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战争观是慎重而节制的”
2022-04-04尹洁
尹洁
宫玉振
最近,“战争”成为海外网络上的热词,与此相关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也成了海外論坛的一个话题,许多外国网友讨论得不亦乐乎。其中不少人提到“兵者,诡道也”这句话,起因是去年11月,澳大利亚与法国的关系因“潜艇合同危机”变得紧张之后,澳大利亚《时代报》在其评论文章的开头,引用了《孙子兵法》里的名言,以此批评澳总理莫里森没有政治谋略,缺乏外交智慧。后来,俄乌局势急转直下,直到双方开打,《孙子兵法》更成了外国网友讨论的焦点话题。
世界范围内,《孙子兵法》一直是长盛不衰的畅销书。在美国亚马逊网站的书籍类别中搜索《孙子兵法》英文译名“The Art of War(《战争的艺术》)”,共有超过5万本相关书籍。在亚洲,该书影响力更是惊人。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当时亚洲已出版的《孙子兵法》译著近700部,占该书全球译著的九成以上。
就连美国著名动画片《辛普森一家》里也有《孙子兵法》的身影。在其第二十九季《谋略之战》一集中,主人公巴特得到一本《孙子兵法》并沉迷其中,利用“知己知彼”“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等谋略,与自己的老爸斗智斗勇,最后实现了参观漫展的心愿。
这本诞生于2500年前、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奉为经典的军事著作,何以有征服世界的魅力?
“《孙子兵法》不是一部普通的兵书。它以用兵之道为主题,揭示了战争的基本规律,是一部关于战略智慧和军事哲学的经典著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宫玉振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曾任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研究这本书几十年,出版了多部著作,仍觉有无穷的探索空间。在宫玉振的著作《善战者说》《铁马秋风集》中,他详细解读了孙子的取胜法则,提炼了竞争博弈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适用于军事,也适用于企业管理。
“大道相通,隔行不隔理。《孙子兵法》从道的层面去理解战争,超出了一般军事学著作的范畴,其他领域的人看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它之所以能享誉世界、经久不衰的原因。”
《孙子兵法》出现在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一家》里,书名被翻译为《战争的艺术》。
跨越千年的传播史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全书6000字左右,共13篇,作者为春秋时代齐国人孙武。一般认为,该书成书于公元前515年至公元前512年,是孙武初次见吴王时送的见面礼。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子兵法》走向世界正是从唐朝开始的。据史书记载,公元734年,即唐朝开元二十二年,在中国留学长达17年之久的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决定返回日本。他离开长安时没有携带珍宝、丝绸,而是将唐朝廷赏赐给他的钱全部用来买书,其中包括大量中国兵法方面的书。
另据日本古书《续日本纪》记载,公元760年,奈良王朝曾派6人跟随吉备学习《孙子·九地》《诸葛亮八阵》等兵法知识,这些书籍很可能是吉备从唐朝带回的。
不过,日本兵法史学者佐藤坚司认为,《孙子兵法》传入日本的时间更早,应该在公元663年以前。这一年,来自朝鲜半岛百济国的几位兵法家到达日本,修筑了几座城池,并因精通中国兵法被授予荣誉勋位。佐藤推测,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中国兵法,可能正是由这几个人传入日本的。他的证据是,日本最早的正史、用汉字写成的《日本书纪》完成于公元720年,比吉备真备回日本的时间要早,而该书中出现了“倏忽之间,出其不意,则破之必也”的话,与《孙子兵法》中《计篇》的“出其不意”及《虚实篇》的“趋其所不意”,在文字和意思上都是相同的。
如果佐藤的推断正确,那么《孙子兵法》是先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再传入日本。宫玉振也赞同这种观点:“目前一般认为《孙子兵法》传到日本是在公元7世纪,之前日本是没有兵法的。当时正值日本战国时期,哪个武士能得到一本《孙子兵法》便视若珍宝,藏起来不给别人看。日本第一部兵书叫《斗战经》,可以视为《孙子兵法》的山寨版,却是日本兵学的开山之作。”
吉备真备在日本开创了注释、研究《孙子兵法》的传统,后世许多兵法家也将孙武奉为偶像。据说日本著名武将武田信玄的案头总是放着《孙子兵法》,其军旗上则绣着“风林火山”四字,代表《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战斗精神。16世纪以来,日本各种《孙子兵法》注本达160多种。
相比之下,《孙子兵法》传入欧洲的时间要晚得多,充当桥梁的人是一名法国传教士——约瑟夫·阿米欧。他于1750年来华,在北京受到乾隆皇帝的礼遇,一住就是40多年,还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钱德明。除了传教,他把精力都花在研究中国文化上,学会了汉文、满文,把中国历史、语言、儒学、音乐、医药等知识介绍到法国,引起了法国乃至欧洲文化界的关注。
孙子画像。
受法国大臣们的委托,钱德明翻译了6部中国古代兵书。1772年,一套名为《中国军事艺术》的兵学丛书在巴黎出版,其中第二部就是《孙子兵法》。这本译著一问世就引发了如潮好评,有评论者说,在《孙子兵法》里看到了西方名将和军事著作家色诺芬、波利比尤斯和萨克斯笔下所表现的“那一伟大艺术的全部真理”,并建议将《孙子兵法》“这一杰作”作为军队教材。gzslib202204041919清朝末年曾任驻法公使的中国外交官廖世功,在法国军政界有许多朋友。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国为世界文化之源》中提到,就连拿破仑也读过《孙子兵法》。1784年,拿破仑进入巴黎皇家军事学校深造时,法国社会正流行“孙子热”,拿破仑或许是受此潮流的影响。
法文版之后,《孙子兵法》又相继被翻译成俄文、英文、德文……目前共被译成40多种语言。
西方的实用主义解读
在亚洲地区,《孙子兵法》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在西方的影响却经历了起伏。法国大革命失败后,思想界和精英群体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渐淡,加上中国国力逐渐衰落,《孙子兵法》在西方一度被遗忘。
二战后,美国出现了一些研究《孙子兵法》的著作,但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美军相继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遭遇重大失败后,才认识到东方军事智慧的价值。
1963年,时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带头研究《孙子兵法》,并对《用间篇》表达了由衷的赞赏。70年代末,有关《孙子兵法》的课程成为美国军校学员的必修课,美国民间也出现“孙子热”。目前,美国有近百个研究《孙子兵法》的学会、协会、俱乐部。
“20世纪以来,西方对《孙子兵法》的评价一直很高。”宫玉振说,“比如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其代表作《战略论》的第一页引用了19条军事学家语录,前13条都是孙子的话。”
因为写出《战略论》,利德尔·哈特被西方奉为“军事理论教皇”,但他表示,自己撰写的20多本军事著作所涉及的战略战术,几乎没有超越《孙子兵法》基本理念的范畴,并评价“《孙子兵法》内容之博大,论述之精深,后世无出其右者”“相比之下,孙子的文章讲得更透彻、更深刻,永远给人以新鲜感”。
美国当代战略学家约翰·柯林斯,是另一部经典军事著作《大战略》的作者。他稱赞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柯林斯认为,美国就是因为忽视了孙子的“上兵伐谋”,才愚蠢地在越南战场陷入泥沼之中。
宫玉振告诉记者,《孙子兵法》在海外是从事战略研究的人必读的书。不过,在对这本书的理解和应用上,外国人与中国人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是语言上的障碍。比如书中的关键词“道”和“势”,都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概念,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直接对应的词。有人将“势”翻译成动能、动力、能量,却难以传达出全部内涵。在宫玉振看来,中国文化的很多内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就像“阴阳”一词,很难找到对应的英文单词,不少翻译者干脆用汉语拼音来代替。“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对于不懂现代汉语,更不懂文言文的外国人来说,看《孙子兵法》只能看翻译后的版本,再根据自己的文化思维去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限制了他们对孙子本意的理解。”
外国人研究《孙子兵法》的另一个特点,是特别重视应用性研究。宫玉振表示,西方往往从现实问题出发,把书中的核心理念与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为现实服务。换句话说,西方的解读是非常实用主义的。
“比如,一些西方专家把‘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用于针对苏联的冷战策略,甚至从中延伸出核战略。”宫玉振说,“这种实用主义有时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时候甚至断章取义。”
宫玉振撰写的《善战者说》《铁马秋风集》。
比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不战而胜》中,大量论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为的是确保世界局势有利于美国;另一位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还用“不战而屈人之兵”号召美军加强力量建设,以维持在世界各地的强大威慑力;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出版过一本《战略军事欺骗》,把孙子的“兵者,诡道也”理解为关于军事欺骗的理论。
“这其实跟《孙子兵法》的核心理念形似神异。比如核战略的本质是为冷战、为美苏争霸服务的,这与《孙子兵法》的‘全胜理念有很大差距。”宫玉振说,“孙子的战争观、战略理念、作战原则是一体的,但西方更多采取实用主义的方式,有时候会背离这本书的本质。这是西方《孙子兵法》研究的局限。”
超越战争去思考战争
《孙子兵法》认为,取胜的关键要素是五个字——道、天、地、将、法。道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是使命、愿景、价值观;天是对大势的战略判断力和战略洞察力;地是对具体作战环境的分析能力、把握能力;将是领导者的综合能力;法是组织管理能力。
“孙子把道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一场战争中政治因素是最重要的。得道者多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什么打不了游击战?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因为国共军队的性质不一样。国民党军队得不到老百姓支持,很多士兵是抓壮丁抓来的,一有机会就逃跑,这样怎么可能打游击?所以说,一个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才是取胜的最根本要素。长期的成功,一定是价值观的成功。”宫玉振说。
除了道,天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决策者如果对时代大势判断错误,即使获得了战术层面的胜利,战略上也是失败的。历史上的许多战役都验证了这个理论。
“美军在越南战争中遭遇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只关注战术细节,而忽略了战略全局,可能打赢了所有战斗,最终却输掉了整个战争。”宫玉振认为,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是战术家;着眼于整场战争去布局,是战略家;超越战争去思考战争,才是政治家。“如果你缺乏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即使你取得了无数轰轰烈烈的战绩,也无法赢得持久的胜利。如果你的战略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你的战术和执行能力再强,往往也是南辕北辙,无法挽回战略失误带来的损失。”
显然,《孙子兵法》涵盖的范畴已经超越了战争。它明确地告诉后人:百战百胜不是最好的用兵之道,不用采取战争的方式就能赢,才是最高明的策略。这就是孙子追求的“上兵伐谋”的 “全胜”境界。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俘虏美军官兵。
“《孙子兵法》强调的是一种非对抗、非冲突模式,‘全胜不光是自己全,还要对方全。这就是中国人的竞争哲学,尽量采取和平的、良性的方式。中国人从一开始就对战争既可伤人、又可伤己的两面性有高度的关注和深刻的体认。兵凶战危,是中国人思考战争本质的基本起点。孙子说‘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所以他追求的是‘止戈为武。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战争的基本心态是慎重而节制,‘明君慎之,良将警之,强调的是安国、全军之道。”宫玉振说。
很多西方学者也承认,1840年以前的中国,在很长时间里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但几乎没有一个王朝把对外扩张、侵略殖民作为基本国策。
当然,孙子并不是理想主义者,当战争不可避免时,他告诉后人既要敢战、更要会战,并尽量将战争的破坏性降到最低,“兵不顿而利可全”。
“《孙子兵法》只有6000多字,却让后人研究了2500多年,本身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5000多年,我想也和《孙子兵法》里体现出的谋略和智慧有关。今天,我们在解读这本书的时候,仍然会有新的理解,会赋予它新的内涵。《孙子兵法》就像一眼不会枯竭的灵泉,其价值仍在被世界不断地发掘,不断融入当代战略实践之中。”宫玉振说。
宫玉振