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思维下提问设置在“日本的气候”教学中的实践
2022-04-04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吴影川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吴影川
一、课堂提问设置概述
课堂提问设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的一种教学形式,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课堂提问设置适用于课堂的每个环节,是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采取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问题的类型一般分为记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评价型问题等。
1.记忆型问题。
记忆型问题思考水平较低,呈现方式主要为“是什么”“在哪里”,是对一些地理事物的基本认知,让学生凭自己的记忆和认知进行回答,一般用于检查学生的记忆水平和预习情况。常见设问用词有:在哪里、是什么、说出、指出,等等。
2.理解型问题。
理解型问题需要学生从知识库中提取学习过的知识,并通过思考加工来获取问题的答案。此问题的答案并非可以直接获取到,需要学生通过回忆所学知识、观察现象(图表),对所学知识或者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梳理,进而得到答案。故此问题思维量较高。学生通过思考,能提高自身综合思维能力。常见设问用词有:有哪些、为什么,等等。
3.评价型问题。
评价型问题是对学生要求较高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及了解的常识去评价某种地理事物或者某种地理现象。评价型问题的设问一般包括以下关键词:评价、你认为、你对……有什么看法,等等。
二、综合思维地理核心素养概述
综合思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包含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区域或地方的综合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该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综合思维下提问设置在课堂中的实践
笔者以“日本的气候”的教学为例,谈谈关于提问设置有效性的探索与心得,主要以记忆型问题和理解型问题为主。
日本属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终年温和湿润。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风。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和基本特征;
2.分析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的表现及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探究、比较、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问题类型设计意图观察与总结1.气候的整体特征图1 日本气候分布图[提问设置]读图,说说日本的气候是什么,整体有什么特征。记忆型问题学生通过读图说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和季风气候的整体特征。提问与地图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能提升区域认知核心素养。观察与总结[提问设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待学生回答过之后,教师多媒体展示东亚季风环流分布图,验证学生的答案。图2 东亚季风分布图理解型问题从记忆型问题到理解型问题的转变,符合课堂问题设置的递进,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学会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新学习的现象,能够提高学生调取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续表
续表
续表
四、实践反思
日本的气候特征是本节的重难点内容,笔者先通过气候分布图展示让学生从宏观上感受日本的气候季风性显著这一特征,再通过一系列的图表展示和循序渐进的提问设置让学生能够对比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不同城市的气温和降水,让学生从微观感受不同地区的气候的不同表现,探究成因。各个环节与提问设置联系紧密。笔者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获取题目的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操作起来困难较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课堂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长期采用这种方式,将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养成解决地理问题的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