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粮耗子”被揪出!“靠粮吃粮”有哪些手段
2022-04-06韩亚栋管筱璞
韩亚栋 管筱璞
新华社
2021年11月25日,安徽纪检监察网公布消息,砀山县利祥粮油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关帝庙分公司、阚寨分公司经理徐东京接受审查调查。当月23日,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六起粮食购销领域腐败案件,其中四起涉及粮食购销公司相关负责人。另据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新沂市粮食购销集团原党委书记苏洋、原总经理顾刚,宿迁市宿城区粮食购销总公司原总经理朱成凯等多名粮企负责人接受审查调查。
随着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一批国有粮食企业相关负责人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这些“粮耗子”捞取好处的手段主要有哪些?纪检监察机关如何严查“靠粮吃粮”问题?针对案件暴露的制度短板和监管漏洞,如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在各级纪委监委通报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案例中,粮食购销公司、储备公司、收储公司等国有粮食企业“粮耗子”频频出现。
2021年10月26日,江苏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江苏兴粮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剑涛违规出借公款,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被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2021年11月5日,湖南省纪委监委通报四起粮食购销领域典型案件:衡山岳北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因保管不善导致粮食亏库166.33吨;常宁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利用套取的收购资金和账外经营收入设立账外账;华容县丰穗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县级储备粮轮换超架空期长达30个月;芷江侗族自治县粮油购销公司楠木坪粮站原主任杨增新骗取、贪污购粮资金,潜逃12年被抓获。
梳理各地案例,国有粮食企业“靠粮吃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情形:
以陈顶新、以次充好、“转圈粮”。如四川省青神县国粮管理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陶永鸿将1276吨陈粮卖出,再将其中896吨以新粮名义回购入库。
虚假收购、虚报损耗、虚假轮换、掺杂使假。如陶永鸿在稻谷轮换过程中利用轮出轮入的差价及损耗产生的溢余,编造虚假资料套取资金18万元。
陈玲/新华社
亏库短量、擅自动用置换、偷卖盗卖违规从事政策性粮食经营、挪用购粮款。如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粮库原主任谈卫东动用160万元公款,资助女儿女婿买房。
压级压价、拖欠粮款、吃拿卡要。如江苏省仪征市粮食购销总公司陈集粮站原站长高时林,将二等粮以三等粮价格标准与农户结算,从中套取差价。
在仓储等项目中违规招标投标,违规处理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私设“小金库”。如四川粮油批发中心原党委委员、直属储备库原主任范盛良,在成品粮应急低温库等项目招投标等方面为承建商提供帮助和关照,共收受数百万元“关照费”。
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着收购、储存、经营国家粮食的重要职责,但一些“粮耗子”从中伺机渔利,严重侵蚀群众利益、造成国家损失、影响粮食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把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点工作,强化政治监督,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以有力监督保障粮食安全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各地聚焦粮食购销领域开展专项巡视巡察,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等进行全面“政治体检”。2021年10月,陕西省启动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巡视巡察,各专项巡视巡察组将同级粮食主管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作为重点。
统筹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和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巡察工作。2021年9月,江西省委涉粮问题专项巡视监督检查组进驻六家省直涉粮主管监管部门和四家省属国有涉粮企业,市县两级共有109个巡察组进驻1198个单位开展工作。
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压实粮食购销主管监管责任。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制定了中储粮系统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指引,紧扣责任、腐败、作风和体制机制等问题,对20家分(子)公司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督导检查。
与政治监督相结合,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一些地方纪委监委结合专项整治重点内容,梳理涉粮企业问题线索、廉政档案、日常监督等情况,对被研判单位政治生态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精准画像。
各地纪委监委从严从重查处涉粮腐败问题,坚决清除粮食购销领域“硕鼠”、“蠹虫”,形成强力震慑,让对国家粮食动心思、有邪念的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全面起底问题线索。聚焦粮食购销领域人、财、物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涉粮问题线索进行清底式“回头看”,拓宽问题线索来源,广泛接受群众举报。吉林省纪委监委信访部门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广泛接收涉粮问题群众举报,加强对相关信访举报件的督办转办。
针对发现的涉粮企业腐败问题,采用“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2021年5月,中储粮集团公司广西分公司副总经理张东升接受审查调查。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组发挥“室组地”联合办案优势,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的具体指导下,与山西省纪委监委协作配合,深挖细查张东升等人“靠粮吃粮”、内外勾结、利益输送、中饱私囊等问题。
在对粮食购销领域问题线索“大起底”基础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重点环节,紧盯基层业务主管监管部门重要岗位、基层国有粮食企业领导班子以及经营管理关键岗位的重点人员,紧盯内外勾结、设租寻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滥权妄为等重点问题,加大涉粮案件查处力度。
吉林省纪委监委通过下发案件查处工作方案、重点案件挂牌督办等办法,指导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严惩粮仓“硕鼠”,一批“靠粮吃粮”腐败分子被彻查。在持续震慑下,涉嫌粮食购销领域严重违纪违法的桦甸市原副市长陈辉等人主动投案,配合审查调查。
发挥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作用,推动粮食购销领域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根据专项整治发现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内部监管、体制机制等方面剖析问题成因,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发挥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作用,着力推动粮食购销领域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2021年9月以来,围绕江苏省新沂市粮食购销公司原党委书记苏洋、原总经理顾刚系列案暴露的制度和监管漏洞,新沂市纪委监委通过面对面交办,压实职能部门以案促改责任。针对关键少数和重要岗位开展廉政谈话,研究监督制约措施,切实做到“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守住粮食收购、粮食供应、粮食质量和廉洁从政从业“四条底线”。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从规范约束“一把手”用权入手,推动制定权力运行正负面清单,紧盯粮食收购、储存、经营等重点环节分清权责,督促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梳理出权责清单59条、负面清单68条,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规范基层粮库、直属公司等经营管理活动。
一些腐败案例暴露的问题,反映出国有粮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需优化升级。比如,对同一客户又购又销、单一客户集中交易、跨分公司车辆信息互联互通等,迫切需要增強预警、核验功能。中储粮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组推动集团公司系统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技防”优势,进一步加强智能化粮库建设,加快覆盖储备粮管理领域全链条的数字化监管系统集成和优化。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