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022-04-07陆斌
摘要:随着新高考政策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为高中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代教学工作的发展,新高考政策中取消传统不合理的教学部分,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落实,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教学工作探索新的优化路径.而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亟待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顺应新高考改革制度.鉴于此,本文围绕解读新高考政策改革内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要求、高中数学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学实施策略,三个维度展开详细解读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9-0013-03
收稿日期:2021-12-25
作者简介:陆斌(1987.9-),男,江苏省扬州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区别于传统高考模式,在新高考政策的指引下,高中教育工作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素质教育成为新时代教学工作的核心.高中教学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寻求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法创新.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细致分析新高考关于数学教学要求的重点,积极更新教学方法,把握学科新动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素养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1 新高考政策改革内容
1.1 新高考政策内容解读
新高考方案实施后,不再采取文理综分科的形式,将采取3+2+1的新模式.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学科特长的情况下自由组合12种学科,形成从未有过的高考选考的模式.改革后的新高考政策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和学业质量上提出新的要求.不难发现,新高考政策的提出是突破传统“考试本位”“分数本位”的教学观念,更加重视学生个人潜能、综合素养及思维能力的开发.这也为高中教育发展提供自主办学、特色办学的舞台,在深入探索新高考政策变化下为教学工作创新提供新的契机.
1.2 新高考政策对高中教学的影响
高考政策的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并非史无前例,随着国家育人方针政策的调整、教学环境及教育目标的变化,高考政策也在不断改革成为国家对人才选拔和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手段.新一轮的高考政策不但在考试科目上重新规划,也为高中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伴随着本次高考政策的调整,学生在考试科目上自主选择,这样将教学重点从分数向学生主体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特长发展,并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学科思维能力构建,从而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目标.新高考政策的实施着眼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潜能的挖掘,面对新型高考模式背景下,需要高中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与理解高考要求,以适应新的高考政策.
2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
新高考下,其更多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其喜欢的科目开展学习,以发挥出学生自身的学习优势,降低学生的学习与考试难度.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开展高效化教学,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对于新高考下相关数学知识的探究欲,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形成自主探究欲,从而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的学习实现其学习效率的提高,并促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数学教师需立足于新高考,引导学生形成一条与自己学习相关的学习道路,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品质,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力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师需依据新高考的改革,在教学中作出相应的转变.
2.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的高考模式中重视学生成绩,让应试教育观念深深扎根在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分数成为教育的起始点,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为素质教育发展带来严重阻碍.结合新高考政策对育人的要求,高中教学观念亟待转变,教育工作者需从转变思想观念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高中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难度上会不断增加,在新高考政策的背景下,教学工作需要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2.2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是具有思维性、逻辑性的一门学科,在高中阶段数学教育愈发突出这两点特征,学生除了掌握计算能力及运用能力外,还需要在思维能力构建上多下功夫.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尤为重要,随着新高考政策的落地,在命题趋势上逐渐向学生素质能力方向侧重.为此,高中数学教学在不断提升学科素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全面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
3 高中数学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学实施策略
3.1 创设多元化教学模式
创设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基于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方式之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误区,结合多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将抽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直观、系统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多元化教学模式融入高中数学课堂,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深入渗透知识点讲解并具有针对性的分析高频出现的例题,完成归纳、整理、总结的引导过程从而取代传统题海战术.运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对试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
例如:在《等差數列》的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实例演示,比如北京天坛圜丘坛的石板数,石板铺设的规律是第一圈9,第二圈18,以此类推,27,36,45,54,63,72,81,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后向学生们提问:“能从实例出发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吗?”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整体效率.
3.2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为了更好的实现新高考改革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在高中阶段,学生在知识系统和人格塑造上初具规模,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引导,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并结合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参与简单的实践类课程建设,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模式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个人在组间合作的责任和担当,协助其他小组成员共同实现知识探索和巩固知新的有效学习.
3.3 以多媒体培养学生数学想象力
随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的不断普及,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式也愈来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愈来愈丰富,其中备受教师所青睐的就是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因为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能使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实现其想象思维的丰富.同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愉悦且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使新高考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促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意义拓展与延伸.
3.4 强化学生解题能力培养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除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解题能力进行训练,翻阅历年高考真题不难发现,不少例题看似无从下手,但细致分析发现与日常讲解的知识密不可分.这就需要教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培养:第一,提升学生审题及判断能力,认真审题是读懂题、理解题的关键,经过细致审题分析关键要素后合理剔除干扰条件,进而实现正确解题.第二,传授多种解题方法,数学知识点虽然抽象,但其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将数学概念、定理分门别类的归纳总结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科学合理运用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步骤,从而化解各类难题.
3.5 评价机制的完善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通常对高中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需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促进数学课堂评价机制的完善,以促使学生获得科学学习机会的同时,学会客观分析,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优势发挥,弥补学习过程的不足,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切实提高.同时,数学教师在对评价机制进行完善的时候,可给予学生相应的表扬,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信,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完成“古典概型”相关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可布置给学生相关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一一上台讲出其进行自主学习的感受,并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而后,教师可依据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表现即成果检验,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对学习心态端正且努力的学生,教师需重点表扬,使学生的学习获得肯定,并让其他的学生将这名学生作为标杆学习,以促使整个班级的学习状态都得到相应提高,而对于学习效果以及课堂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未达到的相应学习效果的原因实施分析,并与学生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提高计划,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依据相应计划开展高效学习,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提高,从而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
新高考对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教师除了需要深入研究新高考政策特点外,还要重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出发,重点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和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改进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真正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房慧娇.论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0):53-54.
[2] 田占海.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2021(31):130-131.
[3] 謝秉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高考,2021(17):5-6.
[4] 孟一梅.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原则与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23):78-80.
责任编辑: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