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药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
2022-04-07花闻钊欧绍淑
花闻钊 欧绍淑
(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广东 湛江 524037)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其教育理念有别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和普通大学的学术型教育,趋向于应用。因此,有学者在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旨在号召教师重视其专业理论与岗位实践能力的提升。自该概念在我国被官方首次提出后,由于缺乏官方对概念的详细解释和对实施过程的权威指引,国内学者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总结文献,主要有三大主流的解读方式:一是“双证书”的解读,即职业学校的教师需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书;二是“双素质(或双能力)”的解读,即职业学校的教师需同时具备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双结构”的解读,即从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结构的角度来看,教师队伍应由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理论型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或全职的技能型教师组成。无论哪一种解读方法,都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吻合,因此,“双师型”教师既是一个概念,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风向标,是职业教育理念下的必然产物。由于地区办学条件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者们在“双师型”教师建设研究过程中得出了特点各异的经验,也发现了很多“双师型”教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在总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要求和存在问题等多方面的基础上,结合药学学科的特点,进行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索,希望能为“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研究提供参考[1,2]。
1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自我提升的需要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需要。目前职业学校招聘的教师大多数是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比如药学教师主要毕业于医药院校,这种类型的教师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会表现出以下不足:第一,由于在大学时受到的是学术型教育,在教学上会继续沿用学术型的教学模式,很难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转变,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第二,缺乏相应的企业实践经验,实践指导能力薄弱,导致实践教学不能与行业的岗位需求接轨;第三,大多数专业课教师都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缺乏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因此,为适应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1.2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医药行业快速发展,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经营等各个领域中的技术与理念也日新月异。因此,要培养更多能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重视药学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校的实践教学与相关行业及岗位接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既响应了国家政策,符合职业教育“五个对接”,又能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职业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2 “双师型”教师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
首先,认定标准不统一。《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提到,同时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但在具体执行时,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来衡量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在这个问题上,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有很多不同的标准,比如某些学校对持有双证(即教师资格证和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的教师即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也有某些学校在认定时除了要求教师持有双证,还对教师的职称和企业实践经历做了规定。其次,评价标准不统一。经过认定后的“双师型”教师,如何对其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是否需要分层级管理,进行逐级培养和认定?由于执行标准不统一,导致很多人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十分模糊,究其原因是各地方办学条件和专业类型不同,官方很难制定统一的执行标准[3]。
2.2 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导致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由于近几年国家实行中职免学费政策,中职学校的生源数量剧增,而由于经费紧张,教师队伍扩充缓慢,导致师生比偏低,繁重的教学任务影响了教师自我提升的热情和质量;第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仍然使用与普通高校类似的制度,将论文、课题以及各项比赛获奖作为硬性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但未体现出对教师岗位能力提升的要求,导致教师缺少到企业实践的动力;第三,部分教师未能从思想上意识到“双师型”培养的重要意义,导致“自我成长”意识缺失,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安于现状,参加各类培训只是流于形式。
2.3 企业对教师到岗位实践的热情不高
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是提升其岗位能力的重要举措。但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的工作讲求经济效益,教师到岗位实践与学生顶岗实习的性质完全不同,顶岗实习的学生虽然工作能力不高,但经培训后能成为企业的新生力量、后备军;教师的工作能力虽然比学生强,但岗位技术水平有限,且工作时间短,难以给企业创造实质性的价值,相反地,还可能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或者某些岗位的工作内容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又或者某些岗位对工作的环境要求较高,不接受参观学习,以上原因导致企业对教师到岗位实践的热情不高,很多情况下接受教师到岗位实践只是出于“人情”。这一点成为制约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2.4 学校缺乏长效的“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
由于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经费有限、合作企业的配合情况不理想等,很多学校在落实“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盲目性,缺少科学、系统的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无法得到保障[4]。
3 药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践成果
3.1 拟定药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为规范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教职工进修培训暂行规定》《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关于骨干教师条件与评选办法的规定》《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关于新教师培养管理的暂行规定》《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新教师实行导师制结对培养方案》《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暂行办法》《湛江卫生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各方面需求和以上管理制度,以及《广东省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粤教师〔2021〕1号)的文件精神,在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药学“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药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大体思路如下。
3.1.1 认定机制
从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药剂专业的办学条件出发,制定“双师型”教师校本认定机制。认定的基本条件为:①取得教师资格证书;②取得专业领域内的职业证书,如执业药师证或卫生系统职称药师;③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5年内在专业领域的企业实践时间累计6个月以上[4,5]。
3.1.2 激励机制
利用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具体措施包括:①在进修学习、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优先向“双师型”教师倾斜;②重视“双师型”教师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让“双师型”教师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校级管理事务;③将教师在岗位实践中的经历和成果作为绩效考核指标,促进教师主动提升职业素养。
3.1.3 评价机制
根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包括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师师德三大部分,对各部分内容再进行细化,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层级管理、逐级培养。理论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参考职称评定的要求,如承担公开课、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开展课题研究、参编教材、发表论文等;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包含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专业技术证书通过情况等;教师师德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学校上级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3.1.4 理论教学水平提升路径
“双师型”教师理论教学水平的提升路径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听课、承担公开课、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药学职业资格考试,参加课堂教学能力、信息化应用技术、教师素养等方面的培训。
3.1.5 实践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引进来,走出去”是实现“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最有效途径。“引进来”,即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某专业课的专兼职教师,或让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参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训指导等教学活动。“走出去”,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到专业相关企业进行岗位实践。
3.2 校企合作建设教师实践基地
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先后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湛江春天100药业有限公司、广州仁参医药有限公司等多家医药卫生企业签订长期“校外实践基地”协议,为药剂和中药专业师生提供完成临床教学任务的实践基地。创新和完善办学模式改革,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集团化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与广东大参林、湛江春天100、肇庆邦健等连锁药店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合作协议。
3.3 校企合作推进课程建设
构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融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在企业人员的参与下,学校药剂专业完善了多门核心课程的授课计划、课程标准、技能标准、课件、微课视频、校本实训活页教材等。例如,教材《临床合理用药》由本课题组的教师担任主编,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的临床医生和药师联合编写,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供各学校的药剂、中药、护理等专业的学生使用;校本教材《药物分析仪器使用教程》由本课题组教师联合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广东恒诚制药有限公司药品质量检验岗位的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供学校的药剂、食品药品检验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依据岗位技能标准,与企业共同研究编写了多本实训指导,如《中药鉴定学实训指导》《药物分析实训指导》《药物化学实训指导》《药物制剂学实训指导》《药事管理实训指导》《药品市场营销学实训指导》,通过校企联合开发实训课程,实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3.4 专业教师顶岗实习并撰写典型案例
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工作场所、必要的办公用品,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实践教师进行必要的实践指导,由学校给指导人员相应的报酬。专业教师通过到企业参与实际工作,学习行业发展、企业运营、岗位需求、操作标准,增强了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丰富了教学案例。同时,还要求教师每次到企业实践时,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岗位操作标准和技能要点撰写1~2个岗位实践的典型案例,并将典型案例在学科组内交流共享。例如,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临床药学部实践的教师撰写了“心律失常临床用药”和“糖尿病临床用药”的典型案例,到湛江市赤坎区中医院内科实践的教师撰写了“高血压病临床用药”和“上消化道疾病临床用药”的典型案例,到湛江市参芝林大药房实践的教师撰写了“药店药品陈列”和“药店中药饮片经营与管理”的典型案例。
3.5 制订学生实习指导方案
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除了学习和撰写典型案例外,还承担了企业实习生的管理与指导工作,结合岗位能力需求和操作标准,与企业共同制订了《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实习指导方案》《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实习指导方案》。
3.6 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是提升教师个人和学科组成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青年教师。因为参赛教师需要在赛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需提前查阅大量的资料,观摩学习,写教案,制作课件、教学视频,集体备课,听取不同教师的意见,对教学内容反复思考、演练和不断改进。近几年,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药剂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获得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2名、省级说课比赛一等奖2名、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团体赛二等奖2名、市级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名、省级微课比赛一等奖1名。
3.7 信息化2.0背景下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被评为湛江市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学校,以此为契机,药剂专业教师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训。具体做法是:以“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理学”“分析化学”三门课程的典型课例为切入点,对典型课例中的配套教材、数字化资源、网络学习空间、课堂实录、教学设计等内容进行任务分解,以成果为导向,强化教师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创新融合的实践,由研修团队的每位教师负责完成不同的内容;科学安排信息化教学培训,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小组学习交流,将年龄段不同、信息化能力不同的教师进行分组,针对性地加强培训教师对PowerPoint、Photoshop、ChemDraw、Camtasia等软件和中国大学慕课、智慧职教、学习通、考试酷、问卷星等平台的使用。
4 结语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在多方学者的实践研究下,一些职业院校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多方面开展工作的思路也逐渐清晰。中职药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继续开拓研究思路,不断进取,为提升中职药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