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月刊》追求完美的办刊理念

2022-04-05杨路宏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3期

杨路宏

摘要:《创作月刊》是桂林文化城颇有影响的文艺期刊,它能成为桂林文化城一份有分量的文艺刊物,与其追求完美的办刊理念是密不可分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刊物主编广邀名家进行创作,二翻译作品聚焦名家,三关注作品的深度以及艺术魅力。

关键词:《创作月刊》    办刊理念    追求完美

《创作月刊》是桂林文化城颇有影响的文艺期刊,它能成为桂林文化城一份有分量的文艺刊物,与刊物追求完美的办刊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发刊词通常是刊物的价值取向和宗旨的宣言书,主编张煌在《创作月刊》的《发刊词》中有完整的表述:“一份刊物出版,编者照例有个极其灿烂的希望,这心情不必隐讳,我们也有的。刊名‘创作’,暗示出一条新路径,挥别旧的探寻新的正是求进步的不二法门。一篇论文、小说、诗、散文、戲曲或者翻译,只要可以发表,它必须够得上是一种创作。论起什么是创作的标准也许会瞠目结舌,拿起一篇描红模子成功的作品才明白,原来那不成东西,好作品得靠作者的别出心裁。无创见的理论是用剪刀写成的,抗战八股是比一个代数的解题更容易成功,读不成句的翻译完全是译者的程度造成了这罪恶,原著者被难了,读者也担负了不小的损失。这样说可绝非有意证明本刊的完美,我们是在追求着完美:希望着今后本刊能够担当起介绍好作品,研究创作上诸般问题的责任。实现理想的艰难我们想到过,如果这理想还属于更多的人,可就算不得艰难了,纵或本刊是多么一块贫瘠的荒土(笔者注:原文语序如此),有了同情者帮我们施肥,垦殖,那前途会是暗淡的吗?我们没有宗派的成见,我们办的不是一个同人刊物,我们满怀着诚实和热情要求着重了眼前这个时代的师友们,请你们经常赐寄文章,坦坦白白地赐给意见,能如此,我们不仅感激,也会因这鼓励增添了百倍勇气。”①

在这份发刊词中,主编张煌开篇即讲“刊名‘创作’,暗示出一条新路径,挥别旧的探寻新的正是求进步的不二法门”,希望刊物能成为引领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另外,张煌在这份《发刊词》中强调《创作月刊》不是同人刊物,用稿不分派系,唯一的标准是文章的质量。在张煌看来,《创作月刊》刊物名称中的“创作”两字是含有深意的,并非所有的稿子都能称为“创作”,稿子必须够得上“创作”,才能发表,能称得上是“创作”,则代表了高质量。张煌表明,不敢证明自己的刊物已经完美,但“我们是在追求着完美:希望着今后本刊能够担当起介绍好作品,研究创作上诸般问题的责任”。

一、刊物主编广邀名家进行创作

要编好期刊,强大的作者队伍是关键因素,期刊能不能办好,关键就在于编辑对作者的组织工作。为了追求完美,保证质量,张煌的主要策略是向名家约稿,用稿态度严谨。胡风在《关于创作发展的二三感想》(第2卷第1期)中写了一段题记就透露出了张煌向他约稿的细节:“一些出版业中的文艺爱好者要我谈一谈创作上的问题,我只好就大概的印象说了一点,再由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当时有戈阳,兴华二位的记录,现《创作月刊》的编辑张煌先生逼稿甚急,就根据那记录撮合成此以供参考。”胡风用了“逼稿甚急”四个字,可见张煌约稿的执着,在他“逼稿”的行动下,胡风只能想办法交稿。在《创作月刊》创刊之前,张煌就向郭沫若约稿。郭沫若曾就约稿问题给张煌写过两封信,其中一封信写道:“你的两封信都接到……诚恳地祝你们的成功。你要我写的文章,我费了几天工夫写了出来……文字写成后,此间的朋友看见,也想要去,我暂时按留着了。将来撇不过朋友的浓情说不定会在当地发表,想来是不妨事的。我在这边尽可能把时间延迟一点便不致有所妨害了。”②在信中,郭沫若说“诚恳地祝你们的成功”,这说明张煌是在创刊之前已经向郭沫若约稿,并且在信中说重庆的朋友看到了稿子也想用,如果其他刊物用,也保证把时间尽量延后,不会对《创作月刊》造成影响。在第二封信中,郭沫若也承诺:“拙稿决遵嘱不在重庆发表,请释念。"③从第二封信可以看出,张煌拒绝稿子多次发表,可见张煌组稿的严肃认真。

张煌广邀名家,保证了刊物的质量。《创作月刊》第1卷第1期以及第3期至第6期都在封面注明了“执笔者”,以下两图是第1期和第3期的封面:

从上面的两图可以看出,《创作月刊》创刊号的“执笔者”有杨丙辰、李广田、何其芳、蹇先艾、冀洗、缪崇群、郭沫若、马耳、邹荻帆、刘白羽、东郭、方敬、李霁野、曾卓、熊佛西、李辉英、史放、张煌等。《创作月刊》第1卷第3期的“执笔者”有茅盾、方令孺、宗玮、李广田、张叔夜、杨朔、卞之琳、钟敬文、吕亮耕、陈占元、吴伯箫、曹卤等。从这两期的封面就可以看出《创作月刊》名家云集,有名家名作的支持自然保证了《创作月刊》的厚重与高质量。

二、翻译作品聚焦名家名著

对《创作月刊》来说,翻译作品是一个重要的构成板块。追求完美的办刊理念在翻译作品中的体现就是聚焦名家名著。

《创作月刊》中翻译作品最大的亮点是对托尔斯泰作品及相关资料的翻译与介绍。《创作月刊》第1 卷第1期就刊发了《〈战争与和平〉英译托尔斯泰诞生百年纪念本引言》(李霁野译),紧接着第2期又刊发了《安娜,卡列尼娜(书评)》(灵石译)、《托尔斯泰的艺术观(手记)》(曹葆华译)和《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叔夜译),第1卷第6期刊载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产生》(李藏译)、《托尔斯泰的回忆》,这一期的封底还刊登了托尔斯泰的照片。第1卷第2期至第2卷第1期连载了宗玮翻译的托尔斯泰著名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可见《创作月刊》在桂林出版的七期杂志中,每一期都有关于托尔斯泰的内容。托尔斯泰这个文豪级别的作家贯穿了《创作月刊》从创刊到终刊的整个历程。

除了托尔斯泰,《创作月刊》还刊发了不少其他名家作品的译著,如《赫贝尔文艺日记》(杨丙辰译,第1卷第2期)、纪德的《新的粮食》(卞之琳译,第1卷第3、4、5期连载)、卡拉列舍夫的《罗西察河上的石桥》(施蛰存译,第1卷第6期)、马克·吐温的《法国的大决斗》(岑时甫译,第1卷第6期),杜思妥夫斯基的《婚礼》(叔夜译,第1卷第6期)、圣·茹丹贝里的《绿洲》(戴望舒译,第1卷第6期)、泰拉拉耶夫的《五分钟一部车子》(何家槐译,第1卷第6 期)、加布里罗维支的《勒觉尔金》(胡风译,第2卷第1期)。显然《创作月刊》中的翻译作品大部分是名家的作品,翻译者如胡风、卞之琳、施蛰存、何家槐、叔夜、杨丙辰、李霁野、灵石、曹葆华等都是著名的作家或翻译家。《创作月刊》的确从创作到翻译都贯穿了追求完美的办刊理念。

三、关注作品的深度以及艺术魅力

《创作月刊》追求完美的编辑理念使刊物中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其文学作品立足于现实,更多地向现实深处和民族历史文化维度掘进。这种对现实主义的深化书写拓展了抗战文学的表现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对繁荣和推动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艺运动,以及大后方抗战文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张煌对《创作月刊》中作品的质量充满信心,这在他对刊物所刊载作品的评价中有明显的体现。他在第1卷第3期《编后记》中对几个作品的点评颇有意味,摘录其中两段如下:

从作品方面说,李广田先生的《少年果戈里》,卞之琳先生的译文《新的粮食》两篇,都是很有重量的力作,我们不愿意三言两语做介绍,没有一篇好作品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完的。正如太辽阔的天地在画幅上不能只用三两个线条求得完美的表现。

一部长篇也许包容甚少,一个句子也许就奠定了一个世界,奥妙处在这里,艺术家的全部也在这里。茅盾先生的《偷渡》虽然是他近作中篇《劫后拾遗》中的一段,四千余字的篇章却展现给我们怎样一个森人的天地!如若读者失足跨进这个故事的氛围,恐怕神经就是钢铁绕成,也会心跳,也会战栗。《一九四一年秋天》和《贾斯佗与吕波示》则是叫我们深思,深思中又仿佛听到作者在那里拨弄自己的心弦。④

第一段文字中对李广田和卞之琳的评价,用天空和画幅的比喻凸显其作品的重量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描述的。第二段文字对茅盾的短篇小说《偷渡》的点评尤为传神,强调这个作品营造了一个有魔力的氛围,它的艺术魅力会让人心跳、战栗。《一九四一年秋天》和《贾斯佗与吕波示》这两个作品的特点则是既具深度,又具感染力。从这些评价可以看出《创作月刊》主编张煌首要关注度是作品的深度与艺术魅力,这正体现了他追求完美的办刊理念。

①《发刊词》,《创作月刊》创刊号。

②郭沫若:《祝与献》,载《当代作家书简》,桂林普及出版社1942年7月初版,第99页。

③郭沫若:《创作长假可以满期了》,载《当代作家书简》,桂林普及出版社1942年7月初版,第100页。

④《编后记》,《创作月刊》,第1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