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县山地栽植黑果腺肋花楸试验研究
2022-04-07李欢
李欢
(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辽宁朝阳 122000)
朝阳县主要气候特征表现为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且分布不均[1-2]。基于以上特点,在朝阳县引进和培育新的名特优树种,对丰富经济林果树品种资源、林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2-3]。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抗旱性,能够耐-40℃低温,在降雨量>400 mm以上的地区能够自然生长。黑果腺肋花楸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极具推广应用前景[4-6]。本文以黑果腺肋花楸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栽植时期和不同树盘覆盖物处理对朝阳县山地栽植黑果腺肋花楸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山地栽植黑果腺肋花楸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朝阳县东大屯乡、松岭门乡和七道岭镇进行。试验自2019年1月开始,2020年12月完成。
1.2 试验材料
试验主要材料为黑果腺肋花楸。
1.3 试验方法
1.3.1 不同栽植时期对朝阳县山地栽植黑果腺肋花楸效果的影响。在朝阳县东大屯乡、松岭门乡和七道岭镇试验地分别设3个处理,即:处理1,3月20日至4月20日(春季)栽植黑果腺肋花楸;处理2,7月20—31日(雨季)栽植黑果腺肋花楸;处理3,11月1—10日(秋季)栽植黑果腺肋花楸。各处理面积1 hm2,后期调查成活率和保存率。采用水平梯田法栽植黑果腺肋花楸二年生营养杯苗,栽植坑规格为2.0 m×0.6 m×0.5 m 或 1.5 m×0.6 m×0.5 m,每个栽植坑栽植3~4株,株距为0.5 m,覆土厚度以将黑果腺肋花楸土坨盖上为好,定植后要求穴面比地面低8~10 cm,栽植后立即进行大水漫灌。
1.3.2 不同树盘覆盖物对朝阳县山地栽植黑果腺肋花楸效果的影响。在朝阳县东大屯乡、松岭门乡和七道岭镇分别设4个处理,即树盘覆盖有机物(A)、树盘覆盖黑地膜(B)、树盘覆盖白地膜(C),以不覆盖作为对照(CK)。各处理面积1 hm2,后期调查成活率和保存率。
1.4 数据处理分析
用Excel和DPS等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植时期对朝阳县山地栽植黑果腺肋花楸效果的影响
调查发现,处理2黑果腺肋花楸栽植效果最好,即7月20—31日(雨季)造林,苗木成活率、保存率分别为 96.67%、94.00%;其次为处理 1,即 3 月 20 日至4月20日(春季)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79.00%、69.00%;栽植效果最差的为处理 3,即 11 月1—10日(秋季)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为70.33%、61.67%(表1)。因此,朝阳县山地栽植黑果腺肋花楸可选择在7月20—31日(雨季)造林,此时期能够有效降低苗木后期补植成本,且黑果腺肋花楸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表1 不同栽植时期黑果腺肋花楸成活率和保存率调查 单位:%
2.2 不同树盘覆盖物对朝阳县山地栽植黑果腺肋花楸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树盘不同覆盖物对黑果腺肋花楸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影响较大。处理B的黑果腺肋花楸成活率、保存率最高,分别为 97.00%、94.33%;其后依次是处理C、A,黑果腺肋花楸的成活率分别为 94.00%、90.00%,保存率分别为 91.00%、85.67%;CK的黑果腺肋花楸成活率、保存率最低,分别仅为74.33%、62.33%。 因此,本研究采用地膜(膜宽 0.8~1.0 m)覆盖,以达到树盘控制杂草和间接提高地温的效果,栽植灌水后覆膜;在山地造林中也可以采用有机物覆盖树盘,行间采用机械或人工除草。
表2 不同覆盖物处理对黑果腺肋花楸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 单位:%
3 结论与讨论
山地造林是恢复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当地经济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7]。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地存在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同时一些风沙侵袭等问题也会影响造林工作开展[7-8]。水分是制约朝阳县山地造林进度的瓶颈因素[9-10]。黑果腺肋花楸的抗寒性、抗旱性较强,能够耐-40℃的低温,在降水量>400 mm地区可自然生长[11-12]。因此,该树种可用于朝阳县山地造林。本研究发现:朝阳县山地栽植黑果腺肋花楸可选择在7月20—31日(雨季)造林,栽植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96.67%、94.00%;树盘覆盖能够显著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其中树盘覆盖黑地膜和白地膜的黑果腺肋花楸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90.00%以上。因此,朝阳县山地栽植黑果腺肋花楸可选择在雨季进行造林,同时树盘覆盖黑地膜或白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