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精神对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论析
2022-04-07耿百峰
耿百峰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1]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 年5 月,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2]。大力弘扬丝路精神,能够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理念引领、树立全球思维、增强交流动力、创造崭新目标。
一、和平合作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理念引领
和平合作是丝路精神的重要价值理念,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和平合作就是通过坦诚对话、深入交流进行平等沟通,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和争端,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各领域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和平合作精神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理念引领。
自1991 年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加强各领域的合作,形成了以东盟伙伴关系为载体,以东盟为中心地位的区域合作平台。在2021 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 周年峰会上,双方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双方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习近平以“家园”为喻,就未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提出共建和平家园、安宁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友好家园的五点建议,为中国与东盟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合作指明了新方向。
中国和东盟具有众多相似的合作理念,为双方开展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引领。自2010 年1 月1 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全面启动以来,双方经贸关系呈现跨越式发展,自贸区以产能合作和区域互联互通为重点,总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经验,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指出,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 年愿景》下,中方愿同东盟一道,为促进地区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东盟都反对以邻为壑,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合作局面。2021 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该倡议完全符合东盟的实际需求,无疑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全球发展倡议与《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在区域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等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让东盟更加愿意与中国深化合作。对于中国来说,全球发展倡议让中国和东盟的合作范围超过经济领域。2020 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和东盟国家守望相助,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东盟国家积极捐款捐物。东盟国家出现疫情反弹时,中国积极向东盟国家提供抗疫物资和疫苗。中国和东盟还加大疫苗技术转让和研发合作,共同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1]。2022 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共建“五大家园”开局良好。在未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需求十分强烈,数字经济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数字“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国家的数字发展战略相对接,双方已完成制定《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1—2025)》,这将为复苏经济带来重要帮助。基于双方携手抗疫的成功实践以及对维护地区和平合作、繁荣发展的共同诉求,中国与东盟的各领域合作会进一步加强。
以和平促进合作、以合作推动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中国—东盟树立了和平合作的典范,已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和平创造和谐,合作升华友谊。秉承和平合作精神,中国与东盟的和平合作惠及各方,已成为推动双方关系迈上新台阶的引擎。中国始终重视东盟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2022 年4 月,习近平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为弥补全球和平赤字、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和东盟双方始终珍视本地区和平稳定,坚持奉行睦邻友好政策,妥善管控分歧,共同应对各类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当前,东亚合作受到大国战略博弈的影响,少数域外国家蓄意破坏东亚和平合作进程。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与东盟安全合作稳步前行。“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积极推进,《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全面落实,海上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军事安全交流持续,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去全球化和地缘政治博弈浪潮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和平合作、“伴邻共荣”的发展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二、开放包容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树立全球思维
开放包容是丝路精神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开放包容强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文化习俗、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等方面的不同选择,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实现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树立全球思维。
历史上中国和东盟国家曾遭受殖民侵略,因而双方希望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自主选择政治制度,自主选择参与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路径。东盟推出了《东盟印太展望》,突出强调开放包容、对话合作,这与中国倡导的地区秩序具有共识。中国积极“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1]。中国明确表示支持《东盟印太展望》,强调这是东盟独立自主的倡议,要积极推动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提出的“印太展望”对接合作。
开放包容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潮流,只有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才能解决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生效体现了地区国家追求区域合作、维护多边体制的开放精神。中国始终是多边主义的坚定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以促进周边和平稳定发展为己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定维护本地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中国和东盟合作树立了开放的区域主义典范。“开放的区域主义”不是一个新概念。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趋缓,亚太地区逐渐将主要精力转移到经济发展。地区国家倡导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宗旨原则的开放的区域主义,并就此达成共识。此后,开放的区域主义经历了30 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国始终以开放的心态,坚持并践行自主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各国的多样性,以平等协商推进区域和次区域合作。在中国和东盟共同努力下,本地区逐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架构。东盟的中心地位是推进东亚合作的首要保障,东盟在不断演进的区域架构下继续发挥中心作用,已形成相互尊重、协商一致、不干涉内政、通过对话处理分歧等“东盟方式”。
近年来,开放的区域主义遭到严重扭曲,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地区国家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以单边制裁、极限施压为特征,排斥特定国家,针对特定一方的伪区域合作甚嚣尘上,以意识形态划线拉帮结派的行径层出不穷,和而不同的“亚洲方式”遭到威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相互尊重各自的主权,一直承认和肯定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坚定支持东盟当好区域合作的“驾驶员”,期待东盟能在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时偕行天地宽。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与时代同行。中国不断地从亚洲的文明和实践中汲取经验智慧,同东盟各国一道,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同价值理念,坚定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同时不断为开放的区域主义注入新动力,赋予新的内涵。中国支持以亚洲方式解决矛盾分歧、奉行开放发展战略、弘扬亚洲价值观。“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1]。尽管如此,中国和东盟在全球和地区合作上的共识不断增多。中国和东盟都希望通过深入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逆全球化潮流,填补全球治理中出现的“合作赤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和东盟各国一道,将在开放包容中携手共同擘画地区合作与繁荣发展的美好蓝图。
三、互学互鉴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增强交流动力
互学互鉴是丝路精神的根本要求,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互学互鉴强调在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2]互学互鉴为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增强交流动力。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各个国家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各自秉承着不同的价值观与历史文化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发展,不同文明间交流与碰撞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冷战结束后,种族问题、宗教问题等层出不穷,如何看待文化的差异性?对此,亨廷顿以“文明冲突论”给出了悲观的视角。但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也让我们认识到,“决定国家对外行为的动力,除了领土、财富等物质因素之外,还有精神因素”[3]。
2015 年9 月28 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4]中国和东盟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内容丰富,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广泛性等特点。中国自古以来便具有“兼收并蓄”的交流理念,既讲求多姿多彩、各美其美,又注重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为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一种文明交流的“推动力”。
交流是文明的起源,人类的进步从未离开过文明的交流互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极为重视世界文明交流,在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进步作出了高屋建瓴的论述,强调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5]。习近平的这一精辟论断意境深远,凸显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大国尊重与包容各国不同文明的宽广胸襟。
中华文化在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中,中国的丝绸、瓷器以及其他发明创造等通过海道或者陆路传播到东盟国家。同时,中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汲取东盟各国文化中的精华和长处。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以来,双方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成为东南亚国家和中国之间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华人移居东南亚历史悠久,从明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大量华人下南洋遍布东盟各国,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发展、包容共生。东盟国家出现的一些服务“一带一路”的华人组织,推动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一些华人社团在传统节日里举行唱戏、舞狮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吸引了众多的当地族群前来观赏,甚至参与其中,为华人和当地族群建立融洽、友好的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
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交流传播的通道。宗教文化的交流互动在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人文交流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综观今天的东盟各国,佛教、伊斯兰教等都在该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和传播。不少国家的僧人,包括中国的僧人取道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交流,促进了佛教在众多国家,包括在中国和东盟地区的传播。在泰国,佛教盛行,因而在这里从事佛教修行的中国移民人数颇多,他们不仅参加各种佛事活动,而且参与各种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同样,海上丝绸之路在伊斯兰教东传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印度尼西亚等国组织展演活动,中国伊斯兰教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也积极开展了对外交流活动。
教育交流周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特色品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建立15 年来,以丰富生动的实践践行了“平等互信、开放创新、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交流周精神。据马来西亚《婆罗洲邮报》报道,自2020 年4 月汉语被列为全球通用语言后,东南亚各国再次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亚洲基金会调查显示,53%的马来西亚受访者认为中文是孩子们最应该学习的外语,预计到2025 年马来西亚使用汉语的人数将达到使用英语者的3 倍。
随着世界文明多极化发展,在文明交流中互学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2019 年5 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6]文明交流植根于文明自身所具有的向外扩散的内在要求,也离不开不同文明之间所具有的外在的差异性,任何秉持狭隘的文化中心主义必然被历史所抛弃。中国与东盟国家一衣带水,在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本就相近,这些为双方在互学互鉴中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奠定了历史和人文基础。因此,在文明交流中互学互鉴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推动力。
四、互利共赢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创造崭新目标
互利共赢是丝路精神的重要目标,是加强国际合作的正道。互利共赢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以相互尊重与公平正义为基础,通过互惠合作,共同谋划,进而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相较于“你输我赢、你失我得”的零和博弈思维,互利共赢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创造崭新目标。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 多年来,始终重视与东盟的互利合作,是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国以及第一个同东盟建立自贸区的主要经济体。从全面对话伙伴到面向21 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再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以及如今的全面战略伙伴,中国和东盟已经发展成为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为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与东盟休戚与共,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互利共赢不断为中国和东盟关系发展释放红利。当前,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贸易额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益融合度日益加深。有学者认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应该从利益共同体切入,双方的利益关联度越深,合作基础就越稳固。作为中国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泰中罗勇工业园既是双方合作共赢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中国—东盟合作全面深入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沿海地区多年来的开放发展,广西、云南的快速进步,与中国—东盟的合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区域性利益契合带来的正向效应。
中国与东盟的互利共赢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中国与东盟已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生效实施,为中国与东盟的跨境产业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释放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潜力。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1 至7 月,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5 449 亿美元,同比增长13.1%;截至2022 年7 月底,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 400 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在互利共赢中合作发展已进入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中老铁路开通7 个月累计发送旅客突破400 万人次,发货量突破500 万吨[7]。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以及比较优势方面呈现积极变化,双方经济互补性显著增强。中国正加速从“世界工厂”向“智造大国”“世界市场”迈进,产能输出、技术合作的需求正好对接东盟国家在资源和人力成本方面的优势。中国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也为东盟国家热带水果、橡胶等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深化中国与东盟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为双边关系持续深入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从2020 年首次采用“云上东博会+实体展”,到2022 年首次设立东盟和RCEP 精品展,东博会在助推双边经贸合作中取得累累硕果,生动阐释了“10+1>11”的巨大效应。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入3.0 时代,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推动双方在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中实现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总之,丝路精神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共有的理念追求,作为在彼此交往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对促进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大力弘扬丝路精神,应坚持和平对话,秉持开放思维,尊重道路选择,促进文明互鉴,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