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中职英语课堂“文化回应”教学策略
2022-04-06郭玲玲
郭玲玲
【摘要】《中职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跨文化理解鼓励学生学习优秀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多元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回应”是一种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回应”的意识和能力。本文简要讨论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必要性,中职英语课堂关注“文化回应”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基于“文化回应”的教学策略和想法,讨论从“文化回应”的角度帮助学生发现语言学习的魅力,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职英语;文化回应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出,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感知差异强调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跨文化理解强调对外国文化的正确认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强调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内涵。只回应语言知识,忽视回应目标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忽略回应母语文化背景的有效经验,显然是片面且单薄的。
一、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我们与他人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方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因此,语言教学或学习也离不开了解文化背景,欣赏文化特征,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内涵。
2.增加“文化回应”,培养文化意识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语言不是僵化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网络词语。如果我们对网络文化没有一定的了解,就不知道这些网络词语的含义,不知道该在怎样的场合使用它们。只有学习和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特定交际场合中使用的词语的内涵。
随着频繁的国际交流,通过背诵单词、表达、语法点和句子结构,把重点放在语言知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加以回应,加强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一种共识。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如何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回應文化,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都是每个英语教学实践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文化回应”教学的内涵
文化回应性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是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教育公平问题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文化回应”教学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去挖掘和发现目标与文化与母语文化对知识内容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它们之间存在联系和差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文化回应”是双向的。在关注目标语文化教学的同时,同样要将母语文化有利的思想和经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文化敏感性和欣赏力。
三、中职英语课堂关注“文化回应”的作用和意义
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低于同龄普通高中学生的平均水平。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上。如果英语课只是对枯燥的单词、对话、课文、语法点的机械练习,整个课堂肯定缺少活力和动力,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英语学习中渗透文化意识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学生对了解文化差异有很大的兴趣,对与专业领域相关的文化背景充满好奇。例如,中医专业的学生愿意了解不同文化对中医的看法;护理专业的学生愿意讨论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一些沟通上的误解及解决办法;幼师专业对不同文化关于幼儿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理念充满好奇。因此,对文化做出回应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学习动机和吸引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课程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理解思维上的差异;增进国际了解,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其次,课程中提到的核心素养也非常重视以下两个方面: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跨文化理解。
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模式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欣赏祖国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背诵单词、学习语法规则和分析句子结构。大多数学生缺乏在实际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中使用和理解英语的能力。对文化进行回应不是英语教学的负担,事实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语言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多样性绝对会使语言学习更具吸引力和有效性。
四、基于“文化回应”的教学策略与思考
1.合理利用和结合教材
教师要尝试找出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根据文化差异进行教学设计,并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设恰当有趣的情境,确保学生的充分参与。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文化交际,充分认识文化因素。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生活与文化”部分,该部分是每个单元的文化元素。关于节日,我们可以对中西节日进行简要比较并引导学生进行审辨性思维,思考人们对庆祝西方节日越来越感兴趣的看法,而这是否会导致中华文化的流失?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持和弘扬我们的传统习俗?比如,关于汉服的话题,我们可以比较中西方的传统服饰文化,讨论中西方对颜色的不同解读等,颜色禁忌和颜色崇拜都是非常有趣的话题。
2.丰富教学材料和内容
除了对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解读、分析和解释外,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辅助材料。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英语原著小说,欣赏英语原著电影和歌曲去更深刻理解文化内涵。我们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文化交流,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同时,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或个人经历,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不是毫无疑问地接受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感知、跨文化思维和文化意识。
3.提高教師的“文化回应”教学素养
将“文化回应”融入语言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对文化差异有一定的理解,这绝非易事。在英语学习中培养文化意识和素养的难点如下:
(1)除了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知识外,英语教师还需要了解一些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种文化历史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以便更多地了解最新的文化发展和创新,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让英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与文化知识和素养相关的讲座或学术会议是非常有用且有必要的。
(2)“文化回应”教学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针对不同英语水平或年级的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回应实践。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我们可以从不同文化中的单词和简单表达的含义及它们适用的正确情境和语境开始。设计适当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加深他们对文化内容的理解。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文化回应”可以在更深刻和有意义的讨论中进行和实践,如,刻板印象、文化冲击、如何处理冲突等。帮助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敏感性、发现文化特征的动力和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回应”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意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化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作为英语教学的实践者,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学会接受文化创新,勇于实践,以迎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意识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傅妍.新课标背景下中职英语“文化回应教学”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3):79-82.
[2]黄婷婷.论初中英语文化回应性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刘敏珍.初中英语文化回应性教学分析[J].中外交流,2017(33):171.
[4]倪彬.浅谈文化回应性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9(11):99.
[5]王丽,刘静怡.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基于文化回应性教学的角度[J].才智,2017(7):199-200.
[6]张丽莹.英语教师“文化回应教学”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 2019(33):57-60.
[7]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