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修复理念的渗透分析

2022-04-05白书昕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渗透措施规划设计水利工程

白书昕

【摘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是我国各项生产工作予以重点践行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国家重点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方面付出了实践努力。其中,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理应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对规划设计内容进行全面改进与优化处理。针对此,本文主要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背景,对生态修复理念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渗透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生态修复理念;渗透措施;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5.055

引言:

总体来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已处于持续好转的状态,但在成效方面并不是很稳固。可以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仍处于负重前行的攻坚时期。近些年来,为全面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以及环境保护政策号召,以水利工程等为首的基础工程建设工作重点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以往生产工作模式以及工作理念存在的弊端性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并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内容进行统筹推进与合理部署。其中,为增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生态性与绿色性,设计人员主张将生态修复理念应用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体系当中。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缓解以往水利工程建设污染以及其他弊端问题。

1、 生态修复概念及内容分析

所谓的生态修复主要是指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手段停止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并通过减轻生态系统负荷压力,保障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自我组织能力得以恢复完全。或者可以利用生态系统所具备的自我恢复能力,以人工措施为辅助,确保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可以在特定时间内恢复,并且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一般来说,生态修复工作主要用于遭受自然突变影响或者人类生产活动干扰所引发的自然生态系统受损的修复工作当中[1]。

需要注意的是,生态修复的概念不止局限于种植绿色植物、减少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方面,更多的是侧重于强调通过利用重新创造或者引导等手段,恢复生态系统原本功能,为各种生物提供良好生存保障。其中,关于生态修复任务以及生态修复方式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参照图1、图2。从客观角度来讲,生态修复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内容,是我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表現。对于本文所研究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而言,生态修复概念可以体现在利用多种修复措施以及技术方法,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等方面。

2、 水利工程设计中渗透生态修复理念的价值意义

2.1 有效预防自然灾害,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相关调查显示,水土大量流失会直接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同时,也会相继引发土壤肥力下降以及营养成分流失等问题。无论出现上述哪一种情况,均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并引发人地矛盾问题。近年来,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策略,以保障各项生产活动得以高效稳定开展。

虽然在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影响下,生态环境质量逐渐趋于好转状态,但在成效方面不够稳固。以水利工程为例,部分水利工程因受到施工作业活动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水土保持能力方面始终不高。而通过引用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技术,可以从根本层面上保持水土并促进植物生长。最重要的是,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抵御自然灾害问题[2]。

2.2 深化加强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体现水利工程功能价值

近些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整体建设进度偏缓。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水土流失以及其他自然灾害问题频发,导致植被覆盖率整体偏低,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造成了阻碍性影响。可以说,如何防止水土流失,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已成为当前发展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目前,为及时缓解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行业内部主张将生态修复技术以及相关理念应用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当中。一般来说,生态修复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手段以及其他辅助手段,强化土地蓄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建设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3、 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修复理念的应用原则分析

在开展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前,参建部门应重点针对水利工程各施工项目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分析期间,工作人员应重点针对渠道以及水库等水系建筑物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合理拟定水量调为标准,借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其中,为保障生态修复理念可以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良好应用,相关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循以下生态修复应用原则:

3.1 绿色环保原则

绿色环保基本上可以视为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修复理念的重要延伸表现。从主观目的上来看,工程建设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应用,达到除害兴利的工作目标。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以及生态修复工作必须立足于绿色环保理念,坚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以及生态修复措施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

3.2 自然性原则

生态修复工作需要符合自然性原则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自然具有健全完善的循环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可以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在开展生态修复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始终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目的,采取合适的方法措施增强水利工程设计的生态性与自然性。

3.3 社会性原则

水利工程具有排涝防洪、抗旱等功能优势,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生态修复工作必须满足社会性原则,准确发挥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优势,保障除害兴利以及环境保护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4、 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修复理念的渗透策略及分析

为保障生态修复理念可以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渗透应用,参建单位及设计人员应深刻意识到生态修复理念的重要性,并在规划设计工作中融入生态修复概念及相关内容,保障水利工程设计效果以及生态建设质量得以深化加强。具体策略方法如下所示:

4.1 合理保护表层种植土,维护生态系统安全

土壤资源始终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应予以重点关注的内容。一般来说,土壤数量以及质量表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效果乃至生态修复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以往经验来看,多数水利工程通常会携带“三通一平”性质特点,存在开挖弃渣堆问题,而这种行为会导致土地环境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3]。

在后期生态修复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将填埋好的废渣挖出,并采取施肥处理方式种植植被,但是这种方式却难以保证植被水分吸收效果。目前,为克服传统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存在的弊端问题,在生态修复方法的选择上更侧重于维护原有生态系统安全。也就是说,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应尽量减少对现有生态植被的破坏,通过合理保护表层种植土,减少水土流失问题。

4.2 适当调整生产布局体系,增强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效果

在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以及生态修复作业期间,设计人员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理念,以增强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效果。在前期规划期间,设计人员应主动立足于水利生态系统功能(如图3所示)以及周边地质水文情况,对施工建设活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提前识别,根据识别结果适当调整生产布局体系。

其中,对于重点保护区域,应明确禁止开发水利工程,避免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现象。与此同时,在前期规划期间,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任何因人为破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明确禁止,以保障生态建设效果。除此之外,在应用生态修复技术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彻落实生态修复技术要点[4]。

4.3 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修复计划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水土流失严重程度以及表现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所采取的生态修复技术应按照因地制宜理念,结合各区域特点,确立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计划。在修复防治过程中,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可根据水土保持以及生态学原理,适当将草本植物以及灌木、乔木等种植于周边区域环境当中,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协调搭配,实现多层次生态系统的有效构建。除此之外,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可利用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对各区域生态保护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可借助多种人工手段,增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举例而言,规划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生态修复理念,做到挖填平衡。并主动結合实际情况,减少地表破坏行为。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弃土以及弃渣,现场人员应合理回收并加以利用,以减少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影响。施工作业结束之后,现场施工人员应在已遭到破坏的地表上栽种适当的植物进行修复,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问题。

4.4 运用优化设计理念,加强水利工程边坡防护效果

边坡防护始终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关键,如果边坡防护效果未达到预期就很容易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运行质量构成威胁。结合以往防护经验来看,传统边坡防护设计主要以喷射混凝土或浆砌石护坡方式为主。虽然这种施工方式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但在本质上还属于硬护坡理念范畴,对于植物保护方面有所欠缺,容易引发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生态修复理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边坡防护施工方面更加注重生态性与环保性。其中,为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问题,保障边坡防护生态效益,施工单位应主动运用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方式进行处理,以加强水利工程边坡防护效果。

与传统硬护坡方式相比,这类方法在生态修复能力方面表现良好,且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最重要的是,这类护坡方式可加强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预防管理,并促使护坡绿色面积不断扩大,在增强生态景观效益的同时,能够保障工程建设质量。除此之外,施工单位也可以运用网格草皮护坡方式进行操作处理。结合以往经验来看,网格草皮护坡方式作为先进护坡方式的领域范畴,可通过运用生态修复理念加强对于护坡结构体系的健全优化。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水土流失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强边坡防护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防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施工场地所运用到的材料设施进行合理配置与质量检测,以防出现护坡效率不高问题。

4.5 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监测问题,改善水利工程周边区域环境质量

为全面提高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效果,水利工程参建单位应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监测问题。根据监测反馈情况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借此改善水利工程周边区域环境质量。在工作开展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主动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重点针对区域主干河流水土监测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工作人员可坚持以监测站以及点为主,通过健全完善监测分布体系,保障各项工作内容得以深入贯彻与落实。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应主动结合基层水土保持工作内容,对现有监测网络体系进行健全完善。除此之外,为持续深入开展辖区水土保持工作,参建单位可主动结合信息化技术构建水土保持监测平台,增强监测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水土保持监测平台体系的确立上,可重点围绕水土环境质量、区域性温度以及降水等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分析反馈结果,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体系,以增强区域水土保持监测效果。

结论:

总而言之,为全面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高质量开展,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相关人员应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通过主动立足于生态环保理念角度,对现阶段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滞后性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期间,设计人员应始终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内容进行合理部署。并通过应用生态修复理念及相关措施手段,增强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的安全性与生态性。相信在全体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我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以满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魏永键.生态修复在小水电站建设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1(6):174-175.

[2]张玉涛.探究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J].中华建设,2021(6):80-81.

[3]黎文豪.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辽宁:鲁迅美术学院,2021.

[4]廖承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7):136-137.

猜你喜欢

渗透措施规划设计水利工程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论小学体育课程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加强中国古代经典之作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