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昇才女形象的变迁
2022-04-06陆蓓容
□ 陆蓓容
书画史上无论身份地位还是艺术成就,管道昇都非常知名。明清两代涉及管氏的文献相当丰富。著录、笔记、诗文、小说,无不有其身影。
根据世界各地公藏目录,署名为管道昇的作品可能不超过20件。至于真迹,学界普遍相信已非常稀少,书法仅存信札,画作以墨竹为主①。以此为背景,回望明清以来洋洋洒洒的著录,不难推知其中可靠作品也应该有限。本文首先梳理管道昇画作著录的发展情况,讨论伪作产生的过程。其次试图解释何以传为管氏的作品绵亘不绝,它们如何与文艺作品一起塑造出全能的贵妇、才女、艺术家形象。而士人、闺秀与名妓们又借这一形象,树立怎样的才女典范。最后,将讨论晚清以降新兴起的管道昇作画图像,以说明传统发展的余声。
关于管道昇(1262-1319)的早期文献相当有限。目前最为可靠的,当是赵孟頫撰《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文中涉及其书画才艺,有云:
手书《金刚经》至数十卷,以施名山名僧。天子命夫人书《千文》,敕玉工磨玉轴,送秘书监装池收藏。因又命余书六体为六卷,雍亦书一卷,且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又尝画墨竹及设色竹图以进,亦蒙圣奖,赐内府上尊酒②。
即此一段,可知管道昇确然能书,且擅画竹③。皇室恩荣,人所共羡,赵孟頫神道碑由同时稍晚的欧阳玄(1283-1358)撰成,文中自然也记录了这件事④。
管道昇卒于元延祐六年(1319),其时倪瓒(1301-1374)已是翩翩少年,可称前后相接。明万历刻本《清閟阁遗稿》中,有《管夫人竹》小诗一首:“夫人香骨为黄土,纸上萧萧墨色新。凄断鸥波亭子上,镜台鸾影暗凝尘。”从诗意判断,当作于管氏下世未久之时。
在这之后,元末明初陶宗仪《说郛》收入所谓《管夫人墨竹谱》一卷。自《书画书录解题》以来,学者陆续考证它是一种伪书,基本从李衎《竹谱》内容杂纂而成。由于《说郛》成书较早,后人对它多有修补,《管夫人墨竹谱》何时窜入已不可知⑤。但可以相信这种行为距离管氏还不算太远。另一种托名元人伊世珍辑的《琅嬛记》中,曾称“管夫人性喜兰梅,下笔精妙,不让水仙。有时对庭中修竹,亦自兴至,不能自休”。然明人已称此书伪讹,或出于明成化间妄人桑悦之手,后来学者亦多辩其不可信⑥。
元代距今已远,能留下第一手、第二手材料,实是幸事。总结来看,可以相信管道昇能书善画,但仅以墨竹知名。目前没有可靠证据显示她还擅长其他画类。
“其他画类”作品是相当晚出的。使用“管道昇”及其所有别称检索数据库后,发现明代文人能看到的仍以书法和墨竹为主。跨越元明两朝的杨基(1326-1378),有《管夫人墨竹》诗。妙声和尚曾记录他所见的管道昇书《金刚经》。此后,吕楠(1479-1542)、张凤翼(1527-1613)、陈继儒(1558-1639),所记都不出书法、墨竹两端。晚至亲见明清鼎革的魏畊,所作亦是《管夫人画竹》之诗。
但读著录就不尽然。书画著录这种形式大概肇端于明中后期,至清康熙年间大略定型。明人著作传世不多,汪珂玉《珊瑚网》算是比较著名的一种。此书的版本与流传情况都比较复杂,内容芜杂⑦。无论如何,它毕竟是归属明确的晚明文献,且记录了较多的管道昇书画作品。现在略列如下:
题渔父图 《珊瑚网》画录卷八
悬崖朱竹 《珊瑚网》画录卷八
画梅二幅 《珊瑚网》画录卷八
着色兰花卷 《珊瑚网》画录卷八
题子仲穆画卷 《珊瑚网》画录卷八
竹石 《珊瑚网》画录卷十九
长明庵图 《珊瑚网》画录卷二十
翎毛二轴 《珊瑚网》画录卷二十三“分宜严氏画品挂轴目”
秋冬山水二轴 《珊瑚网》画录卷二十三“分宜严氏画品挂轴目”
诗竹卷 《珊瑚网》画录卷二十三“严氏画品手卷目”⑧
此外,明人零散著录自然还有一些,也略列如下:
竹卷 都穆《铁网珊瑚》卷四
竹卷 都穆《铁网珊瑚》卷八⑨
竹石 赵琦美《铁网珊瑚》画品卷二⑩
显然,以上作品有一些彼此互见。更显然,此时管夫人已能画墨竹以外的题材,包括兰、梅、翎毛,甚至《渔父图》《长明庵图》这样看似山水画的作品。没有证据,不能讨论真伪,但毕竟要承认,记录它们的汪珂玉(1587-?)已是晚明人,在他出生的那一年,管道昇去世已超过两个半世纪。恰巧,文集中的新材料也与之呼应,董其昌(1555-1636)《容台集》里有一段笔记:
这段记载也出自晚明。山水花鸟之外,至此管氏又工人物,传统绘画门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已大概占齐。倘如据此观察清代的书画著录,将发现基本不出晚明人框定的范畴。乾隆年间内府书画允称集成,其中《秘殿珠林》收入几件佛像,《石渠宝笈》收入一些来源不太清楚的墨竹和山水作品。此外,还出现了几种赵、管合卷和所谓“赵氏一门”,这种新形式似乎起于清初。至于晚清,新冒出来的作品当然更多,也更加难以考证,在此暂不罗列。
有一件作品可以见出伪作流传的过程。该作题为《竹窝图》,最早著录在崇祯年间张泰阶《宝绘录》中。历来论者都已指出这部书中所有条目均出伪造,并斥张氏为妄人。此作在清初以后二百年间似乎颇为沉寂,至晚清又冒出头来,不知其妄的藏家杨恩寿与杜瑞联尚先后将之纳入囊中,戴熙也曾题咏此画。略微传奇的是,据说早年王翚曾临此卷,为毗陵唐宇昭所藏;晚清又出一种恽寿平册页,第九开则临此图。
文献挂漏虽然难免,至少说明管道昇作为画家的形象,大约是在明清两代才立体丰富起来的。她的书法后来谈及者不多,而绘画才能却一再增长。
(传)[元]管道昇 茄图 52.1×28.4cm 纸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钤印:赵王孙(朱白相间) 天水赵氏(朱) 魏国夫人赵管(朱)
(传)[元]管道昇 竹溪揽胜图 57.2×27.5cm 纸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款识:至大二年,魏国夫人赵管。
就我所见,有一条嘉庆年间的文献,很可做个例子。陈文述《题赵松雪为管夫人楷书琴谱》诗:
碧湖天远溯灵修,啸树仙人妙迹留。珠字婵娟珍故纸,冰弦仿佛动高秋。屏闲竹叶低秋雨,庄外莲花起暮愁。我有鸥波人似玉,为伊重署管公楼。
后有小注,说明这件书法“书用宋罗文纸,红印,中有字曰‘管公楼’。旁小字曰‘仲姬手集’。盖道昇钞书纸也。姬人静初脱簪珥易得之,并仿其式镌版印纸。余为署所居曰‘管公楼’。”这件作品当然很难有什么历史依据,却为陈文述和姬人比附赵、管的风流韵事提供了好素材。
此种情形不断发展,赵、管夫妇合作终于走进了戏曲小说。于不经不根之中,幻化出更加浪漫的气息。在晚清最著名的一种艳情小说《品花宝鉴》里,有华公子、华夫人游园祭花一段。说是年年祭花,了无新意,需要有些独特的祭品,才好与花相称。于是华公子开了博古橱,取出紫檀木匣中的一个手卷:
这种才女描摹才女,夫妇欣赏夫妇的情况,适巧说明了文人的向往之情。
乾隆间黄图珌《看山阁闲笔》论及挥洒,有这样一段:
这类观点肯定女性才华的意义,将管氏提出来当作书画成就的代表,鼓励女子追求一点“才技之雅”。在清代,士人家庭的女子普遍能够受到一定教育,写些浅近诗词并不太难。诗歌传统源远流长,女性榜样也不太少。可是书画技艺相对少见,要找一个身份、地位、才华都堪匹配的榜样,此时已“兼擅众体”的管道昇几乎是唯一选择。不妨聊举反例—同为女性画家,文俶就没有得到这个待遇。
今天知道昭华至少擅长画蝶;很可惜,无法想象毛奇龄心中的“管夫人画”应该是什么样子。
徐氏在清初相当出名,她的事迹不赖各种文学作品集而传。但清中后期已不尽然。有一位道光年间湖南善化女子罗金淑,诗稿流传不广,赖《沅湘耆旧集》以存。她“多能,好吟咏,尤擅丹青,工篆刻”,有《奉答髻士陈伯母兼简铁株星楣两姊》诗。来信大约言及编纂女性绘画史的事,她就谦虚地作了一首绝句:
可见她默认了管道昇的画史地位,至少在女性中可称宗主。
兼工小楷,画摹李龙眠白描大士。年十六,未字,母死三日亦卒。常爱管夫人画竹一幅,与同卧起。
很遗憾,这幅画成了她的陪葬品。
在追慕管氏的普遍认知之下,“学管夫人画画”的形象也同样进入了小说。《歧路灯》中有一段写浪子改邪归正,夫妇妻妾和乐融融。于是男读经史而女习字画:
[元]管道昇(款) 秋深帖 26.9×53.3cm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至于专论书画的例子,反而不太多见。所见有道光年间冯云鹏《扫红亭吟稿》中《题赵石舫明府夫人石琴画秋海棠扇》诗:
设色艳无比,海棠秋若春。乃知赵松雪,更有管夫人。黛影和眉扫,脂痕脱手新。昆明传画史,相待自如宾。
颔联下又有小注:“石舫善画山水大松柏,每倩夫人补画花卉。”
临近尾声,有必要作一结论。显然,本文不是为了讨论管道昇作品的绝对真伪,而是为了在较长的时段中,复现出其形象变迁的过程。具体的发展变化必定不如本文呈现得那样绝对,比如说,事实上明代就有将管氏当成榜样的例子,只是材料相对较少。
本文试图说明一种现象。一个历史人物名声越大,围绕他的想象就越多。这些想象可能使他离最初的形象越来越远,却也因其丰富和模糊,反而将他变成一种合用的“套子”。中国传统的诗文总在比附中追求新意,故尤其重视典故。管道昇、赵孟頫之类的“套子”,即是所谓“熟典”,可以送给各种各样的人,甚至可以进入小说,为主角增光添彩。至于他们本来如何,反倒日渐无人问津。
本文也希望能引起一点反思。如果我们研究的对象名气不大,或者距今较近,往往还能在历史文献中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果距今已远,又曾享誉一时、流芳百世,就难免如管道昇一样越变越美好,却又越来越模糊。我们始终生活在历史的余波之中,也必定被种种文献与材料牵引。历史研究不一定总能复原真相,但至少不能被乱花迷了眼睛。
注释:
①关于管道昇的早期研究,以劳悟达《元代女画家管道昇》较为详实。此文根据文献记载,试图复现管氏绘画的风格特征,但很遗憾他依据的文献时代普遍较晚。文末附有管道昇传世作品目录、参考文献和简单的管氏年表。载《新美术》1987年第1期。
②[元]赵孟頫《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见《全元文》第十九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③此外,赵孟頫有《题管道昇梅竹图》一段,屡被世人征引。其实非常晚出,仅见晚清李佐贤《书画鉴影》卷五,不足为据。
④[元]欧阳玄《元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赠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政事魏国赵文敏公神道碑》,见《全元文》第三十四册,第642页。
⑤邓瑞全、王冠英编《中国伪书综考》,黄山书社,1998年,第658-659页。
⑥邓瑞全、王冠英编《中国伪书综考》,第543页。
⑦四库馆臣对其窜乱情况有所批评,认为《珊瑚网》画跋较好,书跋水平有限。
⑧《珊瑚网》的常见版本是民国间乌程张氏《适园丛书》本,时代较晚。稍早有四库全书本,亦未必佳。本文条目据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收录的清初钞本(善本书号15601)整理而得。另外,卷二十三收录的严氏书画诸条,亦见于知不足斋本《天水冰山录》。
⑨乾隆二十三年都氏刊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收录(善本书号19211)。
⑩赵氏此书有雍正六年年希尧刻本,然不易见。此据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收录的清钞本(善本书号17085)整理而得。此书旧题朱存理撰,实为赵氏纂辑。
[明]薛素素 竹石兰草图 90.6×32cm 纸本水墨 1614年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惟幽兰之芳草,禀天地之纯精;抱青紫之奇色,挺龙虎之嘉名。不起林而独秀,必固本而丛生。尔乃丰茸十步,绵连九畹。茎受露而将低,香从风而自远。当此之时,丛兰正滋美,庭帏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楚襄王兰台之宫,零落无丛;汉武帝猗兰之殿,荒凉几变。闻昔日之芳菲,恨今人之不见。至若桃李水上,佩兰若而续魂;竹箭山阴,坐兰亭而开宴。江南则兰泽为洲,东海则兰陵为县。隰有兰兮兰有枝;恻远别兮交新知。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及夫东山月出,西轩日晚,援燕女于春闺,降陈王于秋坂。乃有道客金谷,林塘坐曛,鹤琴未罢,龙剑将分。兰缸烛耀,兰麝氛氲。舞袖回雪,歌声遏云;度清夜之未艾,酌兰英以奉君。若夫灵均放逸,离群散侣;乱鄢郢之南都,下潇湘之北渚。步徐徐而适越,心郁郁而怀楚。徒眷恋于君王,敛精神于帝女。汀洲兮极目,芳菲兮袭汝。思公子兮不言,结芳兰兮延伫。借如君章有德,通神感灵。悬车旧馆,请老山庭。白露下而警鹤,秋风高而乱萤。循阶除而下望,见秋兰之青青。重曰:若有人兮山之阿,纫秋兰兮岁月多。思握之兮犹未得,空佩之兮欲如何?乃抽琴操为幽兰之歌。歌曰:幽兰生兮于彼朝阳,含雨露之津润,吸日月之休光。美人愁思兮,采芙蓉于南浦;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赵元叔闻而和之曰:昔闻兰叶据龙图,复道兰林引凤雏。香袭玉池牵杜若,影摇湘泽杂蘼芜。光风转兮幽芬,湛露悬兮丹颖敷;生君子之庭阶,腾芳声于请都。甲寅八月望前一日,闲窗戏笔。薛氏素君。钤印:薛素君(白)
[明]文俶 花卉图八开册(之一) 27.8×42.8cm 纸本设色 1631年 故宫博物院藏钤印:文俶之印(白) 文端容氏(白)
[明]文俶 花卉图八开册(之二) 27.8×42.8cm 纸本设色 1631年 故宫博物院藏钤印:赵文俶印(白) 端容(朱)
[明]文俶 花卉图八开册(之三) 27.8×42.8cm 纸本设色 1631年 故宫博物院藏钤印:文俶(白) 端容(白)
[明]文俶 花卉图八开册(之四) 27.8×42.8cm 纸本设色 1631年 故宫博物院藏钤印:赵文俶印(白) 寒山兰闺画史(白)
[明]文俶 花卉图八开册(之五) 27.8×42.8cm 纸本设色 1631年 故宫博物院藏钤印:赵俶(白) 端操有踪幽闲有容(白)
[明]文俶 花卉图八开册(之六) 27.8×42.8cm 纸本设色 1631年 故宫博物院藏钤印:端操有踪幽闲有容(朱)
[明]文俶 花卉图八开册(之七) 27.8×42.8cm 纸本设色 1631年 故宫博物院藏钤印:兰闺(朱) 雁门文俶画印记(白)
[明]文俶 花卉图八开册(之八) 27.8×42.8cm 纸本设色 1631年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辛未十又二月,天水赵氏文俶画。钤印:文俶(朱) 端容(朱) 兰仪玉度(朱)
[明]邢慈静 墨梅图 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梅花开处玉为林,先报江南第一春。梦入罗浮尘世外,觉来天地几闲人。慈静。钤印:慈静(白) 马邢卿印(朱)
[明]文俶 梅花图 116.9×52.6cm 纸本水墨 1627年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丁卯正月元日试笔。天水赵氏文俶。钤印:赵文俶印(白) 端容(朱)
[明]李辰 竹石孔雀图 绢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款识:四明李辰写。钤印:李辰(朱) 魁南(白)
[明]李因 岩花霜叶图 绫本水墨 1641年 青岛市博物馆藏钤印:李因(白) 亦史(白)葛徵奇题识:闲评秋色胜于春,霜叶岩花列作茵。拏艇不知山近远,犹向溪边试采莼。时崇祯十四年六月之望,海上葛徵奇识于燕邸。钤印:葛徵奇印(白) 介庵父(朱白相间) 云蕴居(朱)
[明]李因 雉鸡牡丹图 绫本水墨 1670年 青岛市博物馆藏款识:庚戌春日,海昌女史李因画。钤印:李因之印(朱) 今生氏(白)
[明]李因 松鹰图 绫本水墨 1664年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甲辰九日,海昌女史李因画。钤印:李因之印(朱) 今生氏(白)
[清]姜淑斋(宋世勋款) 临王羲之《时事帖》 绫本 1673年 青岛市博物馆藏款识:癸丑仲秋,胶西宋世勋八岁书。钤印:宋世勋印(朱) 公纪(白) 东海童子六岁学书(朱)
[清]姜淑斋 临王羲之《适太常帖》 224.5×52cm 绫本 1678年 青岛市博物馆藏款识:戊午初夏,临呈任老伯母教政,胶西淑斋。钤印:胶西姜子如璋淑斋宋内史印(朱) 绵帙支乘(白)
[清]姜淑斋 临王羲之《嘉兴帖》 112.3×48.5cm 绫本 1669年 青岛市博物馆藏款识:己酉夏日临。钤印:胶西淑斋(白) 广平内史(朱) 十砚千墨之居(白)
[清]姜淑斋 临王羲之《虞安吉帖》 190×46.5cm 纸本 1707年 青岛市博物馆藏款识:丁亥孟春,胶西淑斋临。钤印:胶西姜子如璋淑斋宋内史印(朱) 绵帙支乘(白)
[清]吴应贞 荷花图 130×58.5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庚子桂月写,延州内史。钤印:吴氏应贞(朱) 一字含五(朱白相间) 绣馀戏墨(朱)
[清]余梅 录前人诗话数则 18.7×55.2cm 纸本 黄宾虹旧藏释文:首联用一“有意”字,下皆此字行其中,谓之血脉。如老杜诗:“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此以一晴字为血也。五律起句甚难,六朝人称谢眺工于发端,如“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雄压千古矣。余爱吴均“春从(何)处来,拂水复惊梅”;唐苏颋(题)“北风吹早雁,日(日)夕渡(黄)河飞”;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李梦阳曰:“叠景者,意必二;阔大者,半必细”,此律诗三昧。如“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前景寓目,后景感怀也。如“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野馆秾花发,春帆细雨来”,前半阔大,后半工细也。唐法律甚严,惟杜变化不测,亦惟杜五律中四句,须前联情而虚,后联景而实。实则气势雄健,虚则态度谐婉,轻前重后,剂量适均。如王维《过香积寺》诗“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前联虚,后联实也。宗唐诗者,多尚此体。若前虚重,后轻,多流于弱。盖发兴尽,则难于继矣。唐人喜以两句道一事,曾茶山诗中多用此格。“又从江北路,重到竹西亭”“若无三日雨,那得一年秋”“似知重九日,故放两枝花”“又得清(声)新句,如闻謦欬音”“如何万家县,不见一枝梅”。吟香女史。
[清]焦学漪 群芳图 绢本设色 潍坊市博物馆藏款识:绣江女史焦学漪。钤印:焦氏画印(朱) 中闺清暇(白)
[清]马荃 牡丹桃花图 绢本设色 1736年 南京博物院藏款识:乾隆元年丙辰清和月,江香马荃写。钤印:马荃之印(朱)
[清]马荃 虞美人图 41×31cm 绢本设色 潍坊市博物馆藏款识:江香女史马荃。钤印:马荃(白) 江香(朱)
[清]恽冰 蒲塘秋艳图 126×56.4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蒲塘秋艳。橅南田公本,女氏恽冰。钤印:恽冰(白) 清於(朱)
[清]恽冰 蒲塘秋艳图(局部)
[清]恽冰 紫藤虞美人图 绢本设色 无锡博物院藏款识:兰陵女氏恽冰。钤印:恽冰(白) 清於(朱)
[清]周淑祜 幽花禽戏图 114.5×44.3cm 绢本设色 1669年 潍坊市博物馆藏款识:己酉孟秋,江上女子周祜画。钤印:周祜画印(朱)
[清]黄春晓 节录梁武帝《书评》(之一、之二、之三) 19×12cm×3 纸本
[清]黄春晓 节录梁武帝《书评》(之四—之九) 19×12cm×6 纸本款识:阁帖目为智果书,乃伪托,恶札可鄙。钤印:黄氏春晓(白) 如庵(朱) 湘东女史(朱) 御赐久安(朱白相间)
[明]文俶 写生花卉图卷(局部)
[明]文俶 写生花卉图卷 纸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款识:天水赵氏文俶画。钤印:文俶之印(白) 文端容氏(白)赵陆卿题跋:吾山名葩异卉,皆南宋诸人描写未到,然传形略神,古今通弊。文俶此卷,亦或有神动也。寒山赵也。寒山赵陆卿题。钤印:寒山内史(朱) 赵氏陆卿(白)永瑆题跋:文俶此卷,笔致清迥,信雅制也。俶为凡夫子妇,此陆卿若凡夫亲属,岂于俶直指其名、漫无称谓、漫无称谓?而书则仿凡夫体,俟徐考其人。皇十一子。钤印:听雨屋(朱)
[清]姜淑斋 临王羲之等行草书合卷 24×156.5cm 绫本 1667年 济南市博物馆藏款识:丁未夏四月,淑斋临,时年十六。钤印:淑斋(白) 广平内史(朱) 雪咏花书(朱)
[明]文俶 花卉图十开册(之六) 绫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钤印:赵淑(白) 端容(白)
[明]文俶 花卉图十开册(之五) 绫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
[明]文俶 花卉图十开册(之四) 绫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物馆藏钤印:端容(白) 赵文俶印(朱白相间)
[明]文俶 花卉图十开册(之三) 绫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钤印:端容文赵(朱)
[明]文俶 花卉图十开册(之二) 绫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钤印:赵淑(白) 端容(白)
[明]文俶 花卉图十开册(之一) 绫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博物馆藏钤印:赵淑(白) 端容(白)
[明]文俶 花卉图十开册(之十) 绫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款识:赵氏文俶画。钤印:文俶(朱) 端容(白)
[明]文俶 花卉图十开册(之九) 绫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钤印:赵淑(白)
[明]文俶 花卉图十开册(之八) 绫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钤印:赵淑(白) 端容(白) 赵文俶印(朱白相间)
[明]文俶 花卉图十开册(之七) 绫本设色 青岛市博物馆藏钤印:端容文俶(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