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纠结”
2022-04-05肖赣贞
肖赣贞
过分纠结会给人带来巨大压力
“好纠结啊”是很多人的口头禅,每当遇到难以选择的事情,他们经常会这样说。当我们陷入困惑或者混乱的境地,不知道该做什么时,就会出现这句口头禅。最近有肌电图研究表明,矛盾纠结感越重的人,颧部肌肉的活跃度就越低。这部分肌肉与控制微笑表情的展现有关,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纠结矛盾的负面性。在心理学中,这种行为被称为选择困难症:面对选择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时惊慌失措,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种程度的恐惧。
有研究表明,我们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会消耗一部分意志力,出现疲惫感,很难做出选择。说实话,决策确实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如果你一直纠结于哪个选择是正确的话,会让你对这件事失去本能的判断,会被很多因素所影响,久而久之出现逃避决策的情况,变成了拖延纠结症。人都有尽善尽美的心理,会因为个人完美主义性格产生选择性纠结症。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足够的时间等着去选择,总有要做决定的时候。如果因为长时间的纠结导致最终只能随随便便地选择,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越是纠结就越把自己陷入焦虑痛苦的状态中,严重的时候甚至需要进行心理和药物的治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作为有机体,自身拥有一种自我评价的能力,它不依赖于外在标准,也不依赖于理性,而是基于自身产生的满足感作为评价参考。如果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做自己,也就没什么好纠结的。问题在于你还是一个社会人,在充当“自我”这个“角色”的同时还身兼多种社会“角色”,在个性化和社会化之间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其中最大的是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冲突,也就是说做自己还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
例如,你是一个内向的人,更喜欢安静的独处,而不是喧哗的社交。但是工作环境要求你要多社交,多自我营销,家人朋友也认为你需要更外向些。于是冲突产生了,你既认同“外向的人更有前途”这个社会评价标准,同时又想坚持做安静内向的自己,于是你在要不要改变自己性格这个问题上纠结。再如,面对父母要求你必须结婚时,想要单身的你左右为难,纠结起来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越容易出现纠结情绪的人越容易陷入矛盾和冲突。但在某些情况下,持有灰色态度的想法会显得更加成熟。持灰色态度的人相对来说更喜欢事情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中。比如有些男生向女生表白后并不想知道对方的答案,这是一种心存希望却又害怕被拒绝的心理。也有一些人产生纠结是因为崇尚完美主义,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就会让他们非常焦虑。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如果他们生活中展现的是黑白分明的状态,孩子也容易养成干脆果断的习惯。如果父母性格犹豫不决,孩子也容易在一件事情上反复纠结。另外,容易纠结的人深层的心理原因要追溯到小时候被父母对待的方式,如果大人不允许孩子做真实的自己,他就只能够表现父母期待的样子。遇到事情时内心冲突不断,总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是自己真实的声音“我想要这个”,另一个则是父母的声音“不,这个不适合你,那个才是对的”。
预期是指事先的期望。预期能够影响人的幸福感,合理的预期可以恰到好处地激励你,争取自己能争取的东西;同时又能帮助你做出决断,放弃那些不够好的东西。你可能不曾意识到,自己感到失望和纠结,深陷在不快乐的情绪中,可能是因为缺少合理预期的能力。如果因为预期过高而难以实现,会使人在没有尽头中充满挫败感,病理性的完美主义者就有这样的问题。你不妨停下来想一想,你感到纠结,是否因为你没有明确的预期,或者你的预期不够合理。
心理学家指出,有时候稍高一些的预期对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人们会变成他人希望的样子。他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他们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效应。如果教师认为某些孩子聪明,对他们有积极期望,日后智力会发展很快,那么若干个月后,他们的智力果真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相比之下,没有得到教师关注的孩子,其智力的发展并不明显。两类孩子原来并没有什么差别,几乎是在完全相同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他们智力发展的差异只能由教师对他们有不同的预期值来解释。
罗森塔尔的实验研究表明:一、“预期”应该有一定的现实可能性。实验结果中,预期效应的表现形式是这部分学生智力测验成绩有较大幅度提高,并没有证明他们的智力的确变得比别人更优秀,只是跟自己原来的水平比较,进步更快。在原有基础上争取更大进步,这一预期是合理的,是完全可能做得到的。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发人深省。
二、预期变为现实,是通过预期者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而达到的。在罗森塔尔之后,又有一些心理学家进行了几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告诉教师班里的某些学生极为聪明(这些所谓的“聪明”学生其实是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的),然后对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情况进行了录像。仔细观看录像就会发现,在很多细微之处,教师都表现出了对“聪明”学生的偏爱。
三、预期的影响作用还取决于双方的相互关系。在罗森塔尔的实验中,教师的“预期”只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比较明显。这其中当然有很多影响因素,研究人员推测,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更容易受教师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更依赖于教师的反应。这就是说,当我们对某人赋予期望时,效果如何,还得看我们对这个人的影响力有多大,他是否信任我们,是否愿意配合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来调整他的反应。
虽然适度的纠结可以让人更谨慎,但变得过分时就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少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会犹豫不决,表现得很痛苦,只會想办法退缩。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或者避免纠结的产生呢?
了解自己。一是理性判断自己:究竟是胆小懦弱,还是不想承担责任,或者经历过某些事情让你产生选择恐惧心理?二是倾听内在的声音,了解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哪些是父母和社会要求的,从而指引你找到纠结的原因所在,更清晰地知道该如何取舍,减少纠结。
容忍矛盾性。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指出,幸福总有中庸之道,这不是和稀泥,而是一种妥协、平衡和整合的能力。从个性的角度看,很容易将妥协视为一种自我牺牲式的退让。然而,如果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要做自己,又要符合社会要求,那么妥协总会相伴相随。实际上,这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纠结因矛盾或冲突而起,最终必将被内在智慧化解。
理性选择。假如实在无法容忍矛盾,那就需要进行选择。这的确不易,因为选择的过程就是失去的过程,而失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不管多不舍,都需要去选择,并为选择负责。如果你陷入了选择困难,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去分析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出现的不同情况。试着事先设计多种方案,然后分析其利弊,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随心随性。做了这么多理性的分析,还是纠结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从内心寻求答案,不断反思和探索自我: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我想要什么?是他人眼中的“好”重要,还是自己内心的安宁更重要?如果依然纠结,那就跟着感觉走。即便不能事事如同期望的那样,也可以顺从一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或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可能有些不够完美却也体现出个性。
假如以上方法你都试过,还是纠结怎么办?那就只好接受纠结的自己,好在时间会给出答案。有些纠结具有年龄特征,当年让你纠结的事,时隔1年、10年或20年后在你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即使曾经的纠结现在依然没有答案,也不必耿耿于怀,因为时间会治愈一切,答案如何并不重要了。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