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方块,大世界:有趣的多米诺

2022-04-06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经开区实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3期
关键词:多米诺骨牌涵涵圆形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经开区实验幼儿园 范 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班级数学区域“海洋智慧树”里的多米诺骨牌一直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游戏材料。孩子们会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多米诺骨牌的数量,会按照颜色给它们分类,会按规律排排序……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敏捷性、独创性都在不断发展,并在游戏中逐渐获取数学知识和经验。

※ 案例描述

实录一:“我排了一个圆”

11月20日一大早,嘻嘻一入园就来到了“海洋智慧树”的游戏区域,选择了木质多米诺骨牌进行游戏。刚开始,嘻嘻不停地摆弄着方形小木牌,并将它们一个一个地排队、垒高。不一会儿,她对我说:“老师,我可以用这个小木牌排一个圆形。”“嗯,你试试看。”说完,嘻嘻就一个一个地排了起来,一边排还一边嘟囔着“要围起来”。很快地,一个圆形出现了,嘻嘻用手轻轻一推,哇,全倒了!嘻嘻用手指顺着木牌画了个圆,说:“老师,你看,这就是圆。”

一旁的涵涵看到后也端来一筐彩色的多米诺骨牌到旁边的桌子上一个一个地摆放起来。“老师,我要让多米诺骨牌都躺下来,一个接一个也能排成一个圆形。”她一边说一边摆着。到了拐弯的地方,涵涵说:“这个地方要弯过来,后面要接起来。”不一会儿她便摆好了:“老师,你看,我也摆好了圆形。”我看了看说:“你用另一种方法围成了圆形,但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形状是不是更像椭圆形呀?”涵涵听后笑了。

反思与支持策略

通过日常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喜欢自由摆弄各种游戏材料,在摆弄的过程中他们会进行简单的围合、垒高等。目前,小班幼儿还不具备研究立体图形的能力,他们仅能从立体图形的某一面来发现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在这次活动中,两位幼儿都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注意到物体较为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描述出来。

通过观察涵涵的游戏过程,我发现一味地让孩子自己摆放材料,他们就会对圆形和椭圆形的认知产生偏差,并对其他图形的摆放认识存在差异。所以我在游戏区域里增添了圆形、三角形、方形的底板,让幼儿可以根据底板来进行材料的排列和摆放。

实录二:“我把它们送回家”

11月23日早晨,涵涵一进班级就选择了“海洋智慧树”的游戏区域。她看了看游戏材料柜,最终端出一筐彩色的多米诺骨牌在桌子上玩了起来。刚开始,她把所有红色的多米诺骨牌挑出来放在一起,之后又开始找绿色的,并将红色的多米诺骨牌放一堆,绿色的放一堆。这时,她突然停下游戏看了看桌子上的材料,又跑到材料柜前拿来了一组套套杯,我心想:咦,这就不玩了?材料也不准备收拾了?但我始终没有说话,想看看她拿套套杯做什么。

涵涵把套套杯一个一个地放在桌子上,紧接着又把刚挑出来的红色和绿色多米诺骨牌全部放回了筐子里,再重新一个一个地拿出多米诺骨牌按照颜色依次放进了套套杯里,边放嘴里边嘀咕着:“红色的,我送你回家;绿色的,我送你回家……”

反思与支持策略

在观察了涵涵的游戏后,我很欣慰孩子能够感知和区分物体的颜色特征,并按照相同的颜色进行分类摆放,同时潜移默化地感知了“集合”的概念,将同一颜色的多米诺骨牌送回了各自的家。这时我想起《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中提到:“发展幼儿的集合观念可以通过教师专门准备的学具让幼儿操作学习。”于是我根据涵涵这次的游戏情况在区域材料柜中增添了一个带有红、黄、蓝颜色标记的分类盒。在将分类盒投放到材料柜中的第二天,涵涵再次玩了这个游戏,且能一一对应地将多米诺骨牌送到相应的格子中。

实录三:“一个颜色一个颜色地排队”

11月27日,涵涵又来到了“海洋智慧树”的游戏区域,她依旧选择了彩色多米诺骨牌的游戏材料。首先她拿起图形底板准备排排队,过了一会儿,涵涵突然跑来对我说:“老师,我可以一个颜色一个颜色地排。”我装作没听懂的样子问:“你能排给我看看吗?”涵涵拉着我的手来到她的座位旁边,她先选择了一个圆形底板,又拿出一个黄色的多米诺骨牌,接着排了一个紫色的多米诺骨牌……一个接一个地围成了一个圆形。涵涵自豪地对我说:“你看,我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颜色一个颜色地排,我还想排一个三角形。”我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我明白了,这叫按规律排序。”

反思与支持策略

区域游戏结束后,我与钱老师交流了涵涵今天的游戏过程,最终对游戏做出了这样的调整:提供排序板让孩子按规律排列物体,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排序规律,如AB模式,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并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也可以提供一些空白的排序板,让幼儿尝试自己创编出新的排列规律。

实录四:创编一个新规律

投放排序板的第二天(11月28日)早上,霓霓来到了游戏区域。刚开始,她选择了按规律排序的操作材料,然后拿出一个红色的多米诺骨牌跟着排了下去,一旁的小苹果说:“不对,不对,你要拿黄色的。”霓霓看了看没有说话,而是从小红旗后面开始点了点、看了看,接着又换了一个黄色的多米诺骨牌,然后继续排了下去,很快她便排满了排序板。

反思与支持策略

在投放排序板后,幼儿能够尝试在小红旗后面有序地按规律排序,熟练地掌握了简单的AB、ABB模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游戏创编。《指南》指出:“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和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在接下来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将继续引导幼儿发现和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规律和顺序的,如一周七天的顺序是从周一到周日,一年四季按照春夏秋冬轮回等。

随后霓霓又拿了一个新的操作板,看到上面没有示例,她疑惑地问我:“老师,这怎么排呀?”我说:“你可以自己创编一个规律排一排。”说完霓霓拿起一个红色的多米诺骨牌说:“老师,我最喜欢红色。”随后,她又拿了一个蓝色的多米诺骨牌。不一会儿,我便看到霓霓一个红色、一个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地排了下去。

※ 案例分析与解读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观察生物、物体、时间的特征,建立各个特征之间的联系。”游戏刚开始时,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到物体的形状特征。

2.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幼儿不仅简单地摆弄材料,而且开始关注到材料的颜色特征,并且能找到其他材料作为“分类盒”,初步具备集合的概念。之后在老师的支持引导下,幼儿将颜色相同的材料与颜色标记相匹配;在这个基础上,将木质多米诺骨牌与塑料多米诺骨牌进行混合游戏,引导幼儿按照大小、材质等分类。

3.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自主发现了颜色排列的规律,随后老师的引导与材料的支持让幼儿认识了排序板,进而更加规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发现原有排序板上的规律并继续进行排序,还能发散思维创编出新的排列规律。

4.多米诺骨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更多的是摆弄材料进行简单的围合、垒高,但如果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以及他们在操作中的“哇时刻”,就可以适当地增添游戏材料,引导幼儿继续深入探究和操作,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5.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一直细心观察,并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给出回应与支持,引导幼儿围绕问题进行操作、探索、尝试,从而获得知识经验的提升。

6.当幼儿探索出多种玩法并且熟练操作以后,在之后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一些稍高于平常难度的游戏材料,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关注和指导,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幼儿多听、多看、多想、多说,为幼儿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当然,孩子们对于多米诺骨牌的操作与探索不会止步于此,我们应该继续放手,让幼儿探索更多玩法,从而获取更丰富的数学经验。

猜你喜欢

多米诺骨牌涵涵圆形
软梯攀爬记
连锁效应
小小管理员
汉族
“多米诺骨牌效应”视角下的排球思维链
多米诺效应灯
可汗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