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蔚蓝新机遇,向海图强炼支点

2022-04-06张文萱李涛

走向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区青岛海洋

张文萱 李涛

数字最有说服力。经初步测算,2016年至2021年,青島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由30.2%增长到近40%,占全市海洋经济比重由34.4%增长至近40%,海洋经济成为西海岸新区第一大产业集群。

西海岸向海图强,逐梦蔚蓝!

科技兴海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喷涌勃发

五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不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汇聚经略海洋智力底气,同时引领科技与海洋经济相互融合发展,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喷涌勃发。

背依大珠山,面朝灵山湾,集聚中科院13家科研力量的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从西海岸新区“扬帆启航”。

2018年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其他12家研究机构,提出在古镇口核心区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2021年初,集聚中科院13家科研力量的海洋科技“航母”打造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蓝图徐徐展开。

未来,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将探索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核心科学家团队、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协同攻关的“1+X+N”模式,建立研发中心和转化中心,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实现中科院海洋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成果集聚,为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科技供给,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在这里,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并非孤军奋战。

以船海为特色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对“出海口”的希冀与西海岸新区对涉海“智力”的渴求一拍即合。西海岸新区拿出“顶格协调、顶格推动”的劲头,在政策、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上不遗余力。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牵手”西海岸新区,建设占地133公顷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借此打造人才高地、海上试验场,推进国际化办学,拓展新兴交叉学科。

如今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崭新的海洋科创高地正日渐崛起,汇聚起经略海洋的强大智力底气:引进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一流涉海高校11个,全区高校总量达到20个;引进建设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中船人因工程研究院等“中字头”“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10多家;集聚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明月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涉海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平台12个……海洋科技优势明显,高端海洋科研平台集聚,海洋科技企业培育加速,让青岛西海岸新区在深入践行“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国家战略使命中底气十足。

产业强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

科技之光照进海洋,不仅提供了发掘海洋资源的动力,也让海洋特色产业更加蓬勃。

海洋生物医药是西海岸新区重点突破的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针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西海岸新区制订实施了倍增计划,依托明月海藻、聚大洋、华大基因、正大制药等掌握关键技术的骨干企业,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向海洋生物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海洋创新药物及制剂、生物新材料方向发展。

智力的聚沙成塔之下,产业的质变自然水到渠成。正大制药BG136药物完成临床用样品生产,启动一期临床试验;明月海藻集团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打破国外垄断,衣康酸、异麦芽酮糖生产规模世界第一……西海岸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崛起。

与海洋生物医药一样,船舶海工也是西海岸新区重点突破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2019年,由中国自主集成的世界最大吨位级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70交付;2020年,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和集成的中国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交付;2021年,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全力推进;2022年,全国首艘超低温冷藏运输加工船“海洋之星”命名投用;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工厂首个核心工艺模块从新区运往加拿大……一个个世界级海工重器从新区昂扬出海,西海岸的船舶海工也悄然实现了从“加工”到“创造”的角色转变。

核心产业集群重点突破的同时,西海岸的海洋产业实现了“全面开花”:海洋渔业方面,深远海“蓝色粮仓”建设取得新突破,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首批国产深远海三文鱼规模化养殖收鱼成功;海洋冷链产业方面,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现破题,防波堤、码头等启动建设;青岛国际海洋产业资本配置中心建成启用,设立总规模105亿元的2支海洋产业基金……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主体,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鲜明标志。

具体到产业上,西海岸新区大力实施海洋产业突破行动,促进海洋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船舶海工产业、航运贸易金融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冷链产业、临港加工产业、海洋科技服务六大海洋产业快速发展。初步预计,2021年六大海洋产业增长20.3%,与2019年相比增长30.2%,两年平均增长14.1%。

开放通海海洋开放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

开放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鲜明特质,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海洋经济必须走开放合作之路。2021年,在新发展格局下,青岛西海岸新区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以开放姿态与世界共舞,海洋开放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青岛自贸片区海洋领域蓬勃发展,18项试点任务全部实施。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中心落户,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启用运营,优化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创新模式,成功举办2021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发起全球“海洋微生物基因组计划”“万种软体动物基因组计划”。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全年进口额突破1800亿元、增长40%以上。

山东港口青岛港新增23条航线,航线总数达到190条,完成货物吞吐量6.3亿吨,同比增长4.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71万标箱,同比增长7.8%,实现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增长,稳居全球前六,东北亚第一。

立于開放、兴于开放、强于开放。从辉煌灿烂的琅琊文化一路走来,开放的基因始终流淌在西海岸的血脉中。

五年来,西海岸新区深度融入胶东半岛经济圈建设,主动拥抱“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强境外投资企业跟踪服务,成为省、市“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两大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分列东西,犹如两翼驱动西海岸联通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德国、日本“国际客厅”辐射力日益增强,西海岸国际“朋友圈”日益壮大;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跨境电商企业集聚……西海岸新区紧抓机遇,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更高质量发展,阔步迈向开放发展新时代。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西海岸新区奋力蹚出“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通海、生态养海、统筹陆海”的新路径。未来,西海岸新区将以海洋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海洋强省贡献重要力量,不负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历史使命。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Qingdao West Coast New Area (QWCNA) has optimized its marine advantages, thoroughly conducted the national strategic mission of "building a new fulcrum for a great maritime country with the theme of developing marine economy", and deepened the marin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boosting the marin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ignificantly, upgrad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economy, and fully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arine channels.

The numbers are most convincing. According to the preliminary calculation, the marine GDP of Qingdao West Coast New Area has increased 14.9% annually from 2016 to 2021 year-on-year. The proportion of marine GDP in total GDP has increased from 30.2% to nearly 40%. The proportion of marine economy of the New Area in that of the whole city has increased from 34.4% to 40%. Marine economy has become the largest industrial cluster in the New Area. The West Coast is improving its marine strength and pursuing dreams in the blue!

猜你喜欢

新区青岛海洋
宜宾市三江新区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丽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