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回到古代,你能当学霸吗

2022-04-05周檀

意林·少年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军功科举制汉武帝

周檀

从战国到大秦帝国时期,“好成绩”往往不是“学”出来的,而是靠“打”出来的。为了提高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商鞅在变法时就制定了军功爵制。他将国家各级官职分为二十级军功爵位,爵位不同,可获得的田宅数量等也不同。没有军功的,即使贵为王室宗亲也不得授爵。军功爵制将“打架”的成绩和做官结合起来,有力地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到了汉代,“好成绩”的判断标准就丰富多了:人品、才学、韬略、武功、名气……只要有一技出众,你就可以成为大汉王朝“最靓的仔”!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察举制,凡是“品德高尚、忠孝贤良”的人皆有资格入朝为官。汉武帝还常派人征召天下有治国之术的人才,直接委以重任。在汉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政策下,漢朝的国力蒸蒸日上,成为当世强国。

三国时期,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魏文帝曹丕确立了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按德才与门第的高低将天下人才划分为九个等级。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建立隋唐,成为世家大族垄断国家官僚系统的工具。因此,如果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你会发现,读书、习武都变得不再重要,因为一个人“成绩”的好坏早在出生时就已经确定了。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此后历朝历代,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不断丰富,从行策论述到诗词歌赋,从填空题到作文题,从文学到武艺……学子们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要苦读诗书,精通文义,还要胸有大略,善于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到了明清时期,“好成绩”的取得方式基本只剩下考试一种。明清两代奉行八股取士,学生在写考场作文时只允许写八股文,不许随意发挥。考试只从四书五经中出题,考试流程也有详细的规定。以明代为例,考试流程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可以想象成现在的全县小学联考、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全省联考、全国高考。但与现在的考试不同的是,明清两代读书人虽多,科举录取人数却极少,绝大部分学子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成为秀才。

水云间摘自《课堂内外》

猜你喜欢

军功科举制汉武帝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赵盾擅权及其影响
古代军队如何计算军功?
军运会:让友谊之花绽放赛场
东方朔智答汉武帝
“科举”
树为何名
陪你一起读历史(6) 汉武帝竟是“玄幻控”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古老的皮影戏
朱绍侯与军功爵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