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团员身份意识 深入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团
2022-04-06赵强王睿
赵强 王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摆在重要位置,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覺,明晰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复旦大学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指引全面从严治团,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政治站位积极承担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责任,围绕思想引领的核心任务立德树人,不断强化全校团员青年的身份意识,不断夯实团工作的先进性、光荣感,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担当起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团员身份意识作为高校团员青年自觉履行团员义务、行使团员权利的精神旗帜,既是支撑团员青年成长和发展的“思想航标”,也是规范团员青年个体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的“行为动能”,更是带动团员青年群体讲政治、树作风、争先进的“朋辈灯塔”。因此,强化团员身份意识对新时代高校开展全面从严治团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强化与百年奋斗大党相匹配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引领高校团员青年深入学习百年党史,增强团员身份意识与家国情怀的联系,是促进高校团员青年更好地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复旦大学共青团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在全校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七一讲话、传承红色基因”“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主题教育和团日活动,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创新性,在党的光辉历史与自我身处当下的比照中强化团员身份意识,以代入感提升领悟力,以领悟力增强认同度,以认同度夯实使命感,从而实现对政治身份、政治责任、政治使命的认知认同、共情共育。
强化与民族复兴大业相交融的身份意识和思想自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团员青年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追梦人、圆梦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回首中华民族苦难辉煌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无数中国青年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斗、发愤图强,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民族复兴的接力征途中,一代代中国青年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身份意识的确证恰恰需要理想信念作基石,引领高校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已然成为强化团员身份意识的首要任务,复旦大学共青团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全覆盖,通过信仰教育、仪式教育、案例教育等多线联动,延伸建党百年、“五·四”“一二·九”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教育抓手和范围,在夯实全校团员青年的意志动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与时代强国大势相成就的身份意识和行动自觉。时代呼唤担当,未来属于青年,投身强国建设是高校团员青年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团员青年,不仅要怀有谦逊好问与笃行善思的品质,而且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获取新知,锤炼品格、增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高校开展全面从严治团,不仅是深化共青团改革、提升共青团战斗力的迫切需要,更是适应时代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严治团、强化团员身份意识是增强高校团员青年投身强国伟业行动自觉的重要保证。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团员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需要培养高校团员青年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勇克难关、勇斗风险的奋斗精神,舍己为人、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上下求索、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这对高校在开展全面从严治团过程中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推进高校共青团开展全面从严治团,是引领高校团员青年紧跟党的步伐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共青团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重要举措。复旦大学共青团适应全面从严治团新形势和高校团员青年群体新特点,以强化团员身份意识为重要抓手,探索高校在共青团系统、团的干部队伍、团员队伍三重维度上全面推进从严治团的实践理路。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强化团员身份意识,为高校全面从严治团提供政治保障。复旦大学共青团始终牢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这一政治属性,坚持用党的先进理论强化团员身份意识,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复旦大学是最早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成立青年讲师团的高校之一,深入持续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复旦大学团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凝聚团员青年,面向全校团员青年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推动党的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创新发展。其中“人民城市”青年讲师团分团是复旦大学共青团与上海市16个团区委以及中国商飞、中国宝武集团、上海武警支队等单位合作而成,聘请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百名基层优秀党员青年担任讲师,围绕新时代生活旋律、新时代发展方向、新时代奋斗精神,向全校团员青年讲述我们党在城市发展与基层治理中的鲜活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因此,从严治团首要的就是增强共青团系统的身份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时刻铭记共青团工作的对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工作的责任在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工作的主线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以此带动团员身份意识增强。
在从严管好团的干部队伍中强化团员意识,优化高校全面从严治团的队伍支撑。高校共青团的干部队伍中既有学生骨干,也有兼职团干部、专职团干部,是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开展全面从严治团的关键。复旦大学共青团紧紧扭住这个关键不放松,加强团干部的教育管理,不断擦亮“望道青马”品牌,提升团干部的战斗力。一是开展“望道青马”新生团支书培训班,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团支部书记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学习-行动”相结合的进阶式培养,锻炼和塑造一支政治强、成绩优、作风好、能力强的团支部书记队伍。通过理论学习、报告讲座、分享交流等多種形式,夯实团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坚定正确信仰方向。通过模拟团日、实地参访等活动,提高团支部书记的创新意识与主观能动性。二是开展“望道青马”团学骨干培训班,针对校内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中的团学干部,采取理论学习、交流学习、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对团学骨干的思想政治引领,帮助团学骨干扎实理论功底、拓展研究视野、优化能力结构、树立优良作风。因此,从严治团就是要以增强团干部的身份意识助力团员身份意识的增强,增强团干部在政治、思想、能力、担当、作风、自律上的战斗力,敢于挑急难险重的担子,善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
在从严管好团员队伍中强化团员身份意识,打牢高校全面从严治团的群众基础。高校团员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工作的重要对象。把高校从严治团要求落到实处,就要从严管好团员队伍,教育引导团员创先争优、实干争先,发挥团员在青年中的模范作用和对青年的凝聚作用,增强团员的先进性和光荣感。复旦大学共青团在团员标准要求上严起来,严把团员发展入口关,着力推进“推优入团”,各二级团组织在分党委和校团委的领导下,科学制定团员发展培养计划,指导团支部规范执行团员发展程序,精心培养全面考察,推荐优秀青年学生加入团组织,充实团员发展蓄水池,入团后开展入团仪式教育,增强对团员身份的荣誉感。同时,抓好入团以后的教育实践,完善大实践项目体系建设,实现劳动育人全覆盖,通过进博会、研支团等志愿服务工作,人民城市、乡村振兴、绿色中国、健康中国等社会实践,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比赛,不断激发团员使命担当,投身社会生活,增强对团员身份的获得感、自豪感。因此,从严治团就是要以最广大青年身份基数推动治理向深里走、向实里走。凝聚更广大青年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梦想,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屹立在新时代的峰峦,高校开展全面从严治团的号角已经吹响,复旦大学共青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严管好团的干部队伍,从严管好团员队伍,从严提升团的工作水平,不断强化团员身份意识,切实抓出高校团员青年的新风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起生生不息的磅礴青春力量,争创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