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对影片类型风格的影响

2022-04-07孙程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幻音乐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3.077

《降临》是一部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艾米·亚当斯、杰瑞米·雷纳、福里斯特·惠特克、等联合主演的科幻类型电影,于2017年1月2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12个神秘的外星飞船降临在地球上所发生的故事。2017年,西尔万·贝勒凭借该片获得第89届奥斯卡奖“最佳音效剪辑奖;西尔万·贝勒马尔、Bernard Gariépy Strobl、Claude La Haye凭借该片获得第70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音效奖”。

作为一部科幻片,与同一类型的片子一样,《降临》通过风格鲜明的音乐音响给观众带来了富有神秘未知感的体验,但特别的是,这个科幻的世界中还带有文艺的色彩。“一部实打实的硬科幻文艺片”,“看似是科幻片,实际是温情文艺片”,“人类与外星人沟通题材的文艺片”,“像文艺片的科幻电影”,像众多网友的评价所反映的,此片通过精心的声画设计,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仅科幻烧脑,而且思想文艺的影片风格。

抛开对画面、情节的处理,本文主要通过对该片声音方面的分析,从声音的真实感、声音的重复、声音对于影片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声音对影片整体风格的塑造四个角度入手,探索《降临》是如何构建一个科幻又文艺的世界的。

1. 声音的真实感

《降临》以语言学的角度来展示主题,在保证声音符合物理规律和人感听经验的基础之上创造观众对影片声音的共鸣。

1.1 人声通过不同物理渠道传播时各符合其特性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理介质,不同的物理介质传声具有不一样的效果。影片明显注意到了人声在不同物理渠道中的传播特点并进行了处理,使其具有真实感。

在影片的开头、事件的开端,12个不明飞行物出现在地球上空时不同的媒体平台对此异类事件进行了报道。新闻播报声音通过不同的载体:电视、车载广播、电脑在不同的人物所处环境:教室、车厢、办公室中响起,明显具有不同载体播报的机械、电波风格,而区别于直接在空气中的传声。而这种“屏幕中的声音”的效果添加,也使片中的科幻事件本身纪实化,说服观众情节本身确实在影片中的世界发生了,给予影片以生活化的真实感。

包括影片逐渐展开的情节中人物带着耳机说话、人物穿着厚重防护服、带着玻璃头盔交流的声音处理,都尽量做到了使声音听起来符合物理传播规律和人的感知经验。这些贴近生活经验的处理,使影片中的科幻不是完全虚假,而是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基础上首先给予了观众可以认知的空间。

1.2 声音的效果符合其所处的空间环境

《降临》最大的空间特色是完全虚构了一个空间。除了视觉上的形象建造,音响音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特殊的音效制作,一个空旷宽阔而被迷蒙神秘笼罩的听觉空间被传递到观众脑海,声音的空明松洞和缺少棱角辅助我们感受到了蛋壳(外星人的不明飞行物体)内空间的失重飘渺,无尽延伸感,与地球上被杂乱人声、音响填满的普通空间产生了明显的差别,踏入了未知的科幻空间。观众专注于人物在这样陌生空间里的单纯的呼吸声或交流声音,也有了自己随主人公初入的恐惧感、好奇心和探索思考的余地。

這就是声音与画面空间相一致的作用,声音的空间真实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使我们在没有障碍地体验科幻带来的震撼感的基础上,有能力体会主人公想要引导我们进行的哲学思考。

1.3 声音的使用与画面传达的情绪一致

声音的真实性,不仅表现在还原物理属性和声学特性上,还存在于它传达的情绪和画面传达的情绪的匹配上。本片中音乐的使用就具有强烈的表情性和感情体验的直接性。电影原声曲目中《First Encounter》、《Fear of the shells》等神秘诡异的音乐在人物忐忑地初次进入“蛋壳”时渐入,《Fear of the shells》在后来的多次进入中更是变化使用,停留在人物神态上的紧张感和恐惧感,通过情绪一致的音乐,直接抓住了观众的心跳。科幻具有的陌生感和新奇刺激感由此传达。而当女主人公陷在思维的困局里或间歇性的与女儿的记忆里时,音乐又传达出低沉思索的情绪,而这种在低缓中思考的情绪,带着哲学文艺的倾向。两种类型的音乐交替出现,不仅是情绪上的不同,情节上的发展,也是先进入科幻世界体验未知,再渐渐展开思维成长,这样探索影片主题思想逐渐深入的过程。

本片中声音的以上真实性表现,为科幻奠定了形象化的基础,进一步才有了观众理解抽象化的文艺的可能。

2. 声音的重复

除了对影片真实性方面的处理,影片还通过声音的重复进一步加深了科幻而文艺的色彩。

2.1 声音的重复能够塑造形象

首先,声音作为影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鲜明的性格,从而给观众留以深刻印象。在《降临》这部电影中,塑造形象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七脚怪这一外星人物上,影片中“七脚怪”作为一个被导演和编剧塑造出来的、不是作为一个真实个体存在的外星人形象,除了画面上一个形如树根的形象的展示,在声音上也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具有标识性的叫声。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七脚怪的声音给观众带来了一定的震撼、使观众对于七脚怪的声音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之后这一声音的多次重复出现就加深了观众对这种声音的记忆、带领观众一步步熟悉七脚怪、与画面相结合在脑海中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七脚怪的形象。

2.2 声音的重复能够预告情节

其次,声音的多次重复还可以预告故事发展的情节。从听觉上来说,音乐可以提示观众画面的切换。观众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来感知画面的内容、气氛和情绪是否有新的变化和发展。下面主要通过在《降临》中的两个例子来对这一点进行分析。

在这部影片中,作为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有害物的鸟鸣声共出现了四次,在第一次鸟鸣声出现之后便伴随着七脚怪的出现,因此,在第二、三、四次出现鸟鸣时,观众已经可以预知到七脚怪也即将出现,另外,除了能够预知七脚怪的出现,鸟鸣声的持续存在代表了不明飞行物体中不含有有毒气体,为影片中女主人公脱下防护服与外星人交流提供了合理依据。除了出现四次的鸟鸣声外,每一次预警声的出现都标示着主人公即将进入“蛋壳”与外星人进行交流。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声音的多次重复可以预告情节,在一部影片中,一种声音的多次重复能够将许多情景类似的片段衔接起来,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前面片段的观看推导出类似片段的发展过程,进而预知部分后续情节。

2.3 声音的重复具有象征意义

接着,如果鸟鸣声只出现了两次,可能只是为了预试七脚怪即将出现,可是其重复出现了四次,且小鸟一直作为一种被禁锢在鸟笼里的存在,这就象征着人们被禁锢在线性思维里的认知,不能从时空的角度整体思考七脚怪此次来到地球的目的。这种富有哲学意义的象征手法提供了关于影片主题的另一种思考角度,为其建构一个科幻而又文艺的世界提供了具体的范例依据。

3. 声音对于影片发展所起的作用

3.1 异质形态的烘托

影片构造出两个“对立”的阵营,一方是人类及人类社会代表的已知物质形态,另一方是外星人代表的异质形态。双方所代表的阵营从外形、语言、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而正是这种不同构成了影片情节的戏剧性冲突。影片的配乐部分选择电子音乐,为观众从听觉角度加强了这一冲突。影片采用起源模糊的声音素材,各种声音交错融合,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音响效果,这些从侧面加强影片中外星生物的异性特征,并强化了人类在面对它们时所产生的恐惧、猜忌等感受。同时,音乐发展节奏与画面紧密结合,随着剧情的推进,配乐最大限度地将外星生物带给观众的情绪张力调动了起来。

例如在影片中露易丝·班克斯和伊恩·唐纳利第一次进入飞船的画面,配乐为铜管声音的长线条声音为主要素材的《First Encounter》,中间夹杂着类似弦乐抖弓和拨弦的素材描绘电画面的细微变化。配乐以周期性的循环逐渐向前推进,期间短暂的留白带给观众更强烈的不安感。影片中2分11秒处出现异形生物的真实面目,同时配乐毫无预警直接达到高潮,强烈的力度变化伴随着音高的急转之上一瞬间将观众的紧张情绪推至高点。这段音乐的运用对异质形态的呈现和整个情绪的烘托至关重要,音长达两分多钟的铺垫为画面积蓄力量,为影片内容增加了更多悬疑色彩,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即将揭晓的外星生物的真面貌和扑面而来的恐惧感。

3.2 非线性要素的强化

非线性时间作为整部影片内容发展的核心,是一切问题产生和解决的前提:故事中,在七脚怪星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里,时间就是非线性的,没有起点和终点,就像他们圆形的图形语言一样,类似于一个二维码,叙述一句话时将所有要表达的信息同时体现在一个图形里,在时间线上发生的事情没有开始和结束,互相间可能会有关联且产生影响,但是没有固定的解读顺序。七脚怪星人作为“观察者”,拥有洞悉时间线上所发生的事情的能力,所以预见到自己在三千年后会遇到灭顶之灾,他们可以在更高的维度上看到人类的每个选择和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想让人类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变选择并帮助自己,所以选择来到地球;露易丝·班克斯也正是因为在不断尝试破解外星语言的过程中具备了通过非线性时间预知未来的能力,才得以为人类避免一场灾难。

电子音乐在创作中的发展模式不受传统音乐要素的束缚,而是强调以“声音”的自由组合方式构成音乐,声音素材可以根据影片内容要求出现在全曲的任何位置,呼應了影片中七脚怪的认知可以自由闪回于不同时间点的这一要素,凸显了影片中是“非线性”要素;在传统音乐中,旋律的鲜明同时会带有较明确的方向性,给观众以指引,以过强的“线条”弱化影片的非线性因素,而电子音乐用其独特的陈述方式切断旋律发展的必然性,以循环往复的声音呈现方式强调时间轮回,取代了音乐发展方向的单一性;同时将多种形态的声音运用到电子音乐中,不同声音的排列组合及空间位置的调整也可以为听众构建出多层次、多维度的音响效果,在听觉上强化时间的可折叠性。

3.3 未知情绪的渲染

一般而言,听众可以从音高、音色、强弱、节奏等方面读取声音基本信息,而在该影片所使用的电子音乐中,音色、音高和节奏这三方面的要素明显被模糊了,听众不能轻易地解读音乐所传达出的信息,例如音高如何变化、使用何种节奏、哪种乐器等,由此音乐带给听众的“指向性”也变得不那么明显,继而影响到听众对声音信息的获取以及对影片情节发展的猜测,进一步强化了对视觉建构的未知性。

之所以强调该影片中配乐的未知性,一是因为影片本身的内容就是围绕“未知”展开的:未知的星球、未知的物种、未知的语言等等,为了突出这一主题,需要从各方面感官入手,全方位强化;二是因为弱项更好地带给观众“沉浸未知感”,需要打破听众固有的听觉习惯,才能真正把听众引领到导演和编剧创造的未知空间去。在画面讲述未知故事的同时,如果音乐无法和画面完美结合,那么整个影片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电子音乐作为该影片的配乐,声音涉及到的各种要素都被模糊化,无法成为听众量化的数据,其特殊性使配乐在听觉上为观众构造出一个与视觉相辅相成的声音“未知空间”,强化影片主题的同时带给观众沉浸感。

在影片中有“已知”和“未知”两条并行的主线,分别对应七脚怪所代表的外星生物和人类。七脚怪能够预知未来,知道自己和人类即将面临的处境;而人类恰恰相反,同时也不清楚七脚怪为何来到地球。影片选择从人类的未知视角出发,为观众讲述了人类与外星生物沟通的过程。在影片的配乐部分,同样选择选择自由度更高、未知度更强的电子音乐,加之各种声音自由组合以增强随机性,对于下一秒会出现何种声音因素、影片内容将如何发展,观众只能猜测大概而无法准确进行判断。未知和未知的碰撞,以及相互融合、推进,不仅将影片主题所要传递的悬疑感全方位立体呈现出来,而且增强了剧情与配乐的协调性。

在影片中,七脚怪充当人类与地球外未知领域的沟通的重要角色,双方在不断对峙、猜疑、了解、信任的过程中,逐渐给观众呈现真相,人类的未知转化为已知,两条主线慢慢融合,配乐也随之发生变化。如《Heptapod B》这段音乐出现在影片内容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阶段(52分26秒处开始),数月里露易丝·班克斯、伊恩·唐纳利和团队们与七脚怪不断接触和交流,一个未知文明的文化载体在主角和观众面前缓缓展开,配乐也随之愈发响亮深远,音乐层次加厚、声部逐渐丰满。Loop明确的律动带给听众听觉安定感,人声循环同时配合长线条声音,在一动一静间推起一波波小高潮,推动剧情加速发展。

4. 声音对影片整体风格的塑造

一般而言,科幻片的音乐都是比较带有未来感,音乐场面是很震撼并富有激情的。然而,这部影片却反其道而行之。

4.1 别具风格的诡异的音乐

以影片代表性的原声曲目《Arrival》为例,影片第一次从外部接近外星人“蛋型”基地时,就响起极为低沉如同大型机械运转时声音,沉闷,并给人以逐渐逼近的压迫感。紧接着,又响起相较而言音调高一点的诡异的尖声,舒缓却又神秘而恐怖,像哀鸣又似呼救。

這部影片没有一般科幻片那种爆炸性、快速的音乐,而是用这种舒缓中带着诡异、神秘中却又带着另一种诉求的音乐。不仅是《Arrival》,还有《First Encounter》、《Hydraulic Lift》、《Transmutation at a Distance》等,既奠定了其科幻的本质,又给观众一种暗示性的引导,从而给了观众一种更加抽象化的身临其境般移情感受的灵性视角,上升至文艺的境界。

4.2 整体音乐基调平缓低沉

从声音的三要素考量,整体的音乐基调都平缓而又低沉,普遍具有响度小、音调低的特点,并且音色晦暗、沉闷、空灵。这就需要观众全身心投入地去聆听影片的音乐,从音乐中感受影片想要传达的意思。我们都知道,高亢激烈的音乐更容易刺激人们的感官,而这部影片使用含蓄朦胧的音乐,使人们摆脱常规的轰炸刺激的束缚,在音乐中得以宁静地思考,从而体会影片除科幻之外的带点哲学文艺性质的韵味。

4.3 背景音乐大量空白的片段

一般而言,电影时间有限而叙述内容较多,很多电影不会让影片有空白片段,往往都是声画并行,而这部电影在00:58:22-00:59:08的片段中,采用了音乐空白只有画面的形式。这样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还给了观者与画面人物共同思考的延伸空间,同时赋予影片思想性,是这部科幻片里极具文艺色彩的地方。

4.4 首尾呼应的乐曲与类梵音的曲目

如果说前面三点还不足以证明它的文艺特质,那么接下来提到的几首乐曲便将其直接与其他科幻片区分开了。影片一开始,就以一种回忆的形式(看到后面会明白是预知),伴随着悠扬舒缓、柔和抒情的乐曲——缓缓展开。乐曲与画面都是柔美平和地同时进行,在一开始就悄悄埋下了它的文艺种子。在结尾处,女主人公开始大段对生命的感悟的内心独白,此时《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的乐声悠然铺开,在刻画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同时,又将影片的文艺氛围点燃,将影片的主题推向顶峰。此外,影片中还有《Kangaru》《Heptapod B》等类似于梵音的乐曲,穿插于片中的旁白解说以及片尾曲部分,这种音乐是绝对不适合纯科幻片,但如果说它是一部带着文艺色彩又有点哲学范儿的科幻电影,我想是再适合不过了。在片尾曲使用这样的曲目,不仅能让观众体会到影片的美好,还能带着这种美好进行回味与深思。

在画面之外,通过声音方面的设计处理,《降临》颠覆了一般科幻片的“高冷炫酷”,在未知神秘中注入了温情的文艺思想,以声音真实性带领观众走进科幻世界,逐步在具有表征性的声音的重复中加深感受,并全程用风格鲜明的音乐稳步裹挟着观众思维在声画结合创造的幻境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娜.科幻电影《降临》的电影语言艺术[J].电影文学,2018,(7):152-154.

[2]沈国芳.构建类型电影的新观念[J].当代电影,2005,(5).113-116.

[3]石蕾.电影配乐中电子音乐的运用特点[J].电影文学,2012,(10):135-136.

[4]王珏.整合与间离:虚实之间的电影声音运用[J].当代电影,2019,(12):93-96.

作者简介:孙程昱,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科幻音乐
Burst Your Bubble
发现不明生物
奇妙的“自然音乐”
未来科幻城
大宝小神探·神秘科幻城堡
音乐
科幻画工厂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