖房的,有卖子公司的,还有卖股票套现,甚至还有卖字画的,可谓花样百出。同时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收到各种补贴款项。而在这些公司的背后,有的是为了做靓公司的业绩,有的则是为了避免股票被“ST”处理,有的则是一种保壳游戏,避免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

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证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必须引导新时代青少年将爱国情感和报国行动投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之中,树立崇高的共同理想。

3.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

中国梦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民族和人民共同的梦,是所有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9]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曾11 次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锐不可当。新时代青少年是实现 “中国梦” 的先锋力量,他们需要用实际行动将 “小我” 融入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做到立足小我,服务他人和集体(社会),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二)道德理想信念教育

道德理想信念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根基。青少年道德理想信念教育,包括对青少年为人处世、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或者追求理想人格、理想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的价值引领,旨在引导青少年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道德关系和道德思想做出恰当的价值判断与选择。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相对较少,辨别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正确的价值引导可以帮助他们明晰对错、严于律己,形成良好德性,避免误入歧途而迷失自我。

(三)生活理想信念教育

生活理想信念教育是最低层次的理想信念教育,但不可或缺,它能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相对具体的前行方向和动力。青少年生活理想信念教育,目的在于引导青少年对美好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及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可行的规划,并为之奋斗,同时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对未来生活和理想人生充满憧憬和期待的时期,也是人生、职业规划以及学业、专业选择的关键阶段,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生活理想信念教育能够为青少年指引正确的人生航向。

二、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特质

新时代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既表现出理想信念教育的共性,同时受社会环境多变性、青少年个体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又呈现出一些异质性的特征。

1. 社会导向性

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理想信念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近代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众遭受封建统治阶级、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救亡图存,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作为自己的纲领,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坚定必胜信念,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理想信念教育,是教育者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阶层需求出发,设定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并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实现个人小目标助力实现社会大目标的过程。个体理想信念的形成,必然会受到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与现实结合、不断实践的过程。因此,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导向性特质鲜明。

2. 人本导向性

青少年正处于个体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阶段,个性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更新的步伐加快,群体内部竞争日益激烈,新时代的青少年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面临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与日俱增。他们对理想信念的确立有着主体需要性,又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10]所以,当需要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间做选择时,他们倾向于率先考虑个人理想。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既要注重对意识形态 “大方向” 的把握与指引,也需顾及学生自身的需求,因材施教。在时代发展和个体条件的有限性中,彰显青少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切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本。

3. 价值导向性

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积极的、正向的价值引领,包括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两个维度。社会价值取向是指以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需要为导向而做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个人价值取向是指从自身的需要、兴趣、爱好出发而做出的价值抉择。由于初入社会,受个体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影响,其有时会存在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难以选择的矛盾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处于两难困境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取向则发挥决定性作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向青少年传递正向思维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具有极强的正面价值导向性特质。

4. 复杂性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理想信念教育,应遵循全员、全程、全方位 “三全” 育人理念,其会受到来自不同场域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学校是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由于课程时间、设施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班级授课无法给予教育对象靶向性的指导。而且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青少年将外在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的情感与动力,以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共性引导与个性内化的矛盾与冲突,是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复杂性的主要表现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和教养方式等因素会对青少年成长及理想信念的形成产生关键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深度发展,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青少年的认知,各种文化渗透逐级加深,青少年需要从中 “取精华、弃糟粕”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艰巨的挑战。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与价值判断的片面性,是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复杂性特质的又一个重要表现。

三、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

(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为他们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是个体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意指青少年坚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能够理解物质世界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明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根本观点。正确的人生观,意指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热爱生命,以自信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主观片面、偏激浮躁等非理性心理;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等。价值观是人们对一切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意指青少年树立集体利益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人生观的基础和前提;正确人生观又是正确价值观的出发点,且两者相互促进。

政治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对国家、社会和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建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一方面,政治理想信念能够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并能够把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政治理想信念促使青少年通过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增强 “四个自信” ,从而抛弃 “文化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和 “民族虚无主义” 等错误意识。道德和生活层面的理想信念教育,指引青少年形成对事物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总的看法,避免陷入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漩涡之中,摆脱腐朽、落后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想信念在基本属性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均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它的形成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历史使命。从宏观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从微观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做到诚信待人、尊重他人,反对不讲原则、不论是非、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的人际关系;指引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择业和就业心态,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坚守职业道德,能够立足于自己的岗位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处理好协作与竞争的关系。因此,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对青少年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助力中国梦的深度实现

2012 年11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向全世界提出 “中国梦”[11]。这是国家和民族的梦,也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国家、民族和个人在这个伟大的实践中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个人的梦想在目标指向上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相承接。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不懈奋斗来实现。青少年既是个人梦想的主体,也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作为社会中最朝气蓬勃的群体,青少年应在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立足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提升科学素养和道德修养,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同时,中国梦可以进一步成就青少年。中国梦的机遇也是青少年发展的机遇,它为每个青少年提供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机会与可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国家的强大与繁荣,是个人得以全面发展、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与保障。青少年只有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将小我融于大我,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获得社会归属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高度看,政治理想信念教育对青少年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提出意识形态的规约,激励他们保持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斗志,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精神支撑和方向引领。中国梦是立足于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引导青少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党和国家共同朝着伟大复兴这个目标砥砺前行。从个体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角度来说,道德和生活层面的理想信念教育对青少年的理想追求、目标制定和价值实现给予相对具体的指导,鼓励他们树立利他精神和大局观念,为中国梦的实现积蓄力量。中国梦立足于实现个人幸福,进而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在追求个人梦想的过程中,教导青少年认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价值取向,同党和国家一起为达成中国梦这个共同期盼而不懈拼搏。

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是个人实现社会价值、获得幸福感和养成良好德性的必由之路。在实现中国梦这个伟大的实践中,青少年经过挫折与成功的淬炼和考验,造就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豁达的人生态度,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价值导向,引导青少年将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全过程,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培养其勇于实现梦想的行动意识和行之有效的实践能力,激励青少年用行动担当起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在这个伟大实践中书写青春的光辉篇章。

(三)促进个体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责任感是一种积极的、相对稳定的情感素质,是个体产生责任行为的内在动力。有学者从青少年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人际关系的主体和社会的主体三个角色身份的角度出发,将责任感分为自我责任感、人际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12]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真实情境创设、真切情感传递与激发的过程,主要从政治、道德和生活三个层面分别给予青少年不同的价值指引,以促使其形成相应的责任感。

政治理想信念教育助推青少年明确政治立场,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方向,进而形成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道德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是引导青少年恰当处理自己与同事、集体的关系,产生对他人负责的人际责任感。生活理想信念教育旨在帮助青少年对自我及未来发展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够恪尽职守、约束己行,生发对自己负责的自我责任感。从价值取向和形成机制的角度来看,三者既彼此独立又相互统一。自我责任感、人际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后者相较于前两者是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统领和支配着前两者。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又有利于巩固和提升自我责任感和人际责任感。从人的属性角度分析,任何个体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没有人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形成正确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要懂得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理想可以激励青少年矢志奋斗,为实现个人事业顽强拼搏。但人生理想不能只停留在实现个人追求这个 “小格局” 上,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团结奋进的集体之中,融入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之中,才是人生应有的 “大格局” ,也是个体拥有崇高社会责任感与实现应有价值的重要体现。

四、结语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精神之魂。为了防止新时代的青少年患 “软骨病” “失魂症” ,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新时代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因此,要引导青少年坚定理论信仰,坚守原则底线,增强实践决心,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时代新人和最美奋斗者。

猜你喜欢

责任感理想信念价值观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我的价值观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