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政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2-04-07虞志坚刘瑾芫

廉政文化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政德创新性创造性

虞志坚,刘瑾芫

(南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政德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多次精辟的论述。2014 年2月,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164。这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政德文化的基本态度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要求,根据时代发展,对传统政德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赋予其现代表现形式和全新时代内涵,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对传统政德文化的内涵加以充实、发展、完善,增强它的感召力与影响力。探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政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当今进一步创新政德文化、深化政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大德主要指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公德主要指宗旨意识、务实精神,私德主要指品行操守、道德修养,三者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3],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政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成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政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以理想信念为追求,纯党性、亮旗帜,把握方向——明大德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大德关乎理想信念的政治方向,关乎大是大非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2]这表明大德在政德中居于首要位置,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政德的内在属性。

明大德要求党员干部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滑坡、缺失或丧失开始。我们党能否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要看党员个体和全党整体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天然地蕴含了一心为民的大德。锤炼坚强党性,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他们的终生课题。铸牢理想信念和锤炼坚强党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明大德的基本要求。

明大德要求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大是大非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是大非主要涉及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道路、政治原则等方面。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明大德的基本判断依据。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立场,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为党分忧,为民造福。

(二)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祛私心、崇法纪,稳固根本——守公德

公德即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2]这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具体表现,是新时代守公德的基本要领。

守公德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和实现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丝毫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与不懈追求。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守公德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大公无私。我们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追求的崇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大公无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祛私心、崇法纪是做到大公无私的根本。[3]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加强党性修养,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大公无私的思想观念。

(三)以自我革命为方式,勤修身、正家风,夯实基础——严私德

私德是党员干部个体的品行与操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2]这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严私德的重要遵循。

严私德要求党员干部戒贪止欲、克己奉公。贪腐者短视,奉公者远瞩;贪腐者反噬其身,奉公者声名远播。戒贪止欲、克己奉公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净化、自我提高,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真正懂得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自觉地关住贪欲之门,主动地开启奉公之路。

严私德要求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家风是党风政风乃至社风民风的风向标,家风优,则党风政风清正、社风民风淳和。党员干部的优良家风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代代传承的基本载体,更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立好家规、管好家人,处处警觉家人思想上腐败的“小苗头”,及时纠正他们行为上的“小病灶”,勇于自我革命,自觉进行家风建设。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政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我国传统政德文化,包括德治主张、民本思想、治吏观念、修身理念等,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时代实践的新发展新要求,使传统政德文化绽放出新的光彩。

(一)把“外儒内法”下“为政以德”的传统政德理念转化为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的新时代政德观,实现立言与立行的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政德智慧。儒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主张,倡导君臣和谐,成为传统政德文化的基础。“为政以德”的传统政德理念认为,治国必须做到赏罚分明,刑罚只是一种威慑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应制礼以止刑,所以要以德治为主,合理运用刑罚。但是,放眼整个中国历史,没有人能做到纯粹的“以德治国”。古代统治者一般奉行“外儒内法”,即用儒家的仁爱道德来装点门面,暗地里却采用法家手段来治理国家,如明太祖朱元璋就崇尚“以重典治乱世”。“外儒内法”下“为政以德”的传统政德理念,是古代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对后世影响深远。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为政以德”的精髓,创造性地提出了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的新时代政德观。一是吸纳“为政以德”的“制礼止刑”底蕴,阐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4]117,“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4]134。这表明,新时代政德观中法治与德治是相得益彰的关系,即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发挥政德教化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作用,彰显德治对法治的文化支撑。二是扬弃“外儒内法”的实现方式,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4]134。只有“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133。这表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政德观的必然要求。三是超越“为政以德”的“身正令行”示范效应,提出要发挥领导干部在政德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发挥领导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4]135。实际上,领导干部在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方面的以身作则既“是新时代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利器”[5],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只要领导干部用实际行动引领全社会崇德向善、遵纪守法,努力成为政德建设的楷模,新时代的政德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就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外儒内法”下“为政以德”的传统政德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的新时代政德观。新时代政德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宣传真理,靠真理的力量去说服人,进而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还要求他们始终践行真理,用人格的力量感召人,进而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新时代政德观实现了立言与立行的统一。

(二)把“以民为本”的传统政德理念转化为“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代政德观,实现做人与做官的统一

传统政德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根深蒂固。《尚书·五子之歌》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明确记载。《论语·尧曰》记载:“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6]342孔子强调国家治理要以民为重,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民本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只有重视人民才是“王道”。道家也曾主张“以百姓心为心”。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政德文化,如西汉的贾谊在总结秦亡教训时强调“民为国本”;东汉的王充提出“知政失者在草野”;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把“君舟民水”的古训作为信条;明代的张居正主张“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7]456等等。明清之际,黄宗羲认为只有“万民”才是国家的价值主体,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在近代,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康有为提倡“以民情验天心”,孙中山则认识到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以民为本”的传统政德理念不断发展并积极与现实政治互动,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传统政德文化的民本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代政德观。一是批判地继承传统政德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提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政德的根本价值取向,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德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二是扬弃传统政德文化中“治政之要在于安民”的理念,提出党员干部政德的判断标准之一——勤政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1]413这要求党员干部把“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作为自己“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和“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是超越了传统政德文化中基于民本思想的廉政意识,提出了党员干部政德的又一衡量标准——清正廉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1]413新时代政德观把清正廉洁作为党员干部洁身自好的重要标准,对于他们始终做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以民为本”的传统政德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代政德观。新时代政德观在创造性转化“以民为本”的传统政德理念的基础上,要求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谦虚地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高度警惕一切诱惑与腐蚀,始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始终做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这个角度看,新时代政德观实现了做人与做官的统一。

(三)把从严治吏的传统政德失范预防理念转化为管党治党的新时代政德观,实现学习与改造的统一

传统政德文化中的从严治吏观念源远流长。战国时期,商鞅主张统一刑法的适用标准,最早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即在刑法适用上实行贵贱平等。汉武帝针对高官及宗室贵族的不廉行为,亲订《六条问事》,明确规定了刺史的监察职责。唐太宗非常重视宗室子弟廉洁作风的培养。朱元璋亲自编写出的反贪纲领——《大诰》,阐述了他惩贪的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清初的唐甄强调:“夫刑自贵始,自宠始,自近始,刑乃威,威则民畏。”[8]331王夫之认为贪官污吏不除,犹如“养百万虎狼于民间”。虽然古代从严治吏的传统政德失范预防理念只是为少数人服务,但历史证明,真正做到刑罚不分贵贱的时期,往往政治相对清明。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从严治吏的传统政德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管党治党的新时代政德观。一是批判地继承从严治吏这一传统政德理念中“忠、孝、廉、勤、善、正”的政绩观,提出要树立管党治党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9]。这为各级党组织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了科学方法。二是超越以严刑峻法威慑为主的传统政德失范预防方法,提出以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开好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为主的新时代政德修养提升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1]403。他号召全体党员干部都生成加强学习的紧迫感,以提升自己的政德修养。他还指出,“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教育的熔炉”[10],“党性是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11]87。这表明,新时代民主生活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党性锻炼、提升政德修养。三是超越传统政德文化中从严治吏的历史周期率,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新时代政德修养提升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常抓不懈。”[12]73他还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牢树立、始终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这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构建政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从严治吏的传统政德失范预防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管党治党的新时代政德观。新时代政德观在创造性转化从严治吏的传统政德失范预防理念的基础上,要求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习党的科学理论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把学习的成效转化成搞好工作的措施办法;经常性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严格以“三严三实”为标准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超越,不断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本领。从这个角度看,新时代政德观实现了学习与改造的统一。

(四)把“内圣外王”的传统政德理念转化为建章立制的新时代政德观,实现教化与约束的统一

传统政德文化中的“内圣外王”理念主张个人通过心性修养培养圣人才德,倡导最高统治者通过以德治国构建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内圣外王”理念在中国历史上风行了2000 多年。虽然孔子没有直接提出“内圣外王”,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主要来源于他的“仁学”。孟子从“心性论”“民贵君轻”等方面建构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论框架。庄子最先提出“内圣外王”之道。《庄子·天下篇》站在道家的立场上阐述了“内圣外王”之道,貌似糅合了儒、法、道三家,其实不然。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王朝立法的依据,为儒法两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合流提供了最早的样本。韩愈提出了道统说,既重视儒家修养的“内圣”之道,也重视以德治国的“外王”之论。先秦至汉唐所塑造的圣人没有情感的变化,宋代程颐把圣人的喜怒哀乐看作自然而然的事情。这种内圣之学与理学密切相关,需要相当高的道德觉悟。明清之际,一些启蒙思想家开始批判腐朽的儒家思想,反思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到了近代,“中体西用”成为“内圣外王”的典范。纵观传统政德文化中“内圣外王”理念的历史演变,“内圣”和“外王”从提升政德水平出发,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力图构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内圣外王”的传统政德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章立制的新时代政德观。一是批判地继承“外王”里面立法惩贪的理念,把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作风问题要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13],“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9]。这是从制度建设层面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德建设保驾护航。二是扬弃“外王”中监察官吏的理念,提出要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心,就是要强化对公权力的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严肃的责任追究机制”[14]。这标志着政德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进入新阶段。三是超越“内圣”与“外王”的沟通融合,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全党必须强化制度意识,“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落实落地”[1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的提出,对于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提升政德、从制度上规范政德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圣外王”的传统政德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建章立制的新时代政德观。新时代政德观在创造性转化从严治吏的传统政德失范预防理念的基础上,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警示教育,让他们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真正遵规守矩、敬法畏纪;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加强自我约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能力,不断增强专业能力,强化法纪思维特别是程序意识,在严于律己、遵纪守法、接受监督上作表率;通过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从这个角度看,新时代政德观实现了教化与约束的统一。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16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政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政德文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德观的新发展。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传统政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164“善于继承”就是要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结合中国共产党人政德建设实践,对传统政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掘传统政德文化的现实价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政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进一步创新政德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一)创新政德文化,要坚持党的领导

政德文化体现着统治阶级道德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政德文化是党和人民意志的必然体现。政德文化的创新,就是要通过组织、方法和制度等方面创新,将人民的期待与党的宗旨升华为新时代的政德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在谋划如何强化党内监督,更有效地发挥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牢牢地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这一背景下,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汲取传统政德文化智慧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政德建设的实践与政德文化的创新相贯通的重大创造性制度安排。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党所主张的监察组织创新、监察制度创新和监察方法创新带来了人民所期待的政德文化创新。

新时代政德文化的创新,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政德建设的实践中生成先进的制度文化与组织文化,实现对社会道德发展的引导。一方面,政德文化是发展的价值体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认识、掌握和运用政德文化演变规律和政德体系建设规律,形成党员干部秉公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的道德引导与纪律约束;另一方面,只有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生动的政德建设实践,才能不断形成社会共有的道德习惯,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思想整合,持续推动创新性政德文化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16]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创新政德文化的价值旨归。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产党人坚持自我革命的精神,把约束权力、监督权力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破解自我监督难题的实践中,创新了政德文化。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创新政德文化的初心。

(二)创新政德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追求真理、把握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7]马克思主义也是保持传统政德文化现代性转换正确方向的鲜明旗帜和指向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激发传统政德文化生机与活力、实现传统政德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前提。传统政德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因其相异而互补,因其相通而契合。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政德文化过程中“守”与“变”的关系。这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秉承科学的态度,坚持问题导向,发掘传统政德文化中具有现代意义的精髓,立足于新的时代实践对传统政德文化作出合乎实际合乎逻辑的新阐释,“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161,推动传统政德文化现代性转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有效融通。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政德文化的基本经验总结。

新时代政德文化深深地打下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烙印,具有鲜明的道德意向和强烈的行为示范效应。对传统政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权力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避免出现价值观导向的扭曲和权力运用的畸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把制度建设作为政德建设的先导,通过善的价值追求和严的纪法约束,在强调他律的同时更加突出自律,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政德文化的全过程融入政德建设实践的各个环节,强化权力监督。与此同时,突出“关键少数”,强化领导干部在政德建设实践中的表率作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时代看作出卷人,自己率先垂范作答卷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政德建设的实践中对传统政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大增强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

(三)创新政德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加热烈,需求更加多层次化、多样化。党员干部在政德建设实践中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带领人民不断创造幸福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制定了一整套有力措施,形成党内外监督合力,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与监督。2018 年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标志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德建设实践的制度化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德建设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政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政德文化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创新要从现实生活中的人出发,围绕现实的个人展开。我们党始终把源于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作为政德文化创新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包括政德建设在内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传统政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然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18]。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政德文化创新本能地具有反对以权谋私、排斥党内利益集团的价值意向,也由此具有抵制政德失范的实践要求。这一切,都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新时代政德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四)创新政德文化,要以新时代政德建设实践为语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把政德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提升党员干部政德水平的过程中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2016 年10 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了“既重政绩又重政德”的党员干部考察原则。2019 年1 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持之以恒锤炼政德”。通过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党的政德教育,党的政德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新时代政德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相继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领导干部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政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要求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强化党性锻炼,筑牢政德防线,为领导干部修身从政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化全体党员干部党内教育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推动党内政德教育从集中性向经常性转变的重要举措,要求解决党员干部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新时代政德建设找准了切入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党保持永远年轻的重要法宝,就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升政德修养水平,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追求“学史崇德”的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始终把政德建设贯穿于自己廉洁修身齐家全过程。这些主题教育活动明确了加强政德修养的基本准则,为新时代领导干部指明了政德提升之道,划定了清正廉洁的纪律红线,与新时代政德建设的要求高度契合,为新时代政德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动力。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16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政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政德建设实践的持续推进既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只有实现传统政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修身立德提供行为规范,才能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植根于厚重的政德文化土壤之中。只有全体党员干部笃信并躬行先进的政德文化,才能在不断丰富中国故事内涵的基础上,增强中国话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进而发出越来越响亮的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政德创新性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新时代习近平政德观的践行路径探析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习近平政德观探析
寓言
——刘政德雕塑艺术展作品选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