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味道
2022-04-05又见
大化瑶族自治县达吽小镇之“达吽”,是红水河壮语音译,意为红色的河流。正如它的名字所昭示的那样:达吽小镇,红红火火的小镇。
小镇确实火了,旺了。美好的生活正在上演着。有一次我随旅行团踏进小镇,一群青年男女身着瑶族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列阵欢迎,端着大碗前来敬酒。敬酒是瑶族最尊贵的礼节,也是大化最具地域性的标识。这些瑶族朋友是幸福家园艺术团的成员,几年前曾分散居住在红水河两岸各乡镇的大石山深处,最近搬迁到小镇,通过就业创业变成新型市民,组建了文艺队,经常登台演出或参加接待活动。在这世上,最难于抗拒的是热情。当接过那碗泛着琥珀光的米酒时,一种亲近之感油然而生。达吽小镇留给每一位远方来客的第一印象是热情、好客、坦荡。
民以食为天。因为美食的缘故,不论是来大化乘船览胜红水河百里画廊,還是登高俯瞰七百弄山海奇观,每一批游客都会到达吽小镇走走看看,品味美食,体验民俗。每当华灯初上,人流如潮,灯光摇曳,舞影婆娑。夜宵摊、烧烤地,小方桌、八仙桌、长条桌,排满了各色美食和当地小吃,花花绿绿当街一摆,小镇便响起了甜甜热热的各地的方言方音。
小镇不大,依山傍势建在一条小溪的两岸,配套建设的120栋骑楼,融合“布努瑶”建筑风格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素。这些马头墙、百叶窗、朱红门,水墨画里瑶族姑娘清秀的神情以及男人端起海碗大喝的样貌,看着让人赏心悦目。小镇还建有广场和舞台,街街巷巷交错着,精心布局着美食步行街、酒吧街、风情购物街、达吽阁。在这里,不但品味到生态食材和特色美食,还领略到民族特色家居文化和康养文化。
小镇居住的都是移民,是从全县各地“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地方”搬迁过来的。像这种搬迁安置,过去5年大化共改造危房9499栋,搬迁6115户27761人,达吽小镇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全县将近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实现异地脱贫,住上了新房,生活一下子进入了现代节奏。在达吽小镇,美食广场周边安置楼一楼开设的173间商铺,慢街开设的213间铺面,都是为这些新市民准备的。他们一般是楼上住宿,楼下创业,孩子进城读书。或到附近的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孵化区创业就业,加上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他们很快懂行懂路,找到了生活出路。下山的壮族瑶族群众融入全新的生活,悠闲而淡定,又不失时尚。
有人说,达吽小镇之所以声名远播,是得到了千山百川之灵气,把万种风情纳入囊中。可不是吗?红水河滔滔千里从云贵高原奔袭而来,一路收溪纳泉,到大化河段已集聚数百条溪流之水,小镇无形中成了集大成者。都阳山脉从云贵高原发端,一路雄峰林立,到大化这一带坡势逐缓,石山变成土岭,沿着河谷从四周往达吽小镇聚拢,使小镇呈现“金银窝”的样貌。而从红水河之南岸蜿蜒而来的王秀河,与从河之北岸而来的隆江溪泉之水,流至达吽小镇这一带汇入红水河,携手向东奔流。电站坝首下方像棋子一样的小岛锁住了江流,加上左右之河溪来水汇聚,呈三龙戏珠的格局。达吽小镇正是在这样的大格局中,慢慢舒展她的娇美身姿,彰显独特的韵味和本色。
美景加美食,再加上浓郁的“布努瑶”风情,如沐春风里,风生水又起。生活好起来的壮族瑶族群众开始讲究自己的饮食,在美食上精雕细琢,用他们摆脱贫困的那种啃硬骨头劲,在小镇开辟出一番新天地。美食店在一夜之间人来楼满,盛名远扬。大化一下子被冠以“中国康养旅游美食天堂”。
那么到了达吽小镇要吃点什么呢?每一道菜谱都是独一无二、原始而地道的,可又无从选择,因为在这里什么都充满着诱惑力,让人无从下手。只要在巷子里轻走几步,那种原始的米肉香味就会扑面而来,美食仿佛就在唇沿,让人馋得口水连连。
按照当地壮族瑶族的老规矩,“无鸡不成宴”。曾有这么一段笑话,某户人家来了常客,正吃饭时有鸡捣乱,主人非常生气,指着那鸡嚷道:“如果来的是再尊贵一点的客人,你早挨宰了。”这是过去穷酸日子的写照,如今想什么时候吃鸡就吃鸡,想吃什么就煮什么。鸡除了是一道菜谱,更多夹杂着对过往艰辛的不忘却和走上新生活的庆祝与珍惜。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烧水杀鸡,多是整条鸡煮熟,也有烤七百弄鸡的,浸泡配料入味后,放到炭火上慢慢烤熟,切块摆成鸡的模样展示在盘子里,金灿灿的如同金条堆垒,趁热咬上一口,香香脆脆的。更原汁原味的做法是白切鸡,文火慢煮,或清蒸于木桶,只需配点盐巴和生姜,嚼起来香甜酥软。鸡皮黄得像玉米一样,说是喂玉米的缘故,鸡血也可做成美食,往其中加上三四两玉米粉,再拌点细碎鸡油,和匀后揉成玉米团子,放到鸡汤中煮熟后切成薄片,成为喝酒时的主食。
猪和牛羊也可以做成很多道菜。比如猪羊血就有很多种吃法。灌猪血肠子,猪血配玉米粉和大米饭粒,捞匀灌入猪肠,微火煮熟即可。还可以用活血按比例加暖汤拌匀,几分钟内即成凉粉一样的结块,再炒点肠肺之类的内脏做配料,往红红的血盆里铺洒,盛放到碗里,吃起来嫩鲜可口,既有红红火火的暗示,又能去尘养胃养血。
羊百草也是一道奇特的菜谱。羊胃之后有一段特殊的薄肠子,青青绿绿的,那是羊吃草之后过滤形成的绿色综合元素。切下这段肠子,堵住两端去路,不让里面的元素倒出,放进锅里文火烘煎,差不多干枯后用剪刀剪开切碎,加羊胆,少许盐,加水煮沸即可。由于羊吃百草,故名“羊百草”,舀一碗喝下,微苦清凉,但苦味很快在嘴里消失,正所谓苦尽甘来。有人觉得恶心,不习惯,不喜欢,哪知道这是不同凡响的百草药,养胃又养生。牛也吃百草,所以在桂西北一些地方还吃牛百草,其做法与羊百草区别不大。
白切是大化人最引以为豪的烹饪做法。猪肉羊肉都可以做成大块扣肉,也可以煮熟了切片,当地叫“白切”。大化的鸡鸭猪羊大都生态放养,有的甚至放牧深山,绿色生态,味道原始。所以在大化很多荤菜都是清水煮熟后白切,白切鸡、白切鸭、白切猪肉、白切羊肉、白切牛肉,或是清水直接汤煮,除了配点盐巴和生姜,无须别的作料,既简易方便又能最大限度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和丰富营养。
如果说上述吃法是传统积淀的结果,那么九仙汤则是这个美食天堂最近几年的新菜品。羊骨头加黄豆慢火炖四五个小时,加少许羊肉,上桌时倒入火锅里,往里放煎好的红水河鱼,让汤锅慢炖,舀一碗鱼羊热汤,加一匙生韭菜,入口滑嫩,清淡鲜香。鱼羊为鲜,鲜仙、韭九同韵,故其名曰“九仙汤”,让汤味直升神仙等级。《本草纲目》云:“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羊全身都是宝贝。羊肝可切成小块状,用羊网油包裹好,像煎油鱼一样慢火煎,让油都“吃”进肝肉里去,煎香出锅,咬嚼满嘴油,脆而香,可明目护肝。羊蹄胶原蛋白丰富,吃卤羊蹄可美容养颜。羊肉炖黑豆,可御风寒,补肾虚,益气血。这些菜谱,先不说味道极品上乘,单就养生养身,就足有理由让来客在达吽小镇小住几天。
幸福起来的大化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声唱歌。达吽小镇很多美食店铺应和着这种时尚,早餐也是肉噜噜的。光顾米粉店,首先看到是的案台上排满猪肉,猪肝、猪心、猪眼、猪囊、猪肚、粉肠、七寸、隔山,样样俱全。每一种肉割一点,总量按习惯每人半斤左右,几个人整合煮成一大盆子汤肉,加点生韭菜,再整几碗酸榨米粉,捞匀即成。有时也可用河鱼或牛羊肉替代猪肉系列,味道同样地道鲜美。这种吃法吃两三碗,感觉像自己家杀牛羊或殺猪过年一样,其中味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只鸡,一只羊,一头牛,几十道菜,大化人对于美食的情结,超越对于温饱和小康的追求,上升到了美学、文化和生命高度。这种高度从自在到自觉,到自知,再到自信,已深深融入血脉和情感,成为驱动一方水土不断发展壮大的潜在力量。
达吽从来都是一座有美食品位的小镇,怎么能满足于桌面意义的吃吃喝喝呢?我们常常见到,大化人爱弄菜,爱琢磨美食,爱设计菜谱,像打扮姑娘出嫁一样。县里每年都不定期举办烹饪大赛,选出心仪的菜谱,最近又推出“鸽皇”大赛,不知皇冠落谁家。“壮瑶大席”是其中绕不开的名宴。“北有满汉全席,南有壮瑶大席”,能吃上它,更多的是一种尊贵和荣耀。其实,只要把上述各类佳肴集中到一张饭桌上,便成了“壮瑶大席”。这其中的标配是88套佳肴118个菜品,包括寿乡芙蓉鱼、粉蒸鱼卷、鱼羊鲜饺、农家手抓羊蹄、七百弄羊扣、九里香茶鸡、六也鱼怪、南瓜煲鸡、腊味拼盘、胎包鸡、九仙汤、羊百草、酸榨粉……都是最新推出或尚未被淘汰的菜谱,绿色生态食材之精粹尽在其中,再辅以山歌和美酒,可吃出氛围、吃出文化、吃出境界。大化这种“食文化”源远流长。据载,明末王守仁率兵平息岭南民乱时,军中有黄流者剿匪有功,留封大化一带任安阳土司官,故有幸得尝当地各色美食,并加以研究改进,遂成大化美食的源头并沿袭至今。如今“壮瑶大席”位列“广西十大名宴”,荣登“全国省籍地域名宴”榜。
提起美食背后的畜牧业,大化人付出最多,也最自豪,最有底气。脱贫攻坚以来,先是为产业筑路搭桥,过去5年整修了1502条公路2330多公里,基础设施建起来,畜牧业也跟着受益。仅这几年就建成地方品种七百弄鸡繁育场4个,七百弄鸡从草窝单母孵化变为机器规模化生产,年产逾500万羽。建成肉羊养殖场或示范园76个,年饲养量达40万只。水电站库区水域20多万亩,可利用养殖10万余亩……大化农业的水准里,永远坚守生态康养的传统,支撑起来的县内1400多家美食店生意红红火火。
如今的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达吽小镇,欢乐祥和的景象与悲凉穷酸的过去相比照,最能体会出奋斗的艰难和幸福的可贵。也是在这样的夜晚,突然觉得饿了,我就想,再去达吽小镇走走吧,第一件事也许不是看风景和民情,而是猛吃家乡的美食,吃得风云变幻,吃得春暖花开,吃出幸福的味道,这才是头等的大事。
其实,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达吽小镇,只是壮美广西红水河边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祖国歌声里的一个亮丽音符,一个充满幸福和希望的地方!
作者简介:又见,壮族,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文集三部。曾获中国散文年会2021年度“十佳散文奖”、第二届广西文艺花山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