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小关节紊乱征康复治疗须得当
2022-04-07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某一次伸腰“用劲儿”后,突然直不起腰来,不敢乱动,疼起来要命。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人是得了“腰椎小关节紊乱征”。
案例:弯腰洗头时“闪了腰”
今年58岁的张大妈,前阵子弯腰洗头后起身,腰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起初,张大妈以为只是肌肉“扭伤了”,贴点膏药就能好。没想到两三天过去了,腰疼的症状不减反增,甚至还发展到了“蹲不下来、唯恐别人触碰”的程度。家人带她来到医院,骨科医生确诊是“腰椎小关节紊乱征”。
“这属于腰部扭伤的其中一种类型,也是骨科下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接诊医生说,人体的腰椎小关节由腰椎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和下一椎体的上关节突构成。周围包有关节囊,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腰椎小关节的负荷较大,一旦出现急性损伤,就可能会发生异乎寻常的剧烈腰痛。尤其是在变换体位时腰痛加重。
腰椎小关节紊乱常被误诊
因为症状、痛感相似,很多人会把腰椎小关节紊乱征与其他病症混为一谈。例如,急性肌肉拉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
通常,腰痛可分为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比如一个人因为跌倒、运动或锻炼不当而受伤时,就会出现急性腰痛。这种类型的疼痛往往发生得很突然,痛感可能来自腰部软组织或椎间盘等方面,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就医。
可当身体出现的“痛感”,伴随着腿部无力或腿疼等其他症状时,情况就大有不同了。这种症状通常属于慢性腰痛,痛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慢性腰痛可能是由于关节炎、骨质疏松症或椎间盘破裂、凸出等疾病造成的。肌肉和韧带的反复过度拉伸或撕裂,也是出现慢性腰痛的一个常见原因。
慢性腰痛可以来自两个活动极端中的一个:活动过多与活动不足。对于过于活跃的人来说,慢性腰痛可能由脊椎椎体之间过度、重复的撞击,如不恰当的跑步、跳跃或其他高冲击力等活动,也可能是来自长期反复的扭转动作,例如挥羽毛球拍或网球拍等。相反,久坐不动、缺乏腰部锻炼的人也会经历同样的疼痛。比如,当人体肌肉日复一日限制在相同的基本身体姿势时,未使用的肌肉就无法学会在不同的运动范围内安全、自由地移动,进而变得僵硬和不灵活。整天长时间坐着,会导致髋屈肌紧张挛缩、腹部无力、姿势异常,人更容易在突然运动时受伤。
无论是急性损伤还是慢性的应力负荷累积,都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原因,通常容易出现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群中。值得警惕的是,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长期缺乏锻炼、久坐办公室的工作者,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体育运动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也逐渐成为急慢性腰背痛的高危人群。
手法康复见效快
在确诊了张大妈的具体病因后,医院治疗师立即为她制定了一系列康复计划。首先是针对腰部肌肉的放松。
“主要用到的是点按、弹拨这两种按摩手法,刺激患处的肌肉,可以起到缓解肌肉紧张的效果。”治疗师强调说。在这之前,还可以配合使用50摄氏度左右的蜡块,对患者紧张的肌肉进行热敷,以达到促进肌肉放松的效果,热敷时间通常在20分钟左右。治疗结束后,原本直不起腰来的张大妈,明显感觉到腰部肌肉松弛下来,脸上的表情也舒展开了。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手法复位治疗。一般来说,手法复位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腰椎斜扳法、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等。根据张大妈的情况,治疗师选择了一种比较常见的复位手法——腰椎斜扳。
“腰椎斜扳法具有纠正腰椎小关节位置,释放关节负荷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腰椎关节错位或关节功能障碍等病症。”治疗师如是说。一旦腰部病证诊断明确,一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后就可以见效。
这些康复动作在家也要做
康复治疗后,张大妈的腰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但医生同时叮嘱她,回家后要坚持每天做相应的康复训练,保证“闪腰”的情况不会反复出现。
对于腰痛的康复治疗,日常的家庭锻炼尤为重要,它们具有增强核心稳定、缓解疲劳的作用。既可以帮助患者预防腰部疼痛发生,还能降低再次受伤、避免当前问题恶化和病情发展的可能性。
简单的运动包括臀桥,坚持两秒钟之后缓慢放下,一组重复8~10次,两组为一次,早、中、晚多次进行。还有一些类似的运动,例如小幅度卷腹、侧平板支撑等,都是效果比较好的训练方式,每天多次进行。主要是加强腹部肌肉以及臀部肌肉力量。
同时,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减少容易發生腰部错位的动作及一些不良习惯。例如,不要长期在疲劳状况下持续劳作,不要“葛优躺”,不要睡软床及躺在软沙发上休息等。
切记,锻炼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不要因为急于看到成果,而让自己的身体长时间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这样效果反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