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研究与探讨

2022-04-07汪水前陈文祥卢顺发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2期
关键词:目标值研判水土保持

汪水前,陈文祥,卢顺发

(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福建 福州 350003)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状况是反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为量化确定新时代的水土保持目标,推进新阶段全国水土保持工作,2019年10月水利部首次提出“水土保持率”的概念,并初步确定了全国、8个水土保持一级区、31个省份的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阈值)[1]。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开展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复核工作的通知》(水保规划便字〔2021〕1号),为科学确定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为新时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依据,福建省组织开展了全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复核工作。本研究基于水利重大科技问题“新时代水土保持目标与对策研究”成果,结合福建省实际,参照《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方法指南》,开展福建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阈值)研究,分析了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阈值)成果,以期为全省新时期水土保持管理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区域概况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土地总面积122 870 km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3%,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区,闽东南属南亚热带区。受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影响,福建省生态环境存在先天的脆弱性,土层薄,土壤抗蚀能力差,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加之台风暴雨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危害的产生,同时风化剧烈,水土流失具有潜在不稳定性。

根据2020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福建省水土流失面积为9 240.15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52%。按侵蚀强度分,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为7 275.01、1 358.35、427.85、133.09、45.85 km2,占比分别为78.73%、14.70%、4.63%、1.44%、0.50%。水土流失强度以轻、中度为主,空间上呈块状不连续分布,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呈下降的趋势,但局部内陆丘陵山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类来看,主要是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

2 技术路线

2.1 数据收集

收集福建省2000、2011、2015、2018、2019、2020年的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数据,同期的土地利用、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社会经济状况等基础数据,以及2016—2020年全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相关数据。

2.2 技术方法

以2020年度福建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为基础,对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海拔地形和植被覆盖四大类基础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充分考虑不同下垫面条件的径流小区资料、人口数量、土壤类型、地质地貌类型、国土空间规划、水土保持措施、社会发展等其他地理或统计数据,逐片确定现存水土流失面积(A)(以2020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为基准)中不需要治理的面积(B)、应当治理面积(C);根据长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研判应当治理面积中可以完全治理面积(C1)和不可完全治理面积(C2),最终确定水土流失面积上限(X),计算出2050年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Z)。福建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研判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福建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研判技术路线(其中Y为全省土地面积。)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需要治理面积

将区域内对生产、生活、生态无不利影响或影响较小,无需进行专门治理且难以自然恢复消除的水土流失面积确定为不需要治理面积[2]。主要包括分布在沿海的集中连片裸岩地块和高海拔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根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水土流失情况(2000、2011、2015、2018、2019年)等资料确定研判依据(表1),结合土地利用和DEM等数据,综合分析划定上述区域,并叠加2020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获取不需要治理面积为224.34 km2,其中集中连片裸岩地块的水土流失面积2.58 km2、高海拔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221.76 km2。

表1 不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及其研判依据

3.2 应当治理面积

将区域内对生产、生活、生态存在不利影响,需要实施针对性预防、治理措施的水土流失面积确定为应当治理面积,其面积为现状水土流失面积扣除不需要治理面积,即9 015.81 km2。应当治理面积中,一部分是受自然、经济、技术水平等限制,治理后不能将土壤侵蚀强度完全控制在轻度以下的不可完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另外一部分是通过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综合防治,治理后土壤侵蚀强度能控制到轻度以下的可完全治理面积。

3.2.1 不可完全治理面积

不可完全治理面积主要包括坡度小于5°的水土流失面积;以废弃采矿用地、沙地为代表的水土流失面积;25°以上的陡坡裸地水土流失面积;25°以上的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25°以上、覆盖度75%以下,以及覆盖度大于75%的林地水土流失面积;园地涉及的水土流失面积;其他草地涉及的水土流失面积;必要的生产建设用地水土流失面积等8类地块。根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水土流失情况(2000、2011、2015、2018、2019年)等资料确定研判依据(详见表2),结合土地利用、DEM及近5年的生产建设项目的相关数据划定上述区域,并叠加2020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扣除不需要治理面积和各地块重叠的面积,获取不可完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为7 108.61 km2,各地块的面积详见表2。

表2 不可完全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及其研判依据

3.2.2 可完全治理面积

可完全治理面积主要为5°以上、25°以下的林草地和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以及建设及交通用地涉及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 907.20 km2。可完全治理面积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可在2020—2050年间实施完成,至2050年底可完全治理面积为0。

3.3 水土保持远期目标值

依据上述研判可得,至2050年福建省水土流失面积为7 332.95 km2。根据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方法,2050年福建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阈值)为94.03%,与水利部委托有关科研机构研究初步确定的数值(94%)基本一致,具体见表3。

表3 福建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阈值)研判过程

3.4 结果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福建省远期(2050年)水土流失面积为7 332.95 km2,对应的水土保持率阈值为94.03%,这个水土保持率阈值是综合全省自然、经济、技术等因素限制及社会发展需要,为满足生态文明和美丽福建建设要求,因地制宜的水土保持目标。目前现状值较阈值的差距,是今后30年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任务,即通过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从现存(2020年)的9 240.15 km2,消减1 907.20 km2,使非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提高1.55个百分点。

根据研究成果,福建省远期存在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涉及两类:一类是对福建省生产、生活、生态无不利影响或影响较小,无需进行专门治理且难以自然恢复消除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24.34 km2,主要包括现存水土流失面积中闽东南沿海裸岩集中区水土流失面积和海拔1 000 m以上涉及的水土流失面积;另一类是对区域生产、生活、生态存在不利影响,需要实施针对性预防、治理措施,但受自然、经济、技术水平等限制,治理后不能将土壤侵蚀强度完全控制在轻度以下的水土流失面积,为7 108.61 km2,主要包括现存水土流失面积中,坡度小于5°的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区域,废弃采矿用地,闽西南、闽西北等地山丘区部分坡耕地,园地和陡坡林草地水力侵蚀、崩岗侵蚀,以及必要的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

与水土流失面积阈值相比,福建省需要消减的水土流失面积绝对存量(可完全治理面积)为1 907.20 km2,这个数字反映未来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以巩固成果和提质增效为主的发展趋势,今后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重心由“面积消减”向“程度降低”逐步转变,以强化水土保持效益和服务功能为重点。

4 结 语

本研究参照《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方法指南》,根据福建省实际,组织开展全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阈值)研究。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阈值)的确定,进一步明确了福建省水土流失面积可以消减的“天花板”;水土保持率现状值与远期目标值(阈值)之间的差距,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全省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方向和重点。新时期新阶段,为全面发挥水土保持率对全省各地的目标引领作用,推动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福建省将建立逐级分解落实机制,科学合理地将本省水土保持率进一步分解到各县(市、区),同时纳入相关规划目标,并作为省级对县(市、区)开展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目标值研判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市场研判 不确定因素困扰市场
全球低轨卫星网络最新态势研判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